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要注意和异性相处的场合。当你意识到某个男人对你有非分之想以后,要尽量避免与他单独相处,以免使他有了对你进行骚扰的时机。
还有,要注意自己的着装。在办公室里和其他公众场合,尤其是和一个男人单独相处时,不要穿过于暴露、性感的服装,以免引起好色的男人的非分之想。
对于年轻的女人来说,还要注意不要单独出入一些娱乐场所,如舞厅、酒吧等。走夜路的时候,注意与人结伴,尽量避开那些偏僻的路径。
一个聪明、有教养的女人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树起维护自尊的盾牌。需要提醒的是,你要弄清楚什么是“性骚扰”。只有你恋人、丈夫之外的其他男人的言行对你的身体实施的性侵犯行为才能称之为“性骚扰”,千万不可草木皆兵,影响了你和男性的正常交往。命运不是对每一个孩子不偏不倚的母亲,她明显地偏向、宠爱一些人,却把不幸接二连三地强加在另一些人身上。
勇敢挑战生活中的困难和灾难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和灾难。比如说失业、经济拮据、久病缠身、生理缺陷、感情受挫、失去亲人等等。这些困难和灾难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使人心生烦恼和担忧。在生活中,每个人的境遇也大不相同,有的人事事都一帆风顺,有的人却频频遭遇这样那样的坎坷。
对于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困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意志坚强的人会想方设法地战胜困难,努力摆脱困境,开始新的生活,而意志薄弱的人却会在困难面前悲观失望,一蹶不振。
有的人一遇到不幸,就会发出这样的哀叹:“我怎么这么不幸”,“命运对我太不公正了”,“我什么时候才能走好运”。这样的人只会陷入悲愤、伤感的情绪中,并把改变现状寄希望于命运的恩赐,但现状并不会有所改变。
命运并不是一个对每个孩子都不偏不倚的母亲,她明显地偏向、宠爱一些人,而把不幸接二连三地强加在另一些人身上。命运并不是一个乐善好施的菩萨,祈求也不能够得到她的怜悯和馈赠。命运就像是一个充满野性的女人,男人只有征服她,她才会顺从于他,向他展示动人的风采。
有一位女教师,生下一个弱智的儿子后,丈夫与她离了婚。她离开了原单位,一个人带着弱智的儿子,四处奔波,克服了重重困难,办了一所培智学校。
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女大学生,由于工作不如意,又遭遇了失恋的打击,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和生的欲望,用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痛苦。
很显然,两种不同的态度带来的是两种不同的结果。强者不屈从于命运,通过抗争、奋斗,给自己挣来了一片新的天空。而弱者则听天由命,失去了生活的主动性和信念,甚至轻生,不仅会使自己陷入悲苦中难以自拔,还会给自己的亲人带来痛苦。
人生在世,各有千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烦恼和痛苦,但人生的道路是无比宽阔的,而困难和挫折都是暂时的,只要勇敢地面对困难,用自己的努力变逆境为顺境,就能重新品尝到生活的甜蜜。对于一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成年人来说,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最终,你还是要依靠自己才能真正站起来。
不要对他人的帮助寄予厚望
人生在世,总会遇到不少困难,困难时,人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此时若有人能伸出援手,当然是好事,但不要期望得到的太多,不然,你一定会失望的。
当你长大成人,具有独立生存能力之后,你必须对你所经历的一切负起责任,即使你遇到困难,也不要过于期望亲属和朋友无私的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没有这个义务。出于亲情或友情,他们也许会帮助你,但你没有理由要求太多,更不能认为这是他们理所应当的行为。
王女士想做一笔生意,手里资金缺乏,便向好友借二万元钱。因所借数额较大,好友担心她万一生意赔了一时还不上,便婉言拒绝了。王女士认为好友不讲情义,对此耿耿于怀,两人的关系便渐渐疏远了。
丁女士离婚后回到娘家居住。因哥哥一家与父母住在一起,时间长了,嫂子渐渐有了闲言闲语。丁女士很生气,认为这是我父母的家,我愿意住多久就住多久,两人之间就难免发生了争执。最让丁女士不解的是,在这件事上,不仅哥哥不向着她说话,就连父母也不护着她,这让丁女士大为伤心,并对父母心生怨恨。
事实上,无论是朋友之间,还是父母对于儿女,都没有提供无私帮助的义务。当一个人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后,他也就有了独立生存的责任。不论是社会还是家人,都不约而同地存在着这种共识,这是由自然和社会的生存法则所决定的。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处事原则,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人利益。能牺牲个人利益,给他人提供无私帮助的人实在太少。当你遇到困难时,亲人或者朋友能给予真切的关怀、适当的帮助便已足矣,不要提出不切实际的、使他们为难的要求。
第一例中王女士的朋友,只是一个工薪族,二万元是她省吃俭用的积蓄,以备家里应急之用。她之所以拒绝王女士,大概是担心王女士万一生意赔了一时还不上钱,家里有了急事就很为难。“换位”思考一下,这的确是人之常情。至于第二例中的丁女士,如果父母独居,长住娘家也无大碍,只是苦于父母与兄嫂同住,父母自有他们的苦衷。因此,也不能一味地要求父母体贴自己,未能如愿便抱怨他们不够情义。
人,不能依赖于别人而生活,过分地依赖,会使你成为别人的负担。别人即使帮了你一时,也还是帮不了你一世。对于一个有独立生存能力的成年人来说,无论你遇到多大的困难,最终,你还是要依靠自己才能真正站起来。你必须培养自己坚强、独立的品格,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才能顽强地生存下去。人要保持欢愉的心境和充沛的精力,就要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青春的活力。
目标,可使你永葆青春活力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集中精力去做一件你想做的事情,浑身就像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目标产生的动力。当这件事情完成以后,你的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这就是充实和作为带给你的满足感。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事情:
一个人含辛茹苦地辛勤工作,供养着自己的孩子,当孩子们长大成人,要老人享福的时候,老人一向健康的身体却垮了。
不少人在退休后的一二年里迅速衰老,精神大不如前,与退休前判若两人。
为什么人在休养的时候,身体和精神反而不好了呢?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都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所作为。充实的生活不仅可以带给人快乐,更能使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你想,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每天就是吃、喝、拉、撒、睡,与动物又有什么区别?对于人类来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人创造着世界,也创造着自己的美好生活。人只有在投入到这种创造的活动中,才能发挥生命的活力,从中感受生命的乐趣和意义。
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当感到无所适从,无聊空虚的时候,会觉得人生毫无生趣,精神也会变得无精打采,前面谈到的老人们在休养之后的变化就说明了这一点。许多人在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中,都会产生这种感觉,长期被这种感觉所困,会使人变得消极和缺乏活力。所以,人要保持欢愉的心境和充沛的精力,就要不断给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保持青春的活力。
我认识一个女人,失业后一度在家闲着,情绪十分低落。后来,她开了一家小餐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但她并未就此满足,四十多岁的年纪,又参加了一个会计培训班的学习。现在,从她得体的服饰、旺盛的精力和自信的神情,你很难看得出她从前的样子。
从这个女人身上,我们不难看出目标带给人的影响。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当你空虚、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的时候,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或者是学一门知识,或者是做一件事情,你就会从空虚或者乏味的情绪中解脱出来,重新焕发青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