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800000018

第18章 风俗节日(1)

1.除夕

除夕,就是春节的前一天,又叫“大年三十”,春节间最重要的一段时间,在这天晚上,要接回灶神,全家共吃年夜饭。不同地区年夜饭品种也有差异,大部分地方习惯吃饺子;有的地方兴吃面,恭祝长寿;有的地方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还有的地方要吃鱼,而且不能吃完,以示“年年有余”。全家喜气洋洋共同守岁,辞旧迎新,子夜时分,钟声一响,立刻家家户户鞭炮齐鸣(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火灾隐患现在许多城市已禁放鞭炮),喜庆气氛达到高潮。现在,除夕看春节联欢晚会也成了百姓们的重要活动。

2.春节

春节是我国农历的新年,它是我国民间传统上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它处在秋收与春播之间的农闲季节,用来庆祝往年的丰收,祈祷来年的昌盛。民间叫做“过年”,称之为“春节”则是辛亥革命后的事了。过春节时,传统的活动有扫尘、贴剪纸、贴年画、贴福字、除夕夜守岁、放爆竹、吃年夜饭、拜年等。

“春节”指的是农历元旦,但过年的活动从腊月(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送灶”就开始了。祭灶后,一般都要将家里院里彻底打扫干净,象征着清除过去的陈迹晦气,叫“扫年”。还要贴剪纸、挂年画,在门上贴春联和“福”字用来避邪讨吉祥。现代社会还经常采用寄送贺年卡的方式互致祝贺。

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长辈给晚辈分发“压岁钱”。大年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直到初四都忙于走亲拜友,十分热闹;大年初五称“破五”,节间不能打破碗碟,万一打了,要齐道“岁岁(碎碎)平安”。

如今,春节习俗除扫尘、守岁、拜年等传统活动外还有许多有特色的活动。例如有的地方组织赶庙会,举行舞狮、踩高跷等富于民族特色的游艺活动,为人们过节增添了许多丰富的内容。

3.“破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家家都要包饺子,俗谓之“捏破五”。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忌说不吉利的话;小孩子们则燃放鞭。“破五”,被看做是春节后的第一个重要的日子。有些地方又把这日叫做“圆年”,意思是说年过完了,到这一天要做一个总结,划句号了。

其实,破五的由来还与一段神话传说有关。神话传说中,姜子牙的妻子是很让人讨厌的背夫之妇,封了穷神以后,就更让人讨厌了,所以人们就在初五这一天“破”她,让她“即归”——马上滚回去吧。还有一说,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大摆宴席,燃放鞭炮,搞多种庆祝活动,迎接财神的到来。由于初五肩负着送穷神、接财神等多重重任,所以这一天非常重要。许多的讲究综合起来,就形成风俗——要摆宴席,要放鞭炮,要吃象征“元宝”的饺子。

有些早开业的商家,煮饺子时还要故意的煮破几个,掌柜的在外高声问:“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了!”以此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多挣元宝,多多发财。

4.元宵节

“元”是第一的意思,“宵”是夜晚。元宵节指农历元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也是一个十分隆重的日子。西汉汉文帝为庆戡平诸吕之乱正式设立为节,到东汉汉明帝时,因崇尚佛教,遂命士庶百姓在这一天晚上挂灯敬佛,后代沿袭了这个传统,故元宵节又称“上元节”、“花灯节”。

正月十五人们都要吃元宵或汤圆,是用糯米粉包着各种馅滚成的圆子,取“团圆”的意思。无宵之夜各地举行盛大的灯会,各式各样巧夺天工的花灯将夜晚的天空映得格外绚烂。近些年,北方一些城市还兴起了冰灯、游园活动,更是别有趣味。除去大型的灯会,各家各户也都在门口挂上彩灯,讨取吉祥。元宵夜赏灯,常伴有“猜灯谜”的活动,即将各地谜语写成彩条系在花灯上,供人猜度取乐,不仅增加了节日气氛,还能增长人们的知识。

5.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5个,通常在4月5日左右,这时候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转暖,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是出门踏青的好时候,同时也是祭扫墓地的日子。说起来,这里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春秋的时候,晋公子重耳流亡到魏国,在困顿中有一次非常饥饿。随他流亡的臣子介子推看在眼里,便偷偷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烤熟了给重耳吃。后来重耳回国登了王位,做了晋文公,封臣时却把介子推漏掉了。介子推并不怨恨,背上老母隐居到山西绵山。重耳醒悟后立即派人前去寻找,后寻不得,便放火烧山,心想孝顺的介子推一定会背老母出山的。没想到,母子两个骨气刚强,宁愿被烧死也没有出来。重耳十分后悔、哀痛,遂命在这一日不准生火,只能吃冷食,称做“寒食节”。

这样,清明节主要的活动就是扫墓和踏青。以前,清明节人们主要是到先祖墓前怀念祈祷;现在,人们常去先烈的墓碑祭扫,哀悼缅怀。

6.端午节

每年的阴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三大饮食节日之一,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以吃粽子表示庆祝。在南方,人们还在江上进行划龙舟比赛。

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2 000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上官大夫靳尚等不断在楚怀王面前诋毁屈原,以至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后来,楚怀王将屈原逐出郢都。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他乡和郢城攻破的噩耗,悲痛万分的他投进了汨罗江中,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百姓闻讯后,纷纷来到汨罗江,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出粽子投入江中,据说糯米可以粘住鱼嘴,使鱼不能吃屈原的尸体。

后来,每年屈原投江的日子,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往江里投粽,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留下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7.乞巧节

乞巧节逢在农历七月七日,又称“女儿节”或“七月七”。中国流传很广的民间传说里,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辛勤憨厚的牛郎,狠心的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宫,拆散了这对有情人,只有每天七月七日夜晚,两人才能在喜鹊搭成的桥上相会一面。

织女是善纺织、巧针线的仙子,受到女孩子们的崇拜,所以这天夜晚,要摆设香案,虔诚求教,趁织女与牛郎会面之机,乞求织绣的技巧,“乞巧节”名由此来。同时还会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方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但是都各有趣味。

到了今天,乞巧节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但是很多习俗已经弱化或消失,只剩下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在民间。

8.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这个时节,丹桂飘香,秋高气爽,明月当空。这天晚上,人们仰望天空的明月,期盼家人的团聚,因此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我国自古就有中秋节赏月的习俗。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在露天摆上桌凳,把苹果、枣子、月饼等食品供于桌上,全家人围桌而坐,共享明月清辉。文人雅士往往诗兴大发,吟诗对唱。

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月饼作为应节美点,味美,又寓团圆之意。关于吃月饼的起源,始于元代。民间以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最佳食品。中秋节,民间要走亲访友,互赠礼品。人们所带的礼物往往不拘轻重,可以是月饼、糖果、酒类、糕点等。除了赏月、吃月饼外,一些地方还有很多特殊的习俗,例如:香港的舞火龙、苗族的跳月等。

9.重阳节

重阳节起源于魏晋,已经有1 700多年的历史了。因为这个节日适宜老人活动。因此有些地方又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登高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最初人们以为九相叠是不吉利的,登高可以避祸消灾当然这是一种迷信看法。但在秋高气爽的天气中,登高望远,怡情畅神,锻炼了人的身体,又愉悦了心情。重阳的另一传统习俗是把茱萸插戴在头上。茱萸是茴香科落叶亚乔木,果实可吃,茎、叶入药。古人插戴茱萸也是为了驱除恶气,抵御初寒。九月有“菊月”之称。赏菊、饮菊花酒也是重阳节习俗。

重阳节的主要食品是重阳糕。这是用发酵的米粉做成的糕点,可以加进枣子、栗子、杏仁做成甜的,也可以加鲜肉做成咸的。考究的还做成九层高,像个小宝塔,上面再做两只小羊、取“重阳(羊)”的谐音。这大都是南方风俗。在北方,流行重阳节吃羊肉,这是因为秋天羊肥,能取暖祛寒,“羊”、“阳”又是同音,俗称“贴秋膘”。

10.“鬼节”七月十五

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喜气洋洋的,唯独七月十五中阴风惨惨的“鬼节”。因为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会”,道士要诵经做法事,佛教徒要供养十方鬼灵。

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在道教中是“地官”的别称,“地官”在这一天来世上考察人们的善恶,因此道士们就在这天诵念经书,举行仪式祭拜地官。佛教这一天要供奉佛祖,举办盂兰盆会来祭鬼神。“盂兰盆”原是天竺语,意思是“解救倒悬”。佛经传说:佛祖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连见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受苦,像倒挂在空中那样遭罪,不吃不喝做了饿鬼,就用钵头盛饭喂他母亲,但食物还未入口就化成炭火。佛祖告诉目连,必须在每年的七月十五,把百味五果放在盆中,供养十方鬼灵,超度众饿鬼,他的母亲才能得到解救。目连一切都照办,才把母亲救出地狱,他自己成为地藏王的护法神。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受道教和佛教影响,形成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习俗。这里所说的鬼节就是一个例子。

11.立夏称人见三新

立夏最引人注目的风俗,是“秤人”。这一天,每家都要拿出一杆大秤,全家老少都要称一称体重。到立秋那天再称一次。这样就知道从“立夏”到“立秋”这段期间,体重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立夏时节,正是一些果品成熟的季节,在传统习俗中家家要摆上樱桃、青梅、麦供祭祖先神灵,叫做“立夏见三新”。自己则吃烧酒、酒酿、蚕豆、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等,也都有尝新的意思。

立夏之后,往往有人吃不好,睡不好,民间称为“疰夏”。为了预防疰夏,我国东南一带家家都要煮笋吃,称为“健脚笋”。还有的吃“花饭”,就是用糯米和乌豆合煮,这种饭有黑有白,所以叫花饭。这一天还要吃蛋,有团圆之意。一种就是“茶叶蛋”;还有一种是用米粉包上馅子做成蛋形,叫做“粉鸭蛋”。这种风俗主要流行于江苏和浙江。有的地方在这一天还要烹新茶,赠送给亲戚邻居,叫做“七家茶”。

跟许多节气一样,从前人们也以这天的阴晴雨霁来检验当年的收成。例如云南宣威的农谚说:“立夏不下,高天不坝”,“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意思是指立夏不下雨,将要干旱,影响秋天的收成。

12.冬至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大家共同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今天已遍布全国各地。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13.喝腊八粥

有诗云:“家家腊八煮双弓,榛子桃仁染色红。我喜娇儿逢览揆,长叨佛佑荫无穷。”腊八粥又称八宝粥,用料以桂圆、麦片、糯米、绿豆、芸豆、花生、苡米等8物(并不局限于此8种)。在我国民间每到十二月初八,人们就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中国年节食食俗》载: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游遍印度的名山大川,以寻找人生的真谛。他到了北印度的摩揭陀国时,由于又累又饿、昏倒在地,这时有一位牧女急忙把自己带的午餐拿出来,一口一口地喂释迦牟尼。牧女的午餐,是由各种食品混合组成的,里面有采来的各种野果。释迦牟尼吃了这顿香美的午餐,元气很快恢复过来,他到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十二月初八得道成佛。从此每年到“腊七”这天,寺院的僧侣们都要取清新干果,放入洗净的器皿中终夜熬至天明。将熬成的粥用以供奉佛祖,届时,寺院僧侣诵经演法,尔后喝粥以示纪念。这就是腊八粥的来源。

关于腊八粥的来源,在我国民间还有一个与朱元璋有关的故事。朱元璋小时给地主放牛,常因断炊而饥饿。有一天,他在一间小屋内发现一个洞,他伸手下去一摸,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黄豆、红枣、栗子等物,于是他把这些五谷杂粮一齐下锅,煮了一锅热粥,喝起来香极了。后朱元璋当上皇帝,整天山珍海味吃腻了,想换口味。腊八这天,他忽然想起儿时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当下传令御厨以各色谷果煮粥进食,并将此粥赐名为“腊八粥”。

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到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

14.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每当此时,人们都忙碌着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关于这个习俗的由来,有一个在河南传统的故事。

古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为掌上明珠,但因家中贫困,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石矿去采石。有一次,儿子出去采矿,许久未曾回家,两位老人十分想念。这天,老太婆嘱咐老头子到矿上去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的同路人,一路上,两人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人是阎王派来的,到矿上收回几十名矿工。老汉便乞求光脚人,请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人慷慨应允,但再三嘱咐他不要告诉别人。老汉见到儿子后,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上矿采石。不久,石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3年之后,在一个腊月二十二的夜里,老汉回想起当年的事情,忍不住对老伴说了。此话被灶君听见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此事。玉帝大怒,立即惩罚光脚人,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都会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15.花甲与十二生肖

这种生肖的来历,与干支纪年有关系。

古人常用干支来纪年以及纪月、纪日、纪时,这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大发明和独特创造。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叫天干(也称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地支(也称十二地支)。把天干地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用来纪年,这就是“六十花甲子”,简称甲子。

同类推荐
  •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

    《向上吧!中华少年》稿以时间线索为经、空间线索为纬,纵横交织。纵向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其根基,以清末第一批少年出国留学为起点,分四个阶段(清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49年;1949年—1978年;1978年—当今),全面检索大时代、大交融、大潮流、大变化背景下中华少年成长的总体特性与普遍规律。本书稿将思想性、功能性和可读性融为一体,宏观描绘与个案解剖结合,既有生动叙述,又有思想深处的共鸣。
  •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巴蜀咽喉 瞿塘关(文化之美)

    中华大地受大自然厚爱,山川大河,茂林平川,各具特色。天府之国,巴蜀平原素来有富饶美丽之名,然而李白却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说,可见要及进入这富饶之地也是不简单。而瞿塘关却被称为巴蜀之咽喉,可见其特别,而本书将为读者整理讲述这瞿塘关的历史渊源、古迹名胜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
  • 中国辟邪文化

    中国辟邪文化

    说起辟邪(也有学者使用“避邪”一词,其实不妥,因为就语义而言,“避”是消极被动的,无法概括“辟邪”积极主动的一面)人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些认识,辟邪器物、辟邪行为、辟邪现象时不时地就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说到辟邪文化,恐怕就没有多少人能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把辟邪文化作为人类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和生存模式来加以审视与研究,就更是凤毛麟角,难能可贵。
  •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起源:河姆渡遗址(文化之美)

    这里,是华夏文明的起源;这里,坐拥七千年的历史文化;这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旅游资源……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在新世纪曙光的映照下,折射出灿烂的光辉和无穷的魅力,也彰显出它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活力。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讲述了日本人性格和日本文化。二战后期,日本败局已定,美国对是否进攻日本本土、是否投放原子弹和占领日本后是否保留天皇,无法做出决断。因此委托著名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通过对日本的研究提供对日本政策的依据。
热门推荐
  • 与命运过招

    与命运过招

    书的情况非常不理想,小菜正在努力的修炼内功,不断的修改章节,让情节更加丰满,人物心理更加深刻,场景渲染更加多一点,嗯嗯嗯......书也转到逐浪重新发表~~书号:143343,书名更改为:逆命星辰!
  • 逆与顺,生与死

    逆与顺,生与死

    有人云:顺天而行,命甚久矣;逆天而行,不能长存。逆天者和顺天者,那数万年的仇恨,直至今朝,持续发酵。六代神灵,心怀天下;审判横行,大显神威;天使救世,圣雨赐福;鬼魂怨鸣,却有深情;魔王天降,好坏难分。是生是死,无从可知;是生是死,不由天定。逆与顺,生与死,一切只由心定。
  • 风起时,我还不知道爱着你

    风起时,我还不知道爱着你

    “如果真的特别想得到什么的话……不管代价是什么,我都会千方百计地得到它,别说伤害别人,就算付出我自己的生命,我也愿意。”“对不起……我不能娶你了……但是以后……我是你一个人的了……”“我还是低估了我对你的爱……如果以前我说我可以为了你而死的话,现在我愿意为了你而活着!”
  • 极道幻想世界

    极道幻想世界

    一个平凡的少年,一具并不平凡的枷锁,幻想即真实的世界,一场小毛孩长大的坑爹旅行。纯日系漫画即视感,诙谐轻松叙述风格,燃烧的宅男之魂于突破天际的脑洞。“要说为什么我会变成现在这样,只记得在我还是个一无是处的屌丝时,有一个猥琐的大叔曾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嗨!骚年,你想当种马吗?’”
  • 溺宠甜心:腹黑校草慢慢撩

    溺宠甜心:腹黑校草慢慢撩

    曾被青梅竹马伤害过的洛灵樱回国了,但自己亲爱的老爸告诉她…她订婚啦!!!!对象还是伤害她的恶魔。可是,老天不眷恋自己,自己的爸爸还让自己和恶魔在同一个班。“洛灵樱你终究逃不开我的手掌,乖乖做我的女朋友吧”“想得美,你不过就是帅那么一点点嘛”她呆萌,他腹黑!他帅气,她可爱!她成熟了,他也该吃了!!!一段欢喜冤家的恋爱就此诞生了。请多多关注。(可能有一些虐哟,但甜文最多!!!)前面笔文太差,后面大家期待吧!
  • 都市超级召唤术

    都市超级召唤术

    刘晨躺在床上,想要一个美女,美女从天而降……刘晨看着干瘪的钱包,想要很多很多钱,天上下起了钞票……
  • 武道圣

    武道圣

    你知道我是谁吗?记住!我叫王震岳!有人说我“义薄云天”,有人说我“六亲不认”,也有人说我“后起之秀”,还有人说我“好色如命”……其实吧,我就是一个男人,一个风流倜傥,英俊潇洒,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擦,天怎么打雷了?不要装逼了,还是安静的做个美男子吧。
  • 降临之光

    降临之光

    昴宿星的女魔导士洛灵在学习了宇宙的法则后,被派往三维星球[奥法之星]终结二元意识。洛灵经历了四大元素的认识,意识的提升以及内在探索,最终协助星球完成第五维度扬升。
  • 强爱之名门宠婚

    强爱之名门宠婚

    本文一对一,宠溺无下限~前期种田,女主成长型,没有金手指,男主强大,轻微自闭,占有欲强。——前世,乔颜被人拐卖后被林家收养,被培养成林家大小姐的影子,忠心耿耿反被人害,死不瞑目。再次睁眼,回到四岁那年,她才知道那时的她与母亲竟过着这样的日子!孤女寡母受人欺凌?——条条大路奔小康,谁说没爹就过不上好日子?舅妈狠毒逼母嫁人?——老头猥琐,配你正好!便宜亲爹寻上门来?——不好意思您来晚了,家里有过了...发家致富奔小康,接连跳级名远扬,就在一切发展正好的时候,乔颜又被拐了!她仰天长叹,老天爷你是在玩我吗?咦,和她一起被拐的还有个小正太?小正太竟是XX世家少家主?乔颜欣喜若狂,跟着少主有命活,为了早日获救,这大腿一定得抱!几番波折成功获救,乔颜激动万分终于与母亲团聚,却发现抱大腿的技术太专业,少主不肯放人了...***小片段欣赏***某日中午,乔颜扶着被蹂躏的酸软疼痛的小腰恨恨磨牙,“我要离婚!我要自由!"男人薄唇微抿,一双冷眼看得她心中直打鼓。沉思片刻之后却忽然温柔一笑,“好。”乔颜愣,竟然答应了?一点都不符合某人强势霸道的风格啊?“房子归你,存折归你,股权归你,你一个人带着这些钱财很不安全,所以必须让我做你的贴身保镖,除了我不许跟任何男人接触!”乔颜:“...”果然什么离婚与自由,一切皆是浮云!
  • 帝王传之红尘劫

    帝王传之红尘劫

    他,本是帝国太子,却因大将叛变,从此颠沛流离。他,从此不再是太子,只是一个复仇者。逃命,学艺,爱情,亲情,友情,背叛,绝望,奋战……若入江湖,便是武林鳌头;若去边塞,便是域外之首;若回朝堂,便是九五至尊!尝遍百态人生,终重掌帝王之位!一个亡命太子的复仇之路,一部人间帝王的缔造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