登陆注册
7418700000008

第8章 虚实三国(6)

杨仪和魏延的矛盾对立很深。两人在诸葛亮死后不久,相继也都死去。尽管后人对此两人之死,是否冤案,众说纷纭。见仁见智,但不管如何,“魏延必反”的话,出自诸葛亮之口。那是虚构的。

同样,据史料可知,诸葛亮之死跟魏延开无牵涉,没必要怪罪魏延。《三国演义》之所以让魏延来背黑锅,确是考虑到魏延紧接着被杨仪、马岱所杀,但小说中更多的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谋略,临终时还要授个锦囊妙计:让魏廷反叛受到惩罚。这又是对诸葛亮神机的一次加码。

如此看来,孔明临终授计,要说有两处的话,一处是真的,一处是假的。真的是对司马懿的,秘不发丧”,让敌方退兵,所谓“死诸葛能走生仲达”,仲达是司马懿的字。假的是对于魏延的,留下什么锦囊妙计,那是后人编造出来的。

诸葛亮27岁起辅佐刘备,直至54岁病逝,当他自知重病不起时,就对后事作了妥善安排,其中颇重要的就是人事安排。且看下文。

【三卜陈寿怎么评价诸葛亮?】

有人用一到十来排出诸葛亮的毕生大事,文字筒扼,又很有趣:“守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点四十九盏明灯,只为一身酬三顾。”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陈寿评语有两点:一是肯定的赞语:“可谓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二是批评的贬词:“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先不说陈寿的话是对是错,还是看看诸葛亮一生中实际做了哪些事。

诸葛亮早年在隆中,常以管仲、乐毅自比,胸怀大局。还精研典籍,写有《论诸子》一书。自从27岁出山,主张连吴抗曹。28岁时,和东吴联台在赤壁大败曹军。任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刘备率数万军队入蜀时,诸葛亮和关羽留守荆州。时年31岁。三年后,领军数万由荆州奔益州,与刘备会师。攻克成都,刘璋投降。刘备带兵攻汉中张鲁,39岁的诸葛亮坐镇成都。确保坚实的后方

援助。汉中王刘备61岁称帝时,诸葛亮41岁为丞相。第二年,刘备大举攻吴,夷陵战败,白帝城托孤。诸葛亮42岁起,完全担当蜀汉实际军政。以丞相兼领司隶校尉。

刘禅17岁即位,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重修联盟。蜀国整顿吏治,选贤任能,兴屯田,修水利,练军队,励精图治。诸葛亮45岁时,率军灭雍,擒孟获,平定南中,为北伐作准备。

自47岁起,先后两次上《出师表》,屡有北伐的豪举。最后,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屯兵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时年54岁。自27岁开始,为刘蜀奔波奋斗了27年。临终前,还对撤兵计划和朝中的后事都作了详细周密的安排。他的一生,真正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再说陈寿评价诸葛亮的褒贬的话,所谓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指的是北伐之举。为什么屡屡北伐?《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已经讲得很清楚。陈寿所说的“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话批评诸葛亮也是不实之词。后人写的《晋书陈寿传》里,抖漏了陈寿和诸葛亮之间的纠葛。

原来,陈寿的父亲当年因罪而受到诸葛亮的处罚,陈寿本人又在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手下做事受过处分。这样就难免有所偏颇了。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将陈寿批评诸葛亮的话全数删去。也是后世一家之言。

诸葛亮业绩令人缅怀,那么,草堂对联又是怎么回事?且看下文。

【三一、诸葛草堂的著名对联出自谁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话流传广泛,可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为人。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诸葛亮草堂的这副著名对联,人所共知,影响甚大。

《三国演义》的明代弘治本,其中写到刘备第二次访问卧龙冈时。并没有这副对联,今本有这两句名言做成对联,其实是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批注《三国演义》时,由毛宗岗加添在书中的。

同时,毛宗岗还在第三十七回书里批道:“观此二语,想见其为人。”可见,毛氏认为诸葛亮一生为人,有这两句话可概括。另外,毛还批道:“淡泊宁静之语是孔明一生本领。”毛宗岗推崇诸葛亮品行之高,集中体现在这副对联。

这十个字的对联,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远远超过一般的名言和警句,可谓深入人心。毛宗岗批《三国》,加添这副对联,功莫大焉。

然而,这副对联并非毛宗岗杜撰而成,其本语原出自先秦《文子》,又见《淮南子·主术训》,诸葛亮虽加以引用,但并非十字对联。

《诸葛亮集》卷一载有《诫子书》一精。内容是告诫儿子的话:“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纵观诸葛亮一生,志向高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当蜀相,位极人臣,仍保持生活节俭,家无佘财,妾无副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他一生以此为信奉的教义,自己身体力行,为后人树立了杰出的榜样。

毛宗岗将这些话中的最突出的要点,改写成十字对联。添加到《三国演义》中,从而使诸葛亮的为人称道的亮点,得到集中体现,井随着小说的广泛普及而流传久远。

毛宗岗将《诫子书》中的诸葛亮的本语,稍改规正,成为对联形式,并有意放到草堂之中,可见毛宗岗读书之仔细,也体现了他推崇诸葛亮的用心,以及他批《三国演义》时所做的努力。

【三二、诸葛亮死后,姜维就拥有总督诸处人马的大权了吗?】

蒋琬是诸葛亮指定的第一接班人。他受到后主刘禅信任,拥有诸葛亮生前的全部权力,政治,军事一手抓。在他死后,刘掸才自己亲政。

《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中称诸葛亮死后:“遂依孔明遗言,加蒋瑰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加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诸处人马,同吴懿出屯汉中,以防魏兵。”此处不需考证,就可知是小说家言,如诸葛亮是蜀汉唯一的丞相,他死后,刘禅就不再设立了,当然也没有费祎“同理丞相事”。而在这段文字出现后,蒋琬政事就不作交待了,费棉也是因劝姜维不得出兵的寥寥数语而消失了。它把自蜀汉建兴十二年(234年)秋,诸葛亮死后至延熙九年(246年),蒋琬主政,以及直至延熙十六年(253年)费柿主政的二十年时间,全都省略了。其目的当然是为突出姜维故事,也就是表示诸葛亮北伐后继有人。姜维不愧是诸葛亮可靠的接班人,鞠躬尽瘁,虽败犹荣。

《三国演义》作如此剪裁,作为艺术创作应是相当成功的,但作为史事,却大相径庭。按:诸葛亮去世后,蜀汉长期闭关自守,与民生息,政局稳定。这为日后姜维多次发动陇西战役,积蓄了兵力和军资。

这里且说姜维。在这二十年里,姜维只是方面军司令官。“十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诸军,进封平襄侯”(《三国志·蜀书·姜维传》)。此处“统诸军”,乃是指驻扎成都的多支部队,并非全国人马。《演义》用明朝的官职,且将它“嬗化”为动词“总督”。他曾长期率偏军随蒋琬驻扎汉中、涪域。延熙六年(243年),姜维跃升镇西大将军,和他同时跃升的有镇南大将军马忠、镇北大将军王平。

姜维“总督诸处人马”,是在诸葛亮死后二十年。延熙十六年(251年),大将军费祎为降人刺杀。明年,姜维才以卫将军军衔,加督中外军事。大权在握,此后才开始大规模北伐。

【三三、姜维大军是在哪里投降的?】

姜维确实是三国后期的一流人才。《三国演义》是把他视为诸葛亮唯一的接班人打造的。姜维“九伐中原”,也堪称是“鞠躬尽瘁”了。但他仍遭到失败。

诸葛亮的大智大慧,特别是对事业的鞠躬尽瘁,死后而已为后人敬仰,但有人认为诸葛亮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不注意培育人才,也有人说,蜀汉小国,偏安西陲,人才本来就极缺乏。其实诸葛亮是非常注意人才的,有如他发现了姜维。

《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八回,写姜维坚拒剑阁,与钟会军相持。后来后主刘禅在成都降,命太仆蒋显到剑阁,入见姜维,言归降之事。姜维即于剑阁关遍竖降旗云云。

它是说姜维大军是在剑阁举白旗的。

这是小说家言。质之于史,稍有出入。

《三国志·蜀书·姜维传》称,当时姜维因汉中失,与前来增援的廖化放弃阴平而退,至汉寿恰逢因阳安关口失守而退的张翼、董厥军,两军会合后退据剑阁,以抵御钟会大军。钟会强攻后诱降。“维不答书,列营守险。会不能克,粮运县远,将议还归”。

可是这时形势发生突变,邓艾偷渡阴平由景谷道攻陷江油,又破诸葛瞻于绵竹。绵竹与剑阁相距三四百里,中隔滔滔涪水,但姜维等仍很快得知诸葛瞻全军覆没的消息,和成都传来的后主和朝廷的动态,所谓是有打算守成都,或是放弃成都东走吴国,或是南下到建宁郡

【三四、廖化是怎样一个角色呢?】

由点看线,由线着面,也许从廖化这个三国时期的无足轻重小人物。能够找到些许兴亡成败的因素。

廖化是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俗语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

《三国演义》先后写廖化随诸葛亮出祁山,姜维伐中原,战功累累,有一次战斗中还拾得司马懿金盔,差点活捉了司马懿。所谓“廖化充先锋”,亦出自《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开头的话:“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将军姜维起兵二十万,令廖化、张翼为左右先锋。”

但据《三国志·蜀书·廖化传》和相关传记,廖化似没有随诸葛亮北伐。建兴元年(123年),诸葛亮开府,廖化和蒋琬等人均为丞相参军《丞相参军,本称“参丞相军事”,后沿称为“参军”),不领兵。所以在诸葛亮《废李平表》所列北伐营中将帅,不见他的名字。廖化在姜维“伐中原”历程里,有提及的就是延熙十一年(248年)姜维为迎击凉州名胡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筑城和蜀汉景耀五年(262年)出狄道的两次。他有点搭界,但作用甚傲。此前,他多年出任阴平太守,阴平是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命将军陈式攻取的。明平和附近的武都乃是姜维多次转战陇西的前哨和给养地。他是在景耀元年(258年),夏侯霸病死后,由督广武出任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

廖化晚年多数时间留在成都参与政事。如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被超擢辅理朝政,他邀请镇军大将军宗预同赴拜望。

景耀六年(263年)。姜维因钟会军屯关中。向后主报告:“宜并遣张翼、廖化督诸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后来在闻得邓艾军将人沓中,“乃遭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三国志·蜀书·姜维传》)。由此可见廖化以及张翼原都不在姜维军中。他们都是从成都或成都周边防区出发,前来增援的。

蜀汉灭亡、廖化、宗预等亡国大臣俱押解到洛阳,廖化中途病死,这时他已近75岁了。

【三五、十八镇诸侯会盟是否真实?】

讨伐董卓的大会师,大场面,各路人马纷纷亮相,由此而展开群雄争夺的序幕。

《三国演义》十八镇诸侯会盟的事情,算得上,算得上部小说的纲领之一。各路人马登场亮相,然后才有各方的争斗与分合。

如果说,前文二十余篇先说了刘关张和诸葛亮等人,集中于蜀汉方面的问题,那么,接着就集中转到北方和曹魏方面。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曹操矫发诏书,邀请十八镇诸侯会聚洛阳。史实究竟如何呢?且说十八镇领袖人物是谁:

第一镇,袁术(后将军、南阳太守)

第二镇,韩馥(冀州刺史)

第三镇,刘伯(豫丹刺史)

第四镇,刘岱(兖州刺史)

第五镇,王匡(河内郡太守)

第六镇,张邈(陈留太守)

第七镇,乔瑁(东郡太守)

第八镇,宸遗(山阳太守)

第九镇,鲍信(济北相)

第十镇,孔融(北海太守)

第十一镇,张超(广陵太守)

第十二镇,陶谦(徐州刺史)

第十三镇,马腾(西凉太守)

第十四镇,公孙瓒(北平太守

第十五镇,张杨(上党太守)

第十六镇,孙坚(长沙太守)

第十七镇,袁绍(渤海太守)

加上曹操自己,共为十八镇。

查看史书,井没有关于这十八镇诸侯会聚洛阳的记载。讨伐董卓,确实是当时天下各路英雄的共识。后来,推举裹绍为盟主,那也只是遥相呼应,并不直接聚兵于一地。至于曹操矫发诏书,出面招集各路人马,会聚洛阳,更是罗贯中的创作。

《三国志·魏书威洪传》记載,讨伐董卓的会盟之师。曾在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誓盟。当时会盟者有;刘岱、孔铂、张邈、乔瑁、张超等五人。推举的盟主不是五人中的一位,而是原在张超手下的臧洪。

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等,查史书可知。当时都没有参与讨董的战事。袁术、袁绍当时也不可能参加酸枣之盟。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臧洪传》有按语说:“于时此盟止有刘岱等五人而已。《魏氏春秋》横内(纳)刘表等数人,皆非事实。(刘)表保据江、汉,身未尝出境,何由得与(咸)洪同坛而盟乎?”

当时讨伐董卓的各路兵马,真正有所会盟的,就是《三国志》及裴注所肯定的五路而已。

罗贯中改编成十八路诸侯,会盟地点在洛阳,且由曹操出面招集,从而使各路兵将大聚会,文武人物齐亮相,场面热闹且又精彩。就小说而言,这一回确实有着纲举目张的作用。

再说所谓十八路,也是中国传统戏剧平话的常用套路,习俗以九的倍数算,故有十八路诸侯、十八罗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一百零八特等等。

话又说回来,除了孔融、陶谦、马腾、公孙瓒以及刘表等,确未参与讨董会盟之外,罗贯中将别的一些地方武装起兵讨董,列出名单,那还是有史料根据的。《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载,初平元年(190年)春正月,袁术、韩馥、孔仙、刘岱、王匡、袁绍、张邈、乔瑁、袁遗、鲍信十人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

可见,罗贯中写各镇诸侯,基本依照史料记載。所谓十八,那是凄数的,这也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套路和章法。

再说盟主袁绍率众立盟誓,又是怎么回事?且看下文。

【三六、盟主袁绍的盟誓由来何处?】

臧洪和陈琳是同乡,又都是文章高手。读《三国志》,不难知道陈寿对臧洪所作文章的赞赏。

《三国演义》第五回写十八路诸侯共推袁绍为盟主,誓师讨伐董卓,其盟誓说: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绍等惧社稷沦丧,纠合义兵,共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读《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见有和罗贯中写的这段誓盟文字几乎很一致的原文,文章如下: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剪覆四海。充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仙、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台义兵,井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加以对照之后,问题就清楚了。罗贯中将原属臧洪所说的盟誓内容,改头换面,变成是袁绍的誓言,并将刘岱等五人姓名全部删除。

对《三国志》原文的修改,反映出罗贯中的两点构思:

第一,臧洪此人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史书记载他是酸枣之盟讨伐董卓的盟主。但臧洪未能成大事,不久便死于袁绍之手。

所以,罗贯中将臧洪的誓词移至袁绍的口中,由于文字慷慨、馓昂,故而基本全录。

第二,罗贯中写十八路诸侯会盟的事,当然不仅止于刘岱等五路而已。所以他将刘岱等五人名字删去,就显得毫无矛盾和破绽了。

同类推荐
  • 情人

    情人

    本书探讨了情人现象——无奈永恒的现象,对于三者之一的你,它是雨后彩虹还是诺亚方舟,本书帮你寻获释放自己的诀窍,找到灵与肉震颤时难以把握的解题关键。
  • 春上村头树

    春上村头树

    本书收录了33篇小说。并且每一篇都源自作者对于春天的怀想和抚摸,以回馈我春天的体温和新生。这个短篇小说集的主题是朴素淡雅的,文字素材均来源于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平淡真实。
  • 青春不绕弯

    青春不绕弯

    《青春不绕弯》所述的青春故事,内涵丰富,视角新锐,蕴含了关于人生、人性、社会、命运等最基本的命题,书中蕴含的思想光华、情感厚度和文辞言语,处处涉笔成趣,于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读之收益无限! 《青春不绕弯》由吴万夫所著。
  • 巨岩碎涛

    巨岩碎涛

    《巨岩碎涛》是一部跌宕起伏,惊险曲折,磅礴厚重,悬念叠生的探案小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爱恨情仇的交织,案情经纬的交错,罪行令人不寒而栗!官迷心窍的副市长潘登高,对市长的宝座垂涎三尺,认为市长张政明阻碍了其升迁之路,由怨生恨,暗动杀心,勾结企业家高一峰,不惜重金,雇佣梦想一夜暴富的马彪伺机行凶,不料却杀错了人。正义邪恶,形同冰炭。一场正与邪、红与黑、警与匪、违法与护法的铁血较量,随着这桩扑朔迷离的谋杀案而险象环生、惊心动魄地展开。
  • 蓝月亮

    蓝月亮

    《蓝月亮》精选作者多年来小小说创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一次总结,共分为《校园风情》、《民工系列》、《岁月暗伤》、《传奇人生》、《陕西十大怪系列风情》五辑。
热门推荐
  •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话题,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黑格尔、雪莱、罗素等大师一致推崇的传世美文。
  • 寻梦之源的世界

    寻梦之源的世界

    他曾经是拯救世界的英雄,天赋异能的他拯救了地球的过去、现在、未来。当身世之谜被解开,当天赋异能源于血脉。平静的生活被打破,在校学习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辗转踏入源的世界,一切,又是新的开始......
  • 武圣皇尊

    武圣皇尊

    啥?新游戏?我玩,我是店长宅男,额,好像穿越了…………他不是主角,其他人都是主角,就他不是,…………这么丑的是店长,我不信,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不,啥?朕的后宫乱了。。。嘿嘿嘿。
  • 大道为何

    大道为何

    一个小山村里的孩子,为了能在这个腥风血雨的世界里生存下去,他不断努力的修炼,却在最后竟触碰到了那一层从未有人达到道境
  • 万劫罪

    万劫罪

    在一个恐怖的密室里,有六个人被困在这里,他们有着记者、学生、富商、健身教练、护士和白领,即将面对的恐惧和杀戮,游戏规则是每个人都写下自己心里最黑暗的秘密,逃脱的方法就在这些每个人心里最阴暗的部分里,他们只有四个小时,而午夜十二点之前只有一个人可以逃出这里,每杀掉一个人他们就会获取相应的奖励时间,就这样一场心理密室的游戏开始了......究竟为什么他们被困在这里,又是谁最终逃了出去,谁又是操纵这场游戏的幕后凶手,答案开始揭晓...
  • 天使暂时离开

    天使暂时离开

    一男一女在同一天逃婚然后以外的遇到,渐渐的互相喜欢,但是却因为家族,阴谋,计划,相互的背弃,她无法再承载他给的爱,也无法再给他爱,4个人之间的爱情纠葛最后会以怎样的结局结束?敬请期待<天使暂时离开>,会给各位亲一个完美的结局,一段甜蜜而又有点忧伤的恋情,是谁说爱情只有甜蜜的?有挫折的恋情才更加深刻!!!亲亲们如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的话,可以加我的QQ : 727034292俺的QQ群: 66643038 可以加我的群,大家一起聊哈!本文视频地址: http://***.***/p_72513515.swf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都市之爆烈特种兵

    都市之爆烈特种兵

    退伍兵王林涛无所事事,整天在街头偷瞟美女,一次意外的英雄救美,他认识了一个遭遇凄惨的老板娘,于是,林涛决定好人做到底,应聘成为了老板娘店里的厨师……拳打小人,脚踩高富帅,林涛为了推倒极品老板娘而不懈努力着,立志翻身做老板!
  • 骗经

    骗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乱世之周

    乱世之周

    一个乱世乞儿,机缘巧合之下被卷入纷争离乱的江湖,乱世佳人,富家公子,江湖恶煞,全都纷至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