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66600000033

第33章 附录(2)

稻盛:我进的那家公司赤字连连,公司也面临倒闭。一到该发工资的那一天,公司就会告诉我们暂时发不出工资,让我们等一星期。这么一种情况,当然当初满怀希望进入公司的员工们都会对公司表示不满。我是研究人员,正好那时候开始涉足新金属陶瓷领域,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了。我认为别人罢工、向公司发泄不满根本就没有意义。就算发泄不满、罢工,工资也不会涨,公司财政赤字确实没有钱,还不如努力把自己的目标研究搞好,所以我不随大流,专心地搞研究,并把我的研究成果投入生产。于是就有人骂我是怪人,是工贼,是公司的走狗。大家都不理睬我,我感到孤单寂寞,就很自然地想起我的故乡。正好公司宿舍的旁边有一条小河,深夜我就坐在河边,朝着故乡的方向唱一首叫做“故乡”的童谣,用歌声来安慰自己。宿舍里的老员工们经常在深夜听到我的歌声,第二天去公司做研究的时候就会问我“昨天晚上是不是哭了”,我否认说没哭,他们就会笑我说“怎么没哭?我们听到了‘故乡’这首歌”。一想起故乡,想起父母的容颜,想起弟妹们也在家乡努力工作,我就又有了勇气,第二天继续努力做研究。

转场:从白手起家创立京瓷公司,到成为日本第一优质企业,登上东京证券交易所“日本第一股”,进入全球500强;从“稻盛奇迹”到“稻盛精神”,稻盛和夫成为日本成千上万的人们追随和学习的对象。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之际,1997年9月,稻盛和夫做出了一个令许多人难以想象的决定,他在京都圆福寺剃度出家,专心修禅。

杨澜:1997年的时候您剃度出家,这个决定让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因为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他是在俗世当中追求利润、追求成功的,而佛家的理念却是放弃这一切的功名利禄,专心向佛。当时您怎么会有要出家的愿望?

稻盛:我剃度出家,皈依佛门。正如您所说,日本国内外都有很多人说佛教和企业经营赢利是不是有矛盾呢?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佛教中有这样一句话“自利利他”,佛教认为要想自己获利必须造福他人,教导人们不要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要让他人得益。我在企业经营当中也经常要求员工帮助他人。日本有句话叫做“人情并不是为别人”,意思是说善待别人就肯定有回报。中国也有类似的话“积善之家有余庆”,做善事的人家子子孙孙都会得到幸福。就这点来说,我认为说佛教不适合资本主义、不适合企业经营赢利的说法是错误的,以佛教思想为基础从事企业经营远远比一般的企业经营高尚得多。

杨澜:您做了许多慈善事业,也经常帮助别人。当您自己穿着草鞋、拿着钵出去化缘,接受别人施舍的时候,心态上有一个什么样的变化?

稻盛:那天是初次去化缘,脚露出草鞋,走着走着磕到小石子,脚趾前面都渗出了血,就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挨家挨户地化缘,化些大米杂物。傍晚我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寺院的途中,正好有个大婶在公园旁边做清扫工作,她看上去比较贫穷。她走近我,给了我一个100日元的硬币,一语不发地给了我100日元。我有些吃惊搞不清状况,但猜想这100日元大概是给我的,就道了一声谢。她说:“师傅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

禅宗的寺院吃得很简单,一般是早、中、晚各一碗粥,菜只不过是两三根腌菜,那位大婶肯定知道这个情况才给我100日元的硬币。当时我拿着这枚硬币,全身像被电击了一样感到无上的幸福,眼泪难以自禁,全身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着,公园的所有景物也好像变得光辉起来。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这就是那种被幸福包围的感觉。这位大婶给我的100日元所蕴含的伟大的爱把我整个包围住,把我带到幸福的顶峰。

解说:稻盛和夫的商业精神和哲学思想深植于佛教的道德准则,这种思想的本身,就是稻盛和夫所谓的“利他主义”和“追求人生的善与不朽”。

公司的座右铭——“敬天爱人”四个字其实来源于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领袖人物西乡隆盛,也就是稻盛和夫的鹿儿岛老乡。

稻盛:我的家乡出了两位对日本近代史的“明治维新”作出过很大贡献的人物,他们就是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我非常喜欢西乡隆盛,他对中国王阳明的阳明学说有相当高的造诣。他曾经两次顶撞萨摩的长官,被流放荒岛。每次流放总会带上阳明学、儒教的书籍,即使是在贫瘠的荒岛上遭受牢狱之灾也不断地提高完善自我。他是一个非常清正廉洁、清心寡欲的人。他经常说,如果是位于人上施政的话,必须是那些不谈钱财、不求回报甚至能够舍却生命、忘却自我的人,他自己也是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我希望当今日本的政治家中能够多几位像西乡隆盛这样的人。

解说:1984年,稻盛把自己17亿日元的股份赠予1.2万名员工,在他的着作《人生与经营》一书中写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公司永远是员工生活的保障。”甚至许多员工选择身后葬于京瓷的公司墓地,墓碑上写着:为那些永生不愿离开京瓷的人。这样的企业文化受到日本年轻一代的挑战,他们认为缺少人员流动,就意味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

杨澜:读过稻盛先生写的《人生与经营》这本书,在里面,您也提到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调动员工的心力,通过面对面的沟通来达成一种凝聚力。但是现在您的企业已经有1.3万个员工了,作为一个最高层的领导怎么还可能和他们进行这样直接的交流?这个成本是不是太高了呢?

稻盛:您说的问题确实存在。企业是人的集团,如果在这样的集团中无法做到自上而下齐心协力的话,企业是不会有良性发展的。但是怎样把我的想法告诉员工呢?我花了很大工夫,这比开展实际的工作更加花时间。比如说,白天有工作,我就利用晚上和他们一起吃饭,偶尔一起喝酒,边喝边聊,我一直努力地做这样的沟通工作。现在,光是京瓷公司在全世界已经有超过4万人的员工,有各个种族,语言各异,要我直接和他们谈话是办不到的,因此我要求各国的部门负责人要理解我的想法,把我的想法告诉员工们。现在看来,这比起我直接和员工对话,力量确实有所削弱,但还是能够维持沟通的。

杨澜:您曾经说过,“相扑”是不能等被挤到边上的时候才开始着急的,要在中间的时候就把它当做最后一搏来拼命才能够胜利。那么做企业的话,如果说创业时有那种危机感需要拼命的话,现在您的企业已经有4兆日元的营业额了,危机感是否还存在呢?

稻盛:危机感是让一个企业保持年轻的生命力,健全发展的必要因素。不过,公司规模不断扩大,有了丰厚的利润,要让全世界4万多个员工一直保持一种危机感是不太可能的,很容易骄傲自满。我从中国的古典当中学到了一个道理,骄傲自满,失去谦虚的态度就会失去一切的幸福,中国叫做“满招损”,我经常以此告诫我的员工。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我的公司,KDDI和京瓷还能期待有更大的发展,现在我们正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完善。

串联词:看来,对于稻盛和日本经济来说,危机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

在2002年,“摩根·士丹利”评选的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40家企业当中,美国企业占25家,欧洲占了12家,而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日本只有两家入选,分别是本田和索尼,这是不是说明日本经济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呢?稻盛和夫先生认为,20世纪90年代的10年是日本失落的10年,不过他相信,在2003年,日本的经济将会有所起色。

稻盛和夫在北京大学国际MBA学院演讲

大家好!我是刚才承蒙介绍的稻盛和夫。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经营为何需要哲学”。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于1932年出生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大学的专业是无机化学。毕业后就职于日本古都京都的一家电瓷瓶制造公司,当一名技术员。后来在几位友人的支持下,于1959年,也就是在我27岁的时候,在京都创立了一家生产新型精密陶瓷的“京都陶瓷”公司。

虽然是白手起家,但我开发的新型陶瓷材料深受业界欢迎,京瓷也努力将这种材料应用于各种领域。

创业以来的50年里,“京瓷”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特性,开发了各色各样的产品,从各种精密陶瓷元器件到太阳能电池、医用材料,以至于手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终端产品,京瓷已经成长为日本代表性的制造型企业之一。

在中国,“京瓷”已在上海、东莞市石龙镇以及天津建立了制造基地,生产电子零部件、打印机、复印机和太阳能电池。

另外,在日本还有一家同样也是由我创办的KDDI公司,京瓷是其第一大股东,KDDI从事长途电话和移动通信业务。KDDI公司在通信行业的新准入企业中位居首位,现在已成为日本国内第二大通信运营商。

除此之外,京瓷还有宾馆以及从事电脑系统服务等等的企业群。从材料到零部件、元器件,从机器设备的制造到通信、服务,像这样业务涉及整条产业链、业务领域又如此广泛的企业,我想在全球也是极为罕见的。

这些我创建的企业集团2009年3月期的年度合并销售额达到约4.6万亿日元,税前利润约5000亿日元。

在日本中小型企业之中,有很多经营者想要学习我的经营思想。因此,从1983年起我就义务传授我的经营哲学,并以“盛和塾”这种经营塾的形式在全国展开。

“盛和塾”以日本国内为主,现在在全世界已经发展到60家,塾生超过了5500名。另外,在中国我也受到了邀请,在无锡开设了“盛和塾”。

我经常有机会访问中国,而且每次访问都发现中国经济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充满着活力,让我大为惊叹。

同时,看到如此高速发展的中国,使我想起经历了“二战”的毁灭性打击之后复苏的日本,克服了战后的贫穷和混乱、全体国民团结一心朝着高速经济发展的方向勇往直前的景象。

“二战”后的日本,在自由竞争中出现的许多企业,互相切磋琢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每一个国民都满怀着对富裕生活的渴望,拼命工作。结果,在“二战”后仅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把日本建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工业大国。

虽然日本国民获得了物质上的富裕,但在经济高速成长的过程中,许多日本企业只顾追求自身的利益,无视国民生活和地球环境,因而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弊病。

公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战后20年时,产业活动所引起的公害问题开始浮现出来。忽视自然环境,只顾追求企业利益的产业活动,使山清水秀的日本列岛变成了污滩。河川和大海被污染,连鱼虾都无法栖身,工厂周围的上空,被工业废气所笼罩。

公害问题一时成了威胁日本国民生存的社会问题,通过官民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然而,片面追求自身利益的社会风气,不仅没有得到遏制,反而日益膨胀。国民渴望富裕的欲望没有止境,人们一味追逐个人的私利。结果,经营者和国民染上了不劳而获、少劳多获的庸俗习气,片面追求物质富裕的欲望导致了精神上的贫困。

正是这样的世风才产生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在这样的风潮中,不仅经营者,就连普通市民,也热衷于对股票和房地产的投资,看着自己的资产不断膨胀而得意忘形,甚至有人还傲慢地说,日本人的资产足以买下整个美国国土。

这样的狂妄和贪婪不断蔓延,最后以经济界、政治家、官僚等相继贪污及丑闻等形式一举爆发了出来。

然而,泡沫经济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理所当然地破灭了。结果,日本经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陷入了通货紧缩,从此就是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陷入了长期萧条的痛苦之中。

另外,从去年开始,由美国的次贷问题引发的金融危机的风暴吹遍了全世界,金融市场一片混乱。至今它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实体经济,带来了全球性的经济萧条。

由美国的金融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的经济萧条,其直接原因似乎是金融衍生产品使用过了头。但我认为,它的根本原因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失控的资本主义本身的问题。

然而,初始的资本主义,并不只是将人类的欲望作为动力的。

着名的德国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他们贯彻基督所提倡的“邻人爱”,尊崇劳动,生活尽量俭朴,他们的基本信条是将产业活动所得的利润用于社会发展。

同时,企业必须以任何人看来都是正确的、光明正大的方法去追求利润,而其最终目的就是贡献于社会福利。就是说“为社会,为世人”,才是初期资本主义的伦理规范。

在距今约300年以前,商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江户时代中期,日本出现了一位名叫石田梅岩的思想家。

他认为“在商业活动中追求利润并不是罪恶,但行商必须正直,决不可欺诈,决不能有卑劣的行为”,他强调行商中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另外,他还说,经商必须要做到“人我双赢”。

就是说,在日本资本主义的萌芽期,“企业应该追求社会正义,企业人应具有高尚的伦理观”这个基本思想是相当普及的。

如此看来,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日本,初期的资本主义被理解为是一个“为社会做好事的系统”。其推进者们力求通过经济活动来实现社会正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贡献。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社会伦理观,所以资本主义经济才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曾经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原动力的伦理观,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反而逐渐被淡漠。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经营者的人生目标逐渐堕落到“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己主义。制约人的内心的伦理规范的丧失,导致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趋向堕落。

尤其是日本,因为缺乏像欧美各国那样的基督教的社会背景,“二战”

以后,人们一味追求经济上的富裕,而对道德、伦理以及社会正义的重视程度急剧下降。人们虽然获得了经济上的富裕,但是社会却偏离了资本主义的本意,陷入颓废。

资本主义的本意决不是只要为了赚钱就可以为所欲为。只有具备了严格的精神规范,资本主义才有可能正常地发挥它的功能。

特别是经济界,作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经营者本身,必须重新认识支撑资本主义发展的伦理道德这一层面的重要性,确立从任何人看来都普遍正确的经营哲学,并以此严格自律。

观察中国的情况,贵国在坚持社会主义体制的前提下,引进市场经济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的经营者们以类似于资本主义一样的自由度,从事经济活动,经济的繁荣举世瞩目。

同类推荐
  • 赢在起跑线上(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赢在起跑线上(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即使你没有很有优越的物质条件,也可以让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甚至比别的孩子高、快、强。最主要的是树立他的信心,让他明白如何做人,只要根基打好了,以后做任何事情都会游刃有余,因为起跑好不一定决定比赛的输赢,享受跑步过程才是人生最有意义的。
  •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激励青少年成长的世界名人故事

    一滴水可以折射阳光的光辉,一本好书可以滋润美好的心灵。健康的身心、丰富的情感、较强的实践能力、优良的品质、过硬的特殊技能、良好的习惯、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必要的合作素质等,是青少年朋友在成长道路上顺利前进所需要的最基础、最必要的条件,为青少年朋友们从自身着眼、开创成功指明了方向。社会是一幅斑驳陆离的图画,人生是一条蜿蜒扭动的曲线。知识是智慧和能力的基础。知识能够守护生命,是保护自己的盔甲。成长是一种历程,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天真到深沉,我们用生命书写着成长的哲学,正是这些哲学的智慧丰富了我们的人生;成长是一种升华,成长的过程就是将软弱升华为刚强,将平淡升华为壮丽。
  • 财商考验智慧(下)

    财商考验智慧(下)

    本套从书集当代多家的研究成果于一体,系统地阐述了各种要素对人生历程的影响,它通俗易懂、体例活泼,重点突出,内容丰富,风格清新,读者的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人生的享受与愉悦。人生的智慧与经验告诉我们:追求需要了解人生的轨迹,而成功则需要科学地认识自己。人生的成败,究竟是命运主宰的还是自己创造的。探讨与预测人生的发展,是一门学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生的未来是由现在的自我多种要素决定的。人生测试,目的是为了创造美好的人生未来。愿本丛书能给读者带来发现自己的快乐,带来明天的幸福人生。
  •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能力绝对不是问题

    本书内容包括:经济法基础知识、个人独资企业与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合同法等十三章。
  •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年轻人要克服的人性弱点全集

    每个年轻人都会有自己的弱点,没有贪婪可能会有自私,没有嫉妒却会有虚荣,没有懒惰同时也没有耐性,这些弱点,就像是捣蛋的魔鬼,总是变换了各种模样,羁绊人们的思路,束缚着人们的手脚,阻碍人们前进。而成功的唯一法宝就是战胜弱点,战胜自我。如此才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改变,获得巨大的成功。
热门推荐
  • 武道争锋

    武道争锋

    道体被夺,命格破碎少年洛凡却是依旧携带九龙天书,踏上古极道逆天崛起,步乱世之劫,横扫武道顶峰。
  • 网游之天下风华

    网游之天下风华

    成败转眼荣光,祭天台上扬起的帜幡你在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执手永恒之光,立在你我心中的长幡也许一夜功成,刹那后脆骨焚身不悔哭过笑过痛过的伤痕。
  • 欣恋之泪盈公主的复仇恋

    欣恋之泪盈公主的复仇恋

    十年前父亲的背叛,小三的介入,使她们从天真可爱变得凶狠无比,轻轻勾起嘴唇:势必让他们生不如死。可是,他们的介入,使得计划有变动,一次次的分离,又让她们重回十年前的痛苦,心又一次麻木了,复仇——正式开始!
  • 铁血抗战——美丽的青春

    铁血抗战——美丽的青春

    上个世纪三十年中期,抗战背景下的大上海。一位怀揣钢琴梦的青年,带着自己的妹妹来到上海闯荡,他的梦想在现实面前被撞得粉碎,在痛苦中,他选择了革命道路,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特工,为抗战胜利献出自己的生命。
  • 美女斗帅哥

    美女斗帅哥

    “哇!什么样的公子哥到我们学校啊,这么大的排场,上学竟然还用二十辆宝马护送”车队慢慢的驶进校园,停下之后从车上下来五十几个穿黑衣服的家伙,耳朵上还带着耳机,好像总统亲临学校的样子,就算总统也没有这么的大的阵势。重要的人物终于下来了,是四个18-19岁的大男孩,外表帅得简直没有办法用语言来形容,芷雪望着他们,总感觉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 寒芒记

    寒芒记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当出身在公爵府中的魏斯礼,选择去一所平民魔法学院上学时,他就听到了这个流传在魔法帝国中的道理。也不知他是幸运还是不幸,尽管远离了贵族府邸,远离了权利中心,但也远离了尔虞我诈,在成长中保留了他心底的一份纯真。可是当贪欲,私情,阴谋,谎言……一切猝不及防却又顺理成章的到来时,当他面对了最不想面对的人,看清了整个事情的真相之后,他才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有人的地方,就有争斗。
  • 岁月流沙之文心雕龙

    岁月流沙之文心雕龙

    生活总有你所不能预见的所有,好的或是坏的,你想要的和你不想要的。尽管如此,你又如何?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 创世焚天

    创世焚天

    大千世界三千界,界界有灵!道法可通神.佛魔一瞬间!粉嫩新人.求各种支持-.-QQ群:34948628
  • 男人吃什么才健康

    男人吃什么才健康

    吃是人的本能,但吃什么,怎么吃,这里面却大有讲究。“吃是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一道关”,人的健康不能只停留在“不得病”的低水平上,要有健康的体魄,还要会“吃”。要会“吃”,就不能由着性子来,以至于想吃就吃,这是万万不可的。  总之,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后,现在是应该解决怎样“吃好”的时候了。为此,我们综合了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根据现代男性的身体和生存状况,编辑了本书。主要是通过饮食营养达到保健、养生、壮阳、滋补、调理、食疗的功效,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权威性、系统性和实用性,是指导现代男性健康饮食的良好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