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吃独食,不愿与他人分享,是与家长的溺爱密切相关的。很多父母和长辈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孩子偶尔想让长辈分享,长辈在感动之余却常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长此下去就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他们理所当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据为己有。
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炎热的盛夏,儿子闹着要吃西瓜,妈妈在街上转了很长时间,终于买回一个大西瓜。切开西瓜时,情不自禁地先尝了一口,立即听到一声严厉刺耳的童音:“谁让你吃的,给我吐出来!”妈妈愣在那儿,两行热泪止不住流了下来。随即又听到孩子说:“算了,算了,下次不许这样!”可能良心未泯,儿子总算“原谅”妈妈的“过失”了。
如此自私的孩子是谁造就的?是家长自己长期过分溺爱、娇纵的结果。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特别是祖辈和父母众星捧月的态度,把孩子放在了说一不二的核心位置,助长了孩子的独占欲,强化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
孩子只知享受和索取,却不知付出和奉献,长期下去,逐渐发展成极端自私的情感和行为。
其实,造成孩子自我中心的原因很简单:大人老把他放在中心位置,他自然就习惯自己是中心了。大人总是像伺候皇帝一样伺候他,菜一夹起来,“孩子,妈妈特意为你炒的这盘菜,多吃一点”;爷爷、奶奶出于疼孙子,更不甘示弱,“乖孙子,这两盘菜也很好吃”,都帮他夹满了。所有的家人都在为孩子服务。所以小皇帝产生了,小公主也产生了。时间长了,他自然就找到“当皇上的感觉”了。于是,他做事总喜欢根据自己的感觉和需要,而从不去考虑别人。
所以,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环境,以免孩子滋生“独享”意识。爸爸妈妈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与其他家庭成员是平等的关系,自己有愿望,别人同样也有愿望,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
家长的让步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因孩子是独生子女,就对孩子的需求总是有求必应;无原则地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样势必会使孩子自大,不关心他人利益,一切为自己,最终只会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家长的让步,也是孩子产生利己主义的一个根源。比如:奶奶要休息,孙子要看电视,只能奶奶做出让步;女儿要吃蛋糕,不管路多远,妈妈也得跑去买;儿子不想去上学,一哭闹,妈妈便允许孩子在家待一天……这类事情的发生,在我们周围还少吗?
有一个孩子,深受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疼爱。从小时候起,家里所有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顺从他的意愿做事,他逐渐地变得很“独”。曾经有一次,爷爷在小区门口下完棋回来,实在太饿了,进家坐下后,顺手拿起孙子的饼干就吃了起来。
这些饼干已经放了好久了,孙子平时根本就不喜欢吃。然而,当他看到爷爷在吃他的饼干后就不愿意了,非让爷爷把饼干还给他,甚至伸手要到爷爷手里去抢。尽管妈妈一再表示第二天一定给他买来更多的饼干,但还是不能说服他,他不仅哭闹,而且还躺在地上打滚,不依不饶。最后,还是爸爸说带他去吃麦当劳,才阻止了孩子的哭闹。
家长对孩子可以做出很多让步,这是爱的表示,而这种让步的价值是什么呢?如果培养他高尚的品质或支持他做好事,这种让步是值得的;如果不是这样,就会使他滋生只关心自己的需要、自己的快乐,而不考虑别人利益、别人痛苦的利己主义思想。这样发展下去是危险的,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很难说他会有爱国之心,他也不会爱自己的亲人,他爱的只有自己。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有用的人;即使不为国为民做出重大贡献,也不要成为“虎狼”之人。
可是,总有那么一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唯恐孩子受一点委屈,于是一味地顺从、迁就孩子。哪怕孩子提出的要求原本就是不合理的,大人一看到孩子哭闹不止,就会鼻子一酸,心头一软,对孩子做出了让步,进而把教育孩子的宗旨抛到了九霄云外。
可以说,造成孩子自我中心的根源在家长身上,怪不得别人。要知道,自私的孩子是感觉不到自己自私的,它表现出来的只是习惯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只能由别人感到他是自私的。
缺少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
自私使孩子失去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健康成长、事业有成的重要保障。
人类社会是群体生活,它要求人们彼此之间必须相互协调、关心和帮助。如果一个人总是只想到自己,就容易发展成为一个自私、吝啬的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学习上,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和培养。结果造成孩子缺乏集体生活的体验,不会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从而变得自私自利、形单影只。
有这样一名中学生,在班里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但却不乐于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同学有问题向他请教,他总是找借口推托,同学要看他的笔记本,他也会以各种理由不借给别人。一次,有位同学到他家里向他请教学习方法,他勉强地敷衍人家。妈妈批评他这样做不好,他却说:“我凭什么要告诉他呢?他要超过我怎么办呢?”
这位中学生的问题可以归入学习上的自私行为,这种行为又源于自私心理,而这种自私心理又与他的虚荣心理和嫉妒心理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受自私心理控制的人在行为上的突出表现是只顾自己利益,不顾别人和集体的利益。
造成青少年的自私心理的主要原因是父母没有适时地给他们以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与培养。孩子的自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影响了他们,尤其是父母的言行举止、教育内容与方式,对孩子有着更直接的影响。
要知道,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他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爸爸妈妈应该理解孩子这种难以割舍的“痛苦”,让孩子懂得,分享其实不是失去,它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因此,在学生时代,如果父母发现孩子有自私自利的行为,不可轻视,要及早帮助孩子克服私心。当然,防止或纠正孩子的自私心理和行为最重要的是从父母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培养做起。
不良影响及孩子天生的利己倾向
自私是一种不成熟行为。自私的孩子过分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
生活中很多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在干一种自私的事;或者明知自己的自私行为是不对的,但已养成习惯,于是编造出各种谎言和假象,用来隐藏自己的自私,并一如既往地自私下去。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本应该是单纯善良的。那么,他们的自私心理是怎么形成的呢?其实,自私心理的成因有很多,除上述几点成因外,还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孩子有天生的利己倾向。在儿童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孩子往往单纯地确定“我即世界”。这种自我中心虽随时间和经历的推移逐渐转向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行为,但孩子仍固执己见,不接受正确的意见。于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相应的行为也如此。
另一方面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致。表现为在面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反复无常、表里不一时,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进行嘲讽、鄙视。这样,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于是缩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自私的产生。
还有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本身就是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等,这样会导致孩子形成自私的性格。因为孩子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的思维。有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也很自私,这样就容易使孩子将这种不满发泄在父母身上,最终扩展到整个社会。
另外,在社会生活中,很多孩子看到了一些不公平的黑暗现象,从而颠覆了此前对于社会的认识。青少年本性比较单纯,一旦他们心中构想的完美、公平、友善、互助等良好社会现象被一些社会阴暗面蒙上阴影时,他们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于是自己也变得自私起来。
最后,孩子曾由于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就会对世人、对生活产生怨愤和不满情绪,导致他们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只求索取、不愿付出的自私心理的形成。
一个人的个性是后天形成的,因而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改变。孩子正处于一个个性形成和定型的关键期,只要端正心态,正视生活,具有无限的爱心以及奉献精神,改变其自私自利的心理并不困难。
教育小贴士
作为父母,首先,不能给孩子搞不合理的特殊化,比如好吃的先让孩子吃,好玩的先让孩子玩。孩子不是家中的特殊成员,也不应受到不同于他人的特殊待遇。
其次,不纵容孩子的每一个自私行为,在家庭生活中要随时发现孩子的一些自私行为,并及时教育、纠正。最后是支持孩子的“分享”行为,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家长切不可教孩子自私或用自私思想、行为影响孩子,要为孩子起好表率作用。
自卑是孩子的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是一种人格缺陷。孩子过多地贬低自己、抬高别人,会使其不能正确地判断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很多父母看来,孩子应该是最无忧无虑的,因为他们不愁吃穿,不担心赚钱,有什么可苦恼的呢?可事实上,孩子也有自己的苦恼,比如自卑。自卑就是自己轻视自己,看不起自己。如果以自信为参照点,往前一步是自负,往后一步就是自卑。这是过分贬低自己、抬高他人的一种病态心理。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一些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缺乏自信心。虽然他们本身并没有什么缺陷或缺点,但他们依旧不能正确地看待自己,常常表现出自惭形秽,认为自己不如别人。
孩子的自卑,使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于是在学习或生活中总是不敢抛头露面,表现出一定的退缩。在做人做事中,稍遇挫折,他们就会选择放弃,更不会坚持完成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尽管他们在内心里渴望获得成功,但由于缺乏必胜的信心,又怕失败了遭人耻笑,所以他们不去参加任何活动。这样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不愿意出风头,很少主动与人交往,他们身边没有朋友,也不善与人交谈。
自卑心理的形成有着诸多原因。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认真探究孩子自卑的各种原因。因为一个人若被自卑控制,他的精神活动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也会受到严重的压抑。这样的心理长期发展下去,就会导致一个孩子消极、无为的人生。
父母的贬抑性评价
每个人都是以他人为镜来认识自己的。也就是说,人们常常喜欢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一旦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比较低,他们就会以此为鉴,导致自己低估自己的能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老师又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因此,父母与老师对孩子的评价会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贬抑性评价,如“笨死了”“脑瓜不开窍”“饭桶”“白痴”等,都会严重地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其产生自卑感。
吴兢已经上初中了,学习成绩不错,就是有点胆怯,平时上课从不举手发言,做事也是畏首畏尾的。老师为了改变他自卑胆怯的心理,特地让他担任班长,负责班里的所有工作,可他说什么都不肯当这个班长。在家里,他不太爱说话,叫他接个电话声音都会小得不得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吴兢的父母对他抱有过高的期望,他们对他要求很严,不允许他犯错误,不允许他出去玩,更不允许他的学习成绩落后。一旦他表现得不好,父母就会非常生气,骂他没用、无能、不争气,甚至用打罚、挖苦、恐吓的方式来“教育”他。
有很多父母,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连一件最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时,就会没好气地对孩子说:“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还能做什么!”“真是笨得不可救药,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真没用,脑子里面盛的是糨糊啊!”
不难看到,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批评总是多于表扬,或者说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不满也就越多。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缺乏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孩子对自己的判断与认识最先来自于父母和长辈。父母的批评言语常常对孩子成为负面的心理暗示,父母贬低孩子的话说多了,孩子就会认为“我不行,我能力不够”。以后每当孩子做事的时候,他总会在心里说:“是的,我也许真的不行,还是不要做了。”这样,父母在无意的贬抑中把自卑感植入孩子的心里,自信在孩子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
对于孩子来说,由于自卑,每做一件事,他都会先揣摩别人的心理,然后再试图去迎合别人。因为他觉得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在做事时就会心神不宁,有时甚至不知所措。他们更不善于处理突发事件,面对突然发生的事情,他们会表现得无所适从,异常紧张。这对孩子来说实在是一种折磨,于是孩子在做事时就更加没有信心,表现得更加自卑了。
自卑的根源在于比较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总会有很多让父母不满意的地方,尤其在与别家孩子的比较中,自己的孩子更是一无是处。于是父母常常喜欢以别人为参照物来贬责自己的孩子,结果导致孩子的自卑。
当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好吃懒做、衣冠不整、迷恋上网、学习成绩差,经常被老师罚站等缺点时,就会对孩子心存不满。但是要知道,孩子毕竟是孩子,怎么可能没有缺点呢?而父母要改掉孩子的缺点,就要采取正确的方式,而不要用数落来教育孩子。数落虽然能倾吐自己的不快,但对孩子的教育毫无意义,相反还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有一位刚刚考入高中的女孩,由于她进这所高中是自费来的,所以,她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里的最后面。她的父母非常着急,又恨铁不成钢,于是经常拿成绩好的孩子和女儿比较,还对女儿说:“你看人家某某,这次月考数学成绩全校第一!再看你,就要接近全校倒数第一了,同在一个班学习,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父母的本意是想刺激一下孩子,以此激发她的上进心。可谁知接下来孩子在把自己和他人的对比中,情不自禁地夸大了自己的缺点,甚至无形中臆造出很多自己的缺点来。这样,女孩渐渐觉得自己在别人面前一无是处。因此,她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变得非常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