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5500000019

第19章 清宫疑案(一):波谲云诡的生死局(2)

串通合谋,还是先皇器重

种种迹象都表明,在康熙遗诏的起草和发布过程中,最重要的人就是隆科多。而隆科多正是雍正的舅舅,他恰恰在雍正继位之后大红大紫,不久之后又被雍正所猜忌,最终被圈禁而死。

据记载,就在胤禛代替康熙去南郊祭天的同一天,胤禛竟一日“三次派遣护卫、太监等”进驻康熙所在的畅春园,此后每日不断派遣护卫进驻该园。他到底是要保护康熙呢,还是另有企图?这已经难以分辨了。

在康熙已经正式宣布“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的情况下,胤禛仍可以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隆科多任九门提督,专门卫戍京师。这里面若无隆科多的支持,绝无成功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圣祖实录》中,对胤禛每日“三次派遣护卫”进驻畅春园用的是“候请圣安”,而到乾隆修撰《世宗实录》时,却将“候请圣安”改为“恭请圣安”。一字之改,充分暴露出胤禛、隆科多等人的阴谋伎俩。

胤禛、隆科多联手控制住畅春园,显然只是阴谋篡位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在康熙去世后,用最快速度造成胤禛继位的既成事实,完成篡位。而康熙去世后,胤禛、隆科多匆匆举行康熙大殓的做法,也充满了阴谋气味。

康熙去世于十一月十三日晚7至9时,第二天(十四日)已登帝位的胤禛就下令举行大殓,而且把大殓的时间定在戌时(即晚上七至九时)。当时京城气候已经寒冷,尸体装殓存放不存在问题,为什么要如此着急地为康熙皇帝入殓呢?

太平盛世的皇帝大殓之礼非同小可,新主必要与皇子、重臣会同礼部仔细研究方案,选定吉日隆重举行,胤禛为何如此急不可耐?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机把皇子、大臣马上召进宫来。一旦进宫,在隆科多严密监控下,与胤禛争夺皇位的皇子们就只能俯首就范。没有任何史料可以证明,康熙去世当晚,三、八、九、十等众阿哥都已及时知道并在场参加了有关的重要活动。

雍正篡位的故事早已在民间演绎得活灵活现,大体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康熙帝弥留之际,想传位于皇十四子允禵,便叫隆科多传旨,召回皇十四子。但因讲话时口齿不大流利,当说到“十”字时,停了一会儿,方说出“四子”二字。这样一来,隆科多便钻了空子。故意大声喊道:“皇上有旨,诸皇子到园,不必进内,单召皇四子见驾。”就这样,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

第二种说法是:康熙皇帝想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所以诏书里写了“传位十四子”的字样。而胤禛在舅舅的帮助下,偷偷把“十”字上面加了一横,下面点了一钩,改写成“于”字,诏书里“传位十四子”变成了“传位于四子”,皇四子胤禛便成了皇帝。

第三种说法是:康熙遗诏是康熙皇帝死后,胤禛继位后几天公布的,这期间胤禛有可能篡改了遗诏的内容。

第一种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隆科多敢于趁着康熙病重而当面假传圣旨,只要康熙稍微摇摇头,隆科多就会人头不保。这种冒险而无法达到效果的行为,不是成熟的政治家所使用的,所以隆科多假传圣旨的说法肯定是不成立的。

而第二种说法比较有迷惑性,但实际上也是没有根据的。首先,清朝对皇子的称呼,一般不会直呼四子、十四子等,而是在这些称呼之前冠以“皇”字,称他们为皇四子、皇十四子。按照这一习惯,遗诏应写成“传位皇十四子”。那么如果将其中的“十”字改成“于”,就念不通了。其次,清代“于”、“於”二字是不通用的,传位给谁,应该用“於”字,用“于”字也是说不通的。再次,从当时文书制度来看,也不能令人信服。清代的文书,特别是清代前期的文书,都是满、汉文合璧的。康熙帝的遗诏,不用满文,只用汉文书写是不可能的。而用满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写成的遗诏,汉文可以篡改,满文是不容易改的。所以说,第二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虽然没有证据显示,雍正的登基是隆科多假传圣旨或者雍正于隆科多合谋篡改了遗诏,但是在雍正登基的过程中,隆科多的作用非常大,是不言自明的。那么隆科多到底帮了他什么忙,起到多大的作用呢?就史料记载来看,隆科多帮助雍正的就是以职务之便,在康熙病危前限制其他皇子的自由,而为雍正提供接近康熙的机会,造成雍正得到康熙信任和重用的假象,借此来推雍正继位。在外界觉得雍正受到了康熙的器重之后,不管是谋害康熙而登基,还是伪造出遗诏来继承皇位,都是顺水推舟的行为了。

卧榻边的小刀:嘉庆遇刺之谜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二十日,陈德于紫禁城神武门内、顺贞门前持刀行刺嘉庆皇帝,这是有清一代罕见的一桩重要公案。但由于官书野史的记述均极简略,且多有不实之处和附会之谈,以致“世莫知其所由”,“遂为千秋疑案”。

可怜的刺客

陈德,原名陈岳。其父陈良,母晁氏。原为镶黄旗人,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松年之契买家奴。陈德行刺未遂被捕后,在审讯期间,曾对其生平经历有较为详细的供述,现节录如下:

“我姓陈名德,年四十七岁,系本京人。祖父母早经身故,并无伯叔兄弟。父亲名叫陈良,母亲晁氏,从前典与旗人松年家为奴。我生下八个月,就同父母跟松年往山东青州府同知任所。我七岁时,松年故后,我父母不跟进京,就在青州住下。后来在章邱等县跟官。二十三岁娶青州驻防出旗为民张五勒之女张氏为妻。到二十九岁上,我母亲死了,三十岁父亲又死。我在山东没有地方,想起有个堂姊嫁在京城姜姓,生有外甥(姜)六格,充当内务府正白旗护军,我于三十一岁就进京找他寻觅地方。后来同妻张氏雇与侍卫绷额布家服役,在彼五年。三十九岁又跟内务府包衣达常索,也有三年。到嘉庆三年上,我同妻子典给方家胡同跟官的孟明家当厨役,在彼五年。前年二月间,我女人死了。我有妻母张宋氏年已八十,去年秋间跌成瘫废,靠我养活。我两个儿子,一个十五岁,叫禄儿,前年雇给回子学生崔宅;一个十三岁,叫对儿,我带着在孟明家。今年二月二十五日,孟家嫌我喝酒唱闹,将我退出,我就同对儿出来到外甥姜六格家住下。我堂姊已于去年腊月病故,外甥正在穿孝,房子又小,我妻母不便久住,一时又没地方,因想有个旧朋友黄五福,是抓帽胡同当看街的,我就于本月初十日到伊家商量借住。黄五福应允,我于十五日同我妻母、对儿一齐搬去。”

据此,并参诸其他有关档案和志书资料,陈德的家世和生平经历就一清二楚了:乾隆二十二年,陈德生于北京,八个月时随父母跟家主松年赴山东青州府海防同知任所。自七岁至三十岁期间,一直随父母在山东青州、临邑县、济南府或章邱县为人家奴,跟官服役或给官宦人家当佣人度日。

三十一岁时,因父母已先后病故,他在山东无法谋生,遂携同岳母、妻子回到北京,投靠内务府正白旗护军姜六格,住在西城能仁寺堂姊家中。回到北京之后,他同妻子张氏一起雇给侍卫宗室绷额布家服役。过了几年之后,他又先后在兵部笔帖式庆臣家、内务府造办处笔帖式于姓家服役。

乾隆末年到嘉庆初年,陈德跟镶黄旗包衣管领常索在内务府服役,办送诚妃刘佳氏碗盏什物及赴园、进宫时移载物件车辆诸事,经常出入宫中。后来他又和妻子张氏一同典与回京粤海关监督王姓之家人孟明家做厨役。

嘉庆八年二月,陈德因妻子、堂姊相继病故,岳母又跌成瘫废,儿子幼小,“往后难过日子,心里气恼”,“时常喝酒,在院歌唱哭笑”,遂于二十五日被孟家解雇。被解雇之后,他在外甥姜六格家闲住。在行刺嘉庆的几天之前,又搬到东华门外小甜水井黄五福家借住,直至闰二月二十日。

嘉庆八年闰二月二十日早晨,陈德身藏小刀,带着长子陈禄儿在东安门内酒铺喝过酒,父子俩就进了东华门,穿过东西牌楼门,从西夹道绕到神武门,混在人群中观察了护卫情况和方位,便隐蔽在西厢房南山墙后,但等嘉庆帝的到来。过不多时,嘉庆帝乘轿进了紫禁城神武门,将到顺贞门时,陈德猛地冲出,手持小刀,直扑嘉庆帝。这突如其来的袭击,犹如晴天霹雳,吓得嘉庆帝急忙逃入顺贞门。一百多个守卫在神武门内东西两侧的侍卫、护军章京、护军校、护军,更是个个呆若木鸡,没有一个向前拦阻捉拿。只有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御前侍卫扎克塔尔、珠尔杭阿,乾清门侍卫丹巴多尔济、桑吉斯塔尔六人,迎前拦挡,围拿陈德。陈德见嘉庆帝已逃避,复手挥小刀,左扎右刺,奋力格斗,将丹巴多尔济刺伤三处,并将定亲王绵恩的袍袖刺破。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陈德终因武器不济,寡不敌众,力竭被缚。旋于二十四日被封建统治者凌迟处死,时年四十七岁。

从陈德的生平经历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冒死行刺皇帝,主要是由于乾隆中叶以来阶级压迫日益严重、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是被压在社会底层的失业奴仆为求生存而进行的一次果敢的个人反抗。

没有隐情的内情

那么,一个不名一文的平民,生活窘迫、家庭破败,又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进宫刺杀皇帝这条道路呢?是他自己真的仇恨这个带给他不幸的皇帝,还是他背后另有主谋?他铤而走险行刺嘉庆帝的原因和动机究竟是什么?

陈德在供词中说,“我因穷苦不过,往后难过日子。心里气恼”,于是“起意惊驾,要想因祸得福”。这里,他为什么觉得,“惊驾”就能“因祸得福”呢?他没有进行说明。

不过,他在供词里面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话:“我于嘉庆二年曾做过一梦,梦见一个人领路,好象是我朋友王福,领我到个地方,有些房屋,我梦里说是东宫。我瞧了一会,又到厨房,那王福就不见了。又记得嘉庆三年上,梦见我在无水桥下躺着,忽像有人拉我上桥。我在桥上一看,像在一知府大堂后头,我身上穿着程乡茧蟒袍,我就醒了。后来我又看见文昌书钞,觉得心里开悟,想这两梦,东宫是守阙的意思,桥底睡得是个虬龙,知府堂是个黄堂,程乡茧蟒袍是个黄龙袍,我将来必有朝廷福分。又记得乾隆五十七年到嘉庆二年上,共求过正阳门内签五枝,都有好话。我近因穷苦不过,想我自己的本事,又有梦兆签语,必有好处,就动了不安本分的心,这几年来时常胡思乱想。”

以上供词说明,陈德自认行刺嘉庆帝的原因有三:一是穷苦,难过日子;二是梦兆签语,必有朝廷福分;三是本事过人。致使他终于“动了不安本分的心,这几年来时常胡思乱想”。

嘉庆八年二月二十五日,陈德被孟明家解雇,最后的一线生路也被断绝了。残酷的现实,使他“心里愈觉气忿”,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闰二月十六日他看见街上垫道,得知嘉庆帝二十日进宫斋戒,“就定了主意”,决定利用自己熟悉宫廷门禁、宫内路径以及皇帝护卫情况等有利条件,进宫谋刺嘉庆帝。

陈德被捕后,嘉庆帝立即命军机大臣会同刑部严审,还要把审判经过详细上奏。次日嘉庆皇帝又加派了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书会同审讯,两天之后再派九卿科道会同审办,将大部分朝廷重臣都派去审理这一起刺杀案件。

而且嘉庆皇帝在诏书中明确表示,一定要陈德“备受诸刑,再行磔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进行各种折磨之后再千刀万剐。官吏们对此重犯“连日熬讯”、“彻夜熬审”,并且大施酷刑,诸如“拧耳跪辣”、“掌嘴板责”、“刑夹押棍”等,无所不用其极。但陈德不愧是个“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硬汉子,在酷刑面前“凶悍”、“桀骜”,威武不屈。会讯官吏问他“既要寻死,何以不在街上路旁,必欲持刀入内,直奔轿前?”陈德愤然答道:“自寻短见,无人知道,岂不枉自死了!”并且声称:“砍退几人,直奔轿前,惊了圣驾,皇上自然诸事都由我了。”

他惊动了谁的神经

清统治者对陈德行刺案极为重视,“必欲穷究主使何人,同谋何人,有无党羽”。为此会讯官吏不仅对陈德反复熬审,用尽酷刑,而且还将陈禄儿、陈对儿以及行刺前几天与陈德有过交往的黄五福、黄二、王四、蒋兴国、魏明亮全行逮捕,严刑究问,甚至传讯了陈德服役过的几个家主。结果如何呢?

同类推荐
  • 乱世之最强CEO

    乱世之最强CEO

    “我能管理好上万人的企业,就能管理好这一片大好河山!”程峰如是说。一个职业经理人穿越回古代,现在管理理念与古代封建制度的撞击。“我能玩转董事会,就能玩转你们这些老古董。”游走于党派之间的权利游戏,步步惊心。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当现代CEO遭遇古代封建文化时.......精彩开始上演......
  • 踩路

    踩路

    从洪武建大明,恢复宋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到满清入主中原,进一步的民族融合带来的究竟是几百年的繁荣还是灾难,这显然是我们需要明晰的。而我们民族的命运又岂是仅仅此几百年所能完全;放眼世界-定格中国,我们需要一条路,这条路需要披荆斩棘踩出来!这是每一个站在中国土地上的炎黄子孙的责任!让我们一起为民族的未来思考!
  • 刘邦秘史

    刘邦秘史

    自小在掖庭长大的张小明,本来过着毫无担忧的苦难生活,但是偶然的机会让他和好伙伴秋生,撞见在掖庭后院寻找太阳印法的田彩,这一错误的举动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灾难,就连秋生也惨死在田彩的弟子手中---但结局让人意外的是--那阴阳家的禁术太阳印--却在许多年前被田彩的师兄种在张小明的身上--于是田彩妄想将张小明驯化为傀儡--继续为他征服世界,,,,
  • 开城安西王府:史迹·史识·史册

    开城安西王府:史迹·史识·史册

    本小册以介绍作者主持的国家文物局批复“开城安西王府遗址调查、钻探”项目的收获情况为基础,探讨了元代安西王府建置背景,勾勒出陕西西安和宁夏开城两处安西王府之间的交通路线,将考古学与历史学相结合,借鉴古建筑学和蒙元都城等调查发掘研究成果,就开城安西王府宫城与蒙元时期北方路城、投下城、西安安西王府城和元上都宫城、大都宫城、中都宫城在城建规模格局等方面作了比较研讨。
  •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的拐点:改变历史进程的转折点

    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遨游,自然会领略到人类灿烂文明的无限风光。追本溯源,探寻这条长河的源头,会把握弄清人类发展的来龙去脉;观看长河的波澜,会感叹人类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豪迈与艰辛;俯瞰长河的蜿蜒曲折,会感受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没落的沧桑;遥望长河的走势,会为光明战胜黑暗、新生战胜腐朽而欢欣鼓舞。本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生动地介绍了历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历史人物。通过这些故事的阅读,可以形象地把握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大致脉络和基本轮廓。简明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故事,相信会受到读者的欢迎。
热门推荐
  • 傲娇男神不好惹

    傲娇男神不好惹

    在爱情里,如果对你好就是放手让你幸福,那我宁愿让你恨我一生,让你与我捆绑一世
  • 原来青春是这样

    原来青春是这样

    他,光芒万丈,而她又蠢又萌。一个父母离异,一个跟着养母。在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妹关系下,他失忆后居然只认识她?!“哥哥把糖还我!”“不要。”“......“凌凌居然长大后才发现:原来我的青春是这样?!
  • 落殇微凉

    落殇微凉

    第一次见面,就毫不客气的赐了他一巴掌。第二次见面,竟然在老爸公司。第三次见面,他竟一跃成为自己的小叔。天!倪羽铌暗叹,世事弄人啊!但,有个帅的没天理的小叔也应该不错吧。"小叔,打扰别人约会会遭雷劈的""老子不怕""小叔,吃别人剩下的饭不干净""得不了传染病""小叔,只有一间房了""没事,挤挤就好"某男奸笑。
  • 趣味博弈学

    趣味博弈学

    用博弈论的原理和精神反观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博弈的世界里,人生时时皆博弈,生活处处皆博弈。博弈可以令我们充满智慧,令我们理性选择,令我们克制自私的天性,令我们关爱他人,令我们豁达,令我们从容前行。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将博弈知识和故事巧妙结合,将枯燥的博弈技巧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
  • 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才艺智慧(中华少年智慧故事金典)

    青少年时期正是塑造人生兴趣,培养人生理想的重要阶段。本书选取了出口成章、妙笔生花、心灵手巧的中华少年多才多艺、艺绝天下的智慧故事。
  • ANNALS OF THE PARISH

    ANNALS OF THE PARIS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雪花那个飘

    雪花那个飘

    1977年的冬天,北国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知青赵长天在高考途中胃病发作无法行进,暗恋他的乡村女教师刘翠翠费尽心力,在最后一刻跌跌撞撞将赵长天背进考场,结果耽误了自己的高考。赵长天如愿以偿走进大学校门,而刘翠翠黯然神伤地返回山村……
  • 问天奇侠录

    问天奇侠录

    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所作所为,只不过是想解心中惑,为自由人!
  •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脱稿讲话 即兴发言

    为什么有的人提起笔来洋洋万言,说起话来却期期艾艾,不知所云;为什么有的人博古通今,言谈起来却反应迟钝,言不及义;为什么有的领导运筹帷幄,讲起话来却结结巴巴,词不达意。相反,有些人虽貌不惊人,但说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人与人为什么在语言上会有天壤之别呢?会说话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脱稿讲话接地气,即兴发言聚人气。一次精彩的脱稿讲话、即兴发言胜过百次机械地念稿。本书从基础到关键,从零教你学会脱稿讲话的艺术,共同探寻即兴发言妙语连珠的秘密。
  • 你和我的沧海流年

    你和我的沧海流年

    紫晗本是在国外生活,由于小的时候受到严重刺激,给她的脑子里留下了阴影,从此之后变的软弱,唯唯诺诺,父亲恨铁不成钢,让她回国锻炼,她不愿意,不想离开从小对她疼爱有加的哥哥,后来仍旧被保镖送回了国,在这期间,她努力表现,却到了各种难题,庆幸的是也遇到令她温暖的她,事不如人意,家人以及她认为的他的背叛,将她伤的遍体凌伤,终于,她想结束这一切,从此离开。过着跟以前大不相同的人生,从此,也将永远改变她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