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将一些正面的、自信的语言反复暗示和灌输给我们的大脑时,这些正面的、自信的语言就会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根植下来。
2.寻找力量法
成功人物传记和成功励志的书,最能帮助我们找到勇气和力量,从而增强我们的自信。成功之人不仅经历过信心不足、迷茫、挫败等打击锤炼,而且经历过成功的滋润,他们建立自信的办法最具启发意义。
3.自我分析法
(1)多角度分析自己。例如出身环境、生长环境、教育程度、家庭背景,人生目标、人生信念等等。客观地分析和评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学会平衡地看待问题。
(2)列举从小到大所有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励自己。
(3)列出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才能。比如打球、绘画、写作、外语、下棋、唱歌、跳舞、演讲、交际、跑步、某种技艺、吃苦耐劳的特性、硬骨头的创业精神、机灵、幽默……从自己的优势中找出其它人不如你的项目。看到他人不如你的地方,你的自信心就会增强。
除了以上这些的方法之外,你还可以用一些容易取得的小小成功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留一个缺口给自己
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妄想借助管理大师、策划大师、高级顾问之手,追求企业管理的完美、追求完美的组织架构、完美的制度、完美的产品、完美的员工。完美存在吗?这样的追求有意义吗?其实就象美神维纳斯一样,残缺才是美丽的,才是长久的,残缺才是美。
不完美的结构才好“升”
某公司建立初期雄心勃勃,想以当地市场为出发点,进入全国市场。在产品上市的初期,老板就开始“招兵买马”。设立了财务部、市场部、销售部、市场拓展部、行政部等部门。开策划会议时,相关部门经理都来参加,各个西装笔挺,人模狗样,老板也前呼后拥很是风光。表面上看来,组织架构非常完善,但事少人多,有些人就开始无事生非。不知不觉中销售部、市场部、市场拓展部之间的配合出现了问题,职责不分,企业已经患了大企业病。企业的“头”已经很大,但“身子”很小,经营起来晃晃悠悠,每个月销售的收入还不够发工资。支撑了不到半年,终于宣布倒闭了。
初创的企业,真要设立那么多机构吗?真要追求完美的组织结构吗?结构太完善了,老板怎么调整?太完善的架构,使老板没有了回旋余地,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对员工来说,组织结构太完善了,每个岗位上都有人了,下面的员工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谁还要拼命工作?没有提升机会了,留下来就只有打工,于是人才选择了离开,留下来的只能是人手。其实做企业就是做一股“士气”,一股上进之气、奋斗之气。“气”散了,人也就散了。而“士气”的产生,空缺的吸引力不可忽视。
不完美的产品才好“卖”
微软的软件每次出来都有很多“臭虫”,难道微软不能做出完美的产品,再推出来吗?它能,但它不!它先推出测试版,用户用着不满意,提出很多修改意见,这样它的下一个版本的软件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也就是说用户站在实用的立场,帮微软进行免费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