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6300000005

第5章 乱世生存与道德底线——孙膑与庞涓的兄弟局(1)

我们经常会从史书里面读到这样的情节:本来关系十分融洽的两个人,因为在职位、晋级、封赏等方面成为竞争对手,就开始互相倾轧、互相打击,似乎有不共戴天的仇恨,非要斗个你死我活。其实,让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如此变化的,只是那一点点世俗的利益而已,和信仰、理想、观念这样的根本问题无关。

现实永远是残酷的,现实利益永远是能够引起最大争端的,这比信仰冲突带来的争斗频率要高得多。事实上,现实利益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人们对现实利益的获取办法和追求欲望。正如《圣经》上所说的,对金钱的欲望是万恶之源——罪恶并不在金钱本身,而在于人类无法填平的贪欲。

对现实利益的争夺,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角逐,这种角逐就是一种博弈,一种对公共资源的争夺和瓜分。如果各方的利益可以通过协商来解决,大家共同分享同一种公共资源,那么争端的范围和强度就会受到控制,也不会有恶性的后果;但是,当无法保证各方的利益能够同时并存的时候,各种法令和条例就无法约束恶性竞争的发生,甚至道德、感情这种约束力量也会失去作用,生存和争夺成了唯一的目的。

一旦恶性竞争出现,受到最严峻考验的,不是参与各方的智力和能力,而是人性。当人性与道德的底线被抛开,那么这场竞争就会变成赤裸裸的野蛮的厮杀,而不是文明的较量。

不堪一击的兄弟情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注定,往往最没有人性的恶性竞争都发生在应该最有人性的人之间。师徒、兄弟、父子、朋友……这种本应和睦相处的社会关系,当遭遇到不可相容的利益冲突时,往往展现出来的不是人性中闪光的道德戒律,而是自私与贪婪的原始欲望。

战国时期,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私怨和互相倾轧,就引发了两个大国之间旷日持久的争斗,这场政治上的龙虎斗,就是孙膑和庞涓师兄弟二人之间的争夺战。

孙膑出生在阿城和鄄城一带,他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可以算得上将门之后。而庞涓的祖上并不显赫,也许是普通的百姓或者一般的官员。战国时代虽然百家争鸣,但是真正能够受到重用的往往只有两家:兵家和纵横家。纵横家大都靠优秀的口才和广泛的人际关系穿梭于各国君主之间,为国际政治交易穿针引线;而兵家则是学习战争的理论和计策,为各国的军队提供军事统帅和作战参谋。

当时兵家有很多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鬼谷子就是其中的一个。而孙膑与庞涓之间的纠葛,就从鬼谷子这里开始。

孙膑和庞涓都曾经拜鬼谷子为师,跟随鬼谷子学习兵法。在古代,跟随一个师父学艺的人,都有同窗之谊,相互之间应该互相提携,互相友爱,因为他们作为一个学派的门人,将来到各国发展,需要互相照顾,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派壮大起来。

但是,孙膑和庞涓的学生时代却并不那么和谐。孙膑聪慧机敏,而且他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在兵家学派,是家学渊源十分深厚的,所以他非常讨鬼谷子的喜欢。相比之下,庞涓则沉着稳重,颇有大将风度。虽然没有显赫的家世,但是悟性也很高。二人在学习的时候,孙膑因为鬼谷子的偏爱,往往能让师父交给他一些庞涓所学不到的兵法精要,他因此常常说,如果他们两个共事,庞涓就只能做一个领兵冲杀的将军,却做不了三军的主帅。当时,庞涓虽然对这种说法心中不满,却没有表露出来。

在求学时代,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有所偏斜,是难免的情况,因为老师与学生之间,不止是学问的传授,还有感情的交流与沟通,一个老师会偏爱哪个学生,是老师自己的取向,但是这样做造成的结果,则是老师无法估计的。

孙膑在鬼谷子眼中比庞涓可爱,因而得到鬼谷子的赏识,这本身是一个正常现象,但是这个现象在当时出现了两个不正常的变化:第一个,孙膑年少轻狂,把老师对他的喜爱当成一种用来炫耀的资本,并且用来打击庞涓的信心;第二个,在当时,战国时代的各国虽然都愿意接纳英才,但是各国所能提供给他们的这种权力资源是有限的,一旦同窗之间因为这种权力资源产生纠纷,那么学生时代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就将作为双方仇恨的一个部分,让他们变得更加不理智。

而孙膑和庞涓之间,学生时代的不同待遇自然会成为日后纷争的一个导火索。虽然孙膑未必真的从鬼谷子那里学到什么更高深的兵法和战术,但是他借此来打击庞涓、嘲笑庞涓,给庞涓的心理造成一种压力,让庞涓形成了一种“孙膑的谋略胜过自己”的心理阴影。也许孙膑只是一种少年人的恶作剧心理,也许孙膑是真的顽劣骄傲,但不管他的初衷如何,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为日后的遭遇埋下了祸根。

庞涓跟随鬼谷子学习了战争的理论和兵法的精要,已经对所学的知识完全都掌握了,鬼谷子告诉庞涓可以下山寻求发展了。学成师满的庞涓怀着胸中所学,下山谋求功名。经过一番游历,庞涓终于在魏国站稳了脚跟。奉事魏国以后,当上了魏惠王的将军,他把平生所学都投入到军队的训练和征战之中。庞涓治军有方,打仗则战无不胜,让魏国的军事实力大大上升,使魏国在战国时代成为第一个具有吞并天下气势的国家。当时的各国诸侯都十分害怕魏国的军队,而且听到庞涓的名字,都闻风丧胆,庞涓下山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当时的名将。

当时,孙膑在做什么呢?孙膑在庞涓下山的时候,仍然留在鬼谷子身边,没有毕业。在战国时代,是没有什么继续进修的制度的,孙膑也不可能是跟着鬼谷子读军事的硕士或者博士,也许鬼谷子真的是把孙膑单独留下传授更加精妙的兵法战术,也许只是因为他喜欢孙膑,想让孙膑多陪伴他一段时间。无论如何,事实的情况是,庞涓下山的时候孙膑还留在鬼谷子身边,旁人都不知道孙膑是在学习,还是陪伴老师生活。但是,孙膑一再向庞涓强调,他是鬼谷子最心爱的学生,鬼谷子会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传授给他,而庞涓则无缘享受这种待遇。这样的暗示,就算是捏造出来的,重复一百次,也会让人将信将疑,更何况还有一个事实摆在面前——鬼谷子单独留下了孙膑,却把庞涓打发下山了!

战国时代,各国一面进行着国力和军事实力的竞争,另外一方面则进行着人才的竞争。得人才者得霸权,这是各国统治者的共识。所以各国都极力笼络人才,想让人才为己所用。这种时代背景,让庞涓的心理阴影更加严重了,因为如果孙膑比他强,而且成了统兵的将帅,那么会有两种不好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孙膑被其他国家聘请,作为他们的大将,和自己在战场上对垒,那样自己自然不是孙膑的对手,会被他打败,甚至丢掉性命;另一种情况是,孙膑被魏国国君看中,请他来做魏国的将军,那样的话,庞涓的地位就可能不保了,因为孙膑一直都自称比庞涓的水平要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庞涓只能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被孙膑淘汰,另一种选择就是主动把孙膑除掉。他和孙膑不能共存,因为可供他们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在同一个时代,到达军事事业顶峰的大将只能有一个,不是庞涓,就是孙膑——当然,这都是庞涓的看法,因为他一直认为自己不如孙膑,一旦孙膑出山,自己就会受到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庞涓如何选择,全靠他个人的观念。如果他是一个顾及同窗情谊的人,那么他就只能静静等待命运的来临,无论孙膑会成为他的敌人,还是他的竞争对手,他都应该与之展开合理的竞争,而不能使用阴谋诡计来暗算孙膑;如果他是一个为了个人的事业不择手段的人,那么他就一定要在孙膑对他构成重大威胁之前处理掉孙膑,这样才能确保他的安全和顺利发展。

从接下来的情况来看,庞涓确实是权衡了好久,想要寻找一个既能保证自己事业发展,又不至于丧尽天良的办法。但是,他实际上别无选择,在把孙膑当成假想敌的时候开始,他就已经注定要放弃同窗情谊。

不彻底的谋害

当一个人做出抉择,自己必须在道德和利益之间选择一个的时候,无论他的选择是对是错,就他的行为本身而言,不应该拖拖拉拉,更不能犹豫不决。一旦有所顾忌,那么行动就会受到影响,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

庞涓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到底是怎么样的?很复杂。一方面他想要建功立业,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军事家;另外一方面,他又想做一个在道德上没有污点的人,靠自己的真才实学来换取地位和名誉。

然而,他既不够光明磊落,又不够心狠手辣,他没有坚持以实力来取胜,也没有把狠毒心肠坚持到底。他想要除掉对他有威胁的人,又觉得自己的能力足以在战国时代称雄。

从庞涓的表现来看,他似乎属于心理学上所说的胆汁质的人,聪明而暴躁,自控能力差,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他没有控制住自己对孙膑的忌妒,也没有控制住自己对孙膑残存的一点同窗情谊,这使他既陷自己于不义,又陷自己于不智。

庞涓一生中最大的不义表现,就是害了孙膑。

庞涓受到学生时代的记忆影响,觉得自己的才能和所学的兵法比不上孙膑,恐怕孙膑下山之后危及他的地位,加上孙膑当年对他的嘲弄,使他想要先下手除掉孙膑。实际上,一切问题都来自学生时代的不公正待遇,如果当时鬼谷子实行公开教学,没有特别辅导,实行固定学制,就像现代教育一样,那么学得好与不好就只能靠学生本身的资质来决定,不会让学生之间互相猜疑。但是,当时没有这样的教育制度,所以庞涓的猜想才有孳生的温床。另外,孙膑对庞涓的打击和歧视,也是造成庞涓对孙膑仇恨和恐惧的重要原因。如果他能够和庞涓和平相处,互相交流,那么庞涓就会知道孙膑的能力如何,而且觉得孙膑不会欺负自己,那么日后的反应就不会如此强烈,也不会采取极端手段。

但是,无论是鬼谷子的教育方法,还是孙膑对庞涓的态度,甚至当时各国对人才的征求和使用政策,都让庞涓不得不紧张,不得不为自己着想——如果孙膑真的比他强,他的未来将会如何?这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也只有两个,要么放弃人性残害同门,要么严守道德静观其变。

庞涓经过思考,选择了残害同门的办法。他先是秘密地派人把孙膑找来,而且十分客气,摆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庞涓名义上是为魏国求贤,请孙膑相助。孙膑不明就里,相信了庞涓的话,而且也想建功立业,就应邀到来。

前面我们说过了,战国时代是一个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时代,一个国家内部的谋士和将领往往为了争夺一个名号和地位就要互相攻击,甚至诬陷自己的对手。那么,为什么孙膑在接受庞涓的邀请时,都没有一点戒备,甚至连一点点警觉都没有呢?

从现象上看来,孙膑这次出山,就像一个被恶意招聘欺骗的毫无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一样,以为自己有过人的才能,而且有熟人代为引见,肯定能够受到重用——很多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就是这样,觉得自己有能力、有知识、有熟人,肯定能够一帆风顺,结果往往就被设计好的招聘圈套迷惑,难以脱身。

孙膑就陷入了这样的境地,他认为自己是大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但是,他只是继承了孙武的血统,不一定真的继承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他还以为自己是鬼谷子最心爱的学生,所学的知识足以安邦治国、平定天下——但是这也是无法证明的。事实上,孙膑在战国时代,也不是战功最卓著的军事家,即使在他事业的最鼎盛时期,也无法和李牧、白起等名将相比;他更认为庞涓一直都不如自己,现在庞涓都成了名将,自己成名更是不在话下,而且庞涓肯定需要自己的帮助,或者是想要主动让贤。怀着这些幼稚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孙膑答应了庞涓的请求,出山了。

孙膑就从来没有想过,为什么庞涓要秘密邀请他出山?为什么没有带着魏国君主的邀请文书?要知道,在当时,国君们都是很重视对人才的礼节的,如果真的想要请孙膑这位“身怀绝技”的军事人才出山,怎么可能没有魏国国君的文书呢?这些疑点孙膑考虑都没有考虑,只是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天生丽质难自弃”,应该成就大事业。正是这种盲目心理,让他一下子就陷入了庞涓安排好的陷阱。

孙膑到了魏国之后,庞涓并没有安排他展示自己的才华,相反,被他一贯恫吓和取笑的同学庞涓,因为害怕孙膑真的有什么过人的机智和丰富的才学,怕孙膑用他的机智和才学赢得魏王的青睐,而使他的地位超过自己。怀着这种恐惧和嫉恨,庞涓想要采取措施除掉孙膑。

庞涓此时又出现了他一生中最大的不智表现,就是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后果。他既然想要陷害孙膑,就要想到自己以后将为这一行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但是他没有。他只是为了泄愤,急于阻止孙膑成名,但是并没有做出周密的安排,就实行了自己的计划。

也许,见到孙膑站在自己面前,庞涓被当年的仇怨冲昏了头脑,所以没有做好部署,但无论如何,历史的结果已经不能更改,一个急躁的庞涓成为历史永远的定格。庞涓必将付出极大的牺牲,作为惩一时之快的交换。

庞涓的目的比较明确,就是想让孙膑不能出人头地,不能威胁他的地位。于是,庞涓私自给孙膑定罪,胡乱捏造了一个罪名,就砍掉了孙膑的两只脚(有一种说法是剔掉了孙膑的膝盖骨),并且在他脸上刺了字。在古代,脸上刺字是对别人极大的侮辱,因为刺字将无法消退,伴随受害者终身。庞涓这样对付孙膑,就是想让他隐藏起来不敢抛头露面。

庞涓以为自己这样做算是手下留情,实际上并非如此。他虽然没有杀掉孙膑,但是羞辱了孙膑,而且给孙膑肉体上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伤,严重打击了孙膑的心理。孙膑直到受刑的时候才知道,庞涓请自己到魏国,并不是想让自己成名,而是想要让自己永世不得出头。

庞涓没有打算从肉体上消灭孙膑,他觉得让孙膑身体残废,脸上刺字,就可以永远剥夺孙膑的政治参与权。但是,他没有想过,自己对孙膑进行的残害与侮辱,会对孙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孙膑是否会就此进行报复。

金庸先生有一本著名的小说《笑傲江湖》,小说里面,魔教中人为了争夺教主的宝座,尔虞我诈。暂时的胜利者东方不败对原教主任我行进行突然袭击,并且囚禁了任我行。但是,东方不败并没有杀掉任我行,因为东方不败比较念旧,他记得任我行当年对他的栽培和爱护,所以留下了任我行的性命。结果,经过十几年的关押,任我行怀着满腔仇恨,逃离了地牢,开始向东方不败复仇,最终杀掉了东方不败。

同类推荐
  •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可以失败不能失落

    在人生的道路上,在追求事业的征途中,每个人都会遇到诸多的不顺与苦难。在苦难面前是奋斗、进取,还是消沉、堕落,这往往是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人生并非理想化的,我们要勇于接受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开拓进取,百折不挠,做一个勇敢的跋涉者。《可以失败不能失落》将带你体验形形色色的失败与成功,送给你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帮助你将坎坷化为坦途,将眼泪化为歌声。从而让你能坦然地面对挫折,面对苦难,面对生活。这样一来,你就将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从而主宰自己的命运。
  •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

    在很多女人眼里,她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她几乎拥有女人幸福的所有资质:智慧、美貌、气质、机遇。然而,鲜有人知,至今日,每一步,杨澜都走得很不容易。她的成功,她的幸福,靠的是对艰难困苦的战胜,靠的是孜孜不倦的勤奋,靠的是永不放弃的信念和乐观从容的心态。《跟杨澜学做完美女人》将杨澜的精彩成就与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以及她在不同场合说过的精彩语录,一一呈现给读者,并围绕天下女人所渴望的幸福二字,为每一位女人讲述幸福的必经之旅,教会女性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
  •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

    《女人不能太单纯:心智成熟,才能少走弯路》才是现实,才真正告诉了我们何为光明与黑暗。参透人性、玩转职场、迈向社会、稳定婚姻的防诈枕边书。
  •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

    别跟我说你懂办公室政治

    总裁独家秘诀,职场版“宫心计”。本书以“规则”为核心,以真实职场案例为线索,展开对办公室政治与职场人生哲学的论述与探讨,从不同侧面详解存在于办公室里的各种明、潜规则,并针对不同情况归纳出不同的应对之法。让您得以在暗流汹涌杀机四伏的职场生活中加薪有道,晋升无虑,春光满面,游刃有余。办公室步步惊心,怎么走,你自己选!
  •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办事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人生在世,谁愿求人?人生在世,谁又能不有求于人?任何一个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就不可能不遇到求人办事的问题。想要更好地生存下去,想要在事业上谋求发展,怎能不好好学学办事之道!
热门推荐
  • 萌宝一家

    萌宝一家

    “爸爸!”封羏看着他眼前这个刚到他膝盖高的胖小娃,一脸懵逼......“你是封羏吗?”小胖娃看他无动于衷,弱弱地问了,心想明明就和照片一样啊!身高也差不多!气场也和他妈咪形容的差不多!这就是爸爸呀......
  • 武神之主

    武神之主

    【玄幻爽文】一代战王被自己挚爱之人杀死,带着不甘,叶晓重生于千年之后。断脉修行逆天功法,纵横宇内八荒,战遍九天十地。今生,武神之上,我为主!
  • 魔霸天舞

    魔霸天舞

    苍穹大陆巅峰人物永夜君皇——千羽,因得上古至强功法,被圣域的至强者所追杀。千羽被迫与敌人同归于尽,但侥幸得以重生,并重生于五百年后。重生的他,为了屠尽当年的敌人,他一步步走上武道巅峰,问鼎天下,谁与争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谁挡我路着,杀无赦!!!
  • 殇之祸水倾国

    殇之祸水倾国

    我本是个公主,却因上一辈的过错生活在牢笼里,终于,他来了,他承诺我总有一日会带我脱离牢笼,他愿做树干,努力汲取养分,让我这朵红梅娇艳绽放,我信他,等他。十年光阴,冗长的等待,终于他来了,他信守诺言,将我带出牢笼,但十年的离别改变了一切,他脱离了树干的颜色整日着绿衣,或许他早把当初的童言忘记了。可是,一切远没有那么简单,大概从我踏出牢笼的那一步起,我就已经进入了一张由谎言编织的网里,无论怎么挣脱也逃不开。直到那时我才明白,曾经的牢笼,原来是最安全的保护伞,好想回到那里,却有太多的身不由己,将自己囚禁在另一个牢笼里。我对梅独舞,暗自思忖,我们就像风与蒲公英,他带给我自由,同时又将我送入另一处牢狱。
  • 警徽之光

    警徽之光

    我可以装成混混,我可以装成流氓,我可以装成卧底。我就是为人民奉献的铁血警察。走不一样的道路,让别人说去吧!
  • 青春,我们不二

    青春,我们不二

    一个成绩很好的女学生,在中考来临的十二天,和伙伴父母,以及暗恋很久的男生,在这十二天,发生的事。
  • 浙东学术(第二辑)

    浙东学术(第二辑)

    本书收录论文10篇,包括:古代政治哲学研究文《<唐虞之道>与王权转移的多重因素》,系统论述朱熹《家礼》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的《儒教仪礼研究的现状与课题》,主张摆脱从“心性论”的视域来研究孟子的《孟子性善论刍议》,何善蒙副教授所著的《荒谬:在加缪和庄子之间》,四篇以浙江学术为主的地域研究文和两篇与佛教有关的作品。
  • 我的人生,英雄的天下

    我的人生,英雄的天下

    我登巅峰,谁敢称雄!笑看弱小少年,如何逆袭称霸!
  • 青灯古佛

    青灯古佛

    凄风苦雨、独立寒江、寒风遮面,不觑那三尺青锋,浊酒一壶,抛却那青灯古佛,哪管世人叹息!没有惊天的资质,没有傲人的出身,也没有羡煞旁人的奇遇。但这是个神奇的世界,有至强的武器,有至高的武学,更有眼花缭乱的物品。在江湖的磨砺中,挣脱枷锁,颠倒乾坤,以惊世修为,通天的手段粉碎一切,创造一切。起因,来自于一颗暗藏玄机的石头……
  • 重生之异界称豪

    重生之异界称豪

    李峰一名普通大学生准毕业生,因太过散漫不服管教,被学校劝退,之后在事故中身亡,机缘之下重生异界,人生从此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