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这个称呼是褒是贬,班达拉奈克夫人多日的奔波和努力终究没有白费,预期的目的终于达到了。1960年7月20日,班达拉奈克夫人领导的自由党获得了绝对多数,席位超过了其他所有政党的总和,她获胜了,成了世界上的第一位女总理。
初涉政坛
上任之初,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以及班达拉奈克夫人政治经验的不足,女总理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政见上,她并不推行新的主张,只反复强调已故总理的一切政纲:对内“代表全体农民的利益”,执行“明确的中间党的政策”;对外奉行“活跃的中立和不结盟的政策”,彻底改变过去亲西方的方针。作为一个女人,身为总理的她在执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所以,她不得不倚重于年仅29岁已故总理的侄子菲利克斯。虽然菲利克斯能独当一面,但纷繁的事务使她需要有更多的忠于她的人来帮助她、辅佐她。可内阁中的其他成员不是狂妄自大、贪污腐化,就是互相拆台、滥用职权,她根本无法委以重任。
1962年8月,菲利克斯因建议削减大米津贴以弥补巨额赤字而被迫辞职,这更使女总理的处境雪上加霜。不久,来自反对党的压力又使女总理焦头烂额。1964年下半年,政府内平社党部长们提出的控制“湖滨大厦”报纸的法案引来了反对党的强烈抨击。“湖滨大厦”即锡兰报业联合公司,拥有日报、晚报和多种期刊,用三种文字(即英文、僧伽罗文和泰米尔文)出版发行,影响非常大,对政府的攻击也最烈。班达拉奈克夫人早就想对其加以控制,所以“湖滨大厦”法案一出台,她当即表示支持,结果国内民众对她这种做法表示强烈反对,导致舆论纷纭、骂声不绝。最后议会表决,由于议长、土地部长德席尔瓦的倒戈,政府以一票之差被击败。此时的形势十分严峻,摆在女总理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解散议会,提前大选,或保留议会,但加强队伍。她思虑再三选择了前者。1965年3月22日全国大选,统一国民党以25席的优势击败自由党,女总理只好凄然地挂冠而去。
虽然这次大选失败了,可班达拉奈克夫人不是容易气馁的人,一次次的挫折非但没有击倒她,反而磨炼了她的意志,使她愈挫愈勇。
走向成功
1970年,又一个大选年来临了。当时执政的统一国民党早就雄心勃勃,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幅度提高军人军饷、工人工资以及退休人员养老金,一度收买了人心,形势对他们十分有利。但此时的班达拉奈克夫人也已不是五年前初涉政坛的新手了。她处变不惊,方寸不乱,冷静地分析形势,并没有被对手的张狂气焰吓倒。她首先联合平社党和共产党,与自由党一起组成统一阵线。通过总结以往的经验,班达拉奈克夫人敏锐地觉察到,老百姓关心的是大米配售的问题即吃饭问题,而不是增加工资和养老金问题。于是,她紧抓这一问题攻击统一国民党“不关心穷人生活”,并慨然承诺如联合阵线当权,一定恢复以每2磅25分的价格配售4磅大米的做法。班达拉奈克夫人的聪颖与机智为她赢来了又一次大选的胜利。联合阵线以115席对17席的绝对优势大败统一国民党,取得了组织新政府的绝对资格。
1970年5月31日,时年54岁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再次就任锡兰总理之职。她以无声的复出洗刷了五年前被迫辞职的耻辱,在锡兰人民心中树立了一位干练女性的新形象。
重新执政的班达拉奈克夫人,处处谨慎行事,并总结前次执政失利的教训,上任之初她就拿出了深思熟虑的施政方案。在内政上,她要求所有僚属必须每周抽出一天时间接待来访群众,从而保持与百姓的紧密联系,并着手在经济上实践当初自己竞选时的承诺。在外交上,她先后宣布同朝鲜、越南建交,并断然中止了与以色列的外交关系,使她在第三世界声名鹊起。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新成立的反对派组织“人民解放阵线”却不给她充足的时间。他们紧紧抓住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失业问题鼓动全民起来推翻政府。班达拉奈克夫人通过仔细观察意识到了这些人的真正用意。于是,她果断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倚重军队和警察查获并收缴了人民解放阵线秘密贮藏的武器弹药,逮捕了策划暴动的骨干分子,迅速稳定了全国的局势。但是,对手的伎俩远远超出了女总理的估计。1971年4月5日凌晨,人民解放阵线发动了全国规模的武装暴乱,74个警察局遭到袭击,1200人在暴乱中丧生,全国损失达1亿卢比。暴乱开始时,政府完全惊呆了,丝毫没有对策。但是,班达拉奈克夫人凭借着自己不错的国际形象,得到了一些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平息了这场暴乱。
暴乱虽然平息了,可是锡兰政府却因此元气大伤,声望也大不如从前,但班达拉奈克夫人的国际地位却更加显赫。为了提高政府的威信,她利用自己的国际影响毅然使锡兰结束了长达24年的英联邦自治领地位,于1972年5月22日在立宪议会中通过了新宪法,锡兰正式改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从此,这个民族彻底独立了。班达拉奈克夫人实现了锡兰人独立的梦想,她的政治生涯也达到了极致。
然而,锡兰的独立并未使政局就此稳定。当班达拉奈克夫人再次提出曾使她难堪的“湖滨大厦”国有化问题时,反对派的力量依然强大,气势也仍旧嚣张,人民的反感和不满也日益加重。这一次,班达拉奈克夫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联合阵线中的执政伙伴平社党,虽然她最后仍然取得了成功,但却少了一个朋友多了一个对头。也正是这个曾是友党的平社党于1975年底提出了对班达拉奈克夫人的不信任案,斥责她在“土地法”的执行上营私舞弊,她的政治形象因此严重受损。
然离去
1975年反对党要她下台的攻击声越来越大,班达拉奈克夫人意识到了自己的诸多失误,也从中感受到了自己肩负的任务之艰巨,即尽快解决粮食问题和失业问题。为此,她决心要在剩下的两年任期中有所作为。不久,她提出了“生产战”的响亮口号,希望以此来改变粮食问题与失业问题所面临的局面。可是两年之后,1977年的大选渐渐临近,班达拉奈克夫人除了1976年8月成功主办第五次不结盟国家最高级会议的外交成就以外,内政方面依然没有新的作为。
1977年7月21日,斯里兰卡进行了历史上的第八届大选,结果令她相当震惊:以贾亚瓦德纳为领导的统一国民党取得了总数168个议席中的139席,自由党的席位只有8席。更使她不能接受的是,新政府上台后对她进行了不间断的调查。调查结果更使人做梦都想不到:班达拉奈克夫人被剥夺公民权七年并被逐出议会。这位曾在斯里兰卡历史上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就这样再次被对手击倒。虽然她并没有消沉,仍在努力奋斗着。然而她毕竟已到了晚年,无论如何,她的政治生命的活力已经今非昔比。
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人们攻击她最为激烈的两个方面:一是12年苦心经营却始终没有成效的国内经济问题;二是任人唯亲和裙带风。班达拉奈克夫人的三个子女分别被她委以重任。1972年大女儿从牛津大学毕业,夫妇两人分别被任命为总理的协调秘书和全国青年服务委员会主任。同年,二女儿也从巴黎大学学成归国,女总理留给她的职位是全国土改委员会主席。1973年,她唯一的儿子阿努拉从伦敦大学毕业,母亲送给他的厚礼就是自由党青年联盟负责人兼青年事务部顾问。另外,班达拉奈克夫人的几个兄弟也都身居要职:麦基是她的私人秘书;巴恩斯是最高法院法官;克利福德是国家种植公司董事长;塞瓦利是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此外,她的亲属有200多人都担任着重要官职和国营公司的负责人。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班达拉奈克夫人这种任人唯亲的行为和对于裙带关系的不加遏制是她政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她在整顿国内经济秩序上的努力也是人所共知的,但是始终没有解决太大的问题。否则,反对党就不可能在1977年的大选中,重新操起自由党曾经大做文章并颇显成效的吃饭问题又把他们从内阁中驱逐殆尽。
2000年10月10日,这位自1960年起三次出任斯里兰卡总理、有着“世界第一位女总理”这一荣誉称号的杰出女性,在参加完第11届议会选举投票后,因心脏病突发而离世,终年84岁。
作为世界第一位女总理的班达拉奈克夫人是值得我们钦佩的,而作为中国人的我们更有理由永远记住她的名字。因为她对中国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情谊,甚至还决定将1976年周恩来总理和毛泽东主席去世后举行葬礼的那天定为斯里兰卡的全国哀悼日,并宣布下半旗致哀。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事实上我从未离开你,即便在我狂野不羁的日子里,我也承诺不离开你……”这首歌中所歌颂的那个受到阿根廷人民爱戴的女人,就是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微塔·贝隆。
1919年5月6日,艾微塔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不远的一个叫La Union的小村子里出生;
1935年,15岁的艾微塔和歌手奥古斯汀·马加尔迪来到了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并随后开始了自己对于明星梦的执著追求;
1945年10月21日,艾微塔和贝隆结婚;
1952年7月26日,年仅33岁的贝隆夫人因患癌症去世。
“阿根廷别为我哭泣,事实上我从未离开你,即便在我狂野不羁的日子里,我也承诺不离开你……”
这一首《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是几年前的一部名为《贝隆夫人》的电影中的主题曲。而它之所以会让人在听过之后难以忘记,也正是因为其中极为贴切地唱出了阿根廷前“第一夫人”艾微塔·贝隆那充满辛酸曲折和辉煌的一生罢了。
那是多么富于传奇色彩的一生啊!从穷困人家的私生女到最终成为万人景仰的总统夫人,艾微塔短短33年的生命历程中充斥着太多的悲欢离合、大起大落。而这样的一种人生经历,不仅体现出她为了梦想而不惜一切代价的那份执著与努力,更注定了有着“阿根廷国母”这一至高荣誉的她必将会在世界历史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光辉一页。
尽管在得到这些荣耀与辉煌的过程中,这个女人已经付出了她能够付出的一切,并也因此而饱受争议。
事实确实是不容回避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出身贫寒的艾微塔曾在年仅15岁的时候就委身于一位成名歌手,以实现自己去往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目的,也曾在流落街头的时候迫于生活的无奈而沦为一名舞女,还曾利用自己诱人的身体穿梭于各种各样的权势男人之间,直到她遇到了当时还只是一名上校、但声望却在不断上升的贝隆之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那个曾经的妖冶女人不见了,而一位耀眼的政治明星却从此脱颖而出,并最终以总统夫人的尊贵形象出现在了阿根廷民众面前。
这种在现实生活中上演的“麻雀变凤凰”的传奇故事,确实堪称是一个让人惊讶和叹服的奇迹,而更加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阿根廷不同阶层间对于艾微塔所抱持的截然相反的两种态度和评价。也许是因为出身于社会底层的缘故,艾微塔在她功成名就后始终将普通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也由此受到阿根廷民众自始至终的深切爱戴,甚至被称为“穷人的旗手”。而上层社会对她的评议则完全相反,以致那些富有的人士总是以“不择手段的女人”这样一种带有蔑视和侮辱意味的称号来谈论她。也许这样的两种互相矛盾的评论会让很多人一时间不知究竟该如何认识和了解这样的一个女人,但这也恰好说明了艾微塔确实没有在实现理想后就忘记自己来时的路,相反倒是带着已经得到的一切回到了自己最初出发的那个地方,为那里的人应该得到的那些东西奉献着自己的全部力量。
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才有了缅怀这个女人的理由,不仅铭记着她曾经满怀真诚地为了人民而做的那些事情,也忘记着她曾经为了生存而做的那些不愿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