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断抬高自己的地位,笼络人心,武则天下令《氏族志》改编为《姓名录》,这一做法得到了庶族地主的欢迎和支持。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武后向高宗谏言十二事,高宗都下诏施行,这些主张顺应民心,符合潮流,从而得到了下层官员和庶族地主的拥护,人人都说武后贤明。
弘道元年(公元683年),高宗病逝,太子李哲嗣位,号中宗,尊武后为皇太后,高宗遗诏军国大务皆由武后裁决。从此之后,武则天就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但太后对李哲的软弱无能十分不满,痛心之余,她下令,废中宗为庐陵王。立李旦为皇帝,号唐睿宗,武则天依旧临朝称制。
武则天求贤若渴,选贤任能,外举不避怨,她曾把对自己怀有杀父之仇的上官婉儿作为近侍,随着时间的流逝,上官婉儿不但消除了对她的怨恨,而且对她产生了爱戴之情。同时,武后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她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周兴、来俊臣、索元礼等一批酷吏,以严刑峻法,实行恐怖统治。后来,见“任威刑以禁异议”的目的已经达到,为了平息不满,安抚民心,便借机杀掉了曾为她效力的来俊臣、周兴等人。
武承嗣为讨武后的欢心,曾暗中叫人凿石为文,刻上“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八个大字,然后差人献给武后,谎称是从洛水中拾得的。果然不出所料,武后得后大喜,称这块石章为“天授圣图”,她先是封洛水为“永昌水”,为自己加号为“圣母神皇”,然后又踌躇满志地出巡洛水,亲自主持了拜洛授图的仪式,还下令建造了十分豪华的“万象神宫”。
拜图之后,一个名叫洁明的和尚又杜撰了《云经》四卷,文中声称武则天是弥勒佛下凡,应代唐为人间皇帝。于是率关中900多人,上表请武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周,群臣也都随声附和。此举正合武则天的心意,她见时机已经成熟,便顺水推舟,于公元690年正式易唐为周,改洛阳为神都,并由群臣加上尊号,称为“神圣皇帝”,又自名“武曌”。
16年成就千古一帝
这之后,她又过了16年君临天下的帝王生活。在这16年中,身在帝位的武则天,创立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她正式做皇帝的那一年,不但亲自策问举人,表示重视科举,还开创了殿试制度。后来,她专门开设武举,以此来选拔有武艺的年轻人。她任贤用能,政治修明,天下人才,也愿意为其所用。她宽宏大度,胸襟开阔,爱才如命,她曾两度选拔狄仁杰为宰相,使其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贤相。她也曾多次接受狄仁杰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她选拔的姚崇、宋璟到唐玄宗时也都成了有名的宰相。她抑制兼并,重视农桑,发展生产。凡是耕地增加、家有余粮的地方,她都会奖励当地的地方官。
晚年的武则天过着荒淫无度的生活,她曾私恋白马寺的和尚薜怀义,并和御医沈南珍、美男子张易之、张宗昌兄弟一起鬼混。她的宫闱生活日渐秽乱,朝政日非。一天,趁武则天重病在床,宰相张柬之等人辅助中宗复位,逼武后归政。从此,武则天只好迁居上阳宫。公元706年,一代女皇武则天驾崩。随后,中宗传武后遗旨,除去帝号,遵谥其为“则天大圣皇后”,并与高宗合葬于奉天县乾陵。至此,武周政权终于“寿终正寝”了。
作为一个女人,武则天不仅聪明过人,而且有魄力、有手腕、有政治天才和知人用人的本领。她的魄力和手腕在她的统治中表现无遗,一方面她能够开创强大的帝国,推行恐怖统治,一方面又能尽量发掘人才、启用人才。她成为皇后、登上皇帝宝座还与她善用心计、笼络人心、不择手段和阴险毒辣等有关,也与她施行纳贤任能的用人之道有关。武则天做了从前女人不曾想过也不曾做过的事情,她是中国封建王朝卓有政绩的女政治家。
纵观武则天的一生,超乎寻常的洞察力和意志力赋予了她过于自信的品行。她一意孤行,为外界所强化的君臣契合的感情所蒙蔽。她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是,会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自己倾尽毕生心力营造起的大周帝国土崩瓦解。强烈的自责与万箭穿心的痛苦大大缩短了她走向死神的路途。一代女皇武则天,带着一世的孤绝冷傲沉入了真正无梦的睡梦中……
如果把整个大唐王朝的衰亡都归罪于她,那么她将是历史上最无辜的替罪羔羊,但对于那些战乱的发生她并不是一个局外的旁观者,她左右了一代君王的思维,间接地左右了一个王朝的走向……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杨玉环生于蜀州司户杨玄琰家;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杨玉环被赐死。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恨歌》,让世人永久地记住了一位旷世佳人,也永久地记住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尽管在这首被吟诵了一代又一代的千古诗赋中,我们所能感受更多的其实只是一种永久的悔恨。
回顾历史,事实的确就是如此。对于杨玉环也就是被今人更多地称之为杨贵妃的这个女人来说,爱情曾经是她得到的最为贵重也是最为辉煌的一份财富,可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财富,却使得这位天生的尤物在载入史册的同时,也成为了盛唐终告衰败的直接原因。而这样的代价,在今天看来,显然过于沉重也过于惨痛,令人不堪承受。
于是有人不免要问:这样的一种代价,究竟是谁的错?是历史进步这一大前提下的必然规律,还是个体在彻底沉沦后的偶然结果?是以唐玄宗为首的统治阶层的过错,还是仅仅因为这个名叫杨玉环的娇艳女人的缘故?
就像没有人可以否认杨贵妃的那份美丽一样,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传世佳句,早已为此作了最有力的引证;当然也没有人可以否认杨贵妃“红颜祸水”般的那份罪责,不然也就不会有“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般的时人感慨了。而这样的一种对比,也多少能够让我们了解这样的一位美人,在集万般宠爱于一身的那个时代里,究竟给唐朝盛世带来了怎样的一种深层次的震撼和巨大的改变。
还记得“唐肥汉瘦”或是“环肥燕瘦”的说法吗?这里所说的“环”当然就是一代贵妃,而由她兴起的整个唐朝崇尚以“肥胖”为美的时尚风潮,也足以从侧面证明这个女人的旷世魅力了。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又如何解释曾经开创了“开元盛世”的英明君主唐玄宗,竟然会做出先夺王子之妃继而再付与三千宠爱的那种荒唐事来呢?至于天下大乱到了“渔阳皮鼓动地来”的地步,就连一代君主也不得已在范阳兵变、洛阳失守以及“马嵬”兵变的重重压力下,赐死了至爱的贵妃。随着一代佳人的香消玉殒,独属于大唐盛世的那份绝代风华,也被迫宣告了它的全面终结。即使在历经周折之后,唐玄宗还是重新回到了故都长安,但物是人非的那种难以排解的抑郁,却使这位君主在时隔五年之后的短暂时间里,就在痛苦与悔恨中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道路。
也许那时的唐玄宗反而却是快乐的,因为他至少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与自己心爱的人相聚,而不必只是在一片虚空的情感中,去赋什么永久的恨了。
养在深闺人未识
杨玉环作为贵妃短暂的一生,得到了俗世中太多寻常女子穷尽毕生也无法得到的无上尊荣,虽然最终的结局是不得不以一种绝对堪称惨淡的死亡来收场,但纵观她的人生轨迹,终究还是让人不由得心生艳羡的。而造成这种艳羡的根源,无非还是她所拥有的那份“难自弃”的“天生丽质”了。关于这一点,在当时乃至后世的众多文人墨客的种种诗词歌赋或是其他文字记载中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了。比如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大诗人白居易的那首《长恨歌》,再或是李白的那首《清平调·三章》,以及洪升的《长生殿》或是京剧《贵妃醉酒》等等作品,莫不如此。在这些作品中,有着一种惊人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对于杨贵妃美貌的生动再现,以及对于这位中国古代皇妃中最富盛名的绝代佳丽的赞叹与感念。
生于开元七年(公元719年)的杨玉环,本来是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因为父亲的早逝,年幼的她只能被寄养在叔父杨玄璬家中。因为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加上天资聪颖,悟性极强,杨玉环在少女时代就已通晓音律,同时又能歌擅舞。于是在她刚刚出落成了一位天生丽质、美艳绝伦的少女后,就在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被其叔父送进了寿王李瑁的王府中。
能够得到这样的一位绝色美人,李瑁自然是爱如珍宝。可是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却是自己的父王、一代君主唐玄宗竟然也在见过了杨玉环的美貌后对这位天生的尤物动起了心思。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十月的一天,唐玄宗最为宠信的第一内宫侍臣宦官高力士突然来到了寿王府,并且还带来了唐玄宗的圣谕:召寿王妃杨玉环去骊山温泉宫参见皇上。
这个消息对于深深迷恋着杨玉环的寿王李瑁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可即便百般的不情愿,但毕竟是圣命难违,他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爱之人就这样地被送进了宫中,永远地消失在了自己的生命之中。
令杨玉环也无法想象的,是她与唐玄宗的这次召见所能带来的最终结果——那不仅是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的一个重大转折,同时也是促使整个大唐王朝最终由兴盛走向衰落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历史时刻。
一朝选在君王侧
这次相见,竟然使得作为一代君主的唐玄宗不顾廉耻地做出了据儿媳为己有的荒唐勾当。对于作为一个女人的杨玉环来说,有机会得到皇帝的宠爱自然是她梦寐以求的天大好事。所以她也充分地利用了这样的一个难得的机会,全力施展出自己的全部媚惑之术,终于如愿以偿地让唐玄宗死心塌地地迷上了自己。只是短短的几天后,唐玄宗就下令要求寿王另娶左卫郎将韦昭训的女儿作为妻子,而让取号为“太真”的杨玉环身着道服住进了太真宫中,扮演起了表面上是女道士、实际上却是情人的一种角色。
洞察时势的杨玉环,当然知道从现在起自己今后的命运就和这位皇帝连在一起的这个事实。所以为了争得皇上的宠爱,进而在皇室之中站稳脚跟,她只有尽力用自己的色相和淫荡去满足唐玄宗的情欲。而这一招也果然奏效,不久,唐玄宗便赐给她与皇后同等的待遇了。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借唐玄宗下诏改元的大好时机,杨玉环终于得以走出太真宫,开始名正言顺地成为了唐玄宗最宠爱的女人。
虽然唐玄宗早就打算在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册立杨玉环为贵妃,但却遭到了她的坚决反对。而杨玉环之所以要拒绝皇帝的这番美意,并不是她不想被立为贵妃,而是因为她知道如果在时机尚未成熟的时候就贸然接受这一结果,势必会为自己招来众怨,进而在一切还没稳固的情况下就为自己树敌过多。因此,她早已作好了打算,那就是一定要在自己被册立为贵妃之前最大程度地培植势力,建立起可以为自己服务的最佳党羽。
在一番审时度势之后,杨玉环把目标锁定在了三个人的身上,那就是老谋深算而又深得玄宗恩宠的宦官高力士、素以清丽脱俗的冷艳和娇矜吸引着唐玄宗的梅妃以及身居要职且握有兵权的安禄山。
当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地得到实现之后,杨玉环终于开始了她征服皇帝、继而征服整个大唐王朝的后宫生涯。
六宫粉无颜色
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立为贵妃。而从此以后,杨玉环也终于能够以贵妃的尊贵身份名正言顺地成为宫内的第一夫人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杨贵妃得到了她梦想中的地位与权势后,她的堂哥族人也获得了极大赏赐。先是她已故的父亲杨玄琰被追封为太尉、齐国公,她的母亲被封为凉国夫人,接着她的叔父杨玄珪又被封为光禄卿,她的堂兄杨铦、杨锜分别被封为鸿胪卿和侍和御史之职。不仅如此,就连曾与杨贵妃有暧昧关系的杨钊也被赐名为杨国忠,加封御史大夫衔,官拜京兆尹,而她已经出嫁的三个姐姐也分别被召进宫来,赐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
而另一方面,集权势与名望于一身的杨家一族也开始过上了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一时间受到了来自文武百官的献媚邀宠。至于杨贵妃本人就更是骄横奢侈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不仅拥有着一支近千人的队伍专为自己裁制衣裳和锻造首饰,同时还不断有地方官吏用该地的奇珍异宝为她制造各种精美的服装玩器。其中最为典型的一个事例就是,因为杨贵妃偶尔在唐玄宗面前随意提起蜀中的荔枝味道鲜美,这位早已被美色迷昏了头脑的一代君主竟立即派人诏敕岭南速送荔枝进京。当时岭南距离长安有千万里的距离,交通条件极为不便,可是为了能让娇宠的贵妃吃到新鲜的荔枝,一路上真不知有多少人和马疲于奔命甚至是累死。这也就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他的诗中所感叹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具体情景。
可是作为一位仅仅依靠着色相来达到自己的全部目的的女人来说,杨贵妃显然也在此时失去了最起码的理智与清醒。她只是尽情享受着眼前的一切荣华富贵,却没有想到这样的一种骄奢淫逸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后患,更不会预料到这将会给自己赖以生存的大唐社稷带来怎样的隐忧。
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切似乎早已在冥冥之中有了安排,当一场灭顶之灾轰然到来的时候,只凭着那一点点微不足道的美色,又能拯救什么呢?连自己都拯救不了。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一向被唐玄宗认为忠心报国、鞠躬尽瘁的安禄山,却突然起兵反叛于范阳。而对此毫无准备的唐玄宗,也只能是在慌忙之中抛弃京城而远逃西蜀了。
当部队到了马嵬坡驿站的时候,再也无法压抑心中怒火的将士们终于发动了兵变,用兵谏的形式强烈要求玄宗必须惩罚祸国殃民的杨家一族人。先是众多的士卒一轰而上,乱刀斩杀了杨国忠,接着并未平息愤怒的将士们又包围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下榻的驿馆,请求诛杀造成这一系列战乱的根源人物、也就是所谓的“红颜祸水”杨贵妃。尽管有着万般的留恋与不舍,但唐玄宗却明白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定军心。所以他最终还是示意高力士从屋里领出了早已哭成了泪人一般的杨贵妃,将她带到驿馆旁边佛堂中的一棵枣树下,用数尺白绫赐死了自己最最心爱的女人。就这样,当时刚好38岁的一代佳人就此魂消香断,把无尽的悔恨留给了仍旧苟活世上的大唐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