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只有一双眼睛,周围却有上千双眼睛,他们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领导只应该注重一件事,那就是要有能够驾驭别人的才能。当领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领导者若能驾驭有方,即使经常游玩也可以使自己不断强大;若不能够领导属下,即使节衣缩食,兢兢业业,也不会有所作为。
【原文】
安徐正静①,其被节无不肉,善与而不静。虚心平意②,以待倾损③,右主位。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者,则无不见;以天下之耳听者,则无不闻;以天下之心虑者,则无不知。辐凑④并进,则明⑤不可塞。右主明。
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用赏贵信,用刑贵正。赏赐贵信,必验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⑥君?右主赏。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后,荧惑⑦之处安在?右主问。心为九窍之治,君为五官之长。为善者君与之赏,为非者君与之罚。君因其政所以求,因与之,则不劳。圣人用之,故能赏之。因之循理,故能久长,右主因⑧。人主不可不周。人主不周,则群臣生乱。寂乎其无常也,内外不通,安知所开?开闭不善,不见原也,右主周。
一曰长目,二曰飞耳,三曰树明。明知千里之外,隐微之中,是谓洞天下奸,莫不暗变更。右主参。循名而为实,按实而定名;名实相生,反相为情。故曰:名当则生于实,实生于理,理生于名实之德⑨,德生于和,和生于当。有主名。
【注释】
①安徐正静:心理安平,语气和缓,思维不乱,态度沉静。
②虚心平意:虚己待人,心气平和。
③以待倾损:等待变化。倾损,败坏。
④辐凑并进:即聚集拢来,放散开来。辐,车轮中从毂上向外延伸的直木。凑,即“辏”,聚集。
⑤明:视力好。此处指眼光、眼界。
⑥干:冒犯、冲犯。
⑦荧惑:火星的别名,因其隐现不定,故此得名。
⑧主因:指善于因循,尊重对方心理需要。
⑨德:同“得”,指事物的属性。
【译文】
君主能够做到稳重、温和、公正、宁静,他得到的就显得淳厚,具有君主风度。如果他对臣民友善,但社会还是不平静,便要静下心来,用此态度来处理危机。以上讲的是如何保持君位。眼睛最重要的就是明亮,耳朵最重要的就是灵敏,心灵最重要的就是智慧。人君如能用全天下人的眼睛去观看,就不会有什么看不见的;如果用全天下人的耳朵去听,就不会有什么听不到的;如果用全天下人的心去思考一切,就不会有什么不知道的。把各种人才都集中起来,任用他们、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君主的明察就不会被蒙蔽。以上是讲如何保持明察。
接受听言的方法是“不要固执己见而拒绝对方”。采纳进言,民众就会拥戴守卫君主;拒绝进言,就会阻碍君主视听。山再高,仰望也可以看到峰顶,水再深,也可以测出深浅。神明之位,德术之正静,在前逢迎而看不到,在后跟随也看不到,哪里能测量深浅呢?以上讲的是采纳进言。实行奖赏时,最重要的是守信用。实行刑罚时,最重要的是公正。处罚与赏赐的信守和公正,必须让臣民亲身见闻,这样对于那些没有亲眼看到和亲耳听到的人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君主的诚信如果能畅达天下,那么连神明也会来佑护,又何惧那些奸邪之徒冒犯主君呢?以上讲的是赏罚必信。
君主的询问范围,包括天上、地下、人间三方面。对于四方、上下、左右、前后的情况都要了解得清清楚楚,那就不会存在什么被蒙蔽和迷惑的事了。以上讲的是君主应多方咨询。心脏是九窍的统治者,国君是百官的首领。做好事的臣民,君主给他们赏赐;做坏事的臣民,君主给他们惩罚。君主根据臣民的政绩来任用,斟酌实际情况给予赏赐,这样就不会劳神。圣人这样做了,才可称赞。由于君主按照法治来统治臣民,国家就能长治久安。以上是说明君主应学会依法治国治民。作为人主不能不周密,人君不周密,群臣就会发生骚乱。一切事情都是在悄悄地不断变化的,如果上下言路不通,情况不明,又怎么能开阔视野了解发生的变化?开启和闭合运用不当,就不能发现事物的开始和起源。以上旨在说明君主应该通达人情事理。
人首先要使眼睛看得更远,其次要使耳朵听得更远,再次是要使心能洞察一切。能够了解千里之外的情况,能够了解隐秘细微的事情,这就叫洞察。如果能够洞察一切,那么,天下为非作歹的坏人就不敢在暗中变换手法胡作非为了。以上讲正视听、开言路的重要性。遵循名分去做,实际就安全而完好。名和实互相依存,相辅相成,反过来又合乎情理。所以说:名分适当是从实际中产生,而对客观实际的把握,取决于人们对客体的正确认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则又是事物的名称与客观事物的实际相吻合而得到的,这两者相吻合则取决于事物名称的得当。理是从名分和实在的品格中抽象出来的,品格是从和谐中产生的,和谐是从适当中产生的。以上是讲述君主应当懂得名实相符的重要性。
【智解之一】
广开言路 博采众言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求人们学会适应它。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是不需要宽容的呢?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雨果曾说过:“世界上最宽广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有比天空更宽广的胸怀,要豁达大度,能容人容事。“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跑骏马。”作为领导者首先要有容人之能。有的领导生怕下属超过自己,发现下属的才能超过了自己,总是设法压制。有作为的领导者是不会把自己的威信建立在对下属特长的限制之上的。作为领导者,一定要有使自己的下属超过自己才能的度量。这是领导者博采众长的第一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作决策时要博采众言,多方听取意见。广开言路,细心倾听群众呼声,通过听,努力了解真实情况,大量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有情况清,心头亮,才能腹有良谋。
西周时,周厉王暴虐,国都里的人公开指责厉王。召公报告说:“百姓不能忍受君王的命令了!”厉王发怒,寻得卫国的巫者,派他监视公开指责自己的人。巫者将这些人报告给厉王,厉王就杀掉他们。于是国都里的人都不敢说话,路上遇见也只能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而已。厉王十分高兴地告诉召公说:“我能止住谤言了,大家终于不敢说话了。”召公说:“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厉害。河水堵塞而冲破堤坝,伤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像河水一样。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畅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们,让他们讲话。百姓有口,所以他们用口来发表言论,政事的好坏就建立在这上面。天子要成全他们,将他们的意见付诸实行,怎么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将能维持多久?“厉王不听。三年以后,国人暴动,将厉王放逐到彘地去了。听不进任何意见而又一味地妄自尊大,到头来只能是孤家寡人一个。
如果说周厉王因听不进国人的谏言而被放逐,那春秋战国时期的宋康王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因偏听偏信而失国并差点儿丢了性命。齐国要攻打宋国,狂妄自大的宋康王对这个消息不屑一顾。宋国的侦察兵回国禀报说:“齐国军队已经越过我国边境了,全国上下,人心浮动。”奸佞之臣却对宋康王说:“肉自己生出蛆啊!宋国如此强大,齐国那么弱小,齐国怎么敢攻打宋国呢?侦察兵竟如此胆大,敢谎报军情。”康王一听火冒三丈,将报信的侦察兵杀掉了。不久又有两个侦察兵汇报说:“齐军已经进入宋国边境了。”康王盛怒,把汇报军情的侦察兵连杀了好几个。这时康王亲自派出一个侦察兵去侦察敌情,这个侦察兵一想:“前几个侦察兵因为说实话被杀了,我说实话也得被杀,国君如此昏庸我不如说假话哄他开心吧。”于是这个侦察兵回报说:“根本没有齐军的影子,国家非常安定。”康王大喜说道:“终于有人说实话了。”重赏了这个侦察兵,这个侦察兵马上带领家眷逃到别的国家去了。没过多久,齐军长驱直入,攻破了宋国的都城,宋康王这时才如梦初醒,可惜为时已晚,只能登车逃命了。
长得越新鲜的蘑菇越有毒;艳丽的玫瑰则浑身带刺。作为一个集团的领导者,不能专听好话,一定要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要有善听的耳朵。因为下属或许畏惧你,不敢把丑话直说;或者出于对你的尊重,不好直言你的缺点,所以做领导的要自己虚心一点儿。
春秋时期,齐桓公亲领大军北定孤竹国,追北狄残军误入沙碛之地,损兵折将,且迷失了归途。齐军东冲西突,就是找不到出路,齐桓公心里非常着急。这时,管仲进言说:“臣听说老马识途,我们可以找一些当地的老马,看他们往哪里走,然后让大军跟着,也许可以找到出路。”齐桓公按照管仲的意见去办,果然那些老马不紧不慢地带领大军找到了出路。做事情要全面地听取意见,尤其是要多听听富有经验的人的意见,这样做能有效地减少失误。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一个国家、一个组织就像一个完整的人,如果人的经脉通达,那么身体就会健康;相反,如果经脉闭结,精气不畅,那么就会产生各种病痛恶疾。同样,一个组织、一个国家如果有闭结现象,灾难就会接踵而至。解决闭结的方法只有一个,即广开言路,博采众言。星多夜空亮,人多智慧广;一个人的聪明有限,众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广泛听取意见,全面了解情况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才能更好地发挥组织的力量。
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就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有容人容事的度量。一定要摒弃个人的自大倾向,有自满自大情绪,就会听觉迟钝,眼睛”近视“,听不到真话,看不见问题。有的领导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原则,搞总结只讲成绩,不揭露问题,大家一团和气,皆大欢喜;有的领导一听到反映问题、与自己观点不一致的声音,就认为是和自己过不去,担心损害个人威信。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放弃批评和自我批评,就等于丢掉了发现问题、改正缺点、纠正错误的武器。领导者只有不文过饰非,敢于否定自我、提倡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求实精神,才能听到真话,了解到实情,才能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鬼谷子讲:“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耳聪目明,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则计出必胜,谋出必成。
【智解之二】
以德服人 仁心仁术
鬼谷子讲:“德之术曰,勿坚而拒之。许之则防守,拒之则闭塞。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鬼谷子在这里也强调了以德服人。所谓以德服人,就是要用自身的形象带动人。用崇高的道德来感化人,替他人排忧解难,则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声望。尤其是领导者,一定要品洁行清,诚实无欺,要懂得“以德服人”。只有以德服人,才能真正让人信服,让人基本上做到言听计从。道理能征服人,主要靠真理的力量;道德能征服人,主要靠人格的力量。人格和德行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尽管不是道理,但往往胜于道理。
我们常讲,德高望重,其实,“德高”不仅能“望重”,而且能“言重”,即增加讲道理的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行是形象的道理,道理是抽象的德行;道德的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人格的缺失是最可怕的缺失。诚如古人所说:非正义的武力只能击败人的肉体而绝不能征服人的灵魂,人类要从弱肉强食的愚昧而自私的天性里觉醒,治理一个集团或治理一个国家都要以德服人。“官德乃为官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古人强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就非常善于运用宽容这一策略。
有一次,楚庄王大摆宴席,款待朝中文武百官,为表示对众臣的厚爱,楚庄王令自己貌若天仙的爱姬向列位大臣敬酒。一时间,君臣喝得酒酣耳热,兴致大发。突然,一阵风起,吹灭了蜡烛,屋内顿时漆黑一片,这时一位臣子借机非礼了楚庄王的爱姬,楚庄王爱姬倒很镇定,她将非礼他的人的帽缨揪了下来,并把这件事告诉了楚庄王。爱姬进言说:“只要点上蜡烛,就可以找出来非礼她的人。”楚庄王没有同意,而是在蜡烛点亮之前说:“带着帽缨喝酒不太尽兴,请大家把帽缨都摘下去吧,让我们继续开怀畅饮。”事后,楚庄王也没有再追究此事。几年以后,楚晋相争,楚将唐猝异常勇猛,屡立战功,为楚国确立霸主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楚庄王要论功行赏,重赏唐猝,唐猝却磕头认罪,说自己就是当年在酒席上酒醉而调戏庄王爱姬的人。
楚庄王为部属留有余地,给其以补偿的机会,而最终为自己的社稷稳定凝聚了人心。如果庄王当时不是“以德服人”、宽宏大量,而是怒气冲天、气量狭窄,追根究底杀了唐猝,只会让大臣觉得国君重女色而轻大臣,势必会导致大臣们离心离德,楚庄王也就不可能有机会成为一代霸主。
相似的事情,因为解决方式不同,却产生不同的结果。汉初,淮南王英布因其宠姬与中大夫贲赫一起饮过酒,并且对其有称赞之词,就怀疑宠姬和贲赫有染,就要逮捕贲赫。结果贲赫逃到长安,上书刘邦说英布有谋反之心,这给早就想消灭英布的刘邦提供了借口,遂派兵灭了英布。楚庄王能明断是非,能分清孰轻孰重,能给下属以改过的机会,从而得到属下的效忠。而英布却意气用事,苛求属下,“小不忍则乱大谋”,最终自取灭亡。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美德有如香料,经燃烧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成大事者,必须有虚怀若谷的胸襟,必须善于利用“宽容”这一武器来广聚自己的人气。“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给他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定会令对方对自己感激涕零、肝胆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