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19

第19章 皇权独尊(1)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建筑类型。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得到充分发展,宫殿是封建思想意识最集中的体现,在很多方面代表了传统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商代早期宫殿遗址。在一个夯土地基上以廊庑围成院落,南侧中间为大门,轴线后端为殿堂,殿内划分出开敞的前堂和封闭的后室,屋顶推测是四阿重屋(即重檐庑殿)。以后,院落组合和前堂后室(对于宫殿又可称为前朝后寝)成了长期延续的宫殿布局方式,重檐庑殿顶更成为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

至今基址尚存的唐代大明宫建于634年,位于长安城(今陕西西安)东北龙首原高地上,居高临下,可以俯瞰全城。最为宏伟的三殿分别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主殿含元殿是一座十一开间的殿堂,殿前两侧相距约150米处,建有东西对称的翔鸾、栖凤两阙楼,以飞廊与殿身相联,更有长达70余米的坡道供登临之用,称为“龙尾道”。整组建筑气势雄伟,唐代诗人王维(701—761)有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写的就是含元殿的盛况。

由于年代久远,现存完整的中国古代宫殿仅有明清北京宫殿和清沈阳宫殿。

明清北京宫殿

明清北京宫殿称“紫禁城”,又称“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完成于永乐明宫城图十八年(1420),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历代都城建设都有一定规制,尤其尊崇礼法。“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礼也”,“中”成为最尊贵的方位,因而都城及其中的宫城的选址都突出择中思想,“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而立宫”。故宫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正是遵循这一思想的结果。故宫内建筑一律用红墙黄琉璃瓦,大面积的原色产生强烈的对比,在北京城内大片民居灰瓦的映衬下,更显得金碧辉煌,整体效果突出。

中国古建筑采用木结构体系,与西方建筑相比,建筑个体的平面多为简单的矩形,体量也并不高大。以闻名遐迩的法国卢浮宫、凡尔赛宫与故宫相比较,可明显看出,前二者个体建筑平面复杂、外观雄伟,而中国古代皇家建筑的博大与壮观并不在于单体建筑,而在于群体组合的巧妙——以室内外空间大小形态的变化,以及根据建筑高矮和人的视觉等确定的适度比例来营造效果。整个故宫占地72万多平方米,分布了9000多间房屋,富于变化的建筑及院落空间构成了一组秩序严谨、井井有条又突出中心的宫殿建筑群。

故宫四周有护城河环绕,城墙四隅都有角楼,三重檐七十二脊,造型华美。城墙四面辟门,正门午门最为突出,它平面呈“凹”字形,中间开三门,两边各开一门,城楼正中为重檐庑殿顶九间殿,两边端头都有角亭,以廊庑相连,这也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五个屋顶形如五只丹凤展翅,故称“五凤楼”。

宫城前仿宋制设千步廊,廊东(左)为太庙,廊西(右)为社稷坛,也是继承古制中的“左祖右社”的布局。故宫内的主要建筑物都布置在一条明确的轴线上,这条轴线与北京全城轴线重合,体现了帝王宫殿的至尊地位。在中轴线上用连续、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又有左辅右弼的多座院落相陪衬,浩繁的建筑群主从分明、前后呼应、左右对称、秩序井然,衬托出中轴线上三大殿的崇高、宏伟。

故宫大致可分为外朝(皇帝举行大典和召见群臣、行使权力的主要场所)和内廷(皇帝和后妃们居住生活以及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两大部分。为了适应其功能,外朝建筑形象强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自成院落,点缀以书斋、亭榭、花木、山石等。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也就是“三大殿”。它们前后排列在有雕刻精美的栏杆、栏板围绕的三层汉白玉石须弥座台基上,殿前深广达200余米的广场增加了建筑庄严雄伟的气氛。

主殿太和殿为重檐庑殿十一开间,是中国最高等级的殿堂,俗称“金銮殿”。太和殿用于举行最隆重的皇家仪式:登基、元旦、冬至朝会、庆寿、颁诏等,因此,殿前不仅有宽阔的月台,还有面积达三万多平方米的广场,可供上万人聚会和各色仪仗的布置。月台上的陈设都有不同的含义和用途:铜龟、铜鹤象征国家长治久安、江山永固,日晷是计时仪器,而石嘉量则是象征性的标准量器。

中和殿是皇帝在大朝前的休息处,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殿试进士也在这里举行。从保和殿往北,过了华丽的乾清门,就是内廷的范围了。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主体,它们也坐落在中轴线上。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象征天,也代表阳;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象征地,也代表阴。明嘉靖年间,根据“天地交泰,阴阳和谐”的说法在两宫中间建造了交泰殿,于是形成了对应外朝三大殿的内廷二宫的格局。按礼制,后宫建筑比前朝要低一个等级,所以这里的台基只有一层,宫殿尺度也较小,比较富有生活气息。内廷三宫东西两侧为东六宫、西六宫,为嫔妃的居处,这12座宫殿则代表着12星辰,拱卫着象征天地的乾清官和坤宁宫。

清沈阳宫殿

沈阳宫殿是清朝统治者入关前的皇宫,即沈阳故宫,乾隆以后清朝皇帝东巡诣祖陵时也以之为盛京行宫,具有强烈的地方建筑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全宫分为三部分:东路、中路和西路,分别沿三条纵向轴线布局。

东路以大政殿和十王亭为主,是清帝举行大典和召集王公大臣商议国事的地方。这组建筑打破了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平面,大政殿面南居中,十王亭以左翼王亭和右翼王亭为首分两列展开,沿大政殿前纵贯南北的御路形成的中轴线呈八字形对称排列,围合成一个梯形广场。东侧左翼王亭以下依次为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西侧右翼王亭以下依次为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突出了大政殿的中心地位。八旗亭代表了清代满族独有的“八旗”制度:所有满族人都编入八旗,由皇帝统领;而大政殿与十王亭的布局重现了满族旷野军事会盟的幕帐排列方式,充分体现了满族政权的特色。

中路是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群。南面大清门是正门,入大清门经御道可直达正殿崇政殿。立在须弥座式台基上的崇政殿是宫内最高大的单层建筑,是日常朝会和处理政务之处,它的建造融合了汉族宫殿的一些做法(如须弥座台基、琉璃瓦屋顶、红漆隔扇门等)和青藏地区喇嘛教寺院的檐枋装修形式,既有汗王宫阙的高贵,又兼宗教庙宇的神圣,还透出浓烈的民间地方色彩,在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独树一帜。

后面的内廷是一组四合院,位于高台上,仿若城堡,防御性较强,这是经常处于征战状态的民族传统。南面的凤凰楼既是门楼,又是帝后小憩及读书议事之处,它高三层,四周出廊,各层黄绿两色琉璃瓦与红漆柱、窗、栏杆相衬映,在蓝天白云下显得美丽壮观。凤凰楼后的五座寝宫最具满族传统住宅特色,尤其是中宫清宁宫,它的正门不是开在正中,而是设在东次间,这是从辽、金时期流传下来,与满族人日常生活和宗教信仰融为一体的民居建筑形式,俗称“口袋房”;室内设有南、西、北三面相接的“弯子炕”;诸寝宫的装修方面也较多地保留着纯朴的民间气息。

清宁宫的正门前,竖立着一根红漆木杆,这根木杆被安放在一个汉白玉石座之上,顶部套着一个锡斗,即“索伦杆”,它是满族传统的祭天“神杆”,也是满族宅院的主要标志物。按照满族的传统,在用此神杆祭天时,还要在上面的锡斗里放上碎米和切碎的猪内脏,用来喂食乌鸦以示祭天。这种习俗来源于一个传说:相传,清朝的奠基者努尔哈赤(1559—1626)早年曾被追杀,实在无路可逃了,就躺在一条草沟里听天由命,这时突然飞来一群乌鸦落在他的身上,将他严严实实地遮盖住,努尔哈赤因此逃过一劫。后来,努尔哈赤建立满洲政权,为了报答乌鸦当年的救命之恩,下令满族百姓都要在自己的院子里竖立木杆,套上锡斗,以美味祭祀乌鸦,这便有了今人在皇宫内看到的索伦杆。

西路也是沿中轴线布置,共有院落五进,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等建筑。主要建筑文渊阁是一座藏书阁,其中收藏着乾隆年间积十余载修成的《四库全书》的七部抄本之一,渊字带水字旁,是求取避火之意。

坛庙建筑

中国古代的坛庙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祭祀自然神,源自对自然山川的原始崇拜,包括天、地、日、月、风云雷雨、社稷(土地神)、山神、水神等;第二类是祭祀祖先,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称为太庙,各级官吏按制度也设有相应规模的家庙、祠堂;第三类是先贤祠庙,如孔子庙、武侯祠、关帝庙等。

祭祀礼仪是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王朝的重要政治制度,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礼仪均有差别,每一等级祀礼中所能使用的祭品、仪仗、舞乐和建筑形式,都有严格细致的规定。坛庙建筑以满足精神功能为主要目的,要求充分体现出祭祀对象的崇高伟大,祭祀礼仪的神圣肃穆。为了形成人们对祭祀对象的理性认识,增强其神圣感,坛庙建筑中还常用形和数来象征某种政治的或伦理的涵义。

中国古代帝王亲自参加的最重要的祭祀有三项:祭天地、祭社稷、祭宗庙,因此,这里的坛庙建筑主要指天坛、社稷坛、太庙。

天坛——祭天的神圣场所

中国古代认为皇帝是天之子,他们能够统治国家是上天赋予的权利,因而最隆重的祭祀是祭天。皇帝每年冬至祭天,登基时也必须祭告天地,以表示“受命于天”。祭天的天坛位于北京城南端,元时期已初设其址,明清两代皇帝都在这里祭祀天地之神,祈祷五谷丰收。

天坛东西长约1700米,南北约1600米。墙垣共两重,都是北墙呈圆形,南墙为方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天坛内遍植柏树,尤其在南北轴线和建筑群附近,更是树冠相接,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有圜丘和祈年殿,它们各有自己的附属建筑,两者之间以360米长30米宽的砖砌甬路“丹陛桥”连接。

祈年殿曾名大祀殿、祈谷坛,位于丹陛桥的北端。祈年殿立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式的台基上,平面为正圆形,三重檐圆形攒尖屋顶,上有金碧辉煌的鎏金宝顶。最初上檐青色代表天,中檐黄色代表地,下檐绿色代表万物,清乾隆时三重檐都改为青色,使祈年殿色调纯净统一,更为庄重鲜明。殿身以12根檐柱表示12个时辰,12根外金柱表示12个月,二者加起来表示24个节气,而支撑圆顶的四根盘龙金柱则表示一年四季。祈年殿的前庭比地面高四米多,再加上三层台基的高度,使得站在这里的人们超出于苍郁的林海之上,油然而生一种静谧肃穆的气氛。

北京天坛祈年殿祈年殿后还有皇乾殿、神厨、神库和宰牲亭等小型附属建筑,都被遮掩于殿后或者隐蔽于丛林之中。祈年殿南为祈年门,它们之间的距离经过精心安排,从祈年门远望祈年殿,恰好在当中一间门柱和额枋构成的景框之中。

沿丹陛桥一直往南就到了圜丘。圜丘是祭天的地方,是所有祭祀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它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改建。由于祭天必须露天,坛而不屋,因而只有三层高的圆形石台,以汉白玉中最高级的品种艾叶青砌成。这种露天的坛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特殊类型,它与中外的神殿建筑都有巨大的差异,它不追求神灵的神秘与压抑,而是显示大自然的博大与广阔;没有高大威严的神像,而是以祭祀仪式来表达人与天地的和谐。

古代中国认为天属阳,地属阴,引申开来,则奇数属阳,偶数属阴。而“九”就代表最大、无限,中国过去皇帝称为“九五之尊”,中国古诗词中也有“九霄”、“九天”、“九重天”等称呼,其中的“九”都是这个意思。因而圜丘的设计中一切尺寸、石料件数都是奇数,且多以“九”为基数。石台最上层坛面直径九丈,从台中心的圆石往外围以九圈扇形石,第一圈九块,第二圈十八块,然后每圈递增九块。中层与下层也各砌九圈,每圈都是九的倍数。每层石台设四个门,门前各有台阶九级,栏杆每面的栏板也以九为基数递增。

圜丘的北面是存放、供奉“吴天上帝”牌位的皇穹字,这是一组精美小巧的建筑。单檐圆形攒尖顶的皇穹宇由直径63米的圆形高大墙垣围绕,从入口的砖砌拱门望见皇穹宇也正好在门框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皇穹宇的围墙用磨砖对缝砌成,由于施工的精致细腻,浑圆的弧墙能够对声音产生奇妙的回响效果,被称为“回音壁”。

除祈年殿和圜丘之外,天坛还有几组建筑群:斋宫和神乐署、牺牲所。为表示祭天的虔诚之心和神圣之意,祭祀前夕皇帝都要到斋宫沐浴和斋戒,斋宫周围有壕沟、围墙等防御措施。神乐署是一个常设机构,拥有数百人的乐队和舞队,平时进行排练,祭祀时负责礼乐演奏。牺牲所则是专门负责准备祭祀时所用祭品的地方。

社稷坛——土地神和五谷神的祭坛

社稷坛是国家重要祭祀坛庙,位于紫禁城午门之西,每年春秋仲月致祭,祈求上天保护国家政权。

同类推荐
  • 元曲鉴赏

    元曲鉴赏

    国学,顾名思义就是中国之学,中华之学。自汉代以来,由于国力鼎盛,威名远播,故海外又称大汉民族之学为“汉学”;狭义地讲,国学是指两汉时期的经学学术思想,而汉代人研究经学着重于名物、训诂,故后世称研究经、史、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为汉学。但海外所指汉学,均指汉民族之学,即对中国的研究,特指对中国的语言文化、文学、历史和风俗习惯的研究,囊括中华全部文化范畴。
  •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

    《守望家园的小鸟》是一本由独山子石化公司办公室编写的反映独山子地区生态美的观鸟画册,画册中还创作了大量的与大自然这一飞翔的精灵相呼应的美文。使得拍摄的画面伸展出诗意的翅膀。画册内越140余张摄影作品,精彩的反映了鸟儿的做客、筑巢、停留、驻足……
  •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锋语:丑辑

    《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主要记录了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如果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故事集的话, 《世说锋语》则是刘世锋一个人用博客、作品自己记录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
  • 闲话香港电影

    闲话香港电影

    本书乃《香港类型电影漫谈》的姊妹篇,试图以一种更平民化的视角来闲谈香港电影中的趣闻趣事。其中“香港电影与民生”就讲述了香港电影中涉及到衣、食、住、行、教、娱乐、平民、婚礼和葬礼这些民生的话题;而“闲话香港电影”则写得更加散,从文化、类型和手法等多个方面对香港电影继续进行探讨。接下来“闲话香港导演”和“闲话香港演员”这两个单元则更贴近大众,依次介绍了许多大众所熟悉的香港导演和演员,还深入剖析了香港“明星电影”的发展,分析了香港女演员之现状,以及内地演员在香港电影中的表现。
  • 西北风:文论集

    西北风:文论集

    本书分为回忆卷、论文卷、评价卷三个部分,收录张弛对父亲母亲及青少年时代的回忆,及其关于歌词艺术特质、西部音乐文学、回族歌曲创作等方面的论文,以及李镜如、丁跃、张涧、荆竹等探讨张弛作品的评论文章。
热门推荐
  • 符天记

    符天记

    一万年前,天荒符帝顾青冥率众迎战‘世界’,战死边荒,祖符散落,三千神符尽数崩毁,符道就此没落,武学开始在人族兴盛。一万年后,地球上的一个不入流小符师霍炎,为了成为传说中的神符师,探秦陵寻神符,因缘巧合之下沟通时间祖符,救出了符帝之女,为了报答霍炎,帝女将霍炎带到了天荒八狱之一的千山域,助他魂穿在千山域大石王朝边郡一个小家族的嫡子身上,开启了一段神符师的传奇。
  • hello!我的神仙大人

    hello!我的神仙大人

    用1000万从一群gay手中买回一个神仙,是白染这辈子最自豪的事。“呐,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一个人的神仙了。”“神仙大人!那个小受说今晚要爬上你的床!”愤恨地指控道。将她搂入怀中,邪气又暧昧地在耳边道:“今晚我爬你的床。”“神仙大人!隔壁神仙向我表白了。”一脸得瑟。“刚才岳母已经把他拉入黑名单了。”风轻云淡地翻看着书。神仙大人,归途之路漫漫,我愿白衣相伴。
  • 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0~1岁聪明宝宝左右脑大开发

    大脑是人类智慧的源头,它分为左脑和右脑,而我们的左脑和右脑是以显著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神奇的工作:左脑的主要功能可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思维智能、数学智能、自然智能和听觉记忆智能;而右脑的主要功能可分为形象思维智能、空间知觉智能、创造性思维智能、肢体协调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视觉记忆智能。0~1岁是孩子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发出大脑的主要能力,宝宝的大脑日后才能分化出更多、更复杂的能力。因此,家长应在宝宝大脑定型之前,以轻松、自然的方式,帮助宝宝将左、右脑的各种能力都开发出来。
  • 安妮丝公主

    安妮丝公主

    有一种说法:每个女孩都是公主转世,有的是深山中的灵狐公主,有的是前朝的格格,有的是花园里最高贵的那株百合……所以,每个女孩,与生俱来的都有一些公主情结啰,多少都有一点点的娇气和任性,特别渴望得到众人的关注和呵护。本书中的女一号叶熙就是这样的啦,她出生于亿万富豪家庭,自然同公主一样娇贵!但正是这位被别人尊称为“安妮丝公主”的女孩,内心却无比寂寞,为引起生意场上忙忙碌碌的父母的关注,竟假扮成小乞丐去大街上讨钱,还结识了一位酷似韩星姜东元的大帅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超级赛亚人系统

    重生之超级赛亚人系统

    一个从未世重生屌丝,叶雨凉,变变身偶尔制制药,养养神兽,泡泡妹子,打打二世祖...看叶雨凉如何创下不朽传说,
  • 英雄联盟之华夏龙魂

    英雄联盟之华夏龙魂

    当电竞梦想被嘲讽的一文不值甚至践踏在地上。当前进的方向被迷雾掩盖不知所措徘徊在原地。当一手握着鼠标,一手在键盘上飞快的敲击运动。当全世界人们都在高呼着“德玛西亚”为你而疯狂的时候。请你不要忘记,谁不曾经历低谷,谁又不曾凤凰涅槃重新飞翔。昔日的龙魂重新引燃,曾经王的荣耀卷土重来。让我们看着叶浩如何从三流战队杀入LPL赛区,最终站在全球舞台上,高握象征着最高荣誉的召唤师奖杯,谱写出属于龙的传奇。
  • 修仙创世记

    修仙创世记

    地球远古时期,灵气浓郁,修仙盛行,仙人辈出。一少年偶然间踏入修仙门派,求长生仙途却一路不惜舍命斩妖除魔,历经种种爱恨情仇如此纠缠折磨,看诸友悲欢离合那么缠绵不舍。这是敌是友究竟如何评判?是非善恶到底怎样分说?贪爱痴欢终归该怎么割舍?人族的起源和前途难道就那么的曲折莫测?看稚嫩少年,如何助同门探险地苦修身结道侣,识尸鬼辩妖魔护人族斗外敌,闯诸界探究竟朝圣贤进星际。因为他,一场惊天的宇宙灭世阴谋被挫败;因为他,一个惊世骇俗的宇宙创世秘密被发现,而他也终于一步一步地明确正与邪、是与非的定义。这一切且从封神之前说起……
  • 回忆过往也许是一种病

    回忆过往也许是一种病

    以真实的人物为原型对回忆过往种种的宣泄和无奈
  • exo只因爱你

    exo只因爱你

    一场梦境.让他们再度相遇,一场车祸,让他们心生爱恋。exo,你是我永恒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