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电话那头没了声息,女士的手机才放下来。
车厢里一片宁静,而窗外大雨哗哗地下着。
抓的就是你
陈凤群
葫芦镇是个弹丸之地,圩镇只有一条街叫南门街。南门街商户云集,各色人杂。南门街有个二流子叫黄发达,二十啷当岁。黄发达一无文凭,二无一技之长,三不愿干体力活,成天游手好闲,就靠一张贫嘴吃饭。
黄发达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家里冷灶冷锅不开饭。瞅准开饭的时间,黄发达就涎着脸走东家串西家蹭饭。遭了冷脸,黄发达也不恼不羞,笑嘻嘻地坐下来张嘴就吃俨然一家子。开门不打笑脸人,又是邻里街坊的,不就一餐饭嘛,主人家只好招呼黄发达一块吃饭。但主人家呀那气不顺,背后都管黄发达叫“王八蛋”。为了提防黄发达这个贪嘴贼,主人家打发小孩儿当侦察兵放哨。“侦察兵”得令,远远瞄着“鬼子”进村了,急叫:“王八蛋来啦!王八蛋来啦……”喊声拉响了警报,周遭马上关门闭户。黄发达处处吃了闭门羹,便死乞白赖在大哥家蹭饭吃。但大哥的饭也不是那么好咽的,泼悍的大嫂白眼翻得惨白眨巴来眨巴去,冷言冷语连珠炮似的掷了一桌。
这天午后,黄发达又饿醒了,正盘算着上不上大哥家蹭饭,忽然听到外头一阵吆喝“卖荔枝啰!卖荔枝啰……”,真是瞌睡遇上枕头,肚饿天上掉下包子。黄发达一骨碌爬起来蹿了出去,叫住了卖荔枝的老头。
看着满满两箩筐鲜红滚圆的荔枝,黄发达登时满嘴生津,问:“多少钱一斤?”老头喜眉笑眼地答:“6块钱。”“这么贵!市场才卖4块。3块怎样?”黄发达故意还个贱价。老头一听连连摇头:“不行,不行,最少也要5块!”“这么贵不买了,俺到街上买去。”讨价还价的当儿,黄发达信手拈来一连吃下10多颗荔枝。撩下话后,黄发达扭头就走,任凭老头气恼叫嚷。
黄发达找到了解决饿肚皮的“捷径”。
正是荔枝闹市时节。南门街箩连箩,担挨担,一大早两边就摆满了果农挑来的新鲜荔枝。黄发达这厢箩说买荔枝,那厢箩也说买荔枝,见着面善颜和的就多吃几个,脸酷的就少剥几颗。长长一条南门街,黄发达一路“买”下来,肚皮就撑得紧绷绷的了。黄昏时分,南门街收市。黄发达在街的另一边一路“买”下来,就打起了甜嗝。
四时水果,南门街箩连箩,担挨担。黄发达水果果腹,食无忧。
夜路走得多,终会撞见鬼。
这天早晨,黄发达在一个中年女人摊前故伎重演。一个石榴下肚,黄发达说不买了,抽身就走。女人慈眉善目眨眼成了母夜叉,高声喝道:“吃了我一个大石榴,不买想走?没门!”
黄发达腿一软,被女人拽倒趔趄在摊前。这一闹不打紧,相邻的摊主纷纷侧目:“哎呀,我认得他了,这家伙天天都来白吃水果……”
在一片唾骂声中,黄发达如丧家之犬,仓皇逃离了南门街。
四时水果是吃不成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黄发达饿得慌啊,只好又去遭罪大嫂的“白鸽眼”。
也真是黄发达命不该绝。那天晌午从大哥家蹭饭出来,黄发达没有按常往左拐,而是往右岔了道。走了一会,黄发达就听到一声声叫卖“收市了,收市了,包子便宜啊,买一送一啊……”,黄发达撵着声音去,打量了几眼包子店,当下就有了主意。
这南门街人啊精养,一早起来就爱喝茶,叫上一两个蒸点,吃一个药材炖盅。开包子店的是一对陕西籍的小夫妻,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不知南门街人的食性,清早卖的包子到了晌午还搁着大半。看着门庭冷落,包子暄了一次又一次,小夫妻恁愁哎。
南门街的人精养,可南门街的狗不挑食。肉包子的香让那些贱生贱养的狗恋栈包子店。看着狗儿在门前撕咬吵闹,小夫妻就时不时甩出去一两个包子:“包子卖不出去也是坏掉,浪费。狗知性,吃了包子兴许能给咱看门呢!”
黄发达不再上大哥家蹭饭了。一想到大嫂的“白鸽眼”,黄发达就寒碜。每天晌午过后,黄发达就在包子店晃悠。小夫妻受不了黄发达磨蹭,说了就权当给狗白吃,甩给黄发达几个包子。黄发达吃了兜着走,临了往袋里塞几个包子回去当晚饭。
这天南门街居委会开了个会,各家各户都派了代表参加。说是县里开展“争先进,勇当时代好青年”活动。参加活动的学员要在基地封闭生活半年,学习法律法规等文化课,还要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文化课和训练课有一项不达标,必须继续封闭学习和训练半年,直到全部课程合格符合“时代好青年”要求才能离开基地。
当居委会主任把活动情况宣读后,大伙齐刷刷望着黄发达:“我们推荐黄发达参加这个重大活动,为我们南门街争光!”一直蔫蔫坐着的黄发达一听急了,封闭半年学习训练不等于坐牢吗?虽说不愁吃饭,哪有现在舒坦自在,自由万岁啊!黄发达不干了,梗着脖子嚷道:“不行不行,这哪行!大家都知道我不务正业,当不了好青年!”大伙不依黄发达,众口一词说开了。什么黄发达最有人缘,走到哪吃到哪;什么黄发达最有爱心,见谁都笑……
黄发达终是拗不过大伙,被披红挂彩敲锣打鼓送上了车,参加“争先进,勇当时代好青年”活动去了。
半年过去了,黄发达没有回来,说是法律常识课不及格,另外有几个训练项目没过关。半年又过去了,黄发达终于回来了。经过一年封闭学习训练,黄发达跟以前判若两人。南门街居委会聘请黄发达为协管员,协助葫芦镇公安分局干警管理南门街治安等问题。
几个月后,黄发达才知道,“争先进,勇当时代好青年”其实是县里开展的一项拯救和改造后进青年的活动。这是后话。
私家侦探
阴玉军
这天,“探得准”私家侦探社里进来一位胖女人,社长里约翰急忙站起来打招呼:“夫人,您好。”
胖女人冲里约翰点点头:“这里你负责?”
站在一旁的秘书赛吉思赶紧接过话茬:“是的,他是我们社长里约翰。请问您有何贵干?”
胖女人说:“我想麻烦贵社查查我丈夫的行踪。”
“没问题。”里约翰爽快地说,“我们侦探社信息可靠,收费合理,夫人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是这么回事。”胖女人吞吞吐吐地说,“我丈夫查理回家越来越晚,对我也越来越冷淡,所以我怀疑……”
“明白了,夫人是想让我们查查你丈夫是否有外遇了,对吗?”
“嗯。”
“是这样的,夫人。”里约翰说,“查查你丈夫没问题,我们只收1000元服务费;如果有问题,我们要取证,所以价格就要贵些,大约5000元。假如没意见,就请夫人在这张表上填填你丈夫的基本情况。”
胖女人点点头,预交了1000元服务费,又在里约翰的指导下填完了表格,最后问:“多久能有结果啊?”
“我马上派人调查,一周的时间差不多。”
胖女人说声“您费心”,转身走了。
里约翰马上找来自己的手下开始调查。几天后,手下向他反映,没发现查理有外遇,他只是经常一个人去酒吧喝闷酒。
里约翰听了皱皱眉:“那就执行第二套方案。”
“是,社长。”手下答应一声,出去了。
“哼哼,只要主动送上门来的,绝不会逃出我的手心。”里约翰得意地哼起了小曲。
第二天,查理正向自己的公司走着,擦肩而过的一个男人突然将一块毛巾往他嘴上一捂,他便失去了知觉。男人将他拖到旁边一辆面包车上。几分钟后,查理又走了下来。奇怪的是,他改变了方向,朝一家豪华宾馆走去。
坐在侦探社里的里约翰收到手下的信息后,便给胖女人打去了电话:“夫人,你马上打个电话问问你丈夫在干什么?”
胖女人一打,电话通了,里面却传出一个女人淫荡的呻吟:“哦,查理,你好棒啊。我舒服死了。”胖女人赶紧挂了。她不死心,又打过去,查理却关机了。
里约翰的电话又打了进来:“夫人,我们已经发现了你丈夫不轨的证据,下午你带着剩余的4000元钱来侦探社拿吧。”
放下电话,旁边的赛吉思提醒他:“社长,我们这样做是否有点损啊?”
“损什么?凡来找我们的,说明他们夫妻之间已经没有了起码的信任。我们帮他们脱离苦海,是做善事。再说,不动点脑筋,我们这些人喝西北风去啊?”
胖女人如约而至,还有一个男子陪着。
“带钱了吗?”里约翰问。
“带了。”胖女人把一摞钱递给里约翰。里约翰递给胖女人照片,上面全是她丈夫查理和另一个女人嬉戏的裸照。
“怎么样,我们做得不错吧?”里约翰得意地问。
“是不错。哈哈哈。”胖女人哈哈大笑。
里约翰被笑愣了:“你,你笑什么?”
这时,跟着来的男人开了口:“里约翰社长,我是你们对面‘真神了’侦探社的,受这位夫人委托调查了你们制造假证据、破坏别人家庭的事实。”说着,递给里约翰几张照片,“这是你们仿造的机器人查理,这张是你们正用药迷查理先生,这是查理被你们迷倒后关他的面包车……”
里约翰的手开始颤抖了,相片不由自主地散落在地上,他哆哆嗦嗦地问胖女人:“我们远日无冤,近日无仇,你为何要对付我?”
“我呸。”胖女人气愤地说,“我第一次婚姻就是被你们给这样忽悠散的。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就等着坐牢吧。”
里约翰顿时瘫倒在地上……
试试“红杏”出没出墙
秋子红
他常年在外出差。一个月有二十多个夜晚睡在异乡的客房。当然,他的业绩是辉煌、诱人的,他的名字时常挂在部门主管的嘴边,让公司里其他的外销员既羡慕又嫉妒。
当然喽,他之所以能拥有这一切,关键还是因为他摊上了个好妻子,妻子总将家庭里属于他的那一副重担放在自己的肩头,让他在异乡里安安然然度过一个又一个夜晚。
在一次回家的旅途上,百无聊赖中,他从行李包中找出一本杂志,信手翻了起来。杂志上有位心理学家所作的社会调查说——生活中所有发生婚变的家庭中,以那些妻子或者丈夫独守空房的家庭居多,这样的家庭常有“红杏出墙”或者“鹊巢鸠占”之类的悲剧发生。心理学家还煞有介事地说,如果一个常年在外的男人想知道自己家的“红杏”出没出墙,不妨试试以一个陌生人的名义给妻子发个短信或者打一个电话,说不准这样很快就会知道答案的。
放下杂志,他哧的一声笑了。
伴着火车咣当咣当声,他想到了妻子!在他走南闯北的这些年里,时常独守空房的妻子,会不会成为心理学家所说的那一枝出墙红杏!
他不知道。真的,他连一点否定它的把握都没有!
一时间,他的脸色像车窗外的天色一样,慢慢变得阴郁起来……
火车终于在天擦黑时到站了。天下着雪,冬夜的冷风吹在脸上,冰冷得像把刀子。出了车站广场,路过街道拐角的一家店铺,瞥见柜台上的公用电话,一个奇怪的念头忽然从他心里冒了出来,紧接着,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竟向着电话机走了过去。
提起话筒,摁过一组熟悉的号码,不久,他听见,话筒里飘出他熟悉极了的声音:“喂,你好,找谁啊?”
他喘了一口气,忽然压低了声音,用一种外乡人的生硬语气说:“他在家吗?今晚我能来吗?”
他在等电话被扣上,或者是一句凶狠的臭骂。
但是没有!他听见,话筒里那个熟悉的声音说:“他出差了,今晚你来吧。”
他感觉自己周身的血液一下涌了上来,他的脸“腾”地一下涨红了,可是,他的心却像夜晚的大街一样,忽然冰冷得寒风刺骨。
出了店,一个人提着行李在大街上徘徊了很久,最终,他还是决定打车回家!
对,回家!哪怕它现在已不是属于他的家!
车停在楼下,望着楼上窗户里透射出的熟悉的灯光,泪水忽然一下蒙住了他的双眼。
他提着行李踉踉跄跄上了楼。
站在了家门口,他颤抖着手终于摁响了门铃。
他能想象到,接下来,等待他的将会是多么屈辱、尴尬的一幕!
门开了,一束明亮的灯光落在了他身上,紧接着,他听见,女儿“妈妈妈妈,爸爸回来了”一迭声欢天喜地高叫着向着厨房跑了过去。他看见,餐厅饭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晚餐。
不久,他听见,妻子边拉厨房的玻璃门,边咯咯笑着对女儿说:“你爸爸现在也懂得幽默了,回来就回来呗,还在电话里‘他在家吗?今晚我能来吗’呢,他的声音就是再变,他说一个字,我都听得清!”
他感觉,自己胸口忽然一下潮潮的、暖暖的。
当然,当然他知道,这绝对不是因为客厅里灯光和暖气的缘故!
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黄胜
阿牛坐车到城里找表哥玩,中巴车里挤得满满的。车到中途,又挤上来一个人,售票员过去让他买票。那人冷笑一声,问:“买票?你的车现在严重超员。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售票员一怔,怯怯地看了他一眼又一眼,竟然不声不响,没再让他买票了。
这人是干啥的呢?阿牛猜了一路,也没猜明白。
进了城,阿牛刚出车站,看到路边有人吵架。一方是出租车司机,另一方是个胖乘客。胖乘客满脸气愤:“你宰人呀,跑这点路就收五十块?最多二十。”
出租车司机晃着膀子,蛮横地说:“少啰嗦,少一分你就别想走!”
胖乘客转到车前看了看车牌号,然后掏出五十块钱,拍在车头上,说:“我倒要看看,这钱你敢不敢收。”说完,盯着对方的眼睛,问道,“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
司机一愣,突然就不凶了,略一犹豫,拿起那五十块钱,乖乖找出三十块,还给胖乘客,说:“算了,二十就二十吧。”
中午,表哥请阿牛到饭店吃饭。吃完饭,服务员递上账单,好家伙,四个菜加几瓶啤酒,竟然要收二百二。表哥把账单扔到桌子上,问服务员:“没算错吧?”
服务员笑容可掬,客客气气:“没错。”
表哥冷冷一笑:“你们的刀磨得够快的,以为我俩是外地游客吧?”脸色忽地一沉,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吗?去,把你们经理叫来!”
一听表哥说这话,阿牛不由暗暗担心,别人不知道,他可知道表哥是干什么的,一个小学教师而已。
不料,那服务员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表哥,赔笑道:“我们经理不在。这样吧,给你打个折,八折怎么样?”
表哥剔着牙,眼皮都不抬,吐出两字:“五折!”
服务员表情显得很为难,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说:“好,今天不赚钱,赚个回头客,五折就五折。欢迎下次再来。”
从饭店出来,阿牛忍不住问:“表哥,他干吗给咱打五折呀?”
表哥说:“他漫天要价,肯定心里有鬼。我一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他心里就得犯琢磨,还以为我有什么来头呢。”
第二天,表哥上班去了,阿牛自个儿上街闲逛。忽听前面一阵喧哗,就见桥头之上,几个小地痞正拦住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肆意挑逗。路过的人都敢怒不敢言,低着头匆匆过去。阿牛看不下去了,冲过去,喊一声:“喂,你们几个想干什么?”
小地痞们吃了一惊,其中一个回头看看阿牛,威吓道:“关你屁事?”
“怎么不关我事?”阿牛冷冷一笑,高深莫测地说,“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小地痞们一呆,面面相觑。趁他们神情迟疑、惊魂未定,阿牛又喊一声:“还不快滚!”
话音刚落,小地痞们“哄”的一声,作鸟兽散。
初战告捷,阿牛美得不行。正得意间,忽听到一阵训斥声,只见胡同口,几个穿制服的正与一个卖水果的老汉拉扯。其中一人“咔嚓”把一杆秤一折两段,喝道:“大街上不许摆摊!违者没收!罚款!”阿牛见那老汉可怜,赶忙劝道:“这位大叔怪不容易的,教育一下得了。”
那人狐疑地上上下下打量着阿牛。阿牛心虚,刚想使出法宝“你知道我是干什么的”,对方却抢先发问:“我问你,你是干什么的?”
“我是……”阿牛猝不及防,本想说我是农民,脑子一激灵,怕说出来让人家收拾一顿,赶紧又硬生生把农民两个字咽了回去,在那里干张着一张嘴,卡了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