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17900000017

第17章 古代城市(1)

都城建设

历朝开国之初,对于都城的选址都非常重视,往往要派遣亲信的大臣勘察地形与水文情况,主持营建。都城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当然是统治者的政治与军事需要。而水源问题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是饮用水,此外还有苑囿用水和漕运用水。漕运是中国古代往京城运送粮食和物资的供应线,几乎可以说是每个朝代的生命线。

公元前11世纪,周朝灭商朝(约前1675—前1066),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分封宗室、贵族到各地建立诸侯国。配合分封建制,周王朝开始进行史无前例大规模的营建城邑活动,在全国建立起许多统治和防卫的中心——城市,并为此而订立一套严格的城邑规划建设制度即所谓“营国制度”,从而形成一次城市建设的高潮,奠定了中国古代都城“前朝后寝”式(前半部分是办公区,后半部分通常是生活区,也称作“外朝内廷”)规划体系的基础。

中国古代崇尚中庸之道,造城、建都都讲究“中”字。从周王城来看,规划方整,全城每面三个城门,宫城居中,成为中国古代都城规划与建设的标准。

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一直到明清,都有城与郭的设置。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很明显,城(宫城,皇城或内城)是保护国君的,郭(外城)是看顾人民的。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皇城或内城;外城。多的甚至有四道。古代统治者就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层层保护自己的安全。

隋唐长安城——中国古代最宏伟的都城

长安(今陕西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13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也是世界上拥有都城地位历时最长的古城,达1100多年。这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以宏大的规模、棋盘式的街道、规整的里坊、左右严谨对称的轴线布置,不但成为中国都城布局的典范,还影响了当时邻近国家都城的形制,如日本的平城京、平安京。

在结束了东汉(25—220)之后300多年的分裂和战乱之后,隋文帝杨坚(581—604年在位)于开皇二年(582)开始大规模营建大兴城(即唐代的长安城)。它是按照规划图纸进行建造的,并参考了曹魏(220—265)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和北魏(386—534)洛阳城的布局,把宫苑和官署集中到整个城市的北部正中,使得宫城、官府和普通民居严格分开,以正对皇城和宫城大门的朱雀大街作为城市的中轴线。城内左祖右社(皇城的左边是太庙,也就是帝王们祭祀祖先之处;皇城的右边是社稷坛,既帝王们祭祀土地和五谷之神的地方),布局规范。

公元618年,唐朝也建都大兴城,改名为长安。长安城保持了大兴城的基本格局,同样以朱雀大街为中轴线,两旁的道路、东市西市以及居住里坊的位置都严格对称,突出了宫城的重要性。城内道路成方格网状,等级分明,有南北大街11条,东西大街14条。以通往城门的6条道路为主要干道,号称“六街”,其它是次级道路,两旁都有整齐的排水沟,并沿街种植槐树。这些道路将城内的居住区划分为108个坊,还有集中的两个市场:东市和西市。出于安全和管理的考虑,这些居住里坊和坊市都是封闭的,坊门按时启闭,城市实行宵禁,由金吾卫(专门负责长安城的治安和巡逻的兵士)管辖,还有军士巡夜,居民夜间都不能外出。直到今天,西安古城墙和唐大明宫、兴庆宫遗址,大体还保持着唐代皇城的形制。

长安和此前都城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公共游赏风景区的设置。城东南隅的曲江池和乐游园花木繁茂、风景秀丽,是当时长安城著名的游览胜地。一处临水,一处登高,正符合当时民众上巳和重阳节的游赏习俗。当时的新科进士也多要循河曲在杏园至曲江一带游览,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正是描写这一情景。

明清北京城——皇权至上的代表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元、明(明初建都南京除外)、清三代都定都北京,彻底取代了长安、洛阳、开封等都城的地位。

元代(1276—1368)的大都(今北京)是公元十三四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规划整齐的都城之一,马可·波罗(Marco Polo,1254—1324)在他的游记中这样描述它:“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竞不能描写它了!”元代蒙古统治阶级为了逐渐汉化,在规划元大都时仿效了《周礼·考工记》的做法:“左祖右社,面朝后市”,除了主要设计人刘秉忠,还邀请了尼泊尔人阿尼哥(Aniko,1244—1306)、阿拉伯人也黑迭尔丁等外国设计师参加设计。当时的大都城有二道城墙,设11个城门,城内道路经纬分明,建筑布局规整。为了适应蒙古族生活方式,在城北还留有一块类似北方草原的地块,供皇帝及其子孙练习骑射。

元大都是今天北京城的前身,其城址的选择和城市的平面设计,直接影响到日后明清北京城的建设。

明代(1368—1644)在元大都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城。明初建都南京,北京城的地位不是那么重要。为了便于防守北面的蒙古人,明政府放弃了北京北面约五里宽的荒凉地带,缩小了城框。到明成祖朱棣(1402—1424年在位)决定迁都北京时,为了延长宫门前御道的长度,皇城南城墙向南移了一里左右,这是有计划营建北京城的开始。到明中叶,为了抵御多次南侵的蒙古骑兵,又在南墙外加筑了一道城墙,由于当时财力不足没有继续修筑其它三面,于是北京城就成了一个“凸”字形。

北京城以宫城(紫禁城)为中心,按中轴线东西对称的原则设计。这条轴线全长将近8公里,以外城的南门永定门为起点,由南往北经过内城正阳门,皇城天安门、端门,宫城午门,然后穿过宫城出神武门,越过景山,最后止于北端的鼓楼和钟楼。在轴线上还布置了华表、桥梁和各种形式、尺度不同的广场,以及体量宏伟的建筑群,使中轴线上的空间富有变化,城市布局重点突出,不仅加强了宫殿建筑的庄严气氛,更凸显出封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值得一提的是紫禁城北面的景山。这座山是明代利用开挖护城河时的泥土人工堆成的,取名“万岁山”,俗称“煤山”,清初才改称“景山”。它不仅处在中轴线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其主峰还处在元朝后宫延春阁的位置,用山镇在这里,有压制前朝的意思,所以又叫“镇山”,含义深刻。

明代的北京城也是严格按照传统礼制布局的。除了在宫城前左侧(东)建太庙(祭祀祖先),右侧(西)建社稷坛(祭祀土谷之神)以外,还在内城外南、北、东、西四面分别建造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城内的街道和水系则沿用元大都的规划系统。内城街道以平行于中轴线的左右两条干道为主,其余街道都与这两条干道联系在一起。由于皇城、什刹海和西苑等阻碍了北京城东西两部分的联系,因而东西向交通相对较为不便。与干道垂直通向居住区的街衢一般宽六七米,街道之间的距离约为五六十米,这就是北京城内最具有特色的“胡同”。

清代(1644—1911)沿用了明代的城市基本规模和布局。由于火灾及地震损坏了许多宫殿,因而在康熙时期(1662—1722)重修了大部分宫殿建筑。同时对居住地段进行了调整,将内城的普通居民迁到外城,内城成为王公贵族的府第和八旗兵驻守的营房所在地,这一举措促进了外城的开发,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商业区。此外,为了增进与蒙、藏等民族之间的团结,还增建了一些喇嘛庙。清代北京城的建设重点放在了修建西北郊的皇家离宫和御苑上,历经康熙、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三代130多年的时间,相继建成了所谓的“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

明清北京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杰出代表,英国的埃孟德·培根(Edmund Bacon,1910—2005)在他的《城市设计》(Design of Cities)一书中说:“也许在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单项作品就是北京,这座中国的城市是作为皇帝的居处设计的,意图成为举世中心的标志……在设计上它是如此的辉煌出色,对今天的城市来说,它还是提供丰富设计意念的一个源泉。”

明清北京城格局几乎完整地保留到了近代,尽管今天北京的城墙几乎已被拆除殆尽,但基本保留下了明清时期北京城门的名称和位置。老北京人俗称“里九外七皇城四”,就是说内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皇城四个门。

北京城的城门、城墙拆除之后,旧城道路网也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改造速度加快,北京新建的骨干道路打破了北京古城街道网络格局,只在城市中心区域还保留一定数量价值高、保存好的宅第、王府、寺院等。

地方城市

地方城市既是朝廷在各地实行政治、军事统治的据点,又往往是经济和文化的地方中心,它们中有些是交通枢纽,有些是手工业中心,有些是对外贸易港口,或兼而有之。这些城市分布极广,它们的规划与建设是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地形、交通、防御等要求而因地制宜的。

中国北方多为地形平坦的地带,四合院式房屋盛行,故而城市格局方正,多为方形和长方形,道路宽敞平直,常作“十”字形或“丁”字形布置,在城市中心常设有鼓楼、钟楼,钟鼓楼以北或其附近就是衙署。从西安城、平遥古城都可以看出这些特点。

在多江河山丘的地区,地形复杂多变,城市布局比较灵活,道路系统也往往顺应地势呈不规则状:或是沿江建城,往往形成带形城市,如建于黄河谷地的兰州;或是依山筑城,主要街道沿等高线自然伸展,如中国著名的山城重庆。

江南水乡以水运为主,街道房屋沿河道两岸布置,故小市镇常沿河展开成带状,大市镇因有“十”字形、“井”字形交叉河道而以交叉处为中心形成块状。城中水弯路曲,桥廊穿插,粉墙黛瓦,构成了十分美妙的景观。苏州是这类城市的代表。

还有些城市为了防御、防洪或者为了取得某种象征意义,甚至把城市平面设计成圆形。比如明代新筑的宿迁县,就为了防洪而规划成了圆形;而如皋县加建的圆形外城则是为了便于抵御倭寇的侵犯。

明清以来的西安城

西安自唐末失去都城地位后,其城市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直到明代,西安作为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军事、交通等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个地方城市重新焕发出了生机。今天保留下来的西安城主要就是明初奠定的基础。

明代的西安城是在唐代长安皇城的基础上扩建的,位于今天的西安市中心区。扩建始于洪武三年(1370),完工于洪武十一年(1378)。根据当时东、北两面地势较高的地理情况,城市主要向这两个方向扩展。洪武十三年(1380)和十七年(1384)先后修建了现在的鼓楼和钟楼。钟楼原位于西大街中段北侧,万历十年(1582)才搬迁到西安市中心。从此,城内的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以钟楼为中心呈“十”字形,四面通向城门;城门外又各有小城一座。这种布局在北方的府城和县城中具有代表性。

清代把西安北大街以东、东大街以北划为满族居住区,修筑了一座“满城”。满城的面积约占全城的三分之一,驻扎了五千骑兵,专事镇压西北地区其它各族人民的反抗。

尽管几百年来,老城内的古老建筑遭到大量损毁,但今天还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城墙,和钟楼、鼓楼、碑林、城隍庙、清真大寺、卧龙寺、广仁寺、东岳庙、宝庆寺华塔等价值非凡的古老建筑群,以及大量珍贵的传统民居。

同类推荐
  •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古印趣话

    古印趣话

    古玺印章在中国古代是皇权的象征和地方政权的权柄,同时它又同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本书全面叙述了中国古玺印章的起源和不同时期的特点,收集了中国历代古玺印章的精品,荟萃了一百四十余幅珍贵罕见的图片。作者融合自己几十年来的文博工作经历,从古玺印章的内容、质地、型制、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古代玺印的发现与研究及断代辨伪的方法。作者又治印二十多年,书中穿插诸多轶闻趣事,以全新的理念和现代表现手法创作此书,使广大金石爱好者和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近距离欣赏和研摩各时代的古玺印章,陶醉于古玺印章的魅力之中。同时这部书也是中国古玺印收藏的专用参考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相声

    相声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门民间传统艺术,然而在旧时代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解放后,曾经岌岌可危的相声艺术才获得了新生,并且发展迅猛。它从北方的几个城市风靡至全国,由城市发展到农村,由市井阶层的狭小范围扩展到各个阶层,形成“妇孺皆知,雅俗共赏”的发展趋势。
  •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保安腰刀的基本知识。保安腰刀是保安族人民独具民族特色、体现民族气派的随身佩刀,是保安族历史上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工技艺,也是保安族人民历经数百年岁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锻造出来的民族文化瑰宝。它?铸着保安族人民的智慧和才华,见证着保安族形成发展的历史,反映着保安族的历史传统、民族精神和文化风恪,蕴含着保安族人民特有的精神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堪称保安族的文化象征、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作。
热门推荐
  • 十八岁的回忆贰

    十八岁的回忆贰

    老天总是这样,它让我们遇见,却不让我们相识,它让我们相识,却不让我们相爱,它让我们相爱,却最终会走散。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天降萌宝:娇妻一块一

    天降萌宝:娇妻一块一

    被心爱的男人推下高高的山崖,却不料在山崖下被某男救下。本以为他是一个好人,却不料,他竟然不是好货,总是被他欺负,腹黑霸道,强取豪夺。本来,她已经心灰意冷,却因为他的出现,给她带来了光彩,在她复仇的路上,将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 浮生,那些年

    浮生,那些年

    浮生原指空虚不实的人生,我想,我们没有必要让自己活得那么精彩,生活中也难免有一些虚无的,我们尽力就好。而我要讲的是我的风雅日常,和我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感悟,以及我自认为要优雅完美的人生价值观。
  • 先生,请躺好

    先生,请躺好

    “这婚要是结了,你不担心我会爬墙?。”“不担心,这轨,我先出为敬!”......“狗子,咱们去吃麻辣烫吧!”“大庭广众,能不能别叫我狗子。”“不能,我要让全世界知道你是我唯一的狗子。”......狗子与才子?材料院的学霸学长居然成了她的丈夫,是逢场作戏还是真爱使然?新来的代课老师又会是她苦等两年的人吗?选学霸,还是选老师?且看小霸王如何咸鱼翻身,念书?结婚?离婚?生小孩?池小梨的人生从大学开始慢慢脱轨.......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倾世恋:秦天你看陶花开了

    陶倾这辈子干过最傻的事儿就是强了个小肚鸡肠的bt!本以为他花心能助她顺利逃脱不平订婚,谁知这花心大少不是个好人!不他就不是人!他是个禽兽啊!“秦天!你个色狼!你个变态!你你你混蛋啊!”“你别过来再来我喊你强奸!”“刚刚隔壁王叔家母猪被强奸了陶倾你是不是人招!”“倾倾思密达~你看看伦家都被你打毁容了好委屈啊啊呜呜’陶倾此刻的内心是崩溃的....变态明明是你拿着我的手打得自己啊啊...陶倾誓死要把这个怪蜀黍培养成贴心小棉袄,安静美男子,温柔好丈夫......可是。。。。养成记...的结果秦天我错了!惹上这么个花心大少本以为花心才能让一夜情没影谁知遇上她他的花心就这么没了!
  • 网游之王与十二骑士

    网游之王与十二骑士

    愿我生者永生,死者复生然而这是一篇网游系列小说然而我表示不太会然而不会我也写了莫错过小白文哦
  • 售楼王道:房子就该这样卖

    售楼王道:房子就该这样卖

    本书针对房地产销售员在售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境,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讲解了售楼人员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房地产销售程序和销售技巧。
  • 天使的守护者:凝冰

    天使的守护者:凝冰

    浅凝和浅沫是一对双生姐妹花,可在她们8岁的时候,被人贩子拐走,曾经要好的俩人,一个过的是大小姐的富裕生活,另一个过的是女仆般的辛苦生活!浅沫凭着自己的成绩和努力,考上了斯亚德学院,巧的是,浅凝也在这里上学,这对姐妹花一次次的擦肩而过,却都没有相认,反而因为一个男人反目成仇,是这对姐妹花有缘无份,还是八字不合?在机缘巧合下,浅沫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她又会怎么做呢?而浅凝又会怎样对待她这个曾经如胶似漆的妹妹?之前介入她们姐妹之间感情的男人,又将是谁的白马王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