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后,里芬斯塔尔这位以电影为纳粹张目的艺术家自然难于幸免。她先是被美国军队逮捕,后来又成为法国的阶下囚,被关入英斯布鲁克女性拘留所。尽管随后非纳粹化委员会对她作出的最后结论是:不是“纳粹分子”,而是“纳粹同情者”,但她仍然不得不面对着来自各个方面的指责。而她也由此受到欧美电影界的长期抵制,她的许多电影计划最终都因无法筹措资金而流产,在实质上进入了息影的状态。
不甘寂寞的孤独余生
对于始终充满着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充沛的精神活力的里芬斯塔尔来说,这一切的遭遇当然不能让她从此就归于沉寂。于是,不甘寂寞的她离开了电影工业,以一位摄影师的身份开始了自己新的艺术创作的尝试。她从1956年开始深入非洲内陆,并在苏丹与当地的努巴部落一起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坚持拍摄这个古老而又神秘的部落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历经多年的磨难后,里芬斯塔尔终于在1972年出版了自己的摄影集《努巴》,其极具史料意味与研究价值的艺术创造立刻引起了全世界有关专家和摄影爱好者的一致赞叹和肯定。
1971年,里芬斯塔尔又近乎狂热地爱上了潜水运动。争强好胜的她考虑到报出真实年龄将不会获准报考潜水执照,因此当时已有68岁的她竟然声称自己只有52岁,并通过这种虚报年龄的方法得以潜入印度洋海底,考取了潜水执照。从1977年起,她又开始了自己的水下摄影工作,其拍摄足迹竟遍布了从印度洋到红海、再由马尔代夫到新几内亚广大的范围。她仿佛撇开了人间的所有是是非非,专注于那个寂静无声的水下世界,并将自己在水中的所有见闻拍成了两本名为《珊瑚礁花园》与《水中奇观》的摄影集。
即使到了1987年的时候,里芬斯塔尔还出版了自己前后耗时五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回忆录《回顾》,接着又在她百岁之际推出了自己半个世纪以来的首部电影作品《水下观感》。
2003年9月8日,这位在赞誉与毁谤中度过了一生的女人在德国的巴伐利亚谢世,终年101岁。
人们记住的只是她的奢华无度,只当她是一株醉生梦死的罂粟花,29岁的她,背负起所有罪名,却没有想到,29岁之后的日子,是她一个人担当所有的苦与罪、所有的寂寞与相思、所有入骨的痛与孤寂。
1903年9月,陆小曼出生于上海的官宦之家;
1920年,年仅17岁的陆小曼与王赓结婚;
1925年,陆小曼与著名诗人徐志摩结婚,从此寓居上海;
1956年,陆小曼受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同年加入农工民主党,任徐汇区文艺支部委员、上海中国画院画师;
1965年4月,一代佳人陆小曼逝世于上海,享年63岁。
在中国现代文坛上,诗人徐志摩的旷世才情早就广为世人所知晓,而他同样超凡脱俗的情感经历更是向来为各种媒介所关注。至于他和陆小曼的结合,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生的那些个曲曲折折的故事,不仅为这位诗人虽然短暂但却异常浪漫的人生历程画上了极为精彩的一笔,更把一位在中国现代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的风情才女带到了我们的面前。
陆小曼确实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的新时期女性,她的家庭出身与教养学识,她的纯真天性和质朴心灵,都使得她与诗人徐志摩的最终结合成为让后世之人艳羡与赞美的最佳对象。然而在当时的社会里,事实却绝非我们如今想象的这般简单。作为一个历来以礼仪之邦而自居的保守国度里,尽管传统的道德和礼教已经受到了当时盛极一时的新文化运动的猛烈冲击,也让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主成为了那时的一种潮流,但是“道德”和“礼教”的制约与束缚还是无处不在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缘故,所以当陆小曼以有夫之妇的身份接受徐志摩这位有妇之夫的追求时,这一对倾心相爱的人不得不去承受的那种来自道德和“良心”的巨大压力和强烈诘问便可想而知了。
于是,各种谴责和毁谤一时间灭顶而来,陆小曼因此背上了“荡妇”与“淫女”的骂名。在徐志摩因空难不幸逝世后,还有很多人认为正是由于陆小曼对于感情一贯的游戏态度,才使得徐志摩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中始终无法摆脱郁郁寡欢的低落情绪,并最终导致了一代诗人的英年早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从与徐志摩因爱而走到了一起后,这种带有攻击意味的论调就自始至终从未消逝在陆小曼的生命里,没有人愿意倾听这个女人的任何解释。
事实上,无论是当时还是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之变化的现在,要在中国谈论婚姻之外的爱情与道德,都是需要一定勇气的。更何况,她不过只是一个孱弱的女人而已。于是当有人提出陆小曼的无辜与不幸也正是因为徐志摩存在这一观点的时候,我们真的可以试着这样去理解去接受。
如果爱情也可以让生命成为一种不朽的话,那么陆小曼与徐志摩显然得到了这样的爱情,并由此成为了那种将平庸抛在一边的不朽的生命。可这一切的代价又不免过于沉重,一个为此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不幸结局,而另一个,则在失去了爱与激情的余生中独自品尝着所有的痛苦与寂寥。
既然已经如此不堪,又何苦再去为难这样可怜的一个女人呢?
多才多艺的名门闺秀
1903年9月,陆小曼出生于上海。作为江苏常州望族的陆家,历来就是著名的书香门第。可以说陆小曼本是当时真正的大家闺秀,只是因为她天生的叛逆性格,才使她最终成了众矢之的的那种女人。
毋庸置疑,陆小曼确实是她所身处的那个时代里受到过最好教育的女子:她从小在上海上幼稚园;六岁进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女子附属小学读书;九岁随父进京后读完了教会中学的课程,由此奠定了良好的法文基础;到了13岁的时候,她又转入法国人设立的贵族学校北京圣心学堂读书;15岁起就跟着英国女教师学英语。
这样的教育过程,使得陆小曼不仅精通英、法两国文字,还很擅长钢琴和油画等艺术技能,绝对堪称是一个聪明、漂亮、活泼、可爱的女子。
但命运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总是尽量公平的。才貌双全的陆小曼虽然拥有令旁人艳羡不已的锦衣玉食,以及足以傲视其他寻常女子的出众才华,可偏偏疾病却始终纠缠着这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在陆小曼的一生中,她饱尝了各种病痛的折磨。这不仅使她常常陷于一种忧郁和痛苦的情绪之中,也使她身边的人为她一筹莫展。因为病,她不能用功做事业;因为病,她不能去国外发展;因为病,她甚至逐渐学会了吸食鸦片!而这样的一种人生,在带给她无尽荣耀与幸福的同时,也一步步地将她拖入了自己难以想象的深渊。
婚姻之外的情与爱
1920年,年仅17岁的陆小曼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无锡人王赓结婚成家。从表面上,这似乎是一场门当户对的神仙眷侣,可实际上在这场婚姻的背后,却掺杂了陆氏家族太多的世俗意图。这不仅是因为毕业于清华大学的王赓曾在出国的过程中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做过同学,更是因为归国后的他在北洋政府担任着驻外武官的要职。这些因素对于陆氏家族今后的发展来说,显然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更为深远的意义。
然而,陆小曼显然对此不以为然。她对丈夫的感情更多的是一种敬畏与尊重,却谈不上什么真正的爱情。所以后来当王赓出任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的时候,陆小曼明确表示自己不愿随他同去,宁肯选择仍旧住在北京的娘家。虽然年少的她也曾满心欢喜地以为幸福的生活即将来临,但她却从未考虑过这种缺乏感情基础的婚姻将会给自己及伴侣带来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