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405500000017

第17章 康熙:中国家族式管理的样本(5)

本来太子被废除,剩下的皇子只要基本条件合格,就可以进行公平竞争,然后选出一个适合做太子的人选。而事实上呢,这种竞争根本无法开展,因为最终的裁定者,不是一个中立的政治实体,而是一个带有严重倾向性的权威,那就是现任皇帝康熙。

作为现任的权威,对于下一任权威的选择,是具有个人标准的,但个人标准与竞争原则却存在冲突,竞争中表现出的长处和优点,可能反而是权威所讨厌甚至痛恨的。这样一来,事实上就是权威根据个人好恶来选择继承者,而不是通过冷静和理性的分析然后进行评定。

由权威进行选择,这本身就是对公平竞争的否定,有决定一切的权威存在,皇子们何必还要竞争呢,各自去讨好权威就是了。

不过太子被废之后,现任权威康熙皇帝自己也陷入了一种困惑。他不知道,为什么他所拥有的权威,竟然成了太子和自己争夺的对象,而且也成了父子矛盾之中的关键所在。对于皇太子的表现,他就是想不明白,以至连续六天六夜都没有好好睡过。他想不通,就是因为他不知道,在权威只能是唯一的存在时,任何有希望成为权威的人都要参与到角逐中来,不管是父子、夫妇、兄弟,都不例外。

康熙用废除太子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威,但是还没有领悟到权威至上的原则,他想来想去,最后堕入了迷信的深渊。他认为,皇太子的所有表现都是因为“为鬼魅所凭,蔽其本性”,是得了“狂疾”。

储君空缺,为诸位皇子争夺储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各位皇子,以及围绕各个皇子形成的一个个“皇子党”,便展开了激烈的党争。

为什么各位皇子们会进行竞争?那自然是权威的诱惑力在作祟。但是历代的皇子斗争,都没有康熙时代那么复杂,那么惊心动魄。他们之间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就好像高智能犯罪的案件一样,每一方都十分高明,行为计策都十分具有技术含量。

当然这些皇子们这么能干,这么有谋略,也都是和康熙的栽培分不开的。

康熙十分注重对皇子们的教育,他觉得一个国家要有希望,必须让自己的儿子们都有高素质。清朝皇子的教育制度,就是在康熙年间定下的,皇子皇孙六岁开始在上书房读书。康熙亲自为皇子们选定师傅,起初有张英、熊赐履、李光地、徐元梦、汤斌等一代名儒。皇子老师中的汉人师傅,主要负责教授儒家经典;满人师傅称谙达——内谙达教授满文和蒙古文,外谙达教授弓箭骑射技艺。

而且康熙帝还时常抽查皇子们的功课,检验他们的武艺。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严格。正因为康熙对皇子们的教育十分重视,而且也有十分具体的规定,所以皇子们才真正能够学到知识。在这样的关注之下,皇子们的成长自然比较健康,而且还按照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特长,形成几种不同的人才。

政治型。康熙帝培养儿子的主要目标是从皇子中产生一位满意的接班人,以使大清帝国江山永固、社稷万年。首先,以儒家经典教育皇子;其次,以“国语骑射”培养皇子;再次,训练皇子实际能力;最后,传授治国安邦之道。诸皇子的培养教育,以皇太子为重。他对其他皇子,如皇四子、皇八子、皇十四子等,常委以军政重任,既对其加强锻炼,又对其进行考查。

学者型。康熙教皇子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测量学、农学等。康熙帝亲自给皇三子胤祉讲解几何学,并培养其科学才能。后又让胤祉等向意大利耶稣会士德理格学习律吕知识,还在畅春园蒙养斋开馆,派胤祉主持纂修《律历渊源》,汇律吕、历法和算法于一书。允祉还为《古今图书集成》的纂辑作出贡献,成为康熙朝一位杰出的学者。

艺术型。康熙帝对书法下过一番工夫,因此,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们在书法上有一番造诣。他对皇子练字做出了具体规定:每一日要写十幅呈览。在皇父严格要求与督促之下,皇太子、皇三子、皇四子、皇七子、皇十三子和皇十四子等,都写得一手好字。

生活型。康熙帝的儿子们,有的因其生母卑微,没有资格、没有能力也没有条件同兄长们去争夺皇位。如皇十二子生母万琉哈氏为定嫔,皇十五子生母王氏为密嫔,皇十七子生母陈氏为勤嫔,还有连嫔的品级也未受封;有的因年龄太小又无法争皇位,如康熙帝初废皇太子后出生的皇子,到他崩驾时皇二十一子和皇二十二子都是十一岁,皇二十三子九岁,皇二十四子才六岁。他们不求登大位,但求生活好。所以,把他们归为生活类。

按照这种归纳,康熙的很多儿子都属于政治型人才。由于父皇对他们的培养,他们所处环境对政治的重视,他们自己平时不懈的学习和表现,很自然,这些皇子们便一个个走向前台,参与到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之中。

这些皇子们一个个出来表现,以证明自己有成为太子的能力,康熙并不反对。但是康熙十分反感的就是皇子们玩得过火,他绝对不允许在自己的权威地位面前,还有遮盖自己的皇子形象存在。所以他不断地召见诸皇子,对他们谆谆告诫,让他们“勿令生事,安分而行”。

这句告诫有些奇怪,一方面,他对皇子们的明争暗斗表示沉默;另一方面,又让他们不要生事,要安分。

“安分”应该如何理解?如果理解成安于现状,不要谋求太子地位,那么他对皇子们争斗的沉默态度就说不通。

如果说“安分”是安于儿子的身份,不要有威胁自己权威的举动,就完全说得通了。可见一开始康熙就把权威至上原则摆出来,让儿子们心里有数。

但是在巨大的皇权的诱惑下,各个皇子不但不收束脚步,反而变本加厉,铤而走险。他们认为这样做值得。活着干,死了算。这就是他们的逻辑,赌徒的逻辑。

储位之争,从来都是尖锐激烈的。而此次表现得尤为突出,简直就是肉搏战。刀来剑往,明争暗斗,造成政坛摇摆,政局动荡。

为了平息皇子们之间的争夺,康熙决定把废掉的太子复位。然而,复立的皇太子实在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他依然我行我素,结党营私。所以,康熙再次先发制人,在太子被复立三年零七个月后,再次废掉了皇太子。

康熙拥有对继承人选择的绝对权威,也拥有整个王朝的绝对权威,所以要成为继承人,首先要过康熙那一关。但是,怎么让康熙认可自己呢?

当然,不管是什么表现,只要能突出康熙的权威,康熙就喜欢。同样如果违反了这个原则,再好的儿子他也讨厌。

在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皇八子集团就浮出水面。然而,这却是一个彻底失败的皇子集团,只因为它触犯了康熙的绝对权威,而且还在一定意义上威胁了权威。

皇八子胤禩在皇子之中是人缘最好的一个,而且在大臣之中威信极高,他不但能够拉拢普通人,还能够联合其他皇子,团结朝中大臣,为自己制造舆论,扩大加影响。

储位空悬,总显得国家好像缺少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大臣们建议康熙早定储位。康熙命朝中大臣密举可以担任太子身份者。这个密举有点像无记名投票,本来是体现民意的东西,而康熙皇帝这样做,无非是要测验大臣们的心意。可是大臣们还以为皇帝是要按照他们的意思册立储君,于是他们纷纷支持胤禩。

但是胤禩也好,朝臣也好,都想不到康熙皇帝之所以让其他皇子走向前台,之所以要导演一出大臣们投票的闹剧,背后都隐藏着康熙的做人原则。

事实上,对太子候选人的考虑,应该不是简单的以民意取胜,所以胤禩获得的支持率越高,康熙皇帝就对他越发不满。在康熙皇帝这个权威尚在的情况下,大臣们居然对胤禩的呼声最高,甚至有点儿和康熙皇帝持平的感觉。

所以,康熙肯定不会考虑把胤禩作为候选人,而且要反过来打击胤禩集团。果然,在太子胤礽被复立之后,胤禩被锁拿,并且夺去了他的爵位。

但是,康熙完全没有想到,他对继承人问题如此重视,换来的却是父子之间的离心离德。太子谋反、八皇子阴谋让大臣拥立自己,其他皇子各有依托,让康熙最终对儿子们失去了信任。所以他一直到死也没有确立继承人,这却给野心家带来了可乘之机,最终雍正皇帝不明不白地登基,成了他正式的接班人。

同类推荐
  • 生活在大辽时代

    生活在大辽时代

    鉴于现今有如此之多的讲述宋朝故事的书籍,但是讲述辽朝故事的书籍却太少太少了,我们很多人,都是从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获取一点点契丹的信息,但是,毕竟武侠小说不是纪实文学,真实的情况和小说相差太大!那么,我要着眼于向读者还原一个最真实、最彻底的辽朝!
  • 三国谋圣传

    三国谋圣传

    唐枫一个很聪明,又狡猾的毕业生,没有能得到满意的工作,一次意外穿越回了三国时期。酷爱历史的他,能否在这战乱四起的汉末争得立足之地,能否在三国抱得美人入怀,能否用自己的智谋扫平乱世。。。
  • 老佛爷不高兴

    老佛爷不高兴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身后还有一群饱读“之乎者也”、总是把祖制和“爱国”挂在嘴边的保守派和清议派,一群满洲王公贵族和地方大员等既得利益集团,一群偏激而不顾现实的“热血青年”,更有西方的列强的船坚炮利和先进的政治制度……她虽试图励精图治、大胆改革,以使大清这艘破船驶向风平浪静的港湾,但她毕竟是个眼光有限又极其贪权的女人,人性的弱点在她身上被一一放大,最终功败垂成。不过,既然她一心要当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那么就得为晚清这段屈辱史和变革史,背上千古骂名……
  • 曹小象

    曹小象

    重生成为三国第一神童曹冲的曹小象,能够给历史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 目击天安门(四)

    目击天安门(四)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热门推荐
  • 清桐

    清桐

    林雨桐在这个自己所不熟知的世界里第一次真正地喜欢上了一个人,也是第一次费尽心思去追求一个男人,从来没有人告诉过她原来女追男也是件不容易的事。林雨桐:凌天,我想我喜欢上你了。凌天:上海那么多女人喜欢我,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林雨桐只是笑笑,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我的不同。(故事发生年代纯属虚构,不喜勿喷)
  • 永恒无尽的爱

    永恒无尽的爱

    有许多种的爱是可以飞越时空,无论经过多少岁月的洗涤,依然是那么的真实与永恒!年轻的姜凯轩从平凡走到辉煌,在不同的岁月中不断刻录著无尽的美丽记忆与沧桑情感,走过学生之爱、经历伙伴之恋、进入悸动的相依、来到和谐的相守、创造永恒的情爱。
  • 血神弑天

    血神弑天

    江乐被同门陷害,不幸身中尸毒,为压制尸毒短短几年修为跌落,成为外门笑柄!直到一个神秘青年的出现,告诉江乐,他身怀魃之血脉,从此江乐的人生踏上修炼僵尸的道路……僵尸修炼武技,听说过吗?僵尸还会炼器,还会……总之会的事情多了……
  • 三九山

    三九山

    天上有天庭,地下有地府,中间有座三九山。
  •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政府公共舆论管理

    本书对此做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界说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作者着力探究了三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一,是如何维护公众的舆论权,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前提和基础问题;其二,是如何对公共舆论进行适度干预,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有限性或边界问题;其三,是政府如何在前两者基础上,正确引导公共舆论,这是政府公共舆论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最后,在我国,加强和完善政府公共舆论管理,旨在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此可见,研究政府公共舆论管理,不仅仅是政治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需要,而且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深入发展的呼唤
  • 盛夏千帆

    盛夏千帆

    是谁的身影默默守候,又是谁的身影在阴影中黯淡离场?盛夏,是一个难以言说的故事,是一场难以描述的悲欢离合。他们在盛夏相遇,谱写一道道如烟花的绚丽,叙说一场场没来得及填补的遗憾。盛夏千帆已过,初心能否依然?你好,盛夏。
  • 噬苍茫

    噬苍茫

    在修炼的道路上什么才是真正的王道?一把玄剑带出几多恩怨情仇!他忍辱负重又当何去何从?身不由己的际遇却道出最纯真的心境
  • 月帝

    月帝

    他,遭尽欺凌,他,被称为废材。然他月夜觉醒,斗转星移,逐步揭开父母失踪之谜,且看他如何力压群雄,武道称帝。
  • 末世男孩

    末世男孩

    一场末世,一个本该平凡的男孩却变得不平凡,一切都是应为这末世的来临!
  • 大唐追美记

    大唐追美记

    晚清为华夏女子特战队的一员,一次执行任务为救战友而陷入敌人陷阱被敌人重重包围,无奈之下只好纵身跳下悬崖,企料被闪电击中,意外的穿越到了古代,这里的一切都与叶晚清所熟知的历史不同,唐朝的开国皇帝竟然不是李渊,许多历史名人居然在一个时代出现,一代名将薛仁贵既然是自己的小弟!哦买糕的!而且最重要的是,也许在穿越过程中被闪电击中的原因,叶晚清竟意外的获得了一种特意功能……然而在现代被世人所禁忌的百合之恋,现而穿越到了古代,叶晚清能否寻得真爱?富家大小姐、一代名妓、英姿飒爽的女将军,还有皇帝的女儿,古代众多美女究竟叶晚清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