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常常倾向于利己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的东西就一定要占有,而且迫不及待,总是希望自己的任何要求都能立刻得到满足。他们常常做事缺乏计划,不顾后果,不懂得私有权,还弄不清借与偷之间究竟有何区别,甚至拿了别人的东西不感到是不对的。这在一些家庭的独生子女中尤为突出。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家长和老师不能正确地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正确地引导孩子的好奇心,就会使孩子见到什么新奇东西都想占有。甚或某些家长纵容孩子贪小便宜,看到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却视而不见,不予理睬,这极容易诱发孩子的偷窃行为。
寻求冒险和刺激
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难以琢磨的动机,孩子也是一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体现出他们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他们需要我们去教育、去指导、去赏识、去尊重。“偷东西”看似简单,但是需要我们挖掘其中的“奥秘”!
有些孩子偷别人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寻求冒险和刺激。这些孩子往往富于幻想,模仿力强。他们在看某些有偷窃片段的影视作品时,“深受感染”,觉得很刺激、很过瘾,便也想像剧中主人公一样“一展身手”。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也小偷小摸起来。一旦养成这种习惯,便很危险了。
一位初中生,从小就有想偷东西的欲望,认为那种感觉很刺激。因为他在上小学的时候,电视上放映美国系列电影《007》。每当看到主人公詹姆斯·邦德运用高超的伪装和技巧偷得物品时,他就会感到非常兴奋,并且自己也开始跃跃欲试,想要亲自体会一下偷东西的快感。他第一次是偷了家里的十元钱,被父母发现后,爸爸非常生气,二话没说就打了他两个耳光。
没过多久,他就把挨打的事忘了,整天想着趁同学不在的时候偷点东西。有了第一次经历,他开始变得谨慎小心,从偷东西到偷钱,他再没被抓到过。慢慢地,他的胆子越来越大。有一次,他趁课间同学不在教室的时候,偷偷回到教室,去翻同学的书包,总共偷了50多元钱。事发后,学校非常重视,校长亲自排查,结果他被揪了出来,并给予了严重处分。
孩子有一种异乎成人的冒险心理。他们心想,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只有自己知道,别人却不知道,而且其过程充满了“危险”,这是多么刺激和神秘呀!由于孩子偷东西的行为大多发生在其道德观念还不强的时期,他们往往只感受到了其中的冒险和刺激,而不清楚偷盗行为的卑劣之处。
从心理上分析,孩子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是重要的心理基础。但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善于表现、敢于冒险的个性也开始显露。在一些超级市场中失窃率较高,在这些偷窃事件中,不少人就是未成的人。
专家认为,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有偷窃行为的孩子并不缺少零花钱,有的甚至家里很有钱,父母也经常给他们钱,但他们就是喜欢用偷窃去得到某些东西。这与他们的冒险心理和求刺激心理是分不开的。他们胆子大,敢于付诸行动,为了寻求一种异样的成就感,便选择了偷窃。
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积极配合,共同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让他们改变错误认识,纠正不良行为,并且通过人生观和世界观的教育,使其养成良好习惯,从而健康地成长。
父母教育的缺失
父母的溺爱,会使孩子变得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不顾一切去追求自己的目标,见到喜欢的东西就忍不住去偷。有的孩子缺乏父母的管教,有些父母平时只是管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孩子德行的关注,等发现孩子偷盗后才后悔莫及。
一般人们认为,偷窃行为与个人的贫穷有关,但是在有些孩子中并不是这样。
在如今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孩子不良消费行为越来越明显。不断膨胀的物欲和盲目攀比的心态,令孩子无暇顾及学习,而吃喝玩乐、金钱至上的观念却在头脑中生根发芽。一旦欲壑难平,就会想到偷窃。近年来逐渐上升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大多与此相关。
广州市一帮十四五岁的少年为了上网而结伙盗窃。其中几名少年在偷盗时,被埋伏的民警抓获。随后,民警又顺藤摸瓜,发现了其余几名涉案少年。涉案少年共10名,从2007年12月初开始偷盗,直到12月底,他们偷窃20多次,偷窃财物价值达2000余元。
14岁的张某说,他和同学郑某都喜欢上网打游戏,可是父母给的零花钱总是不够用。后来,他们结识了一个同龄社会少年,名叫海宝。海宝介绍给他们一个找钱的方法——偷盗钢筋制造厂的铁,再拿去卖,立刻就有钱。于是几个人晚上来到钢筋制造厂偷铁,第二天,再找来一个收破烂的人,把铁卖掉,转眼间200元就到手了。他们用这笔钱尽情地吃喝玩乐、上网游戏,钱花完了再去偷。并且这一“找钱”的门路,很快在游戏圈里传开了,后来他们的很多朋友也加入进来。如此,盗窃队伍发展到10人。
其实,这群孩子的家庭条件都非常好,他们并不愁吃穿,但都缺少父母的管教。他们中有好几个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由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照顾生活起居。可以说,他们都是“放养”的。他们的父母出手大方,养成了孩子胡乱花钱的习惯。一旦他们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偷窃的行为。至此,家长有必要认真衡量一下,自己的事业和孩子的教育,究竟哪个更重要?
有关专家也指出,孩子养成爱偷的毛病,主要是孩子第一次从邻居、同学或朋友那里偷东西时,父母没有及时对其进行批评和教育,加之平时父母对孩子教育不够,导致孩子行为上缺乏自我约束。
此外,还有些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不正确,也有个别父母甚至怂恿孩子去偷,这都是导致孩子偷盗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孩子东西被偷了,他回家告诉父母,谁知父母却对孩子说:“别人拿你的东西,你就不会去拿别人的吗?”就因为这一句话,让这个孩子成为大家眼中的小偷。当孩子在学校被偷时,还有一些父母找到学校来,说老师没有教育好孩子,纵容孩子偷盗。其实,孩子所处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心理和家庭条件的影响
现在很多未成年人犯罪都是由心理原因引起的。孩子的偷盗行为不一定就是他们的品质存在问题,大多因心理不健康所致。由于家庭条件所限,一些孩子可能缺零花钱,也可能是缺少家庭关爱,所以才做出一些过激行为来引起大人的注意。
面对孩子的偷窃行为,我们不要光看表面现象,而是要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而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偷窃有时并不是完全为了物质上的享受,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心理原因。正是这些潜在的、未被我们发现的心理原因,才最有可能耽误孩子一生的发展与前途。
比如经济上的原因。别人家的孩子可以买零食、买玩具和去看电影,而自己没有钱,那么,当他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有吃有玩,而那些吃的和玩的也正是自己一直希望得到的东西,但是自己却没有钱买时,那么,他就会想到去偷拿别人的东西,或者去偷拿超市里的商品。因而,解决的办法是父母尽量提供必要的物质及适当的零用钱,或把孩子的兴趣转移到你经济条件允许的事情上来。
有些孩子偷窃是为了填补失去父母关心和疼爱的空虚。孩子在家时,父母由于工作忙或家务重,对孩子没有关注或关注过少,那么,孩子就会抱着报复心态,存心要父母出丑。因此,他去偷窃,希望借此机会能唤起父母的注意。而这些父母往往又不知道孩子的用意,因此继续忽视他们,这是让这些孩子从小染上偷窃习惯的原因之一。当他们长大踏入社会后,这种习惯甚至会愈演愈烈。所以父母要注意多给孩子一些爱护和关心,多陪孩子并努力了解他们。
另外,有些孩子偷窃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这类孩子平时内心感到十分孤独,朋友很少,心情不愉快,感情上得不到满足。为此,有的孩子可能会把家中“偷”出来的钱买些零食或小礼物送给身边的同学,以此“笼络”喜欢的同伴,来建立伙伴间的友谊,以弥补友情上的空缺,进而消除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总之,孩子拿了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一定存在着某种原因。只有让孩子真心地说出这个原因,做父母的才能帮助孩子戒除偷窃行为,才能让孩子在长大之前,在进入成人道德标准的世界之前,不再偷拿不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
教育小贴士
偷窃,作为不劳而获的恶习,在任何社会里都是备受社会谴责的行为。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们出现这种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偷窃的危害与对他们一生的影响。要以说服规劝为主,不要当众取笑讥讽孩子的行为,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同时要防微杜渐。对孩子这种不良行为,要长期观察教育,不能掉以轻心。教育孩子需要父母的细心、耐心和恒心。
追星无可厚非,“星”的存在,既是引领人们正视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价值终极追求的体现。可以说,正是因为有各行各业“星”们的存在,也正因为有根植于人的灵魂深处的追星、学星的心理,才有了人类不断前行的动力和社会发展的不绝长流。
每个父母都是从孩子时走过来的,在父母小时候,其实也有偶像崇拜的。不过那时不叫“偶像”,而叫“榜样”,崇拜的对象也不是歌星、影星,但本质是相同的。社会时代不同,呈现的榜样也不一样,从原来的雷峰、张海迪到现在的李宇春、周笔畅,都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偶像崇拜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有个学习的榜样,而这个时期,父母、老师已不再是孩子崇拜的“伟大”对象,他们的权威开始遭到孩子的挑战。为了成长,孩子要向外界寻找新的崇拜,新的榜样,因此就会出现追星。
作为父母,要正确看待孩子的追星,要认识到青春期的孩子追星实属正常。关键是对孩子做好正确的引导。那么,父母就有必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追星,明星身上究竟是哪些优点在吸引着孩子,在狂热的举动下,孩子又能从明星的身上获得什么?这些问题都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引导孩子的思想,从而让其更理性地思考问题。
把追星当成一种时尚
“曾经年少爱追梦”。青少年的追星行为有如“青春痘”,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现象。青少年成长之际,社会角色意识开始觉醒,非常渴望得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而明星受公众追捧,风光无限,往往成为青少年模仿的榜样。
青春年少,幻想无限。校园的围墙隔不住少男少女们向往多彩世界的心。我们常常在孩子房间里看到乔丹、贝克汉姆等一张张巨星的大海报,追星已成为青春期孩子最普遍的现象。
有一位初中生是典型的“笔迷”。因为崇拜周笔畅,她在自己的房间、书包、作业本和课桌上都贴上了周笔畅照片与海报;后来她的痴迷进入了白热化,特地花了上百元,买了一副和周笔畅一样的眼镜,还去美发店把头发弄得和周笔畅一样,同学们见了都说像。因为不能当面见到偶像,她就通过电视节目追踪了解周笔畅的一切相关信息,一旦有周笔畅出现的节目,她都要想办法去看。爸爸妈妈看不惯,老是批评她不好好学习,尽弄些没用的事。可她却不这么想,还反驳道:“崇拜明星有什么不好,这叫有理想,有追求,你们都落伍了……”
可以说,不同时代的人会有不同的偶像崇拜。20世纪70年代,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董存瑞、黄继光等革命先烈;20世纪80年代,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可能是牛顿、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到了现如今,孩子心目中的偶像则变成了体坛明星和演艺界明星,如贝克汉姆、刘德华等。因此,追星现象的流行还是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的。
置身于现代的生活潮流、多彩的社会文化之中,孩子们总想成为纷繁社会中独特、另类、时尚的一族。于是社会上流行什么,他们就追什么。哪位歌星走红,他们就追哪一位。姣好的容貌,卓越的地位,超人的歌艺,不凡的机智,都可以让他们崇拜、羡慕,甚至献出全部的热情,将其当成学习、模仿和仰慕的对象。
此外,孩子一旦进入青春期,就特别在意自己的身材与装扮,于是便有了强烈的追求时尚和自我选取参照标准的意识。那些光环笼罩下的、备受瞩目的影视歌星、体育明星,便以其强大的优势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首选榜样。通过模仿明星的服饰、爱好、习惯,想象自己也像那个被人追捧的人,借此获得自信与满足感,这是青春期孩子特有的心理表现。而当他们把明星作为崇拜的对象时,就变成“追星族”了。
家长鼓励孩子去追星
追星不是不可以,关键是向偶像学习什么。一个人的真正内涵,在于其知识、修养和对社会做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学习和崇拜的是那些对事业、对人生执着追求和不断进取的优秀人物——只有他们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偶像。
在众多追星族中,有很多是初中生和高中生。狂热的追星必然会耽误他们的学习,所以许多家长也相当反对他们这样做,有时也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限制他们。然而与此相反的是,也有一些家长支持、鼓励孩子去追星。甚至为了实现孩子的追星梦,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2006年,兰州女子杨丽娟追星导致家破人亡的事件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29岁的杨丽娟因为一个梦走上了长达13年,充满了苦涩、曲折甚至堪称“艰苦卓绝”的追星之路。为见偶像一面,她放弃了学业、前途、家庭乃至一个正常人应有的生活。而她的家人却一味纵容女儿,推波助澜,跟着女儿一起疯狂,为了满足女儿的愿望,不惜倾家荡产。夫妻俩每天就吃着一个大饼过日子,甚至不惜变卖掉自家唯一可以栖身的仅四十多平方米的小房子,父亲还打算卖掉自己的一颗肾,来帮助女儿追星。最终,杨丽娟得偿所愿,但她年迈的老父亲却走上了不归之路。
追星追得家破人亡,结局如此的悲惨,不能不令人扼腕。而在这位父亲的遗书中,却还在指责刘德华没有单独与他女儿见面,这真的不能让我们相信这位曾经还是一位人民教师的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哪里去了?为什么不坚持把女儿从错误的道路上拉回来,反而帮着女儿走下去,如果是出于爱孩子,那么这份爱实在太可悲了。
尤其是在独生子女或晚年得子的家庭中,孩子就像被众星捧着的月亮一般,成了霸王,成了全家至高无上的“利益”,一家人都围着孩子转。如此,孩子在追捧中摇身一变成了司令官,孩子指向哪,全家就打向哪;孩子喜欢追星,父母就是食不果腹,砸锅卖铁,也要坚决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