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最早出现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上每个朝代几乎都有皇家园林的设置。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尽管大多是利用自然山水加以改造而成,也要在营造如画的风景的同时显示皇家的气派。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和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的土地营造园林供一己享用,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可比,一般少则几百公顷,大的幅员几百里,气势宏伟,包罗万象。
历史上最早的、有信史可证的皇家园林是公元前11世纪商朝末代帝王殷纣所建的“沙丘苑台”和周朝开国帝王周文王所建的“灵囿”、“灵台”、“灵沼”。其后著名的宫苑有秦和汉的上林苑、汉的甘泉苑、魏晋时期的华林苑、隋的洛阳西苑、唐的长安禁苑、宋的艮岳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为求长生不老,派人到海上神山求仙药未果,便在上林苑中凿长池,引渭水,在水中堆蓬莱山,以求仙人降临。继秦始皇之后,迷信神仙方术的汉武帝又在上林苑中的建章宫内开凿太液池,并在太液池内堆筑了三个岛屿,象征神话传说中东海的瀛洲、蓬莱、方丈三仙山,池中的三山使原本空旷的水面产生了深远而变化无穷的效果和丰富的景观层次,尤其在烟雨迷蒙或雾气弥漫的时候,更有仙山神岛虚无缥缈、超凡出世之感。“一池三山”的造园艺术手法对皇家园林的布局产生了很大影响,从此成为皇家园林造景的主要模式,一直沿袭到清代。
艮岳的设计者就是以书画著称的宋徽宗赵佶(1101—1125年在位)。为了经营此园,他甚至命专人广泛搜求江浙一带的奇花异石进贡,这就是殚费民力的“花石纲”,北宋王朝的覆亡与此都不无关系。
中国现存皇家宫苑都是清代创建或改建的。清代皇家园林在有山有水的总体布局中,非常注重由园林建筑起控制和主体作用,也注重景点的题名,形成山水园林与建筑宫苑相结合的明显特点。有代表性的是承德避暑山庄和北京西郊的圆明园、颐和园。
避暑山庄——“移天缩地在君怀”
清初,康熙皇帝为增强与蒙古地区的联系,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以及为了避暑的需要,在承德修建了行宫——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它不仅是一序消夏的园林,也是塞外的一个政治中心。
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的规划设计突出表达了封建统治者“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宏大气魄。除宫廷区外,山庄的主体苑林区可分为三大景区:湖泊景区、平原景区和山岳景区,荟集南北风景于一园之内:湖泊景区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情调,平原景区一派塞外草原风光,山岳景区象征北方的山岳。山庄还把江南园林中的许多景点移植了过来,例如“文园狮子林”仿苏州狮子林,“金山亭”再现了湛江金山的景观,“文津阁”效法宁波天一阁,“烟雨楼”取自嘉兴南湖烟雨楼。这种模仿不是单纯的抄袭,而是结合了北方特点而进行了艺术再创造,使北方宫廷园林融入了民间艺术的诗情画意,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拘泥于形似。乾隆帝就说过:“略师其意,就其自然之势,不舍己之所长。”
自从文人参与园林设计,追求诗的意境和画的构图就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征。历代诗人、画家中都有许多优秀的造园者,特别是明清时期,名园几乎全由画家布局;清朝许多皇家园林都由皇家画院——如意馆的画师设计。但园林毕竟是人造的景物,不可能将自然美完全逼真地再现出来,其中的诗情画意,多半是人的审美经验的发挥,即所谓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观赏者的文化素养越高,对园林美的领会就越深,越能够与造园者的审美趣味达成共鸣。
圆明园——万园之园
在北京的西北郊,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200年的经营,建成了中国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共同组成的圆明三园。
圆明三园都是水景园,园林造景大部分是以水面为主题,因水而成趣的。这些景点在圆明园有69处,长春园、绮春园有54处,其中重要的均由皇帝亲自题署,如“圆明园四十景”、“绮春园三十景”。这120多个景点大部分采用“园中园”的手法,构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型园林,各园之间又以水系、道路相联接,采用对景、借景、透景等手法,使人们漫步其中时,由一种环境自然过渡到另一种意趣全然不同的环境中,形成了大园含小园、园中又有园的丰富空间。这是圆明园的最大特征,也正因为如此,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
明末清初,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已经有所开展,一些教士也参与了圆明园的建设,蒋友仁(BenoislMichael,1715—1774,法国人)、郎世宁(GiuseppeCastiglione,1688—1766,意大利人)、艾启蒙(LgatuisSickeltart,1708—1780,波希米亚人)和王致诚(Jear LenisAttiet,1702—1768,法国人)一起设计了六幢18世纪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宫殿式建筑及庭园,名为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俗称“西洋楼”,成为圆明园中的独特景观。西洋楼建筑是欧洲建筑文化第一次传入中国的完整作品,也是欧洲与中国两大园林体系首次结合的创造性尝试。
圆明园继承了中国3000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还吸收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它不仅以园林著称,而且也是一座收藏相当丰富的皇家博物馆,法国大作家雨果(Victor Hugo,1802—1885)就曾说:“即使把我国(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可惜这座园林艺术的杰作在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侵略者纵火焚毁,废墟上只保留着一些山形地貌和少量建筑石雕残迹。
颐和园——最后的皇家园林
清朝皇家园林的另一代表作——颐和园,是中国现存古代园林中保存最完整的一个例子,这座占地面积290公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是中国最后一座皇家园林。
颐和园的前身即清漪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其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深受江南园林的影响。清漪园如同圆明园一样,在1860年也曾遭焚毁,当时的实际当权者西太后慈禧挪用海军军费重修之后改名颐和园,此后它成为慈禧长期居住兼作政治活动的离宫御苑。
水对于园林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人们常说“无水不成园”。日本园林中的“枯山水”也是仿照水的形象创造出的一种艺术形式。颐和园就是选择了西山诸泉所汇成的水域昆明湖为中心而兴建的,昆明湖中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三岛正是皇家园林传统的“一池三山”的布局,颐和园是采用这种布局的最后一座皇家园林,也是硕果仅存的一座。
在园林中建置寺、观、祠庙是皇家园林的一大特色,尤以佛寺居多,几乎每座稍大的皇家园林内都有不止一座的佛寺。乾隆皇帝修建清漪园就是为了给皇太后祝寿,因而园中的主要建筑群便是位于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大报恩延寿寺。这组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多宝殿、佛香阁、众香界牌楼、智慧海殿等组成,顺应山势,从临湖的山脚一直延伸到山脊,形成一条明显的中轴线。而雄踞于石砌高台之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更成为颐和园的标志,也是全园的构图中心。
康乾年间,边疆战事不断,乾隆为了团结信仰喇嘛教的蒙、藏人民,还仿照西藏著名古庙桑耶寺,在万寿山的后山中心位置修建了大型喇嘛教佛寺——须弥灵境。此外,湖上三岛中最重要的南湖岛上还有一座龙王庙,叫做“广润祠”。
“借景”是中国古代造园的一种重要艺术手法,在颐和园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站在佛香阁前的平台上,遥望西山的峰峦,玉泉山的塔影,俯瞰昆明湖水清波潋滟,西堤上烟雨迷漾,这一切都好像结合在了一起,使景区的范围远远超越了园墙而扩展开去。
万寿山下南麓沿湖有一条长728米的长廊,绘有8000多幅彩色绘画。这条中国园林建筑中最长的游廊,沿昆明湖北岸向西伸展,将远山近水和园内各种建筑联系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