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07

第7章 李白

盛唐是中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762),则是盛唐诗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充分体现了盛唐文化的恢宏气象,是盛唐文学的最高成就。

李白有着超凡的笔力才华,同时代的另一位伟大诗人杜甫(712—770)曾经称赞他说:“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春日忆李白》)他的诗歌充满豪迈激昂的情怀,具有雄奇浪漫的风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长久以来广泛地受到中国人的喜爱,甚至儿童启蒙时也多学他的一首小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追求对他的涛歌风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他少年时曾在家乡的山林中读书学道,二十几岁离开家乡,漫游天下,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他笔下许多描写自然山水的诗篇都脍炙人口,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用语清新自然、明快晓畅,比喻生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出奇、想落天外。诗人真切抒发了对自然的赞美热爱之情,诗句一气呵成,蕴含了无尽的情思和意趣。李白生活在唐代玄宗统治的开元、天宝年间,开元年问(713—741)在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盛世”,国家统一,社会经济、文化等空前繁荣,知识分子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条件施展才华甚至建功立业。所以,像李白这样的士人的豪情和进取心就得到了强烈的激发。李白个性自信狂放、俊逸洒脱。少年时代喜欢读奇书、作辞赋,才子之气已经初见端倪。他幼时曾学习剑术,过着游仙任侠的生活,他自己在诗中曾描述道:“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对游侠行为的得意与狂放态度非常明显,而且这种态度在他以后的作品中也不曾削弱。在《侠客行》、《扶风豪士歌》等诗中,李白直露畅快地表达了自己对古代那些一诺千金、锄恶扬善、轻视功名的侠士的钦服与羡慕,在更深的层面上也表达了自己也要成为英雄谋臣的愿望,恰恰是表明自己也有平定乱世的奇才和雄心。

李白气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高度的自信和自负,他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参与热情,自认为有古代贤臣宰相的才能。特别是在朝廷内乱之时,他强烈地渴望能够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发挥自己定国安邦的智慧和才干,平定叛乱、治理国家。不过终其一生,李白也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反而仕途坎坷,两度遭到贬谪,历尽艰辛。积极人世而不得,渴望与失望交织的激愤就在他的笔下自然而然地流出。他写了多首如《蜀道难》、《行路难》这样的诗,描写旅人行路的艰难,实际表达了由于奸佞当道,自己仕途不顺,才能不得施展、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发出“行路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

李白四十二岁时曾受到唐玄宗的征召进入朝廷,他以为自己的才能终于有机会施展,兴奋异常,“仰天大笑出门去”,自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但是这时的玄宗早已不是曾经励志图强的君主,而只知沉湎于享乐。李白被召后只不过成了一个歌功颂德的御用文人,他的政治理想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不久,由于朝中权贵的嫉恨和排挤,李白被迫离开了长安,南下漫游,在这期间写下了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他在现实中找不到人生的出路,试图从虚幻的想象中得到解脱。他在梦境中构造了一个远离俗世、奇美迷幻的神仙世界,在这里神奇瑰丽与隐约的阴森并存,透露出了自己对灵魂自由的向往和现实阴影的恐惧。只是梦境一转即灭,醒来后所有奇观都不复存在,不禁令人怅然若失。在诗的结尾,李白感叹人世间的欢乐也不过如梦境一般,转瞬即逝,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迈之言。

《庐山瀑布图》不过,李白对自负奇才而又受挫不遇的苦闷有着独特的排解方式,月亮和酒在他的诗歌中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例如在《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合人至游洞庭湖五首》(其二)中: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表达了心意与自然相互融通的悠然自得之情,显得灵动超逸。后两句向洞庭湖“赊月”,在白云边“买酒”,将自然写得富有人情味,诗人内心一片纯朴天真,浑与天地自然相通,在灵动的山水之间感发无穷。在湖光月色、白云酒兴之中,诗人仿佛找到了世外桃源一般的心灵栖处,再没有俗世的喧嚣纷扰,可以放任心神,潇洒飘逸的风神气质展露无遗。

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神秘朦胧的美感,通常能引发人们的思念之情,特别是“月是故乡明”的浓厚乡思。在中国文学中,描述月亮并借以抒发感情的篇章不胜枚举,古代神话传说中就已经有许多关于月亮的美丽故事,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更是强调月亮的“团圆”内涵。祭月赏月是中秋的重要习俗,人们在欢聚一堂之际怀念远在他方的亲友,发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感慨。李白在诗歌中更是将月亮的意义伸发无尽,他在《古朗月行》中描写月亮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将月亮比拟成白玉做的盘子、仙人梳妆的镜子,既亲切又神秘。而在上文所提《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抒“望明月”时“思故乡”,写出自己漂泊异乡的孤独,在举头与低头之间,多年颠沛流离的艰辛和对安宁家园的思恋充满心怀,让人读来不禁产生同样的感伤。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予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愁心”与“明月”同寄,远离后的深切思念和对友人前途的担忧充满词句之间,似乎随山高水远绵延而去,漫长不尽。

李白在现实中郁郁不得志,胸中激愤悲苦难以排解,往往用饮酒放歌的方式暂时发泄。他少年任侠,也曾游仙学道,道家文化对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在他的诗歌中时常蕴涵着超尘出世、蔑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李白一方面追求才能在政治上的成功施展,一方面又鄙弃成功可能带来的富贵荣华,他的思想中既有儒家“兼济天下”的用世成分,又有道家游身世外的弃世因素。其实,李白的思想非常复杂,远不是这两种文化影响能够解释的。他在赠予朋友的诗中说:“待吾尽节报明主,然后相携卧白云”,想要在英明君主的任用下实现抱负,而把世俗之外的自然作为理想的归宿。这种想法在现实中却遭到沉重的打击,以致他会常常感到人生无常、富贵不久,不如及时行乐,而饮酒赏月,则是一个极好的逍遥方式。在《月下独酌》一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满怀愁闷、自斟自饮、自歌自娱的孤独又潇洒俊逸的浪漫诗人: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月、酒、歌、舞,与浪漫的诗人和他的孤独身影,构成了一幅清晰优美的图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人在月下花间举杯高歌,与影子为伴,想要解除现实所造成的烦恼。无奈的是“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月亮并不能够了解自己醉酒的原因,影子也不能体味自己的忧苦。所以诗人选择暂且放任行乐,试图遗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痛苦。这种对痛苦的处理方式在《将进酒》中表现得更为鲜明,而且更深一层地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激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中国诗歌有着“歌以咏志”的抒情传统,将心中抑郁之情用特殊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李白向友人长咏歌唱的诗句正融入了他内心不尽的感伤与慨叹。篇首以两个“君不见”领起两组灵动自由的杂言句,写黄河之水从天而落,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全诗的气势一下子拔起,仿佛从半空落下,扑面而来。但如此雄壮有力的黄河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东流到海不会返回;而人生一世,同样不能阻挡青春的流逝,光阴似箭,仿佛一日之间生命就会衰老耗尽,朱颜青丝转眼就会变为苍头白发,怎么不令人叹息悲伤?上句豪迈奔放,响从天外,下句怅惘无奈,愁出心怀,用极夸张的比喻和巨大的落差写出了诗人的心潮难平。但李白并不是自怨自艾、自伤自苦之人,他的胸襟与气度使他面对困苦时选择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处理态度。“金樽”即金杯,是精致的酒器,他劝说朋友要及时享受欢乐,不要一味忧愁而白白浪费了醇香的美酒和清朗的月色,出语豪壮,实际上在与朋友劝酒言欢之中已遮掩不住失意的无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看似乐观自信,其实是看透了现世功业毫无希望,却又不甘屈服的自我激励之语。愁苦之情,亦以豪语出之,正是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色。从“岑夫子,丹丘生”起,李白兴致愈高,向朋友举杯劝饮,放声吟唱,劝告朋友人生短暂、欢乐宝贵,就如他在《江上吟》一诗中所说:“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蔑视功名,主张及时行乐,其实是源于对现实的极度无奈与失望,所以选择“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以期获得“同销万古愁”的解脱,磅礴洒脱,畅快淋漓。

当然,这只能是放歌一言,在现实中并不可得。实际情况恰恰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表达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得意与不称意,把酒言欢与泛舟远游,看似两种截然相反的际遇和行为,其实同样充溢着诗人悲辛不尽的深情。

对于李白的非凡才华与桀骜不驯、自尊不辱的气骨,杜甫称赞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李白的诗歌才华和个性魅力对后世有巨大的吸引力,苏轼、陆游等很多优秀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不过李白“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的天才创造力与狂放豪逸的个人风采是后人永远望尘莫及的。

同类推荐
  •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

    《美术中的流光》是“艺之趣”系列丛书的一本,图书致力于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欣赏与解读古今中外与艺术有关的一切,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多个艺术领域。旨在以清浅平易的语言,精美详实的图片,通过著名作品的美学赏析、作品背后的奇妙故事、作者与时代的趣闻轶事等角度,全方位、多视 角地展现深邃隽永的艺术之美。在带您巡游艺术长廊的同时,更令您深刻领略艺术的文化意 蕴与历史内涵。翻开欧洲美术史,希腊神话和基督教神话两大神话系统交替出现,并驾齐驱,为历来艺术家所采用,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这册题解式工具书,可以帮助读者研究、学习、借鉴和欣赏这类题材作品。
  •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影视艺术鉴赏与实践

    本书介绍了影视艺术与技术发展及其规律,系统阐述了影视创作理论,并对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加以鉴别,赏析。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热门推荐
  • 捉鬼专家

    捉鬼专家

    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一场意外的高空坠物,导致了一个人的一生,从懦弱,到坚强,从一事无成,到闻名天下,豪车,美女,名声,地位,看主人公如何选择。
  •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为什么工作:人一生必须反思的关键问题

    你为什么工作:人一生必须反思的关键问题

    本书探讨了人为什么工作这一问题,提出了为公司工作、为生命工作、为老板工作、为自己工作的工作理念。
  • 飓风猎人

    飓风猎人

    一个,被从地球流放到飓风星的人。他就是天涯…………。飓风星;一颗流放各个联邦星球犯人的监狱星………。天涯;不知道走什么狗屎运,在‘大战’飓风兽之后一夜暴富!同时;遇到了让他以后愿意用一生守侯的女人李若梦………………。于是;便有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狩猎队。最小的飓风猎人八岁的‘小萝莉’玲玲…………。外星人妹妹:我很丑但很温柔…………。力大无穷性格憨直的异形、彪汉…………。受虐倾向的;胆小带点猥琐的亲兄弟…………。一群奇男怪女;在天涯的带领下开始了合作狩猎。上演了一幕幕搞笑、怪异、惊险刺激的狩猎场面。最终;都成了真正、合格的飓风猎人…………。
  • 邪侠传456

    邪侠传456

    有人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却说,侠之高远者,随心随性。
  • 王俊凯我该怎么做

    王俊凯我该怎么做

    王俊凯,你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换回我们的爱情?上天,真的要这么对待我吗?——by芙蓉冰我不想失去这段爱情,不想!不想!!——by王俊凯这到底是一段怎样的恋情?居然弄得这么如此不堪?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是··
  • 都市仙侠道

    都市仙侠道

    快!是都市生活的节奏,慢,是修士的生活频率,当都市里面的修士混战,又会是怎么样的一个传奇呢?仙侠之道发生在都市,这个节操,倍儿爽!本人已完结《药器神尊》将近八十万字有保障。
  • 逆战缩影

    逆战缩影

    末世来临,丧尸病毒爆发,世界陷入黑暗,这是个发生在小小县城的逆战故事。
  • 陆清河集

    陆清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挂在云端的你和游走人间的我

    挂在云端的你和游走人间的我

    玲子与大志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共同的性情与志向使两人相知深深、相恋切切。但是,大志在花样年华的突然离世将玲子的人生推入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