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99700000184

第184章 开元盛世背后(1)

都是封禅惹的祸:张说下台

泰山封禅这桩盛事,不仅让唐玄宗李隆基登上了历史的巅峰,同时也让宰相张说走上了人生的最高处,企及了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顶点。在当时的满朝文武中,借封禅之举而极尽荣耀、备享尊宠的,几乎只有张说一人。因为他不仅全程策划了这场盛典,而且自始至终陪同在皇帝身边,抢尽了所有人的风头,俨然成了整个封禅活动中仅次于玄宗的二号人物。玄宗这个领衔主演有多风光,张说这个总策划人就有多炫!

然而,月盈则亏,水满则溢,顶点的到来就是下降走势的开始,从灿烂再往前迈一小步就是腐烂。这既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也是人世间的普遍法则,任何人都概莫能外,张说当然也不能幸免。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四月,玄宗君臣从泰山回到东都还不到半年,山呼万岁的余音还在人们的耳旁萦绕,令人震惊的一幕便发生了——封禅大典的总策划人张说,突然从风光无限的首席宰相,变成了披枷带锁的阶下之囚。

到底出了什么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都要从头说起。

张说这个人有才,可有才的人通常会犯一个毛病——恃才傲物。自从他就任首席宰相以来,凡是百官向他禀报事情不合他意的,轻则被他讽刺挖苦,重则遭他厉声叱骂,总之在他手底下当差,简直是一种精神折磨。那些被他“面折”过的官员,没有人不在背后诅咒他。

假如张说只是让一般官员讨厌,那问题倒也不大,可关键是他太过专横霸道了,一心打压冒尖的人,结果跟皇帝新近宠任的一个大红人也成了死对头。

这个人,就是开元中期著名的财政专家——宇文融。

宇文融,长安万年县人,高门显宦出身,曾祖父官至隋朝礼部尚书,祖父宇文节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宰相,父亲也官任莱州刺史。有这样的家世背景,注定了宇文融在官场上绝不会无所作为。史称他“明辩有吏干”,入仕没多久,就受到了前后两任京兆尹的赏识(其中一个就是后来的宰相源乾曜)。

宇文融的发迹始于开元九年。当时,民间的逃户现象非常严重,朝廷深以为患,时任监察御史的宇文融就向玄宗上奏,建议对各地的逃亡、迁移和虚假不实的户口进行彻底清查。一向对其才干甚为欣赏的侍中源乾曜也极力赞成此事。玄宗遂任命宇文融为特使,专门负责逃户和“籍外田”(不在当地政府登记注册的农田)的清查工作。

宇文融没有让玄宗失望,很快就查获了大量逃亡人口和私自开垦的农田。玄宗非常满意,立刻擢升宇文融为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让他进一步开展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工作。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取最大政绩,宇文融又奏请玄宗,专门设置了十个“劝农判官”,让他们以朝廷特使的身份分赴全国各地,负责监督括户1政策的执行。

特使们邀功心切,遂不顾地方上的实际情况,以严厉的督责手段逼迫州县官吏加大括户力度。由于宇文融圣眷正隆,连朝廷公卿都惧他三分,所以各州县的地方官就更是不敢抗命,为了交差,只好弄虚作假,把当地的原住户也当成逃户报了上去,“于是诸道括得客户凡八十余万,田亦称是”。

逃亡人口被查出这么多,所谓的无照农田也查出这么多,各地上缴朝廷的赋税自然就大幅增长了。当年年底,朝廷就额外“征得客户钱数百万”。(《旧唐书·宇文融传》)

对此,玄宗自然是满心欢喜。

即便民间颇受其弊,很多老百姓也被搞得苦不堪言,可玄宗看不见这一切,只看见了宇文融的显著政绩。当时有个地方官曾上疏朝廷,力陈括户政策导致的各种弊端,却旋即遭到贬谪。不久,又有一个户部侍郎据实上奏,称此次括户使“百姓困弊,所得不补所失”,但奏章一上,又被玄宗贬出了朝廷。此后,满朝文武再也没人敢对此多说一个字,而宇文融也自然而然地成为玄宗最倚重的财政专家。

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八月,宇文融荣升御史中丞,并以“劝农使”的身份前往全国各地考察工作。面对这个天子宠臣,各州县官吏拼命巴结,不管政务大小,一律先禀告宇文融,然后再上奏中书省;朝廷有关部司也都不敢随意批复,总是眼巴巴地等到宇文融拿出处理意见后,才敢作出裁决。

一时间,宇文融俨然成了无冕宰相。

眼看宇文融权势日隆,张说当然是极度不爽,于是处处给宇文融小鞋穿。此后,凡是宇文融提出的议案和建言,无一例外地遭到了张说的推翻和否决。

正在春风得意的宇文融,当然受不了张说的打压,遂将其视为头号政敌,处心积虑想把他搞垮。

就这样,张说和宇文融结下了梁子。

不过,假如张说只是得罪了一个宇文融,恐怕也不至于落到锒铛入狱的下场。他毕竟是首席宰相,无论是资历、威望、贡献,还是天子宠信,哪一点都胜过宇文融。所以,导致张说败落的主要原因,其实也还不是出在宇文融身上。尽管最后出面扳倒张说的人是宇文融,可如果不是张说自己身上出了非常大的纰漏,不管宇文融再怎么使劲,也不可能一夜之间就把他送进监狱。

那么,张说到底出了什么纰漏呢?

说到底,还是封禅惹的祸。

虽然策划封禅是张说仕宦生涯中最辉煌的一件事,但是,世间万事总是利弊相生。张说虽然通过封禅成就了不世之功,但也恰恰是因为封禅酿成了不虞之祸。

准确地说,是张说在此次封禅中犯了众怒,把不该得罪的人全都得罪光了。

从封禅动议刚一提出来,张说就和另一个宰相源乾曜干上了。

源乾曜本来是很低调的一个人,不管是以前的姚崇,后来的张嘉贞,还是现在的张说,源乾曜都心甘情愿给他们当绿叶,老老实实无怨无悔,什么事都顺着他们,从没和他们急过眼。可这次不一样,这是封禅!事情太大了,他不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源乾曜的看法是:封禅活动需要耗费大量的人、物、财力,既劳民伤财又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所以能不搞就不要搞。

然而,一贯目中无人的张说根本不把源乾曜当一回事,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甚至在劝请的奏章中,每一次都把源乾曜的名字强行署了上去,简直有点绑架的意味。源乾曜虽然对此无可奈何,但从此对张说极为不满。所以,当后来源乾曜成为张说一案的主审官时,就公事公办,据实上奏,一点情面也不讲,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除了触怒源乾曜之外,张说也触怒了朝中的文武百官。

由于封禅是件普天同庆的大事,所以相关的制度规定,凡是陪同天子上泰山的礼官,不管之前的官阶多高,一旦参与了盛典,天子就予以“推恩”,一律超拔为五品官。而满朝文武那么多人,当然不可能都以礼官的身份上去。所以,谁能上谁不能上,就要有一个取舍的标准。

这个标准谁来定?

当然是张说。

如果你是张说的亲信、朋友、亲戚,或是中书门下的官员,平时又很会巴结老大,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用礼官的身份上去了。就算你原来是九品,爬一回泰山你就“通贵”2了,胜过你奋斗大半辈子。

假如你完全不符合上述条件,是不是就没戏了?

不,你还可以临时抱佛脚,揣上一些黄白之物或者贵重珍玩去拜访一趟张老大。倘若分量不是太轻的话,那也要恭喜你,你也可以“通贵”了。

这就是封禅背后的猫腻。

然而,也正因为如此光鲜亮丽的事情背后藏有如许见不得人的猫腻,满朝文武的眼睛自然就会像探照灯一样,牢牢锁定在张说身上。所以,当随同天子登山的人员名单一公布,百官立刻炸开了锅,纷纷指责张说滥用职权,营私舞弊。

其实,早在张说公布这份名单之前,就已经有一个下属提醒过他了,说这么干太过招摇,恐怕会惹来众怒,力劝张说三思后行。

这个下属就是后来的著名宰相张九龄,其时官任中书舍人,因富有文学才华而深受张说赏识。

可是,一贯专横的张说并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劝谏,还是一意孤行地把名单公布了,于是就把满朝文武全给得罪了。

在得罪文武百官的同时,张说还得罪了另外一大拨人。从人数上看,这拨人的数量最大,所以他们形成的舆论力量自然也不可小觑。

这拨人就是护卫天子出行的数万士卒。

整个封禅行动,最辛苦的莫过于这些当兵的。朝廷官员乘车骑马,他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步行;夜里当官的都睡了,他们还要站岗放哨、巡逻值夜。所以,几乎每个士兵都认为,封禅结束后,他们肯定会得到一笔丰厚的赏赐。

可结果却让他们大失所望。

由于封禅活动耗费甚巨,张说为了节省经费,就只给士兵们“加勋”,而没有发放任何物质上的赏赐。这些当兵的眼巴巴地盼着赏钱,结果只盼来了没有任何鸟用的荣誉称号,一个个肺都气炸了,拼命在心里问候张说的祖宗十八代。

“由是,中外怨之。”(《资治通鉴》卷二一二)

就这样,张说把参与封禅的人几乎都得罪光了。

可纵然如此,也还不是张说败落的最主要原因。

假如张说因策划封禅而进一步受到玄宗宠信的话,那么就算天下人都在背后戳他的脊梁骨,最后也还是奈何不了他。换句话说,只要哄得皇帝开心,把天下人全得罪了又有何妨?就算天塌下来也有皇帝顶着!

然而,张说的不幸在于——就连他竭尽全力要讨好的天子,最后也对他产生了不满。

这才是最要命的。

玄宗之所以对张说不满,就是因为他在拟定登山名单的事情上太过独断专行了。

就在封禅礼毕的几天后,玄宗大宴群臣,席间有一个穿五品大红官服的年轻官员引起了玄宗的注意。

这个年轻人是张说的女婿,名叫郑镒。

玄宗记得很清楚,郑镒本来只是一个九品官,印象中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政绩,为何短短几天就连升四品了呢?

玄宗随即把郑镒叫到跟前,问他突然升官的原因。郑镒面红耳赤,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最后,还是玄宗身边一个叫黄幡绰的优伶帮他作了回答。

黄幡绰不无讥讽地笑着说:“此泰山之力也!”(段成式《酉阳杂俎》)

这句话既是在提醒玄宗,这个郑镒就是前几天在泰山顶上被“推恩”授官的人之一,同时也是在暗讽郑镒,说他纯粹是靠岳父的关系才得以连升四级的。后人之所以称岳父为泰山,其典故正出于此。

玄宗闻言,心里大为不快。

敢情那天跟自己同登泰山的所谓“礼官”,都是张说的亲党啊?这不是明目张胆地以权谋私吗?!

由此,玄宗对张说的倚重和信任之情大打折扣。

自从封禅归来,张说表面上还是那个风光无限的首席宰相,其实明眼人不难发现——张说已经失去天子的信任了。

开元十四年二月发生的一件事,足以证明张说的失宠。

当时,玄宗征召河南尹崔隐甫入朝,准备授予他御史大夫的要职。张说认为此人粗鄙无文,便奏请玄宗改任其为金吾大将军,同时推荐了另一个人选。

这个人就是几年前因贪赃受贿而遭贬谪的崔日知,据说与张说私交甚笃。

张说的奏章呈上后,玄宗愤怒了。

好你个张说!朕看中的人你认为粗鄙,可你自己推荐的又是什么货色?一个品行不端的腐败官员!就因为和你张说是好友,你就敢公然推荐他担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是什么官?是监察百官的官!一个连自己品行都有问题的官,又如何监察百官?朕把中书令的大权交到你张说手上,难道就是让你这么干的?!

玄宗断然否决了张说的提议,还是依照原计划把崔隐甫调到了中央,担任御史大夫。

崔隐甫走马上任之后,听说自己差一点被张说搞掉,当然对他恨之入骨。

就这样,张说又多了一个仇敌。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张说基本上是自绝于人民了——除了跟他爬上泰山的那一小撮亲党外,他在朝中已经彻底变成了孤家寡人。

眼看张说自己一步步走到了悬崖边上,他的宿敌宇文融心里顿时乐开了花。

此时不出手,更待何时!

宇文融马上去找了两个人。一个是他的新上司、御史大夫崔隐甫,还有一个就是日后大名鼎鼎、权倾朝野的李林甫,不久前因宇文融援引,与他同任御史中丞。

三个人一拍即合,随即分头行动,大力搜集张说违法乱纪的证据。

这一次,张说注定是在劫难逃了。

搜集罪证、弹劾高官历来是御史台的看家本领,何况现在又是纪检部门的三个主要领导联手,加上张说自己的屁股又不干净,皇帝也已不再信任他,如果这样还不能把他扳倒,那简直是没天理了。

敏锐的张九龄觉察出了宇文融的异动,忧心忡忡地告诫张说:“宇文融受皇上宠信,正吃得开,而且头脑精明,工于权术,您不可不防。”

可是,一贯自负的张说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来临。他从鼻孔里发出一声冷哼:“鼠辈何能为!”(《资治通鉴》卷二一三)

开元十四年四月四日,张说眼中的“鼠辈”便正式向他发难了。崔隐甫、宇文融、李林甫联名上疏,以三项罪名弹劾张说:一、私交术士,占卜星象;二、结党营私,腐败奢侈;三、滥用职权,收受贿赂。这三大罪名,随便哪一条都够张说喝一壶的。

此案引起了玄宗的高度重视。他立刻将张说逮捕下狱,随后指定侍中源乾曜、刑部尚书韦抗、大理少卿胡珪,会同御史大夫崔隐甫,组成一个特别法庭审理此案。

由于张说早把朝中的官员都得罪光了,大伙都盼着他早点完蛋,所以审讯结果可想而知。源乾曜等人会审后一致认为:此案证据确凿,张说罪无可赦。

直到此刻,张说才猛然意识到——自己已经成了公卿百官的众矢之的,成了朝野上下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同类推荐
  • 开府万国

    开府万国

    梦回大唐,奏响阵阵悲歌,泱泱五千年的古途,想要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面对几千年的历史的机遇,引导国人思想上的转变,一个现代的男子重生在唐初,面对历史上最大的变革,不知道,路在何方!
  • 纪元1066

    纪元1066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依靠他的自我奋斗,同时也要照顾到此刻的历史进程。上天于我们不公,但是我们人类从不是一个坐以待毙的种族,我们想要的更多,就从我们身边开始,让王座上的蠢材去死吧!让远在亚平宁七山丘上的老迂腐去死吧!让敢于向我们亮出刀剑的人或是畜生,都去死!!孩子,你与我们不同,因为你是一个生而知之的人,你看的比我们远,也就走得比我们更远。老爹我,很期待~~~(ps:此作品基于一部游戏《十字军之王2》两部美剧《冰与火之歌》or《维京传奇》)
  • 朔方集

    朔方集

    本书收入作者研究宁夏史志、地方历史名人和地名渊源以及区域文化等方面内容的文章百余篇。
  • 行秦纪

    行秦纪

    少年苏毅寻梦远古山洞,神秘壁画,不解古语,白衣仙子,让他魂牵梦萦,欲究其奥妙,却遇袭忍者屠戮,勇跳山崖,白光一闪,穿越时空,回到两千多前秦朝,本以为此事偶然,却不知乃天命所在,因果轮回,千年之约,苍生大道,必逢之则必化之。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热门推荐
  • 词概

    词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狐妃不好追

    狐妃不好追

    有神自天来,落在了祈月山。带来了瘟疫,滋生了变异的物种。于是,五国城民恐慌,恐慌,还是恐慌!法宝在手,天下我横着走!所以哪里有妖物,就必定有我——白孤烟!一支人骨玉笛,所向披靡,他就是五国闻风丧胆的祈月山大魔头。一首控魂曲,操控着上万人的灵魂。一句无心之语,她白孤烟亲手把白家送进了坟墓!是帝王的残暴?还是长生不老之术根本就只能是个传说?面对前世发小的报仇,今世的五国共敌的孤独冷月的良苦用心,感动之余,三世情缘在爱恨情仇之间,她将如何去决择?(女主性格欢脱,文风以喜剧相融,如遇雷点,请自备避雷针!)——片断抢先看:(一)“公子,五万两已经是本小姐折算出来的最低友情价了!”白孤烟站着,垂着清幽的眸子,居高临下地看着宇文成双,“你看,你撞了我,我掉进了湖里!湖里水又那么凉,我一个姑娘家家的,身子原本就不是很好!说不定以后就因为这一次被冰水一泡,从此落下什么风湿腰腿疼痛啥的,那可是很严重的。最最重要的,你个挨千刀的,居然三番两次在我爬上岸的时候,还把我再次推进了湖里,只当好玩!”......“我的小心肝又大受了刺激,说不定回家生了梦魇呢?说不定因此受了寒,以至于日后嫁了人,不能孕育了呢?说不定终生治不好呢?以至于相公不爱,公婆不喜而被夫家休了呢?还有我与喜儿一起扶你到医馆的劳工费,洗衣费!还有,你也不想想,你有多重?一般人根本就扶不动你,好吗?!当然,我扶你,虽然很辛苦,不算工钱倒是没有关系,但喜儿是我爹安排伺候我一个人的,她没有义务照顾你,所以,这个费用,你是必须要给的!”白孤烟扳着一根一根葱白玉嫩的手指,细细地数来。宇文成双的手紧紧地捏着笔,手背青筋凸出,墨汁滴下几滴在白色的宣纸之下。感情,就因为她的丫鬟扶了自己一把,她家请丫鬟的终身银钱就要自己全数付?还有,她是不是扯得太远了一点!就差没到老死时,让自己付安葬费了!(二)佳人在怀,怀里独特的芳香暗动,孤独冷月目光中柔情一闪,手臂用力,俯身向着那片香唇凑了上去。白孤烟机灵地双手一推,及时地打断了某人,杏眼怒目:“干什么,不许动手动脚,知道吗?”“嗯!”孤独冷月点头一允,表示赞同,遂即一个蜻蜓点水的快速在白孤烟嘴角一吻,满足而妖娆,“娘子,你看相公多尊重你,你说不动手脚,我就不动!”尼玛,怎么就和这人说不清楚呢?咬牙恶狠狠一吼:“你这也叫不动手脚?!”“娘子,这叫君子动口不动手!”
  • 立宪万岁

    立宪万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沫恋莫恋

    沫恋莫恋

    沫恋固然美好,可莫恋却......两个男孩告诉自己,能给自己辛福。在莫峰和慕容澈之间,究竟该选谁?是选伤了自己心的还是对自己宠溺万分的。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的菡雨沫到底该选谁呢?
  • 大千金

    大千金

    一个小萝莉怎样能够在都市里愉快的成长,生活,玩耍呢。
  • 他是太阳—深拥必伤

    他是太阳—深拥必伤

    风轻花落定,时光踏下轻盈的足迹,卷起昔日的美丽悠然长去。在夜的最后一章,散尽了那段甜甜的香。
  • 半道风水师

    半道风水师

    当苦心追求的一端已经达到,再看另一端,是那么遥远不可及,想去触摸已经是一种奢望。
  • 英雄联盟之技能全开

    英雄联盟之技能全开

    当“盖伦”的QWE技能出现在现实世界里,一位普通大学生的生活从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可思议!我竟然可以拥有游戏里面,各个英雄的技能,还可以放大招!甚至闪现疾跑也能用?”许阳一脸懵逼。参加学校运动会,开着盖伦的Q加上召唤师技能疾跑,跑出世界级职业水平……考试挂科?卡牌大招一开,嚓,每个学霸的答案都不一样,我到底该抄谁啊……约会怕迟到?还是传送到她家附近吧。放个点燃,我其实是个业余魔术师……。”小伙子,请加入我们的异能组织吧……。“”异能组织?那是什么地方……。“”那是拯救世界的地方!“
  • 七界妖魔之都市行

    七界妖魔之都市行

    轮回重生,浮尘一梦谁相随,七界齐出,孤身邀与天下醉。一个少年,凭着一身的修为强大的转世惊天地、泣鬼神、换七界、破规律。美人抱,情人倾,玉女爱。王明阳,一出生就引来“飞僵”打破了村子的宁静。因此,村里人都远离他、排斥他、无视他。好在他生性乐观、要强,与异性的关怀与动物的陪伴,加上正确引导才没有思想扭曲。世界末日,王明阳为保地球与独自一人与末日神战斗,最后同归于尽保住了地球。从此王明阳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重生了的王明阳记忆被封成了许凌霄。末日神被鬼界夺走。七界不同的道路,为了一样的目的谁对谁错?神魔集体来穿到了当代都市会发生什么有趣事?三十六方神器,绝世秘籍。真挚的羁绊,纠缠不清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