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腾波恩先生是美国资深的新闻评论家,他在哈佛大学当学生时,曾参加过一项讲演竞赛。他选了一则短篇故事,题为《先生们,国王》。他把这篇故事逐字背诵,并预讲了许多次。但在比赛那天,他说出了题目“先生们,国王”之后,就脑子里一片空白,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他顿时不知所措,但在绝望之下,他开始用自己的话来说故事,当评审把第一名奖章颁给他的时候,他真是吃惊极了。
从那天起,卡腾波恩先生便不曾再背过一篇讲稿,通常他只做些笔记,然后自然地对听众说话,绝不用讲稿,那是他广播事业里成功的秘诀所在。
心理学家的建议
为了克服心理上的羞怯感,建立起正常的自信心,医生和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以下一些有益的建议:
有意识地多和周围的人接触
在和别人交谈时不要踌躇、畏缩,要相信自己说的话和别人说的话是同样重要的。
和别人接触时,多想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忘掉你的缺点和弱点,甚至不妨把优点列成表,每天提醒自己,以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事先想好你想说的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显示自己这方面的经验和技能。
多做深呼吸
如果你在人多的场合感到羞怯、恐惧,可以立刻做几次深呼吸,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开,听听他人的谈话。要牢记,别人也与你一样关心着自己留给周围人的印象,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羞怯心理。
树立自信
学会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关键时刻表现自己;做有心人,记下你感到不安的事情,预先作好克服它的准备;让自己经常处于松弛状态,尽量自我解脱,松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关键;改变你的身体语言,微笑是最能缩短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距离。
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了解专家的建议,或听取朋友关于交际成功的经验,并不能让你一夜间就完全克服羞怯心理。事实上你内心深处仍然感到羞怯。但是只要你不断和人们沟通,努力去克服羞怯心理,那你就能拥有自信与大方的笑容。
做有心人,记下你感到不安的事情
当你记下你的害怕与担心时,你会觉得这些害怕和担心不可思议,而且完全没有必要。但这却是极有效的自我心理治疗方法,并且你可以为此预先做好克服它的准备。比如你演讲时,拿讲稿的手会抖,那你不妨把讲稿夹在写字板上,这样拿在手上就可能不会抖了。再比如去面试。也许你担心交谈当中会缺乏应变能力,那么你不妨在交谈前先猜想对方将怎样提问,把要回答的话想好,甚至自言自语地进行不懈地练习。这样就能临场不惧,应付自如。
让自己经常处于松弛状态
羞怯的人常常过于关心自己的表现会引起他人怎样的反应,因此心情常处于紧张状态。当你与人交往处于羞怯或紧张气氛中时,应尽量用玩笑或幽默来自我解脱。当你脸红时应尽量忘却它,不要担心别人是否会在意——其实你在别人心目中,你并不如你自己所想的那么窘迫,那么让他们注意,如果你能把注意力集中到你所应当注意的人或事上,你应会渐渐忘记自己的不自在。心理学家认为,松弛是克服羞怯心理的关键。
改变你的身体语言
害羞的人往往给人以孤僻、冷傲的表象特征,而实际上他们内心深感胆怯、孤独与渴望交流,但因为其表象使人们无法了解这些信息,反而回应以远离和同样的冷傲不屑,从而令害羞的人越发感到不安。改变这种状态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改变身体语言。人际交往的身体语言中,最具魅力的是微笑。微笑是友善的表示、自信的象征。微笑可以使你摆脱窘境,可以缩短你与他人之间的感情距离,可以化解朋友问的误会,同时微笑可以减少你羞怯的感觉。
你容易产生羞怯情绪吗?
1.你知道朋友的家就在这条街的某一段上,可是门牌号记不清了。这时你——
A按响一家门铃打听清楚,说不定就碰对了。
B找电话亭给朋友打电话询问一下。
C在街口慢慢一家家找。
2.如果你的上级要你对他直呼其名而不是称呼其职衔,你会感到——
A很高兴。
B无关紧要。
C有点不习惯。
3.进入一个全是陌生人的房间时,你——
A犹豫半天才跨进去。
B一直等到有其他人才随着一起进去。
C毫不犹豫地走进去。
4.在日常例会上,你有个不同想法想谈,你会——
A站起来侃侃而谈。
B会后向有关人员私下提出。
C希望会场中有人代你提出。
5.你和家人去餐馆吃饭,无意发现邻座坐着那位大名鼎鼎的钢琴家,你——
A极想上去请他签名,但只是局促地坐着不动。
B在家人的撺掇、鼓动下,鼓足勇气上前提出你的请求。
C自自然然走到他桌前搭讪。
6.一次小型聚会上,你看见一位吸引你的异性,你——
A希望他(她)能够注意自己。
B请朋友引见。
C走上前去来一番自我介绍。
7.国庆节单位搞联欢会,领导委托你作节目主持人,这时你——
A欣然接受。
B答应试试,心中有点打鼓。
C觉得不可想象,坚决推掉。
8.家里来了一位你从未晤面的客人,你——
A轻松地进行攀谈。
B开始有点紧张,后来就好了。
C一直担心自己举止失当。
9.从店里买回一件新的服装,何时你开始穿——
A回家就换上。
B买回来先放着,直到家人催促才穿,或有限的小范围试穿。
C一直看到周围有人穿上同款的,才穿出去。
10.一年一度的业余合唱节到了,你是合唱队成员之一,指挥给队员排位置,你希望被安排在——
A第一排中间观众视线的焦点上。
B旁边都有队员遮挡的后排位置。
C随便哪儿,只要不是中间就行。
11.上司派你去码头接客人,告诉了你那人的姓名及外貌特征。你在上岸的人流中看到这样一个人,这时你会——
A大步上前加以证实。
B把写着“接…”的牌子在他的视线内晃动希望引起他的注意。
C站在一边,直到其他旅客走光,确定他也在等人才去招呼。
12.在舞会上,有位你并不相识的异性一直凝视你,你会——
A以同样的方式回报他(她)。
B扫对方一眼,又装作未察觉掩饰过去。
C微微低头或将脸扭开。
说明:A、5分B、3分C、1分
分数为12——22:是个十分自信的人,很少拘谨,这使你能捕捉到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你必须注意分寸感,以维护自己的尊严。
分数为23——46:是个羞怯度中等的人,这会给你的行事造成一些障碍,但多数情形下事情会发生转机。如果处理得当,它反而会成为你惹人喜爱的因素之一。
分数为47——60:你的羞怯心理较重,对自己缺乏信心,不喜欢公开亮相,无意与他人竞争,遇事犹豫不决,很不善于交际;另一方面,你勤于思考,机敏睿智,为人谨慎,凡事多为人着想,不蜚短流长,这是你的长处。不必对自己过分苛刻,也不必把周围的人看得太高。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其所长,有其所短,你也拥有别人所缺乏的东西。关键是善于鼓励自己,善于扬长避短,你也许不适于领导他人但却是很好的合作伙伴。
§§§第四节说与听的艺术
善说者还需善听,有时候,听的作用要大大高于说的作用。语言关键是要简洁明快。
每一个成为会说话的人的一个关键是使人高兴的能力。
学会倾听
如果你希望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注意倾听的人。“要使人对你感兴趣,先要对人感兴趣。”问别人喜欢回答的问题,鼓励他谈论他自己及他的成就。
不要忘记在与你谈话的人,对他自己,他的需要,他的问题,比对你及你的问题要感兴趣100倍;他的牙痛对他要比死亡百万人的天灾还重要得多;他注意他颈上的小节比注意非洲40次地震还多。马可生大概是世上最著名的名人访问者,他说许多人不能使人对他们发生好印象,因为他们不注意倾听。“他们极关心他们自己要说什么,他们不打开耳朵……大人物们曾告诉我,他们喜欢善于倾听者比善于谈话者多,但能倾听的能力,好像比任何别种好性格都少见。”
不只大人物们切求善于倾听的人,连平常人也这样。正如《读者文摘》有一篇文章中所说的:“许多人请医生,他们所要的,不过是一个倾听者。雄辩所能展示的风光,无论有多强的感染力,仍免不了语言的局限。倾听则能够在滔滔的话语瀑布中发现一个人隐秘的心语。没有人会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完全暴露给别人,也没有人能够不让自己的愿望从言语中流露出来。因此,了解别人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倾听。”
心浮气躁的人,也是耳目闭塞的人,有多少生活的真谛离他们远去,如同悭吝的人没有朋友。浮躁的人不善倾听,是因为没有一副胸怀容进别人的声音。他们急于表达,如同建设一处又一处半途而废的工程。
一个人最不了解的其实是自己。人们只了解自己的欲望,不了解自己的本性;只了解自己的所缺,不了解自己的所有;只了解自己的容貌,不了解自己的形象。为此,要学会倾听,它像澡堂里面的镜子,茫茫雾气凝为水珠淌下来之后,镜里就有真容。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遭逢大事的时候,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如神示,导引迷路的人走出森林。人只有在最倾力思考的时刻,才会听到内心的声音。心灵在宁静的时刻,才能拨奏琴弦。
梭罗在瓦尔登湖独自一人居住了两年。他那些精美的文字,恰是返璞归真之后所记录下来的内心的声音。梭罗、惠特曼、泰戈尔都是内心声音的伟大的倾听者,他们作品的价值并不逊于那些伟大的雄辩者,譬如巴尔扎克、雨果、普鲁斯特。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与机遇的脚步声。
A=X+Y+Z
在我们的一生中,见过的人,说过的话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人可能大多数已经淡漠了,大多数的话也都忘记了。
回想起来,真正成功的几件事中,我们所能记住的话可能就是那么寥寥几句,却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长篇大论固然也是口才,但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或素材,也没有长期的技巧演练,那么你还不如三缄其口。
有个笑话说:人有两只眼睛,两个耳朵,一张嘴,是因为上帝想让我们多听,多看,少说话。
平常生活中,多话的人往往是废话连篇的人,十句话里有一句能涉及到主题都不一定,跟这种人谈话,实在是一种非常累的事。如果把他那九句没用的话全部删掉,只要重要的几句,语言效果就大不一样,别人听起来省力省时,办事也明确具体。有个美国记者去访问爱因斯坦,临走的时候他问什么是成功的要诀。
爱因斯坦想了一想,“如果A是代表成功,”他说,“那么这公式就是A=X+Y+Z。A代表成功,X指工作,Y指游戏。”
那么,Z是什么呢,那记者问。
“这个,”爱因斯坦说,“就是把嘴闭起来。”
是非只为多开口
教人少说话,多做实际工作,这是古今中外的哲人学者留给他们后代、弟子的最普通的训诲。所谓是非只因多开口,即语说得多,出毛病的机会也就多。
大智若愚的人不随便说话,惟胸无点墨的人喜欢大吹大擂。“宁可使人怀疑你是浅薄,胜于一开口就使人证实你的浅薄。”这是值得大家牢记的名言。
其实,总是在说的人,缺乏对别人的尊重。为什么呢?
因为在他心中,自己总是比别人高明,心目中只有自己,事事都要以我为中心。但是,即使你的见识真的比别人高明,这种态度也是要不得的。这种习惯会使你与朋友、同事的关系反而因此疏远。因为同事之间会由于你很少听取对方的具体感受,而不愿意为你提供一些他们的看法和意见,更不敢向你进一步忠告。
改善的办法是养成尊重别人的习惯,你说,也给别人说的机会,并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分析当时是否该打住话头了。
说话的目的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我们谈论的问题中十有八九是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的,你的意见不一定就是对的,而别人的意见也不一定就是错的。
关键是说话之后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希望谈话能够促进朋友和同事间的关系,你就应该让他说,他说的时候,你要认真地倾听,并根据他的语气和看法适当地插入两句。
他说得越多,越能感觉到你对他的尊重,这样,两个人的关系也就必然能够增进一步了。假如他说,你也说,双方其实根本都未明白对方在说什么,只是互相不停地表白自己的观点,这样肯定只会不欢而散。
我们的人生,需要大家共同的理解和帮助,良好的口才必不可少。但是良好的口才绝不等于长篇大论,有些时候,无声处的语言是最好的口才。
在别人说话的时候,如果没有特别需要马上表达的意见,不妨仔细倾听。如果有些想法和意见,则在他一段话说完之后,以简洁的语句提出来,并主要了解一下他的看法。
说话需有分寸
现代社会中,我们常说说话要有个分寸,如果我们不会把握这个分寸,那就只能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并不是所有的话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适合拿来公开谈论。
要成为成功的商业人士,就须懂得掌握说话的分寸。
以下是一些谈话的禁忌:
自己的健康状况
除了自己的亲朋好友,没有人会对他人的健康检查或过敏症感兴趣。
他人的健康状况
有严重疾病的人,如癌症、动脉硬化、关节炎等,通常不希望自己成为谈话的焦点对象。不要在遇到病中友人的时候愁眉不展,如果他回来工作,应像平常人一样待他,不要提起他所经历的病痛。
有争议性的话题
除非很清楚对方立场,否则应避免谈到具有争论性的敏感话题,如宗教、政治、党派等而引起双方抬杠或对立僵持的状况。
东西的价钱
一个人的话题若老是绕着“这值多少钱?”“那值多少钱?”会令人觉得他是个俗不可耐的人。某人的房子、汽车值多少钱并不关其他人的事。
个人的不幸
不要和同事提起他所遭受的伤害,例如他离婚了或是家人去世等。当然,若是对方主动提起,则需表现出同情并听他诉说,但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追问不休。与刚刚遭受到不幸的人谈话,你最好是让他尽自抒发。但如果不幸的主角是你自己,则在谈公事时,应尽量不要插入自己不幸事件的话题,因为这将使人为难——别人不知道该如何表示同情,还是只要说一句“真不幸”,然后就可继续讨论公事。
老生常谈或过时的主题
那些会使人在心里想“又来了”的话题并不是好的话题。
害人的谣言
工作中常有很多机会可以散布对他人前途不利的谣言,当你要开始谈论这些闲话之前请先思考一下:无论是“添油加醋”,还是这些内容可能都是真的,一旦说出口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一位能为属下辩护的主管应表现出领导者的风范,即使是一句“我认为这对他不公平”,都会令别人佩服、尊敬。如果要停止别人继续讨论这些闲话,可以准备一些有趣的话题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不妨先学少说话
生活中有许多是非之争多是因为谈话多了。往往真正有学问的人大智若愚,不太乱说话,相反那些腹中空空、有几点文墨的人却喜欢大吹大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