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给王政委加个菜……”炊事班长顾顺喜走了过来,端着一盘泡菜放到王文修面前,“这可是你最喜欢吃的……”
“老班长你还记得我的爱好呀……”王文修拈了一块泡萝卜干放进嘴里,“真脆……”
“记得,记得……”顾喜顺说,“忘不了啦……”
“你坐。”王政委尊重地让顾喜顺在自己身边坐下。
“这桌的酒我来分配。”喻正英说着端起酒碗,给桌子上的每个人倒了一点,然后把剩下的小半碗端到王文修面前,“王书记。就剩这么多了,都是你的了……”
“是不是让我提前喝你们的喜酒呀?”王文修开玩笑地说,他看了看喻正英和童书文。
“就算是吧!”童书文不好意思地说。
大伙儿一阵哄笑,把喻正英和童书文的脸搞得通红。
“不过,我可喝不了这么多……”王文修边说,边往顾喜顺碗里倒了一半,“让老班长多喝点……老班长可是一位经过长征的老同志,也是我们先遣团资格最老的战士,他曾经为朱总司令牵过马……这次是上级看到他年大体弱,照顾他,让他留下的……我提议,让我们大家敬老班长一杯。”
大家端起碗,怀着尊重的心情向顾喜顺同志敬酒。
“大家太客气了……”顾喜顺抿了一口酒说,“我也没做什么,就是为大家做做饭,喂喂马……”
“这就是革命工作……”王文修认真地说,“我们大家都应该向你学习,任劳任怨,踏踏实实地工作……”
“向老班长学习!”大家齐声高呼着。
顾喜顺苍老的脸上露出微笑,热泪却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会餐后,孙玉华和童书文把王文修等人安排好,依然兴致未尽。回到县政府就谈起了工作。
孙玉华:“老童。这次攻打野鹭岛的指挥部肯定是放在荷塘镇了。咱们俩还是老规矩,你守好家,我到那里去……”
童书文:“这是当然。你这个指挥官一定要在指挥部喽……”
孙玉华:“别看是在家里值班,责任也不小啊!……春节将临近了,今年春节可是我们新政权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节。一定要让老百姓过得热热闹闹,愉愉快快,过出翻身获解放的喜庆来……”
童书文:“这事儿我也想到了。我准备再给各区布置一次检查,不能有死角,要保证全县每一个家庭,每一位群众,过节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孙玉华:“好。咱们想到一块去了。……这一段时间,尤其要加强治安保卫工作,防止敌人趁我们城里人少的时候,出来破坏、捣乱……”
童书文:“这点我也想到了,你们走了后,我把机关的干部、工作人员、勤杂人员组织起来,成立个临时治安队,多增设一些岗哨,多安排一些巡逻……”
孙玉华:“好啊!看来你这个文人在军事上也进步不小!”
童书文:“还不是因为教训深刻呀……”
孙玉华:“是啊!只有吸取了教训,我们的工作才会更扎实。”
童书文:“说到教训,我想起来了,我们的检查写好了,王政委都表扬我们,总部也嘉奖了我们,还要不要交呀?”
孙玉华:“交!还是要交。表扬归表扬,嘉奖归嘉奖,检查还是归检查。检查不光是找出问题,还是表示我们的决心。只有对我们存在的问题作了深刻检查,找出不足之处,我们才能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制定强有力的措施,才能保证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童书文:“好的。我明天一早就把检查给王书记送去。”
孙玉华:“……等我们打完野鹭岛,运出第一批粮食,回到县城里来时,估计已到年关了。……我想开个总结表障大会,也顺便把你和喻正英的婚事一起办了,也让大家热闹热闹,多增添点喜庆的气氛……”
童书文:“老孙,你呀……这么多的工作,还总是为我们操心……”
孙玉华:“你同不同意吧?”
童书文:“同意。当然同意……”
孙玉华:“那喻正英同志呢?”
童书文:“她也会同意的,她最听你的了……”
“说我什么呢?”喻正英拿着一个小包袱走了进来。
孙玉华:“你看看,说曹操,曹操就到了……好。你们谈。我该回去休息了……”他说完就要走。
喻正英:“哎,你可不能走,我是特地来找你的……”
孙玉华:“找我?”
喻正英:“是啊!”
孙玉华:“出了什么事了?”
喻正英:“没有,是专门给你送东西来的……”
孙玉华笑了笑:“什么东西?该不是酒吧?”
喻正英打开包袱皮,将里面一件新的深蓝色毛衣拿了出来,“我是受人之托,给你送毛衣来的……”
孙玉华:“怎么又是毛衣,我不是……”
喻正英打断他的话:“这可不是捐赠物品,是有人专门为你织的……”
孙玉华:“谁呀?”
喻正英:“还有谁,冯晓妮呗……”
孙玉华:“她怎么不来?”
喻正英:“她让你给批评怕了,不敢来,只好托我了……”
孙玉华:“我不要……”
童书文:“老孙。这就是你的不对了。革命同志互相关心嘛……这也是小冯同志决心改正自己的错误的行动嘛……”
喻正英:“人家可是用自己的钱买毛线,又熬了几个通宵给你织出来的,表示了她的一点心意,你可不能不领情哟……”
孙玉华不知说什么好。
童书文看孙玉华默默不语,知道他已有接受之意,赶紧说:“让老孙试试,不合身的话,让小冯同志抓紧改,老孙同志这两天就要出门,正用得着哩……”
孙玉华:“这……”
童书文和喻正英不容分说地就帮孙玉华把薄棉袄脱下,把毛衣给他套上,帮他扯平整了,前后看了看。
喻正英:“这小丫头,手还真巧,织得真不错,又好看,又合身……”
童书文:“咱们老孙这一穿上,更精神了……”
“代我谢谢小冯同志了……”孙玉华不再推辞了,他感谢地说。其实他心里明白有人比他更需要照顾,他想到一个人……
大雪过后,整个世界换了一种装束。昔日巍峨险峻的山峰兀岩已是银装素裹,倒显示出几分纯洁与温柔。起伏不平的褐黄色岗地也像盖上一床宽大厚厚的棉被,是那样的松软平坦……
喻正英、冯晓妮和邱会长带着几个商贩,踏着积雪,押着两卡车粮食、物品来到了枫垭坪区。
刘秀南和丁俊山高兴地和他们寒喧之后,就指挥着工作队员和来帮忙的群众一起开始卸下粮食、物品,又装上早已准备好的木柴、扫帚、山货、野味。商贩们跑前跑后清点着,记录着,还热情地为干活的人们递着纸烟。
“刘区长。你就别干了……”喻正英看见还搬着东西的刘秀南,关心地说,“看你,都是有身子的人了,要注意休息……”
“没什么,还不到时候哩……”刘秀南把一捆扫帚费劲儿地递到了车上,笑着说,“看到你们下这么大的雪还能来,我打心眼里高兴!”
“你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呐……”邱会长说:“这要是以往,遇到这种天气,想来收购山货还发愁呢……多亏政府派车,互通有无,双方得利……”
“看邱会长说的,我得代表全区老百姓感谢你们……”刘秀南客气地说,“这大雪天的,你还亲自来……”
“我得来,我得来……”邱会长说,“我得来感受一下政府的关心呀……”
“刘区长。”丁俊山说,“这里的活我们来干,你领喻主任、邱会长他们到屋内去烤烤火。
“好吧!……同志们抓紧干呀!”刘秀南放下手中的活喊着。
“好嘞!”大家伙儿笑着回答。
“走,屋里坐……”刘秀南带着喻正英,邱会长等人走进屋里,“来,大家就围着火塘坐吧,我给大家倒口热水喝……”他说着就拿出几个茶杯,准备提起火塘上架着的大炊壶倒水。
“我来吧。你也坐下歇歇……”冯晓妮抢过炊壶给大家倒着水。
“这位是……”刘秀南问喻正英。
“这是我们妇救会新来的冯晓妮同志。”喻正英介绍说。
“好。好……”刘秀南高兴地说,“有新同志不断地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我们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说得好!”邱会长也赞同地说。
“大嫂。”冯晓妮腼腆地说,“我做梦都想见到你,看看我们孙县长的妻子到底是什么模样……”
“还不是这个样儿……”刘秀南笑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北方妇女……”
“你可不是普通的妇女……”冯晓妮说,“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是……是工作能力极强的妇女干部……”
“好了……”刘秀南谦虚地说,“那都是过去了……到了这里来,一切都得从头开始……”
“大嫂。你太谦虚了……”冯晓妮说,“我要把你作为我的榜样,向你学习……”
“其实,榜样哪里都有……”刘秀南说,“只要你注意,你的周围就有许多,像喻主任、童副县长、老班长……”
“还有孙县长……”冯晓妮接过话来。
大家都笑了起来。
“好了,让刘区长坐下来歇一会儿……”喻正英说。
刘秀南坐了下来。笑着对喻正英说,“你这个新兵不错,有志气,将来准能成为一个好干部……”
“我一定会做一个像你和喻大姐这样的好干部的……”冯晓妮听到了刘秀南夸奖,表示决心地说。
大伙儿又都笑了起来。
“最近县里有什么新精神……”刘秀南问喻正英。
“新精神没有……当前就是检查落实灾区人民群众不能有一家一户挨饿受冻。孙县长还让我转告你,你们这里除了救灾外,还要防止土匪卷土重来,提高警惕,搞好防范措施。因为最近县里有一个重大行动,准备攻打野鹭岛。没有精力照顾你们这里……”喻正英说,“连地委王书记都来亲自督阵了。临来时,他还让我代他向你问好,向枫垭坪区的全体同志问好哩……”
“我们能帮点什么?”刘秀南问。
“孙县长希望你们能尽快支援一些木料。”喻正英说,“扎木筏用,因船支不够……”
“好。”刘秀南说,“我马上安排人进山采伐。”
“准备好后。就通知县里来车运。”喻正英说。
“好。攻打野鹭岛,什么时间行动?”刘秀南问。
“准备春节前实施……”喻正英回答,“指挥部设在荷塘镇。明天,孙县长和王书记他们都要过去了……”
“那他又会忙了……”刘秀南说,脸上露出关切和思念。
“他呀,就没有闲着的时候……”喻正英知道刘秀南指的是孙玉华,用一种赞赏的口气说着,“他们走了后,县里由童副县长负责,有什么事情,就打电话来……”
“我们不能影响县里的工作。”刘秀南说,“有什么事儿,我们尽量自己处理好……”
“大嫂。车已装好了。”孙玉穗跑了进来报告。
“来。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刘秀南高兴地把孙玉穗拉到了冯晓妮面前,对她说,“这是孙玉华的妹妹,叫孙玉穗……没见过吧?”
孙玉穗大方地伸出手来跟冯晓妮握着手。
冯晓妮看到孙玉穗的小手已被冻伤,手背上映着点点血斑。再仔细看了看她的脸,她的脸上冻得红肿肿的,特别是那双耳朵,已经生了冻疮,沿耳沿长出了一层厚凸凸的血甲……
“你这是……”冯晓妮感到一阵心酸,怜悯地说。
“难看了吧?!这没什么……”孙玉穗却满不在乎地笑了笑,“天暖和了,自然就会好的……”
“等春天来了,咱这小姑子还照样会变成一个俊姑娘的……”刘秀南逗乐地说。
大伙儿都被逗得笑了起来。
“人家本来就不丑嘛……”孙玉穗不服地说。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这个送给你……”冯晓妮取下那条红色的毛线围巾,围在了孙玉穗的脖子上,“这样更好看了……”
“这怎么行?”孙玉穗想取下来还给冯晓妮。
“你比我更需要……”冯晓妮按住了她的手。
“收下吧……”喻正英劝着,“这是小冯同志的一点心意……”
“那我谢谢你了……”孙玉穗说完和冯晓妮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我们该走了。”喻正英站起身说。
“吃餐便饭再走吧。”刘秀南想留她。
“不了……我们得赶回去,家里的事情还很多。”喻正英说得比较坚决。
“好吧……我也留不住你们……”刘秀南看喻正英他们执意要走,也就不再挽留,动情地说,“记住,回去代我们向王政委和县里的同志们问声好,感谢他们的关心,我们一定会按县里的指示办的……”
喻正英和邱会长一行分别上了两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刘秀南领着区政府的同志们挥手为他们送行。
车轮碾着薄冰,卡车在风雪中慢慢走远。冯晓妮从车窗伸出头来往后望去,天地间已越来越模糊,送行的人已成为小小的黑影,只有那条火红的围巾在洁白的世界里飘动,显得格外的鲜艳美丽……
孙玉华在宿舍准备着去荷塘镇的行装。他挎上手枪,扎紧腰带,背起背包,又从墙壁上取下那把大片刀看了看,背在了肩上。然后拿起床上冯晓妮为他编织的那件深蓝色的毛衣,匆匆地出门跑下了楼。
他来到了炊事班,把毛衣塞到顾喜顺手上,亲切地说,“老班长,我要走了。这件毛衣送给你。您老身体不好,天气冷,快把他穿上……”
“不……这可不行……”顾喜顺连忙推辞着,“你常在外面跑,比我更需要……”
“那哪行呀……”孙玉华说,“这可是专门为你织的,是全体同志的一点心意……也不知道合适不……”
“感谢大家,感谢大家……”顾喜顺感动地说,“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
孙玉华帮顾喜顺脱去棉军衣,把毛衣给他套上。他看了看,还比较合身,只是略大了一点。他满意地笑了笑,又帮顾喜顺把棉军衣穿上。然后,向他告辞,“老班长,您保重身体,我走了……”
“好好……”老班长握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门口,叮嘱着:“凡事要小心,别发火,注意安全……”
“老班长,我知道了……”孙玉华回答着。
顾喜顺松开握着他的手,缓缓抬起,含泪挥了挥。
孙玉华大步跑出大门。他看到王政委、李连长和战士们已整装待发,在车上等他了。童书文、喻正英、冯晓妮与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正在车旁送行。他深知自己的使命,高声命令着:“出发!”随后跳上第一辆车的驾驶室。
车队出发了,指挥员和战士们出发了,新的战场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