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85

第185章 开元盛世背后(2)

在暗无天日、肮脏潮湿的牢房中呆了几天后,张说仿佛一下子就苍老了。当宦官高力士受玄宗之托前来探监时,看到的不再是那个飞扬跋扈、盛气凌人的首席宰相,而是一个披头散发、目光呆滞的干巴老头。

高力士叹了叹气,回宫向玄宗奏报:“说(张说)蓬首垢面,席藁,食以瓦器,惶惧待罪。”(《资治通鉴》卷二一三)

玄宗闻言,也不禁有些怅惘。回想往日种种,张说还是为国家作了不少贡献,其文学才华也是当世少有,如果就此埋没,实在是可惜。

一向善于揣摩人主之意的高力士见状,赶紧对玄宗说,张说曾在东宫担任侍读,跟随陛下多年,且于国有功,理应从宽发落。

玄宗深以为然,数日后下令,罢免了张说的中书令之职,其余一切如旧。

随着张说的下台,宇文融与张说的斗法总算告一段落。然而,政坛高层的矛盾纷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整个开元中后期,乃至整个天宝年间,帝国的高层政争还将越演越烈。目前的这场对决,只不过刚刚露出冰山一角而已。

就在外朝大臣相互倾轧的同时,玄宗的后宫也打响了一场争位夺宠的战争。

交战双方,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嫔妃。

这个皇后姓王,这个嫔妃姓武。

这一幕看上去似乎有些眼熟。

许多年前,帝国的后宫也曾有一位姓王的皇后,因无子而失宠,最后被废黜了皇后之位;还有一个姓武的昭仪,深受宠幸,咄咄逼人,“阴怀倾夺之志”,最后终于如愿以偿地戴上了凤冠。

如今的这位王皇后,一样是无子、失宠、色衰爱弛,后位岌岌可危;而如今这位姓武的妃子,正是当年那个武昭仪的侄孙女,并且跟她一样深受宠幸,咄咄逼人,也跟她一样“阴怀倾夺之志”……

一切似乎都与七十年前“废王立武”的那一幕如出一辙。

历史会重演吗?

后宫的战争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唐玄宗和王皇后都应该算是一对患难夫妻。

早在玄宗还是临淄王的时候,王皇后就是她的王妃了。当时韦后专权,李旦遭到排挤,整个李唐皇族的命运都有些前途叵测,至于小小的临淄王李隆基,更谈不上有什么远大前程。正常来说,就算后来李旦有了出头之日,李隆基作为庶出的第三子,充其量也就是做一个逍遥王爷,根本不可能有入主东宫的机会,更不用说登基当皇帝了。

所以说,在当时的情势下,王氏嫁给李隆基,就意味着要和他一起面对未知的命运,一起承担难以预料的祸福。换言之,要想有一个美好的未来,王氏就必须和李隆基共同创业,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

后来,当李隆基开始策划唐隆政变的时候,王氏就成了他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上(玄宗)将起事,(王氏)颇预其谋,赞成大业。”(《旧唐书·后妃传》)由此可见,王氏并不是一个坐享其成的少奶奶,而是一个能和李隆基同甘苦、共命运的贤内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共患难的贤内助,只和玄宗一起享受了几年荣华富贵,就被彻底冷落了。

表面的原因,是她没有生育能力。

如果是在今天,女人不能生育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缺点,甚至很多女性不愿意生育孩子,也不会遭到丈夫的歧视或社会舆论的谴责。然而在古代,这可是非常要命的一种过失。因为古圣贤规定,女人只要犯了“七出”(丈夫休妻的七条理由)中的任何一条,她老公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把她休掉。而“无子”就是“七出”中的第二条,仅位列“不顺父母”之后,比“淫”“妒”“恶疾”“窃盗”什么的还要严重。

更何况,王氏还是母仪天下的皇后,“无子”就更是一种不可饶恕的缺点,足以使她在皇帝和天下人面前抬不起头来。

可是,导致王皇后被冷落的原因还不仅仅是无子。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玄宗爱上了别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武氏。

武氏是女皇武曌的侄孙女、恒安王武攸止的幼女,算起来还是玄宗的表妹。武攸止早亡,所以武氏很小就被接到了宫中抚养。开元元年,武氏差不多十五岁左右时,被李隆基纳入了后宫。

也许是因为武氏多少继承了武曌的基因,或者是从小生长在宫中,受到了较好的文化教育,所以不仅美丽温婉、举止优雅,而且熟悉古籍经史,言谈之间总是引经据典,颇有才女风范,因而很快就博得了玄宗的宠爱。自开元元年进入后宫,短短几年间,武氏就连续为玄宗生下了二子一女,而且一个个长得端正美丽、活泼可爱,让玄宗喜不自胜、爱不释手,同时也让不能生育的王皇后嫉妒得眼冒绿光、几欲抓狂。

可让玄宗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几个可爱的小皇子和小公主出生没多久,就一个接一个地相继夭折了,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

玄宗为此伤心不已,但对武氏的宠幸却有增无减。

不久,武氏又生下了寿王李瑁(初名李清)。出于女人特有的直觉,武氏相信,把孩子留在宫中抚养实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搞不好又会像前几个一样无疾而终。于是武氏就想了一个办法,在征得玄宗的同意后,把孩子送出了皇宫,寄养在孩子的大伯——宁王李宪的家中,连哺乳都是由李宪的妻子元氏代劳的。

后来,李瑁果然平平安安地长大了,在宁王府一直长到了十余岁,才被玄宗接进了宫中。

随着李瑁的健康成长,武氏的野心也开始逐渐膨胀。她深知,一个女人仅凭容貌,是不可能长久留住男人的心的。要想长保眼前的荣华富贵,唯一的办法就是像当年的武昭仪一样,不择手段地夺取皇后之位,然后再设法让自己的儿子入主东宫。

对于武氏的夺位野心,王皇后当然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她为此陷入了深深的忧愁和恐惧之中。

每当想起武氏那张妖艳的面孔,王皇后就会气得浑身哆嗦。可除了在心里一遍遍地诅咒之外,她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对付这个情敌,更不知道该怎样避免被废黜的命运。出于本能,王皇后不止一次地在玄宗面前表现出了对武氏的痛恨,经常恶语相加,有时候说到伤心处或激愤处,还会出言不逊,把玄宗也给数落进去。

可想而知,王皇后这种“泼妇骂街”的行为只能导致玄宗对她更深的反感。

有人说,憎恨别人就像是为了逮住一只耗子而不惜烧毁你自己的房子,但耗子还不一定逮到了。

如今,王皇后用这种本能的方式发泄她的憎恨,的确既无助于逮到耗子,又面临着烧毁自己房子的危险。

本来玄宗对她只是冷落;现在玄宗对她几乎就是鄙夷和厌恶了。

于是玄宗开始把废黜皇后的事情提上了议事日程。

当然,玄宗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这件事情。废后毕竟是一桩大事,在没有很成熟的考虑之前,他不想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所以,他只是暗中和一个比较亲近的侍臣开始了相关的谋划。

这个侍臣就是先天政变的功臣之一,时任秘书监的姜皎。

姜皎跟随玄宗多年,早在临淄王时代,他就是玄宗的好友。玄宗即位后,表面上和他君臣相称,实际上友情依然如故,还是拿他当哥们,时常召他进入寝殿,“与后妃同榻”,一起击毬斗鸡、宴饮作乐,而且前后赏赐给他的“宫女、名马及诸珍物不可胜数”。(《旧唐书·姜皎传》)先天二年,在铲除太平一党的过程中,姜皎积极参与谋划,事后因功拜殿中监,封楚国公,实封四百户。

开元初年,玄宗开始罢黜功臣,姜皎也因“权宠太盛”被“放归田园”,但是几年后便被重新起用,初为宗正卿,后任秘书监。

对于这样一个鞍前马后追随多年,既是功臣又是哥们的人,玄宗自然是非常放心的。而且姜皎对后宫的情况知根知底,玄宗老早就不把他当外人了,所以此刻要找人商量,没有谁比姜皎更合适。

然而,玄宗绝对没有料到,就是这个让人放心的哥们,得知他想废黜皇后,不仅没帮他拿什么主意,反而一出宫就把事情给泄露了。

史书没有记载姜皎泄露此事是有心还是无意,但是从他泄露的对象来看,似乎是有意为之的。因为对方是滕王李峤,身份比较特殊,既是宗室亲王,又是王皇后的妹夫,相当于跟玄宗既是堂兄弟又是连襟。所以姜皎很可能是对玄宗废黜皇后的事情不太赞同,但又不敢当面劝谏,只好跟李峤通气,希望他能劝玄宗回心转意。

事实是否如此,我们今天已经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姜皎完了。

从玄宗得知他把事情泄露出去后,就已经在心里宣判了他的死刑。

玄宗没想到,姜皎居然是这么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人,废后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这小子就把风声传了出去,这不是撕破他李隆基的天子颜面,并且陷他于十足被动的境地吗?!

玄宗也懒得去深究姜皎这么干的动机了,就算他是出于善意,也同样是不可原谅的。

盛怒之下,玄宗即刻命人逮捕了姜皎。几十年的兄弟和主从之情,就此恩断义绝、一笔勾销!数日后,玄宗以“妄谈宫掖”的罪名,把姜皎杖打六十,流放岭南;同时被株连的还有姜皎的弟弟姜晦,从吏部侍郎任上一下子被贬为远地司马,此外还有亲党数人,或流放或赐死,一同遭受了一场无妄之灾。

姜皎带着浑身杖伤走上了流放之途,但是没走多远就含恨而终了。

由于闹出这场意想不到的风波,所以玄宗只好暂时搁置废后之事。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一旦时机成熟,玄宗还是会义无反顾地废掉这个黄脸婆!

都说男人一旦变心,九头牛也拉不回来。李隆基很快就将用他的实际行动,再次向我们证明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姜皎之死,为“伴君如伴虎”这句古训作了生动的注脚。这件事告诉我们,在皇帝身边讨生活,是一件多么艰难又多么危险的事情。而对于王皇后来说,姜皎事件更是让她惶惶不可终日。通过这场意外风波,王皇后强烈感觉到了天子的决绝、冷酷和无情,同时也更强烈地预感到——姜皎的今天,很可能就是她的明天!

好在王皇后平常待左右不薄,所以也没有人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玄宗虽然一直想抓皇后的小辫子,可由于后宫的上上下下全都忠心护主、谨言慎行,所以始终找不到强有力的废后借口,只好让这件事一直拖着。

到了开元十二年秋,距姜皎之死已经过去整整两年,玄宗的后宫始终风平浪静,再也没闹出什么事情,貌似皇帝已经打消了废后的念头。

可王皇后知道,这是假象。除非自己的肚子争气,马上给皇帝生一个大胖小子,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否则被废黜的危险就一天也不会消除了。

然而,儿子岂是说生就能生的?当初年轻时天天跟皇帝呆在一块还老是没动静呢,如今皇帝一年半载才来敷衍一下,又怎么可能怀上呢?

除非出现奇迹……

一筹莫展的王皇后只好找她哥哥王守一商量。

对于妹妹的处境,王守一也是感同身受、焦急万分。因为妹妹一旦被废,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虽然他也是先天政变的功臣,可自从玄宗亲政以来,功臣就是衰人的代名词,远的如刘幽求他们,近的如姜皎,哪一个不是说下台就下台,说完蛋就完蛋呢?所以,要想保住荣华富贵,唯一的办法,就只能祈祷上天垂悯,让妹妹赶紧生个儿子!

为此,王守一暗中找来了一个叫明悟的和尚,让他作法施咒,看能不能创造奇迹。

明悟大师胸脯一拍,这事包在贫僧身上!随后就帮王皇后做了一场“祭祀南北斗”的法事。具体的做法是:拿一块“霹雳木”3,木头上写上“天”“地”和“李隆基”的字样,再用这块木头祭祀南北斗,佩戴在王皇后身上,最后再让王皇后念一句咒语,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的确,明悟大师做完这场法事后,旷日持久的废后事件总算有了一个了局。

换言之,有人总算大功告成了。

谁?

玄宗。

当然,还有那个对皇后之位虎视眈眈的武氏。

玄宗和武氏苦苦盯了王皇后这么长时间,等的不就是这么一个破绽吗?如今王皇后如此自摆乌龙,又岂能逃过玄宗和武氏的眼睛?何况请和尚做法施咒这种事,在当时称为“厌胜”,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高宗时代的王皇后,就是因为搞厌胜被武昭仪揭发,才导致高宗下定了废后的决心。如今这个王皇后还来这么一套,又怎么可能不重蹈当年那个王皇后的覆辙呢?

尤其让人啼笑皆非的是,东窗事发后,有关部门调查后得知,明悟和尚教皇后念的那句咒语,居然是:“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佩戴这块霹雳木,必定可以生儿子,而且将来还能像则天皇后一样!

像则天皇后什么?

傻瓜也知道,当然是像则天皇后那样临朝听政、大权独揽了。

假如咒语说的是“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之类的东西,也许玄宗还不至于暴跳如雷,可偏偏神机妙算的明悟大师给整了这么一句,就休怪皇帝无情无义了!

开元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玄宗正式下诏,将王皇后废为庶人,打入冷宫,同时将王守一贬为潭州(今湖南长沙市)别驾4。

王守一惨惨戚戚地坐上了贬谪的马车,可刚刚走到半路,玄宗又追下了一道诏书,将他就地赐死。

三个月后,废后王氏在冷宫中郁郁而终。后宫上上下下,凡是侍奉过王氏的人,都为之怆然流涕,追思不已。

听到王氏去世的消息,玄宗李隆基也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毕竟是结发夫妻,毕竟共同经历过一段相濡以沫的岁月,如今斯人已去,玄宗独自凭栏,内心也不免有些悲伤和懊悔。(《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废后王氏卒,后宫思慕后不已,上亦悔之。”)

历史总是如此惊人地相似。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冤案

    中国历代冤案

    正是在这种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过程中,有多少仁人志士被冤杀,有多少一心为国为民的忠梗之士身陷囹圄,甚至遭灭门之祸。不难想象,在这种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天下臣民的身家性命系于君主一言,即使再英明的君主,也难免会产生冤案。这些君主或有意,或无意,或受某些佞臣的蒙蔽,使一些忠梗大臣被误杀,这就成了很普通的事,历代皆有。人们还可以看到,君主专制越是强化的时代,这类冤案就越多。全书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考虑到故事之间的联结性(人物和时代背景),我们将中国分类史概分为上古至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这五个时间段,以此来展开中国冤案故事的叙述。
  • 大宋之独步天下

    大宋之独步天下

    宣和三年,会国术的穷小子莫名来到大宋,开始了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梦幻之旅,这里不仅有权谋,还有热血、战争和如云的美女———内忧外患,阴阳易位,谁能力挽狂澜,看我独步天下!
  • 明末贼行

    明末贼行

    明末满清入侵,流寇横行,中原糜烂,百姓离散,千里沃野成白地,户口十不存一二,中华民族面临着历史上最危难的局面。一个现代的普通小白领穿越到明末,他该怎么做呢?
  • 位面骇客

    位面骇客

    家破人亡的哀恸,让一颗浪子的心从此变得坚硬如铁,誓言报复;雷电交加的夜晚,让一个对天怒吼的人拥有了神才能有的能力;穿梭时空!回到过去,发现每一段历史都是平行的,于是售卖现代商品,赚取当代黄金,撬动重大事件,掠夺历史美人,皇后王后、贵妃公主、名妓行首……全部纳入后宫!改变历史并不能改变现在!未来却可以,利用黑科技吊打当代世界轻而易举!然而,即便是心硬如铁的人,也不能对即将发生的事件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凶残的外星生物,疑似外星球的建筑,还有那枚神秘的戒指,这些对于地球文明又代表着什么涵义?
  • 浮生卷之长恨

    浮生卷之长恨

    ··生逢乱世,恰逢对手,这一生多情也空余长恨·····虽想过千百种重设,但最终还是觉得长恨一生却也比从未遇见你更好一些······
热门推荐
  • 混沌帝妖

    混沌帝妖

    陆霄是荒洲大川中的弃儿,被小部落的老族长收养,本以为无法修炼,没想到却是大陆上比较少见的妖师体质,能够通过唤妖塔从妖界召唤契约妖兽。一只青色的小貂成了陆霄的第一只妖兽,一只红色的小狐狸突然冒出来说是他的姐姐。从最开始为了报仇而修炼,到从狐狸姐姐的嘴中听到的这个世界的各种辛秘,再到自己异于常人的体质,陆霄被团团的迷团所困扰。但是随着一点点接触到至高的力量,一个个谜团也在一点点的解开。
  • 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在商业界有一位叱咤风云的女将,有着上百亿的身家,还有一个在演艺圈和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的女儿,人人羡慕,但是所有的人都只看到了她辉煌的外表,没有人知道她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辛酸和痛苦。
  • 雪涟汐

    雪涟汐

    爱,几经无奈,尘雪落尽之时,世间的美,离落了太多,太多……
  • 恶魔校草:小甜心别跑

    恶魔校草:小甜心别跑

    一次阴差阳错,苏七乔招惹了四大家族之首的凌家继承人凌景澈,又刚刚好是自己的未婚夫,之后的日子,壁咚,强吻,让苏七乔后悔当初招惹上了这个恶魔,就在这样壁咚强吻的日子里,两个人对彼此互生情愫,自称是他前女友的插入,情敌的围攻,她该如何解决?【宠文1V1】【绝不弃坑】【读者群:258467470】
  • 一身一浮图

    一身一浮图

    林图,没上过学却满腹经纶,没跳过崖却身怀绝世武学,来到都市注定成为传奇!
  • 霸道男神:甜心女仆跑不掉

    霸道男神:甜心女仆跑不掉

    三年前他和她曾海誓山盟,他说:你是我永远都是我的人。三年后,当她回到相约的地点,他却消失在茫茫人海……等待时,她忽然想起了他说过的学院的学校。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如果他还记得你,如果他还默默地为你做着一切,那他心中一定还爱着你。如果爱你,不管中间经历多大的困难,他最终也会来到你的身边,如果爱你,不管要绕过多少曲折的路途,他也会用真爱温暖你的心……”
  • 漫漫长生

    漫漫长生

    修仙之终莫不是以图长生,然则恒古以来,只传修仙,不见长生。修仙之路漫漫无所见之终,长生真的存在吗?
  • 倾城爱恋:浮生未歇

    倾城爱恋:浮生未歇

    她是亡国公主,而他是自认为害死她的人,却不知,她已复活。复活重生的她。还能认识她吗,这段情又能走下去吗!
  • 星神斗幻

    星神斗幻

    星神斗幻轻小说,就当我捡到那神秘的徽章时,我看见的满地血红的尸体,和那恶心的味道,而后,我遇到的一位较为傲娇高冷的少女,是她让我走进了血色的杀戮中。现在我也只能记得,无限的不幸和痛苦贯穿我整个灵魂,可就当那少女抓住我的袖口时,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勇气。来吧,面对所有一切的不幸,我在被烈焰燃烧,达到星神的领域。
  • 樱花之语,双生青丘璃

    樱花之语,双生青丘璃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犹能夜夜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