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17

第17章 古代城市(1)

都城建设

历朝开国之初,对于都城的选址都非常重视,往往要派遣亲信的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都城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当然是统治者的政治与军事需要。而水源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饮用水,此外还有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漕运是中国古代往京城运送粮食和物资的供应线,几乎可以说是每个朝代的生命线。

公元前11世纪,周朝灭商朝(约前1675—前1066),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分封宗室、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配合分封建制,周王朝开始进行史无前例大规模的营建城邑活动,在全国建立起许多统治和防卫的中心——城市,并为此而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营国制度”,从而形成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前朝后寝”式(前半部分是办公区,后半部分通常是生活区,也称作“外朝内廷”)规划体系的基础。

中国古代崇尚中庸之道,造城、建都都讲究“中”字。从周王城来看,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宫城居中,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与建设的标准。

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一直到明清,都有城与郭的设置。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很明显,城(宫城,皇城或内城)是保护国君的,郭(外城)是看顾人民的。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多的甚至有四道。古代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层层保护自己的安全。

隋唐长安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也是世界上拥有都城地位历时最长的古城,达1100多年。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宏大的规模、棋盘式的街道、规整的里坊、左右严谨对称的轴线布置,不但成为中国都城布局的典范,还影响了当时邻近国家都城的形制,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

在结束了东汉(25—220)之后300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之后,隋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于开皇二年(582)开始大规模营建大兴城(即唐代的长安城)。它是按照规划图纸进行建造的,并参考了曹魏(220—265)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和北魏(386—534)洛阳城的布局,把宫苑和官署集中到整个城市的北部正中,使得宫城、官府和普通民居严格分开,以正对皇城和宫城大门的朱雀大街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城内左祖右社(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既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布局规范。

公元618年,唐朝也建都大兴城,改名为长安。长安城保持了大兴城的基本格局,同样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两旁的道路、东市西市以及居住里坊的位置都严格对称,突出了宫城的重要性。城内道路成方格网状,等级分明,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以通往城门的6条道路为主要干道,号称“六街”,其它是次级道路,两旁都有整齐的排水沟,并沿街种植槐树。这些道路将城内的居住区划分为108个坊,还有集中的两个市场:东市和西市。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这些居住里坊和坊市都是封闭的,坊门按时启闭,城市实行宵禁,由金吾卫(专门负责长安城的治安和巡逻的兵士)管辖,还有军士巡夜,居民夜间都不能外出。直到今天,西安古城墙和唐大明宫、兴庆宫遗址,大体还保持着唐代皇城的形制。

长安和此前都城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共游赏风景区的设置。城东南隅的曲江池和乐游园花木繁茂、风景秀丽,是当时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一处临水,一处登高,正符合当时民众上巳和重阳节的游赏习俗。当时的新科进士也多要循河曲在杏园至曲江一带游览,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是描写这一情景。

明清北京城——皇权至上的代表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明初建都南京除外)、清三代都定都北京,彻底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都城的地位。

元代(1276—1368)的大都(今北京)是公元十三四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规划整齐的都城之一,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竞不能描写它了!”元代蒙古统治阶级为了逐渐汉化,在规划元大都时仿效了《周礼·考工记》的做法:“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除了主要设计人刘秉忠,还邀请了尼泊尔人阿尼哥(Aniko,1244—1306)、阿拉伯人也黑迭尔丁等外国设计师参加设计。当时的大都城有二道城墙,设11个城门,城内道路经纬分明,建筑布局规整。为了适应蒙古族生活方式,在城北还留有一块类似北方草原的地块,供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射。

元大都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其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

明代(1368—1644)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城。明初建都南京,北京城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为了便于防守北面的蒙古人,明政府放弃了北京北面约五里宽的荒凉地带,缩小了城框。到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决定迁都北京时,为了延长宫门前御道的长度,皇城南城墙向南移了一里左右,这是有计划营建北京城的开始。到明中叶,为了抵御多次南侵的蒙古骑兵,又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由于当时财力不足没有继续修筑其它三面,于是北京城就成了一个“凸”字形。

北京城以宫城(紫禁城)为中心,按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原则设计。这条轴线全长将近8公里,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为起点,由南往北经过内城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宫城午门,然后穿过宫城出神武门,越过景山,最后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在轴线上还布置了华表、桥梁和各种形式、尺度不同的广场,以及体量宏伟的建筑群,使中轴线上的空间富有变化,城市布局重点突出,不仅加强了宫殿建筑的庄严气氛,更凸显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这座山是明代利用开挖护城河时的泥土人工堆成的,取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才改称“景山”。它不仅处在中轴线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其主峰还处在元朝后宫延春阁的位置,用山镇在这里,有压制前朝的意思,所以又叫“镇山”,含义深刻。

明代的北京城也是严格按照传统礼制布局的。除了在宫城前左侧(东)建太庙(祭祀祖先),右侧(西)建社稷坛(祭祀土谷之神)以外,还在内城外南、北、东、西四面分别建造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城内的街道和水系则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街道以平行于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干道为主,其余街道都与这两条干道联系在一起。由于皇城、什刹海和西苑等阻碍了北京城东西两部分的联系,因而东西向交通相对较为不便。与干道垂直通向居住区的街衢一般宽六七米,街道之间的距离约为五六十米,这就是北京城内最具有特色的“胡同”。

清代(1644—1911)沿用了明代的城市基本规模和布局。由于火灾及地震损坏了许多宫殿,因而在康熙时期(1662—1722)重修了大部分宫殿建筑。同时对居住地段进行了调整,将内城的普通居民迁到外城,内城成为王公贵族的府第和八旗兵驻守的营房所在地,这一举措促进了外城的开发,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区。此外,为了增进与蒙、藏等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增建了一些喇嘛庙。清代北京城的建设重点放在了修建西北郊的皇家离宫和御苑上,历经康熙、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代130多年的时间,相继建成了所谓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英国的埃孟德·培根(Edmund Bacon,1910—2005)在他的《城市设计》(Design of Cities)一书中说:“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这座中国的城市是作为皇帝的居处设计的,意图成为举世中心的标志……在设计上它是如此的辉煌出色,对今天的城市来说,它还是提供丰富设计意念的一个源泉。”

明清北京城格局几乎完整地保留到了近代,尽管今天北京的城墙几乎已被拆除殆尽,但基本保留下了明清时期北京城门的名称和位置。老北京人俗称“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内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皇城四个门。

北京城的城门、城墙拆除之后,旧城道路网也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改造速度加快,北京新建的骨干道路打破了北京古城街道网络格局,只在城市中心区域还保留一定数量价值高、保存好的宅第、王府、寺院等。

地方城市

地方城市既是朝廷在各地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据点,又往往是经济和文化的地方中心,它们中有些是交通枢纽,有些是手工业中心,有些是对外贸易港口,或兼而有之。这些城市分布极广,它们的规划与建设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交通、防御等要求而因地制宜的。

中国北方多为地形平坦的地带,四合院式房屋盛行,故而城市格局方正,多为方形和长方形,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在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钟鼓楼以北或其附近就是衙署。从西安城、平遥古城都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比较灵活,道路系统也往往顺应地势呈不规则状:或是沿江建城,往往形成带形城市,如建于黄河谷地的兰州;或是依山筑城,主要街道沿等高线自然伸展,如中国著名的山城重庆。

江南水乡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河道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有“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以交叉处为中心形成块状。城中水弯路曲,桥廊穿插,粉墙黛瓦,构成了十分美妙的景观。苏州是这类城市的代表。

还有些城市为了防御、防洪或者为了取得某种象征意义,甚至把城市平面设计成圆形。比如明代新筑的宿迁县,就为了防洪而规划成了圆形;而如皋县加建的圆形外城则是为了便于抵御倭寇的侵犯。

明清以来的西安城

西安自唐末失去都城地位后,其城市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直到明代,西安作为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军事、交通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个地方城市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今天保留下来的西安城主要就是明初奠定的基础。

明代的西安城是在唐代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的,位于今天的西安市中心区。扩建始于洪武三年(1370),完工于洪武十一年(1378)。根据当时东、北两面地势较高的地理情况,城市主要向这两个方向扩展。洪武十三年(1380)和十七年(1384)先后修建了现在的鼓楼和钟楼。钟楼原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万历十年(1582)才搬迁到西安市中心。从此,城内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呈“十”字形,四面通向城门;城门外又各有小城一座。这种布局在北方的府城和县城中具有代表性。

清代把西安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划为满族居住区,修筑了一座“满城”。满城的面积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驻扎了五千骑兵,专事镇压西北地区其它各族人民的反抗。

尽管几百年来,老城内的古老建筑遭到大量损毁,但今天还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城墙,和钟楼、鼓楼、碑林、城隍庙、清真大寺、卧龙寺、广仁寺、东岳庙、宝庆寺华塔等价值非凡的古老建筑群,以及大量珍贵的传统民居。

同类推荐
  • 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摄影大师与摄影艺术(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莆仙地区多姿多彩的民居样式,根据自然和人文环境对古民居进行梳理,进而总结不同地区古民居的特点。其中不仅有对建筑风格和建筑格局的整体描述,也有对雕工、彩饰、门窗甚至楹联等细节的详细介绍。
  •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影视作品评论与分析

    本书的出版能够给处于材料迷城的考生最清晰、最准确、最全面的学习、复习、考试指南,而且还反映了最新的艺术考试动向和发展态势。博采同类书之长而又独辟蹊径,其预见性、权威性、针对性均优于市面同类辅导书。
  •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建筑艺术与绘画(新编科技知识全书)

    本书内容包括各具特色的陵墓建筑,神庙·教堂·寺庙·塔,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古代公共建筑,现代公共建筑,纪念物,交通设施,校舍、住宅、古都等。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被时光偷走的秘密

    被时光偷走的秘密

    他们曾经是最好的前后桌,很多人看好的cp,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从一开始的相互打击到最后俩人成了最好的朋友她18岁生日后,他突然消失…对景汐来说无疑是个打击…两人再次相遇便是几年后,当他知道景汐要嫁人了,江勋灏坐不住了,他要回去找她!
  • 网游之幽冥盗贼

    网游之幽冥盗贼

    潜伏于阴影之中,随时准备出击。栖身于黑暗之中,弹奏死亡的乐曲。刀尖上的舞者,舞出收割生命的节奏。在我们的眼里,目标永远是一具冰冷的尸体!我们是暗夜里的王者,我们是光明的送葬者!我们将正义踩在脚下。我们是盗贼!从《纪元》到《杀界》,从旧时代到新时代,曾在网络上被誉为第一盗贼的苏逸,他回来了,带着盗贼的信仰,征服这片天地!
  • 兽眼之神医附身

    兽眼之神医附身

    穷困潦倒的棚户区高中生?叱咤风云的专特组高手?独一无二的兽眼异能,闻风丧胆的千年诅咒。终生未娶,后又经美女如云,这到底是命中注定,还是操纵安排。他…究竟是谁。他…拥有怎样的故事?——————————————————————————————新书不易,你的每一次点击,真的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勇气。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副会长大人是明星

    副会长大人是明星

    他,是高高在上的学生会副会长,却又另一个身份,那就是M市的有名歌星。她,一个普普通通的学霸,同时也是一个追星族。机缘巧合之下,他和她相遇了,她并不知道他就是自己追了两年的那个他。。。
  • 侍与噬

    侍与噬

    一个看似平凡的大学生,一个不平凡的身份。侍与噬与生俱来的纠葛,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人类究竟是坐以待毙,还是破釜沉舟?一切谎言与事实,是否会有尽头?
  • DNF之缘起缘灭

    DNF之缘起缘灭

    混沌!毁伤!遗忘!世界本是混沌的,后来有了人,然后经历了很多事后就毁灭了,毁灭自然会有伤亡,而且还狗血的失忆了,也就是遗忘……
  • 我的世界之勇者少年1

    我的世界之勇者少年1

    这是本人第一次写书,看的人要尽量找出书中不足,因为我是学生所以一星期更新4章
  • 位面间隙

    位面间隙

    幻咒与念术的世界,位面时空的裂痕,这世间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幻咒和念术的融合,幻念的存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只是区区一种能量吗,顶级文明世界的碰撞,外界时空者的入侵,而这世界真的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天圆地方吗。昼日之阳以及暗夜之阳,他们是一类的存在吗,太古的人类究竟有多少对世界错误的认知?一切的悬念,都会解开,这世间的真相也终究会展现在世人的眼前,掌控了世间真相,便是掌握了整个世界!
  • 国民校草,一起走

    国民校草,一起走

    世上最美的爱情,是暗恋;比暗恋更美的莫过于互相暗恋……顾以轩,不管你怎么烦我,我都要粘着你!童语沫,拜托千万不要离开我,明明想说的是:你没事吧,到了嘴边却变成了:你个笨蛋……顾以轩,我喜欢你啊,用了我一整个童年和花季……童语沫,我喜欢你,用我的整个身心……“童语沫,你定的期限到了。”“啊?什么?”恶魔狡猾一笑,“你说,到了18就恋爱。”呆呆的某人,失望的低头,“哦。”却忽视了恶魔的笑。“那,就执行吧!”“啊,什么?!”恶魔吻住白兔的唇,“沫沫,烙了我的印,就只能是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