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你说话的方式,说话的语气、神情等都会传递给对方信息,他会据此判断你的诚意和为人。不要以为大家都是朋友就毫无顾忌,有时候你的一个小习惯就可能引得别人不快,给沟通带来麻烦。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可能就是因为你不小心触碰到了人际交往的“雷区”。
你是否注意到你身边的这些情况:你的一番好心却引起别人的误会,你的雄辩口才却让别人避而远之,不知道什么时候办公室里开始四处散播开了“小道消息”……这些情况都成为人际沟通中需要谨慎处理的问题。
距离得当,不要轻易踏入他人“空间”
一位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当心理学家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有毛病呀!”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割据”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就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或几无间隔,即我们常说的“亲密无间”,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范围是6英寸到18英寸(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仍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就交往情境而言,亲密距离属于私下情境,只限于在情感上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在社交场合,大庭广众之前,两个人(尤其是异性)如此贴近,就不太雅观。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也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
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端。
人际交往中,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在正式社交场合则使用社交距离。
3.社交距离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4~7英尺(1.2~2.1米),一般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一次,一个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双方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样与来访者谈话时就能保持一定的距离。如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在社交距离范围内,已经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说话时,也要适当提高声音,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如果谈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这时,相互间的目光接触已是交谈中不可缺少的感情交流形式了。
4.公众距离
这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近范围为12~25英尺(约3.7~7.6米),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显然,相互交往时空间距离的远近,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人们在交往时,选择正确的距离是至关重要的。有这样一个小伙子,他爱上了一个姑娘,向姑娘求婚遭到了当众拒绝。姑娘后来恼怒地说:“他竟在离我8英尺(约2.5米)的地方谈这种事。”自然,这种社交距离不是谈婚论嫁的场合。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的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因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同。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仅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冷淡;而北美人却连连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说来,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相应会大一些。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均要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外出。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很自然地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生气。
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不仅取决于文化背景和社会地位,还有性格和具体情境等因素。例如,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人不愿主动接近别人,宁愿把自己孤立地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最易产生不舒服感和焦虑感。
此外,人们对自我空间需要也会随具体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无法考虑自我空间,因而也就容忍靠得别人很近,这时已没有亲密距离还是公众距离的界限,自我空间很小,彼此间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与别人的距离。然而,若在较为空旷的公共场合,人们的空间距离就会扩大,如公园休息亭和较空的餐馆,别人毫无理由挨着自己坐下,就会引起怀疑和不自然的感觉。所以,人们有时会试图通过选择适当的位置来独占一块公共领地。如在公园休息亭,如果你想阻止别人和你同坐一条长凳,那么从一开始你就要坐在长凳的中间,这就会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凳子比较短,这样你就能成功地在一段时间里独占这条凳子。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能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的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适当客套,当心不恰当的沟通方式
客套是指在交际场合中用于应酬表示客气的言语、行为等。说起话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是讲文明、懂礼貌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有良好品德修养、较高文化素质的体现。
我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客套的习惯,无论是访亲交友还是求人办事都少不了要客气几句,像“您好”,“久仰”,“让您操心了”,“麻烦您……”之类的话我们随时都能听到。这样的客套话可以向别人表示感谢,有利于良好的沟通,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在求人办事以后,应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如果你少说一声“谢谢”,只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对方会有一种不快的感觉,会认为他的劳动没有得到肯定,或认为你不懂礼貌,今后也不会再帮助你。同样,在打搅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应真诚地说一声“对不起”,对方的气就会削弱一半。在人际交往、求人办事中,客套的作用不容低估。
每个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当你进入一个不太熟悉的地方,那里有你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他们看见你来了,立即起身迎上你,对你表示欢迎,然后请你坐下,给你泡上一杯茶。再接下来,双方寒暄几句,客套一番。这样一来,对方的感觉会很好,自己的感受也会很好,双方可以由此变得更加融洽,增进好感,从而使友谊更进一步,不知不觉中,为你交友办事打开了方便之门。
有很多时候,很多人所说的客套话只不过是一种应付差事,并不是发自内心,这样的客套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尤其在不适当的场合和对象说了客套话,只能让大家都陷入尴尬的局面。
一位中国学生对法国同学说:“有空到我家玩。”这只是中国学生随口说的一句客套话,不料,那位准备走开的法国同学竟然转过身来说:“我很高兴到你家里去,什么时候去?”
显然,中国学生缺乏思想准备,他应付了一句:“到时候再说吧。”
“明天行吗?”法国同学又问。
“恐怕不行。”中国学生答。
“到底行还是不行?”法国同学穷追不舍,脸上始终挂着诚恳的微笑。
“明天不行。”中国学生面有难色。
“后天呢?”
“那就后天吧。”中国学生无奈地说。
这位中国学生的客套话就用错了对象,法国同学肯定不会了解中国人之间的客套的。中国人习惯于在朋友面前寒暄,说的人显得热情体面,听的人觉得心里顺畅。在这种习惯的客套中,突如其来的较真儿,就会使人措手不及,甚至让人尴尬。所以,违心的客套话对于沟通来讲不会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还会不利于沟通。
客套话不能说得过多,尤其是在关系已经很好的朋友之间。过分地粉饰雕琢,会失去心理的纯真自然。绕弯过多,礼仪过分,反而给人“见外”的感觉,显得不够坦诚。
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应用到“客套话”。当有人替你做了一点小小的事情,譬如说,你让别人帮你倒一杯水,你只要说声“谢谢”就够了。要是在特殊的情形下,你可以更进一步说:“对不起,麻烦你了。”但是,有些人却会说:“谢谢你,真对不起,我不该拿这小事情麻烦你,真使我觉得难过,实在太感激了……”这一大堆的客套话全都搬出来了,让人觉得非常的假,只会让人觉得不舒服,也就失去了客套话的意义。
与人交际,谦逊礼让是完全必要的。然而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一味地“请”、“对不起”,未免有虚伪的嫌疑,搞得别人很难为情。
假如你到一个朋友家里,你的朋友对你异常客气,你每说一句话,他只有“唯唯”而答;他每和你说话时,总是满口客套,唯恐你不高兴,唯恐开罪于你。如此一来,你一定觉得如针芒刺背,坐立不安,最终你只想赶快离开朋友家,这样才感觉到轻松。因此你就得想想,你是否也如此对待过你的朋友?
虽然客套话让人感觉很客气、很有礼貌,但朋友间的过分客气显然是让人痛苦的。谈话的目的在于沟通双方的情感,增加双方的兴趣。而客气话,则恰恰是横阻在双方中间的墙,如果不把这堵墙推倒,就只能隔着墙做极简单的敷衍酬答而已。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客套话不同于客气话,要想使人际关系开展的顺利就不得不讲究一下说客气话的技巧。那么,说客气话如何说才能恰到好处呢?
第一,客气话要说得充满真诚。如果客套话像背熟了的成语似的流水般泻出来最容易让人觉得没诚意,必不能引起听者的好感。
“贵号生意一定发达兴隆。”“小弟才疏学浅,一切请阁下多多指教。”这些缺乏感情的、完全是公式化的恭维语,虽然不得不说,但是从谈话的艺术观点来看,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第二,说客气话时态度要温雅,不可表现出急促紧张的状态。此外,说话时要注意身体姿态的均衡。用过度的打躬作揖、摇头摆身的作态来显露你说客气话的表情并不是一个“雅观”的举止。
第三,要言之有物,这是说一切话所必具备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阁下上次主持的冬季救灾义演晚会成绩之佳,真是让人佩服”等话。与其泛泛而谈、不着边际,不如着其一点,赞美别人的确出色的地方。请您“指教一切”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兴得多。
第四,朋友之间不必过分客套。朋友熟识以后就应竭力少用那些“府上”、“麻烦你”等词句,如果一直用下去,则真挚的友谊就会难以建立。客气话是表示你的恭敬或感激,不是用来敷衍朋友的,所以要适可而止。客气话用多了就流于迂腐,流于浮滑,流于虚伪。所以,对待朋友要把客气话说的坦率一些,这样才能进一步加深友谊。
有效沟通,小心误会“绊脚”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有时会为一些误会造成的后果感到吃惊。
有些误会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然而还有很多误会是在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情况下,伴随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给我们造成很多麻烦、痛苦、烦恼、难堪,甚至会产生预料不及的麻烦。
台北某影星叫了出租车回家,下车时计费表上显示的是180元,她拿出200元给司机,司机默默地收了。她知道,以台北市的计费标准,还要在表上加15元等车费。于是她默默地等着,以为司机会找5元给她,但司机一点动静也没有。她想,算了,才5元嘛。于是,她拉开车门下车了。
在关上车门的那一刹那,她才恍然想起自己叫的是出租车,按规定需要再加上叫车费10元,是她还欠司机5元才对。于是她又敲敲前车窗,赶紧把钱递给司机。没想到司机摇下前车窗来,冷冷地说:
“哼,亏你想到了。不然我还以为,连你这样一个名人也想贪我5块钱的小便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