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8700000007

第7章 虚实三国(5)

明明是孙权在赤壁之战以后的第五年。和曹操在濡须相拒。为了探营,船上受了箭,想办法安全退回,可在《三国演义》里改换了时间,改换了人物。时间推前为赤壁大战时,人物由孔明、周瑜、鲁肃三人联袂出场。这么一来,赤壁大战就更显得有前奏,更好看了。

【二五、诸葛亮到过汉中吗?】

汉中是农耕社会兵家必争之地。曹操有汉中,威胁益州;刘备有汉中,确保成都无虞。

汉中是战略要地。

刘备很早就注意汉中,建安十六年(211年)他应成都刘璋请,率众来到益州,屯军葭萌关以御汉中张兽时,就清楚汉中(东川)和成都(西川)唇齿相依。在攻占成都后的翌年(215年),当听到曹操兴兵下汉中,张鲁出奔巴中,即听取黄权高见:“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溪,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权本谋也。”(《三国志·蜀书·黄权传》)可见黄权是最早向刘各建议取汉中的。

曹操取汉中后,因中原多事,内部不稳,没有听从司马懿、刘哔的建议。乘胜直下巴蜀,就回去了。他所留下的名将张,却马不停蹄,乘势南下巴西。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巴西太守张飞相拒五十余日。被赶了回去,而在西面下辨(今甘肃成县),曹操留下的曹洪也曾与马超部交锋。

当时刘各大概顾忌西川等处尚未稳定,没有立即发兵。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法正向他建议取汉中,而且说得比黄权更具体,所谓“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翌年,刘备分军二路进兵汉中。

他所率领的主力由成都北下,于阳平关和夏侯渊、张郜相持。偏师吴兰,雷铜西人武都。全军覆没。

刘备亲征,法正随行,他的蜀郡太守职务也由蜀郡从事杨洪代行。诸葛亮留守成都,和杨洪等负责后勤,供给人员和军资。刘备用整整两年时间。与曹操争夺汉中,诸葛亮从未随行,“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但他也许间隙到过汉中,据唐《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兴势山,在县北二十里,蜀先主遣诸葛亮出骆谷,戍兴势山,置烽火楼,处处通照,即此山。”

《三国演义》自第七十回黄忠。严颜夺得汉中天荡山始,就写了刘备、诸葛亮听取法正及时取汉中的建议,引军十万图汉中的故事。其间诸葛亮神机妙算,被写得淋漓尽致。特别是诸葛亮针对曹操生性多疑,以疑设疑的心理战,更抒发得入木三分。

其实从《三国志》有关诸传叙述,还未见有诸葛亮与曹操斗智,也就是他们从未正面有接触,所谓多处接触,包括此次汉中之争,都是罗贯中的艺术创造。

【二六、是谁巧施空城计?】

空城计总是险而又险的一着棋,尤其不可缺少沉着镇定,诸葛亮的空城计,和失街亭、斩马谡有关连,即戏剧里的“失、空、斩”三场戏。失街亭、斩马谩是实有其事,空城计是实还是虚?

三国是群雄纷争天下的时代,又是计谋大行天下的时代。

说到三国,空城计这段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突出的是诸葛亮沉着稳定,司马懿疑虑重重,孔明以空城计取胜,这在他一生唯谨慎。的长期战时生涯中,是唯一的一次不得已而为之的“弄险”。当然,也是因为诸葛亮深知司马懿其人。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料事如神。即使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孔明独守空城,仍能化险为夷。可是,从史实看,并无此事。失街亭。时在建兴六年(228年)。曹魏方面的领军人物是曹真,并非司马懿。过了三年,曹真死去,司马懿才有机会在关中和诸葛亮面对面地过招。

三国时候,彼此征战不已。斗智斗勇,各显身手。使用空城计也实有其事。那不是诸葛亮,而是魏文帝曹丕的将领,镇守江夏的后将军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他原为刘表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南边的军事防御。后来,刘琮投降曹操,文聘却不卑不亢,曹操以此厚礼诗他,夸他能征善战,而且做事忠诚。文聘先是江夏太守,廷寿亭侯,加讨逆将军,后又晋爵长安乡侯,后将军。(《三国志·魏书·文聘传》)

孙权曾亲自领兵五万,对文聘的防线发起突然进攻。当时正值连续几天下雨,城栅都已被大雨冲坏了。石阳城(今湖北孝感西南)的守军不知孙权已经兵临城下,还在田问劳作来不及赶回。正在这紧要关头,文聘不愧为忠勇智略的大将之才,他急中生智,沉着镇定,当即命令城里所有的人都隐蔽起来。而文聘本人,索性在房内装睡。

果然,这次空城计真的奏效。孙权面对空城。见文聘不出战,反增疑虑。孙权对部众说:“文聘此人忠诚守职,所以魏国才把重要地方让他镇守。如今我军来到,他却毫无动静。如此看来,要么是有深谋密计,要么一定会有外援袭我背后。”(《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裴注引《魏略》)于是,孙权不攻自退。文聘抓住时机,反过来组织兵马加队追击。

这就是历史上的空城计,彼此双方是孙权和文聘。地点是在江夏的石阳。巧实施空域计的,是当时的江夏太守文聘。陈寿《三国志·魏书·文聘传》。裴松之注引《魏书》这两种史料都确定无疑地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特别是《魏略》,有细节说明,还有孙权的原话表述。不仅真实,而且也很生动。

另外,赵云后来也有过空营诓敌的事情,这里就不去说它了。(详见《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

【二七、诸葛亮是否斩马谡?】

马谡说,诸葛亮和他情同父子。对于马谬之死,诸葛亮的心情真是够复杂的。

京剧的三国戏里,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于三部曲,也像是连续剧,简称“失空斩”。其中,从史实看,空城计是假的,后人编造的,失街亭和斩马谡,都实有其事。而且,“失”和“斩”二事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马谡之死,其罪在于失守街亭。

街亭,即今甘肃秦安县北45公里的陇城镇。是通向汉中地区的咽喉要道,战略地位重要。

蜀建兴五年(217年),诸葛亮向后主刘禅进上《出师表》,率军北伐曹魏。这是第一次北伐,他自己进驻汉中。第二年(228年)向祁山出军。由谁来担任先锋将领呢?

当时,可以当此重任的人选是有的。例如,魏延和吴懿二人都是有经验的老将。魏延在刘备称帝时已是镇北将军。刘禅继位时,封都亭侯。首次北伐这年,魏延身份是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外刺史。(《三国志·蜀书·魏廷传》)他是有资格当先锋的人。

吴懿,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镇)人。刘备的妻兄,其妹为穆皇后。刘禅即位,他就成了皇太后之兄。吴懿官拜车骑将军,封县侯。(《三国志·蜀书·二主妃子传》)他也是先锋的合适人选之一。

而马谡这人,从未有实战经验,且在军中威望地位都远在魏延和吴懿之下。他以荆州从事的身份,随刘备人蜀,做过绵竹。成都的县令,后来当了越巂郡的太守。第一次北伐时,马谡的职位是参军,但他在军计谋划方面很有才气,深为诸葛亮所看重。(《三国志·蜀书·马谡传》)

三年以前,马谡曾对诸葛亮提出过“南中”方面战略思考。他认为:“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深受赏识,可见马谡在谋略上是有一套的。然而,带兵打仗。实际临敌对阵,这方面却不是马谡的强项。

马谡受命为先锋,率军到了街亭。依阻南山,却不下据城。被曹魏有经验的将领张郃用断绝水道的办法击破,全军溃散。(《三国志·魏书·张邰传》)

王平原是曹操方面投顺过来的降将。这时由诸葛亮派为马谩的副将,其身份是牙门将、裨将军,领有一千人的兵马。王平对马谡提出规谏。但马谡不听(《三国志·蜀书·王平传》),终于遭致大败。

街亭失守之后,马谡之死,并不是如小说所写的在帐前被斩首,而是下了牢狱,在狱中死去的(“下狱物故”)。临死前,马谡写信给诸葛亮。吐言令人心酸。他说:“你把我看作儿子一样,我也将你当做父亲。古时候,鲧犯了死罪被杀,儿子禹仍能起用,你若能以此对待我的小辈,也不枉干你我之间的交情,我死而无憾了。”(《三国志·蜀书·马谡传》裴注引《襄阳记》:“(马)谡临终与(诸葛)亮书日:‘明公视谡犹子,谡视明公犹父,愿深惟殛鲧兴禹之义,使平生之交不亏于此。谡虽死无恨于黄壤也。’于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诸葛)亮自临祭,待其遗孤若平生。”)

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氏弟兄五人,马良最为出色。可惜的是,马良早已在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中死去,终年才36岁。如今马谡也死,终年39岁。诸葛亮这年48岁,比马谡大9岁。

据史书记载。马谡之死,时有十万人为之动容、流涕。诸葛亮亲自临祭,善待遗孤。

诸葛亮此时祭马谡。心情极为复杂。

刘备在临终时,曾经嘱咐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三国志·蜀书·马谡传》)

选派先锋时,“有宿将魏延,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诸葛)亮违众拔谡”(《三国志·蜀书马谡传》),可见,诸葛亮用马谩是违背众议的。“论者”有哪些人?史书并无明载。但可以推知,其中主要的人物有李严。

李严是刘备托孤时,被看作和诸葛亮同样重要辅臣的两人中的一个。就在第一次北伐前一年,李严和诸葛亮意见不合,闹出矛盾。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一件极为不快的事情。眼下叉和马谡的事情牵连在一起,更使诸葛亮伤怀不已。

再从战局实况看,诸葛亮自从27岁起,随刘备征战,连出胜招妙棋。可是街亭失守,三郡得而复失,首次北伐告挫,成为一大败笔。这能不伤怀不心痛吗?

所以,诸葛亮一为痛惜马谡,39岁盛年死去;二为痛惜自身,没听刘备的话,还违背众愿,决意任用马谡。他对这次失败,引咎自责:“咎皆在臣授任无方。”他“自贬三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降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二八、魏延在诸葛亮心目里确实有“反骨”吗?】

魏延是蜀汉能征善战的大将,是刘备一手提拔的信得过角色。他在蜀汉起点比赵云低,但建国初的官阶却比赵云高。

魏延随诸葛亮北伐,是出战频率最高的大将,六次北伐至少参加了五次,这在诸葛亮军队里是罕有的,其他诸大将是:

刘琰(不领兵。在诸葛亮主军帐):五次。

吴懿:四次或五次;

吴班:两次或三次;

姜维(初出祁山时归顺,这次不包括):五次。

高翔:两次或三次,

邓芝:两次;

陈式:两次;

王平:(初出祁山后,为丞相五部亲卫营长官):四次(未参加建兴七年春取武都、阴平。八年取阳溪之役);

赵云,一次。

据《三国志·蜀书·魏延传》称,魏延在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据汉中,选拔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为新占区汉中的军政最高长官。刘备称帝,进拜镇北将军,而赵云仍是杂号的翊军将军。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准备北伐。由成都出驻汉中,大会诸将。这时魏延始离开汉中太守位置。为诸葛亮麾下。“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即北伐大军前敌总司令官,掌管丞相大军的第一责任人,也就是诸葛亮在军队里的最高副手。赵云此时虽已是镇东将军。但军权远不如魏延。所以当诸葛亮初出祁山。他的偏师交由赵云、邓芝带领出斜谷为疑兵。而自率主力为正军。以马谡为先锋大将。替代理应由魏廷或吴懿担负的任务。“建兴六年。亮出军向祁山,时有宿将魏廷、吴懿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为先锋,而亮违众拔谩,统大众在前。”(《三国志·蜀书·马良传》)这是诸葛亮用人唯亲的失策。

魏延有大将之才,他是前部先锋。在汉中多年,熟悉地理,但因与诸葛亮意见分歧,受到排挤,不令打前阵,这是诸葛亮不公正处。街亭之失,为诸葛亮用人不当的佐证。此后北伐,魏延才充当前锋大将,且多打胜仗。建兴八年(230年),魏延与吴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于阳溪。升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他的官阶更高了;但虽是诸葛亮第一副手,独当一面的统帅。在《三国演义》有关章回里,仍让读者产生模糊观念,以为他仍不过是诸葛丞相麾下一将,尽做些偏裨将吏所干的诱敌、押阵等事。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重。自知不起,作为第一副手,官爵最高、资历最老的魏延本应代理诸葛亮的主帅之职;但诸葛亮摒除魏延。安排后事。做得相当不妥。诸葛亮也感觉这项决定会遭到魏延抵制,“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而魏延知道后,非常不满地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籽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三国志·蜀书·魏延传》)

《三国志》作者写了魏廷,也写了魏延的性格悲剧。比较公正地指出魏延此人,“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同上)。但《三国演义》却为写诸葛亮有超高的预测力,言必有中,打造了诸葛亮在长沙初见魏延时,就说此人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此后每触及魏延,就常与人介绍。如与邓芝说:“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怜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三国演义》第一百回);与杨仪说:“我死,魏延必反”(《三国演义》第一百四回)。此说因演义的文化传播,影响极广。这是有悖史实的,也是有损于魏延、甚至是诸葛亮的真实形象的。

也许因为后来直接杀害魏延的长史杨仪被贬,民间传说魏延得到昭雪。在南郑(今陕西汉中市)城外白马镇建造了魏延墓,还有说是蒋琬为魏延平反

【二九、诸葛亮之死要怪罪魏延吗?】

魏延是个有争议的人物,牵涉到蜀国的一大冤案。

孔明草船借箭。借东风,借寿,这“三借”都是小说虚设的,并无史料依据。

《三国演义》写五丈原孔明攘星,说他死前有办法“借寿”,成功的话,就可以多活十二年。于是,在主帐内布置七盏大灯,四十九盏小灯,还有主灯即“本命灯”一盏。他抱病理事,吐血不止,曰则计议军机夜则步罡踏斗。后因魏军迫近,魏廷急奔入帐报告,不料扑灭主灯。因此,孔明知命休矣。

京剧《七星灯》剧情也据此而来。小说接着又写:孔明知魏延必反,特在死前授杨仪以锦囊妙计,对阵时让魏延大喊三声“谁敢杀我!”遂由马岱在背后。乘魏延未防,手起刀落,杀了魏延。如此编排,魏延促成孔明借寿无果,大可怪罪。这样处理,跟史实并不符合。

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屯兵于渭水南岸。与司马懿对峙。他积劳成疾,病死于五丈原。时年54岁。临终前,对撤退计划和朝中后事都作了周密安排。京剧《七星灯》基本照《三国演义》说法,孔明对姜维交代三件事:一是蜀军不挂孝。秘不发丧。二是由姜维负责断后,缓缓撤军,不致引起敌军怀疑。这两件事都有史料可证,实有其事。

虚的是所谓第三件事:“我死后,魏延必反。”这就等于是让孔明先判了魏延的死罪。如此编排,并不合史实。

魏延的骁勇善战,孔明是赏识的。杨仪和魏延有矛盾,孔明也是了解的。他“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三国志·蜀书·杨仪传》)。

诸葛亮安排退兵计划,是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廷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三国志·蜀书·魏延传》)。后来,杨仪、魏延矛盾越来越明显,都向朝廷上表指斥对方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最后,魏延处境不利。逃奔汉中。杨仪派马岱追斩魏延,取回首级后,杨仪边踏首级边骂:“庸奴,复能作恶否?”还夷灭三族。

同类推荐
  • 八鲜汤

    八鲜汤

    《莫兰系列1:八鲜汤》是《莫兰系列》之一。八年前,莫兰还是大学外语系—年级的新生,被安排在条件颇为艰苦的八人间宿舍居住,而睡在她下铺的正是后来因为恐怖血腥的“人骨八鲜汤”命案而声名大燥的张素萍。八年后,曾同是大学烹饪社团成城的四姐妹。突然接到神秘的聚会邀请函,“八鲜汤”三个字更是唤起了众人对多年前那桩可怕凶杀案的恐怖记忆……聚会当天,八年前的惨剧在众目睽睽下再度上演,原来,杀机竞潜藏于烹饪社团的姐妹之中……也许,一切的罪孽只源自深藏于人心的爱与欲……
  • 第一现场

    第一现场

    初夏时节,古城市的长途汽车站、火车站,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发现了两个大号黑色旅行箱,被人有意丢弃在了候车大厅内!警方马上派员出现场,开箱勘验,发现这两个箱内各装有一具无头无四肢的女性躯干,此案确系为谋杀案无疑!古城警界大侦探丁一川带人开展了对本案的调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查清尸源——死者竟是一对如花似玉的双胞胎姐妹!姐姐叫吴双双,妹妹叫吴双凤。经查:姐妹两人交往人员广泛,仅警方罗列出的关系人就达上百人之多!究竟是情杀?还是仇杀?层层疑团缠绕着本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发现尸箱的现场只是第二现场,那么,真正的第一现场又在哪里呢?大侦探丁一川带领着手下的人马开始了艰难的排查、推理……
  • 访鬼笔录2:勿心慌别发抖

    访鬼笔录2:勿心慌别发抖

    即将毕业的高中少女小艾在情人节当天遭遇意外事故成为了死神助理。在成为助理之后,小艾作为地府的公务员开始接触到形形色色,各行各业的来到地府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人生,小艾开始把她每天的精彩见闻记录下来,写成了一本本笔录……
  • 潘家园

    潘家园

    本书中有许多古玩界的奇闻怪诞的故事,通过故事展现了潘家园各色人等的众生相。小说以盗墓与反盗墓为主线贯穿全书。《潘家园》描写众多人物形象、命运,把他们放置在古玩集散地的潘家园里,这里可不是一块狭窄地带,而是和广阔的社会密切相连,反映着现实社会人们心灵的善恶,生活追求,道德良知……
  • 纸牌屋2:玩转国王

    纸牌屋2:玩转国王

    发誓要扳倒首相取而代之的党鞭长弗朗西斯厄克特施展一个又一个计谋,终于如愿以偿,入主唐宁街成为新一任首相。为了巩固新晋地位,保护既得利益,他过河拆桥,踢掉昔日的同谋,买通新的媒体,并将美丽性感、精明能干的民意测验专家萨利奎因收为己用,令她帮助自己操控媒体的风向和民意的走向,甚至对高高在上的国王和君主立宪制度宣战。他在首相宝座上树起了新的敌人,开启了一场新的权力游戏,以及又一段隐而不宣的秘情。与此同时,被弗朗西斯抛弃的昔日帮凶不堪屈辱,意欲抓住他的把柄试图报复;而国王也不愿坐以待毙,正精心布局展开反击。弗朗西斯能瞒天过海,守住来之不易的权力宝座吗?
热门推荐
  • 断仙剑

    断仙剑

    成仙路的背后是仙界吗?不,那依然还在路上
  •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英雄联盟之绝世无双

    残疾的神话队伍第六人,却在车祸中重生,以完整的双手,在英雄联盟中浴血奋战,登临世界之巅。“如果上帝给予我一双完整的手,我将铸造一个传奇。”邵峰摸着自己空荡荡的衣袖,仰首望向天空“咦,等等,着剧本有些不对啊。”但重生之后,邵峰却惊讶的发现,自己身边不知为何的多出了无数求带双排的美女。活泼女主播,傲娇女职业队队长,清纯的大学校花,成熟的路人王御姐……最主要的是,这些妹子竟然都要加入到他的职业战队中。“不是要让我带着四个妹纸去征战职业联赛吧?”身为战队中唯一一个男性,邵峰表示吼不住的呐喊道……PS:群号:160068439求收藏推荐票,谢谢各位!
  • 七界帝尊

    七界帝尊

    传说中有七个世界,每个世界都充满了不同的力量,每个世界的人只能修炼自己世界的力量,可以同时拥有七界力量的人从来没有出诞生过,直到那个叫云宸的少年出现.....
  • 念珠

    念珠

    昆仑山脉的偏南方,大顺帝国的一个普通小镇。迎仙镇。传说有神仙来过这里,所以这里才被命名为迎仙镇。可传说终究是传说,或许有一定的根据,但还是没有眼见为实的过瘾。陈不凡就是这个镇上一个孩子。
  • 傲天风情

    傲天风情

    我知道有一只猎豹,风飘动它的血,对面是一只牛,白白的牛角对着它,猎豹,做最后一次冲刺.....它倒在血泊中,它没有辜负它高贵的血统。我知道一个男生,敌人在他的身上一刀一刀的刮着,他没动一下,他倒下了,从头到尾,他甚至连哼都没哼,他没辜负老头给他保护女人的重任。
  • 乡土流离

    乡土流离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根植着乡土情结,俯仰之间,皆能看见。乡土是根,蕴养游子身;乡土是灯,照亮游子路;乡土是太阳,温暖疲惫的心。乡村越空越萧索,乡亲越少越淡江薄。乡土流离,人与乡土之流离,照亮谁的心伤?我只愿,以点滴笔墨,让世人看见。
  • 穿越炮灰公主

    穿越炮灰公主

    这世上存在一种悲催生物,她出身高贵,张扬跋扈,本有大好前程,却专门为男一男二男三or男四与女主间添堵,最后往往沦落到悲惨的结局,观看群众大呼叫好,这种角色我们俗称炮灰!但是有一天这个角色突然落到自己的头上……
  • 冥霜国度

    冥霜国度

    她为了救人,毅然决然地来到了这片大陆。他跟随着她,莫名其妙地来到了这片大陆。本来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穿越,却逐渐地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最终,她能否得偿所愿,获得天地之心。他又能否历经磨难,回到最熟悉的地方。诸般因果,不过只是两个字——抉择!
  • 绝色嫡女:倾城郡主不好惹

    绝色嫡女:倾城郡主不好惹

    一朝穿越,竟成丞相嫡女,一张圣旨,入宫为妃,深宫险恶,步步为营。可耐心机不深,三下五除二被打入冷宫。可她还有另一重身份,翎雨阁阁主,怎会轻易老死宫中?霸气转变,化身腹黑大boss,杀出皇城。她宁羽汐这个名字传遍大江南北,可就是无人知道天下一绝的诗煜便是当年杀出皇城的小丫头。什么?她还有另一种身份?竟是唯我独尊的疏影国郡主!认祖归宗,受尽万人宠爱。三年后,她霸气归来,虐心机妹妹,手撕笑面狼,收拾当年害苦了她的一国国君夜幽晨。“呵,想娶我?做梦!”
  • 评鉴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评鉴中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本书的目的在于对评鉴中心测评的当前发展水平进行一个最新的总结,而这些评鉴中心测评无论在公共的还是私人的组织中都正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本书中,我尝试着向三个目标努力:描述、分析和给出解决方案。在每一个章节中,我们都对评鉴中心近期的应用进行了描述,同时还给出了评估这些应用的研究结果。接着,我们对一些颇受争议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这些问题涉及了评鉴中心测评的各个环节,如需要测评的个人特征、使用的演练的类型、结果观测和整合的方法等。在每一章的开头,我们列出了两个以上的关键内容,接着我们将讨论不同的组织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及各种解决方法的不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