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74000000011

第11章 汉字文化(2)

6.楷书

楷书又叫“正书”,出现在东汉时期,六朝时字形进一步发展完善,唐代走向成熟。因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文字而得名。楷书是隶书的简化,它对隶书的改变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改弯为钩;其二,改波折为直笔。钩并不妨碍楷书的形体完整,反而能增加它的力度;直笔代替波折,便于书写,省却了许多麻烦。尽管如此,隶书的符号性质,它的间架结构、笔法笔意都被楷书继承下来。隶书经改良而为楷书后,字体的美感主要从笔力和个性特色中体现出来,利于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7.草书

草书是楷书的变体,产生于汉代,本是起草文稿时,潦草书写隶体而导致的一种变体,后来成为通行的写法,以至演化成为一种纯粹的书法艺术。

两汉的草书主要是章草。它讲究笔墨的连贯,字与字之间、笔画与笔画之间环环相扣,虽偶有间断,但笔意仍相连。章草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史游的《急就章》和索靖的《出师颂》摹本。它们流畅飞动,如行云流水,但隶书之态依然。

六朝时期,草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词连”的现象。到唐代,草书则发展为狂草。张旭、怀素等人把草书推向狂放的境界,他们任意增减笔画,随便改变汉字的结构,随心所欲,气、意、笔一气呵成。字体一般很难辨认,完全成为书法家表达胸臆、张扬个性的艺术品。提起草书,不能不提及当时书写物质材料的巨大进步。西汉末就发明了造纸术,到东汉经蔡伦改进,造纸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纸张开始成为人们常用的书写材料,“洛阳纸贵”的典故可作资证。到唐代,纸张基本上取代其他的书写材料而处于独尊的地位。纸张的卷舒自如、携带方便、吸水易干等特点,促进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普及和发展。

8.行书

行书,与草书一样起源于汉代,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书写较楷书简便,辨认比草书容易,以简易为宗旨,实用性强,便于流行。成为人们信札往返、记事作文的首选。早期在行书艺术上成就卓著的主要有魏晋时期的钟繇和王羲之、王献之等人。唐代则有李邕和颜真卿两家。宋、明、清几代也人才辈出。迄今,行书仍然是人们最常用的手写字体。

9.宋体

宋体是指宋代出现的一种字体,它兴起于宋代印刷业的雕版匠之手,字体与楷书相近,但字形更为规整,轮廓几近正方形,横画细,竖画粗,显出墨色浓淡搭配,泾渭分明,看上去令人神清气爽。后代的书籍印刷中多采用这种字体。

造字法

1.象形

跪射俑象形是指按照事物的形状画出其模样,并以图画来指称此事物的造字法,它是汉字最初阶段的主要造字法。以象形法造出的象形字都是独体字,都是名词,多指称草木鸟兽等物。如用来指代日,用来指代月,用来指代目,用来指代羊,用来指代豕等等。这些字的形体与指代的具体事物非常相似,通过字体就可明白它的意义。

2.指事

指事是指在象形字或一些抽象符号上加上一些表意符号而创造出新字的造字法。象形字只是指称一些事物的名称,但与此事物相关的一些位置或细部特征或较为繁杂不易表达、或比较抽象无从表达,又不得不使之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以便于人们理解它的意义。对此古人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以会意的方法造出新字来指代这些现象。在象形字的基础上,用抽象的表意符号来标明事物细部的具体方位,从而传达出特定的意义。如用上小下大的两条横线表示上,下面长的一横指地平线,上面的小短横则指其所在的具体方位,较为直观地向人们传达了“上”字的含义。在木的下面加一短横为“本”,在木的上面加一短横为“末”,分别指称木的根与梢,传达出了“本”与“末”字的含义。在刀的较薄的一面中间加上一点变为“刃”,指示刀锋所在之处,传达出“刀”字的含义。指事字也是独体字,抽象表意符号脱离象形字本体就失去了明确的指称意义。指事法借用象形法的成果造出更多的、字形变化不大但又意义明确的字,标志着汉字造字法的巨大进步。

3.会意

会意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合并在一起而造出有新的含义的字的造字法。这体现了古人观察与综合能力的增强。如把三个“人”字放在一起构成了“众”字,直观而又清晰地传达出人多的含义。把两个“木”字并排在一起构成“林”字,传达出“林”为许多树木长在一起的含义。把水与双足联合在一起构成“涉”字,形象而直观地表达出“涉”为渡水过河的意思。会意字的产生较象形、指事又进了一步,可以合旧造新,合体字由此产生,但还远不能满足造字的需要。

4.形声

形声是指把代表意义的形旁字和代表声音的声旁字结合在一起而造出既表意又表音的新字造字法。这种造字法的产生表明古人的分析、分类能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汉字造字法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思路。形声字有八种,分为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上形右下声、右上形左下声等。左形右声的字如湖、柯、情等,右形左声的字如颈、顶等,内形外声的字有闷、闻等,外形内声的字有圆、围等,上形下声的字有菲、荷等,下形上声的字有忘、忿等,左上形右下声的字有旗、病等,右上形左下声的字有望、颖等。形声字既表意又表音,便于人们认读与理解,结构方式简单易行,深受各阶层的喜爱,成为创造新汉字过程中运用频率最高的造字法。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所收的9300多个汉字中有89%以上的字是形声字。随着社会的发展、事物分类的细化,造出了更多的形声字,迄今为止,大约有90%的汉字为形声字。但由于汉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语音古今变化很大,形旁的表意功能也渐渐减弱,造成许多形声字难以认读。

5.转注

转注指用同义字代替本字的造字和用字的方法。在古代汉语中,同义或近义字可以相互注释。如“考”即“老”、“老”即“考”,表面看来只是字的相互替换而已,只能算是一种用字的方法,其实不然。汉字在具体的语境中有具体的含义,用一个本意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则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用来代替的字的使用范围,不知不觉中为该字添上了新的含义,从这个角度看,说该字为新造出的字未尝不可。因此说,转注兼有用字与造字的功能。

6.假借

假借是指本无其字,借同音字来代替它的造字法。如“其”字,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虚词,作“他”、“难道”等义讲。但这些含义很抽象,无形可象、无事可指、无意可会、无形可依,只得借同音字来代替。“其”为象形字,本义是“簸箕”。借用作文言虚词后,原义就渐渐消失了。后人又造“箕”字来表示“簸箕”。这种造字法称为假借。假借与通假有区别。假借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本无其字,二是借后原义丧失。而通假则是本有其字,暂时用同音字代替,它的原字的本义不会丧失,借用的同音字的含义则稍有扩大。在汉语中,假借字所占的比例较小,因而假借作为一种造字法在建构汉字体系中所起作用并不大,但它还是为汉字数量的扩大提供了简便易行的途径。

由于汉字的形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生变化,初始汉字所具有的图画象形、形义同构的特征就日渐模糊,这就使后人对某些汉字本义的理解产生较大的困难。为此,古代的文字学家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许多突出的成就,解说汉字构造法和汉字意义的字典的产生就是其表现之一。目前所知的最早且有完整系统的汉字字典是东汉时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许慎借鉴前人在文字学上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古汉字的构造方法及其音义系统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他对东汉中流行的六书说造字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他还首创了部首检字法,把全部收集入书的汉字归为514部。《说文解字》全书分15篇(加“叙”言),每篇又分上下卷,收字9353个,用133441个字的篇幅来解说所收的字的构成及其意义。此书以秦汉通行的小篆为主体兼注一些古文、籀文。这部书对总结秦汉以来的汉字,帮助后人认识甲骨文、金文,研究古文字、古文献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东汉以后直至清康熙以前,陆续出现过一些字典,但影响力都不及许慎的《说文解字》。《康熙字典》问世后,这种状况得到改观。《康熙字典》是我国的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它是1710年清代康熙皇帝命张玉书、陈廷敬等30人编纂的,经过6年才告完成。这部字典分214个部首,按笔画多少排列顺序。释字体例是先注音后释义,再列出此字的别音、古音、别义。整个字典收有47035个汉字,是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它在体例、规模、释字的详尽等方面相对《说文解字》来说都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在发行后的200多年中影响较大、流传极广。

同类推荐
  •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

    《许鸿宾说许鸿宾》是一本围绕一个主题的杂作结集,体裁上有对话、有侧记、有随笔、有札记还有日记与散文、纪念文章,在学术性、理论性与思想性以及艺术性几方面都还有着力之处。
  •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类型电影漫谈

    香港影坛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一方面是它以狭小的弹丸之地,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半期这十余年间创造了商业上的票房奇迹,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制片厂制度,明星制度,类型化电影的制作模式,同好莱坞相比实在有过之而无不及。本书试图从武侠功夫片、黑帮警匪片、恐怖鬼怪片和喜剧片四个香港电影最为常见的类型片种人手,为读者展现香港类型电影的兴衰,其中既有正史,也有戏说。另外还加入了“类型人物”和“类型之惑”两个单元,前者归纳总结了香港电影中一些特定类型的人物形象,而后者则更为深入地剖析了香港类型电影的特点,并对香港类型电影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 碑贴鉴赏及收葳

    碑贴鉴赏及收葳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意大利美术史话

    意大利美术史话

    本书为中国学者研究外国美术的重要成果,分国介绍美术史,此书主要介绍了意大利的美术历史。
  •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

    米芾与“米家山”画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重返仙侠世界

    重返仙侠世界

    神仙?只不过是一群拥有强大实力的人而已!我想寻找真正的神!
  • 无限主流
  • 剑神的异界之旅

    剑神的异界之旅

    一次使魔的召唤,将坐在电脑面前玩着自己心爱的游戏《地下城与勇士》的彭木拉入异世界,还成为了自己游戏中的角色?!看着背包中那十数万的各类药剂以及自己游戏角色的强大技能,彭木觉得自己已经逆天了!阴谋?计策?那种东西,统统用实力碾碎好了!“于是呢?衣服洗了没?快点给我去洗!!”“.......就不能等一会儿让我先装个B么?”PS:为了自己七年毒奶粉剑魂生涯,作者写书只是个娱乐消遣,不同的书不同的主角不同的剧情适合不同的人。不喜勿喷,右上角叉叉即可.
  •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真情实感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嗜血国术师

    嗜血国术师

    失去工作的孙文龙在返乡途中被吸血鬼咬伤,身体发生异变,从此走上一条充满危机但异彩纷呈的道路。步步危险,步步机遇,且看他如何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成就引领地球挑战域外文明的伟大领袖!霸道女总裁,东方小公主,吸血鬼,各种身份的美女纷至沓来,他又该如何取舍?
  • 离婚女人:歌尽桃花

    离婚女人:歌尽桃花

    在经过第N次的肢体大战,在第N次离家出走后,在酒店里修养了一个星期的易锦终于决定同季楠离婚。心灰意冷离开酒店的时候遇到了青梅竹马的杜齐恩。带着孩子,一个离婚的女人将何去何从。
  • EXO之望眼欲穿

    EXO之望眼欲穿

    每一天没日没夜的培训练习,只为了明天更美好的生活;每一天流的一点一滴的汗水,只为了明天更耀眼的辉煌;每一天不停间的坚持与努力,只为了在舞台上绽放光彩。他们是EXO,十二个人的EXO。直到两位少女的到来,打破了十二个人的生活。她们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缺一不可。他们是她们心目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十四个人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这次爱得糊涂

    这次爱得糊涂

    也许多年后当他们两个彼此回想起的时候才会明白其实有些感情虽然只是另一段感情的延续,却也可以来的这样自然,让他们彼此爱得这样得糊里糊涂,但也深刻。一句“我爱你”是最甜蜜的迟到问候。
  • 武域天穹

    武域天穹

    林辰,原本是一无是处的纨绔子弟,忽一日,被未婚妻休掉,发愤图强,得机遇,坐拥美女,鏖战天下,掌控无尽生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