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伯恩斯坦在作曲方面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指挥才能被当时的纽约爱乐乐团指挥发现,于是他担任纽约爱乐乐团常任指挥。伯恩斯坦一举成名,在近30年的指挥生涯中,他几乎成了纽约爱乐乐团的名片。
但在伯恩斯坦的内心深处,他更热衷于作曲。闲暇时间他总要找一段时间把自己关在屋里作曲。虽然创作的欲望不时地撞击和折磨着伯恩斯坦,但作曲方面的活力和灵感再也回不到他身边了,除了偶尔闪现的灵光外,伯恩斯坦得到最多的却是深深的失望与苦恼。他的灵感好像一下子枯竭了。
“我喜欢创作,可我却在做指挥。”这个矛盾一直在折磨着伯恩斯坦。当他在舞台上无数次接受掌声和鲜花时,有谁能明白他内心的隐痛和遗憾?
伯恩斯坦是出色的,但并不是成功的,因为他的大半辈子都活在苦恼和矛盾之中,甚至最后还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人世。
选择你所爱的,爱你所选择的。只有这样才可能激发我们的奋斗精神,我们也才可以心安理得。对个人来说,应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奋斗目标及价值观中挑选一种,要做有价值的事情,而且要富有激情与动力;若现实所迫,不能选择符合自己价值的事业,也不要消极对待或者直接放弃,应该学会改变自己,再努力向自己的奋斗目标前进。
要是没有狼,羊会死得更快——鲶鱼效应
挪威有一个紧靠着大海的小镇,人们以捕鱼为生。那里的沙丁鱼很有名,味道很是鲜美。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让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但是,每次出海归来时,绝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因窒息而死亡。渔民们想尽招数,沙丁鱼存活率还是很低。
只有有一条渔船总能让大部分沙丁鱼活着回到渔港,船长严格保守着秘密。直到船长去世,谜底才揭开。原来老船长曾经有一次捕沙丁鱼,返航的路上死了很多,他只得挑出了那些死去的鱼扔掉;在沙丁鱼鱼槽旁边,鲶鱼的鱼槽里也漂着一条一动不动的鲶鱼,像是快死了,于是老船长将其捞了起来,没想到鲶鱼挣脱了他的手掌,掉进了沙丁鱼的鱼槽。老船长懒得理它继续回航,没想到回去后看到沙丁鱼全部都活蹦乱跳的。
老船长发现,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沙丁鱼见到鲶鱼十分紧张,所以会左冲右突,四处躲避,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这样一来,一条条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
这就是着名的“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之所以能够致使沙丁鱼活着,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危机意识。沙丁鱼生性喜欢安静,追求平稳,和自己的同类在一起时,有很强的安全感,因此在长途返航过程中,不喜动造成窒息而亡;而鲶鱼生性好动,本身却没什么十分特别的地方。但是当鲶鱼和沙丁鱼放在一起时,鲶鱼这个异类的到来,就会激发沙丁鱼的危机意识,促使它们因紧张而加速游动。渔夫就是采用鲶鱼来作为激励手段,促使沙丁鱼不断游动,以保证它们活着,以此来获得最大利益。
所谓安全感,是人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稳定、安全的感觉,从而令身心舒适。没有安全感,人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系列微妙的变化——惊慌、紧张、困惑等。毕业生怕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正在职位的人怕被裁员;没房子的人怕后半生居无定所;有房子的人怕成为房奴……任何人都想拥有安全感。
只有安全感是不够的,就如同那些沙丁鱼,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它们的安全感应该是很充分的,然而就是因为这份安全感,很多沙丁鱼窒息而亡。就如那些羊,没有天敌的情况下,连体质和繁殖能力都开始退化。所以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适度的危机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敢懈怠,不会贪图安逸,停滞不前,而是积极完善自我,精益求精,保持活力和斗志,使自己可以挖掘深层的潜能,获得更长久的发展。
鲶鱼效应对于个人来说,在于危机意识,做到自我实现。而对于企业来说,鲶鱼效应是能够促使企业增进生命力最佳的办法。企业只有有了压力,存在竞争气氛,员工才会有紧迫感、危机感,才能激发进取心,企业才能有活力。
本田公司对欧美企业进行考察,发现许多企业的人员基本上由三种类型组成:一是不可缺少的干才,约占二成;二是以公司为家的勤劳人才,约占六成;三是终日东游西荡,拖企业后腿的蠢材,占二成。而自己公司的人员中,缺乏进取心和敬业精神的人员也许还要多些。
那么如何使前两种人增多,使其更具有敬业精神,而使第三种人减少呢?如果对第三种类型的人员实行完全淘汰,一方面会受到工会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企业蒙受损失。其实,这些人也能完成工作,只是与公司的要求与发展相距远一些,全部淘汰,这显然行不通。
后来,本田先生受到鲶鱼效应的启发,每年重点从外部“中途聘用”一些精干的、思维敏捷的、30岁左右的生力军,有时甚至聘请常务董事一级的“大鲶鱼”。这样一来,公司上下的“沙丁鱼”都有了触电式的感觉,业绩蒸蒸日上。
无论是什么团队,时间久了,其内部成员由于互相熟悉,就会缺乏活力与新鲜感,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懒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团队,制造一些紧张气氛。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说,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其努力工作的目的就不再仅仅是为了物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尊严,为了自我实现的内心满足。所以,鲶鱼效应会致使那些已经变得有点懒散的老队员迫于对自己能力的证明和对尊严的追求,不得不再次努力工作,以免被新来的队员在业绩上超过自己。
对于个人而言同样如此,在毫无压力的环境中,很多人会因此而失去拼搏的动力,甚至会得过且过。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纯粹的安全区域很少见,生活中时常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压力融入到我们安逸的思想里,刺激自身燃起斗志。
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贝尔效应
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其实还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如果我们一直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而有了成功的信念,成功就有了一半把握。这就是贝尔效应。它是由美国布道家、学者贝尔提出的。
贝尔在晶体和生物化学研究方面非常有天赋,有人预测说如果他一直从事这个,一定能赢得多次诺贝尔奖,然而贝尔却心甘情愿地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他将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着别人登上科学高峰。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轰轰烈烈度过一生,然而大部分人却平平淡淡,甚至会很凄惨。其实人和人之间没有多少差别,真正的不同就是拥有轰轰烈烈一生的人坚信着自己能够达到目标,而后者却不是。
小威廉·皮特22岁那年就进入了英国国会;第二年,他就当上了财政大臣;到24岁时,他已经坐上了英国首相的宝座。
在他还是一个孩子时,他就相信自己能成就一番伟业,成长过程中,无论上学还是工作还是娱乐,他从没有放弃过自己的信心,他一直不断地告诉自己应该成功,能够出人头地。这种自信的信念来自他的人生目标:做一个公正睿智的政治家。这个观念在建立之后就不断地在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生根发芽,并且督促着他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向着目标前进。最终他于24岁就成功坐上了英国首先的宝座,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人生飞跃。
无独有偶,英国作家夏洛蒂很小就认定自己会成为伟大的作家。当她将这个想法透露给父亲时,父亲却劝说她:你还是安心教书吧,写作这条路难于上青天。然而她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她从中学毕业后,就开始向成为伟大作家的道路努力了。
她给当时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写信,期待着能够得到鼓励,然而两个月之后她日夜等待的回信说:文学领域有很大的风险,你那习惯性的遐想,可能会让你思绪混乱,这个职业对你并不合适。
但是夏洛蒂对自己的信念依然毫不动摇,她相信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坚信自己能够脱颖而出,虽然当时在文坛挣扎求生的人不计其数。她的信念让她得以永不言败,终于她先后写出了长篇小说《教师》、《简·爱》,成为了驰名世界的着名作家。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特例,会说成功哪会那么容易。可事实是,只要你相信,成功真的没有想象得那么难。
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修习心理学,他时常在下午茶的时间段到学校咖啡厅或茶座去聆听那些成功人士聊天。去的次数多了,他见到了各种成功人士,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领域的学术权威、经济大亨等,他发现这些成功人士都幽默风趣,将自己的成功看的轻松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现自己见到的这些成功人士都有这样的特点。他被国内那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证明获取成功的艰难,期望那些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将自己成功的经历夸张化了,可以说他们在吓唬那些没有取得成功的人。
想到这里,他将《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了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其内容研究的是韩国成功人士们的心态。布雷登教授读过这份论文后,很是惊喜,马上就写信给了他的剑桥校友——当时的韩国总统朴正熙。他在信中告诉朴正熙:“我不知道这部着作会对你有多大帮助,但是我相信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布雷登所料不差,这本书随着韩国的经济腾飞了,它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人们,吃苦耐劳和成功没什么必然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坚信自己能成功,那么上天赋予给你的时间和智慧就会帮你完成这一件事情。这本书的理论鼓舞了很多人,而写这部论文的作者,也成为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满怀信心,积极地追求成功,用信念将成功景象浮现,那么在现实世界里,我们的成功也会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做到很多事情,不是因为难,而是因为我们不敢做不敢想。其实人生中很多事,只要我们想做,将这份信念深入内心,并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再付诸行动,就肯定能够完成。那些在你追求成功信念路上的绊脚石:一些敬告你不会成功、讽刺你不自量力的闲言碎语,我们统统可以置之不理,只要坚定地向着认可的目标大步迈进,相信自己能成功,那么我们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因为你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你的到来就是为了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