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309500000001

第1章

§§§第1节

有山的地方神话多,有河的地方故事多。从双狮山发源的双狮河支流众多,中下游的清阳河是众支流之一。清阳河也有些与众不同,它的流向是自东向西的,弯弯曲曲的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流向哪里,它以一种优美的曲线展示着独特的姿态和充满自信的长度。不到汛期的河面只有几十米宽,两岸的沙滩与河面的宽度差不多。南岸的河床高出水面二三十米,河堤上面是绵延不断的农田和村落。北岸没有河堤,沙滩的尽头是一片片树林,树林的尽头散落着一个个村庄。沙滩和树林成了北岸居民的河堤,即使河流汛期水涨,他们大多数时候也都是安全的。河边有个村庄绰号舟河,其实叫陈家湾。传说这条小河每隔十年发一次洪水,每隔三十年发一次特大洪水。每次特大洪水过后,方圆几十里的村庄和农田都会被荡为平地,只有陈家湾除外。陈家湾像一艘永不下沉的奇妙的船,水涨它也涨,因此得名舟河。

在北岸的村庄中,只有陈家湾与树林几乎平行。远远看去,它就在河边上,没有任何安全感。陈家湾北面是相隔一公里的曾家坝,小河涨水时,如果水势小,曾家坝能够幸免于难,如果水势大,河水会把离自己近的陈家湾高高举起,把距离远的曾家坝吞入腹中。但造物主总是公平的,它给了陈家湾不沉的造化,也给了曾家坝繁华的街道。曾家坝是方圆十里乃至几十里的著名街镇。这里有通往远处的公路,大客车迎来送往,把近处的人送出去,把远处的人接回来;货车把近处的货物运出去,又把外地的货物运进来。每逢农历的双日子,这里都会有集市,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来这里赶集,陈家湾的人也要来这里赶集,买一些生活用品和农用品。

这一年,汛期来之前,陈家湾的老人们就开始议论水势大小了。有的说,十年一次小水,三十年一次大水,这次涨水小不了。有的说,现在政府管理了,能把大水变成小水。议论这些“天下大事”时,最合适的场合是大柿树下,说话最权威的当然是“老私塾”陈雷生。

陈雷生小时候读过私塾,对周易八卦有些研究,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听广播,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老知识分子,外号“老私塾”。当他手里端着旱烟袋朝大柿树走来时,柿树下的人们就会像报幕一样说,老私塾来了。说这话的人是他的平辈或长辈,又因为他在兄弟里排行老三,所以晚辈的“报幕员”会说,三叔来了或三爷来了。

柿树下有陈雷生的专用座位。柿树的根部突出地面,也不知坐了几朝几代,被磨得油光锃亮,庞大的树冠像遮阳挡雨的伞。背靠着三人合抱粗的柿树,老私塾悠闲地抽着旱烟袋,安静地看着树下的人们,听着他们唠家常、唠农活、唠天下大事。只有当别人说的太过离谱时他才慢慢地磕去烟袋锅子里的灰烬,用毋庸置疑的口气加以纠正。被纠正的人丝毫不觉得难为情,因为老私塾说的话就是真理,接受他的批评、指点和建议,已然成了人们的习惯。他的经验、知识和智慧,是陈家湾的主心骨,人们信任他、尊敬他。每当他走到树下时,那个坐在树根上的人就会站起来,把这个最舒坦的位置让给他,他会客气地和人招呼一声,泰然入座。

午饭后,村里的人忍受不住七月的闷热,陆陆续续来到柿树下乘凉。但他们议论的话题却比天气更沉闷,那就是今年会不会涨水,这是入夏以来最为热点的话题。村里很多人都记得,十年前的那场大水,几乎把陈家湾这艘小船压沉。当时只有100来户人家的陈家湾接待了有着200多户人家的曾家坝人。各家屋里以及房檐下都是曾家坝来的“跑洪”人,这棵大柿树下也密密麻麻地铺着麻袋或草席,住满了人。幸好那次洪水来得急走得也快,只有短短三天时间。三天里,陈家湾倾其所有招待曾家坝的人们,三天后,陈家湾家家米尽粮绝,人们只好以野菜甚至青草充饥,眼巴眼望地等着地里的秋作物赶快成熟。屈指算来,今年的汛期即将到来,而且还是特大洪水的汛期,从六月末开始,人们就开始为曾家坝和自己村庄的命运担心了。

当人们用询问的目光等待老私塾发言时,只见他紧皱眉头抽着嘶嘶作响的旱烟袋,烟袋锅子里的火光时隐时现,人们知道,这时还不是老私塾的发言时间。等到一袋烟抽完,烟袋锅子磕在石块上当当作响时,老私塾才叹了一口气说:“今年的洪水不来便罢,来的话一定不善。”听他说完,空气变得更加沉闷,有人摇头,有人叹气,有人闷闷地抽着烟。这一刻,仿佛时间凝固起来,柿树以及树下的人们都沉默在这凝固的时间里。

这时,忽然传来一个男孩子的哭声,还未变声的小细嗓子加上十足的底气,使得男孩的哭声听起来像高音唢呐,足以响彻半个庄子。当他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从柿树旁走过时,老私塾磕着烟袋说:

“娃子过来,又打架了?”

男孩哭得更响:“我、我没打架,是他们欺负人,他们打我。”

老私塾伸手拉着男孩的胳膊,和蔼地说:“让三爷看看打哪儿了?”

当他碰到男孩的手时,男孩的哭声变得撕心裂肺起来,老私塾仔细一看,原来他的胳膊被人打脱臼了,难怪这孩子哭得这么痛苦。

“这帮土小子太不像话,打人没个轻重。”说着,他趁男孩不注意,一手握着男孩的胳膊,一手捏着胳膊肘的脱臼处,猛的一拉一拽,眨眼工夫男孩的疼痛减轻了,哭声也小了许多。老私塾轻轻揉捏男孩的胳膊说:“他们为什么欺负你?”他知道男孩说的是实话,他肯定是被人欺负了。

§§§第2节

男孩一听哭得更伤心了:“我割的草比他们多,他们就说我割了他们的草,他们说草是贫下中农的不是地主的。他们要分我的草,我不让分,他们就喊着打倒地主,就……”

男孩哭得说不下去了,老私塾此时已心如明镜。男孩叫陈玉栋,他爷爷是地主,他也就自然属于地主成分。老私塾亲眼见证了玉栋爷爷当上地主的全过程。那是一个勤谨、老实的庄稼人,1948年H省解放前夕,他倾尽一生积蓄买下了80亩地,收留了一个姓徐的逃荒人做长工,在收了第一茬庄稼后,为长工娶了媳妇,从此和长工互称老表,一块地里干农活,一个锅里涮稀粥,相处十分和睦。

正当长工生养儿子时,解放的春雨落在他头上,为了能够分到陈家的房屋院落,他亲自做了一顶锥形大纸帽戴在玉栋爷爷头上。在批斗会上,他声泪俱下地控诉玉栋爷爷的“罪行”,历数这位老地主剥削他全家人的种种罪恶,凡是他听到的有关地主剥削罪行的故事,都借过来为他所用,他只需把故事里地主的名姓换一下就行了。开始时,村里的人对他的说法很是反感,但因为他有着无比光荣的雇农成分,谁也不敢当面说他什么,人人都在心里骂他不是东西。这个不是东西的东西把自己编造的谎言一遍遍重复后,人们也就充耳不闻,习以为常了。后来,他如愿以偿地把玉栋爷爷一家撵到了生产队的牛棚里,自己成了陈家大院的主人。就这样,玉栋爷爷当了不到一年的地主,却让他的子孙背上了无比沉重的地主成分。

正如人们担心的那样,紧紧慢慢的雨下了七天七夜后,洪水来了,来势非常凶猛。一夜之间,到陈家湾逃难的人像蚂蚁一样遍布全村,能够遮雨的干地上,铺满了草席和麻袋,男女老少躺着的、坐着的,把草席和麻袋挤得满满的,他们随身带的少量食品和行李只能放在被雨水浸透的湿地上。

陈玉栋第一次经历这样的事情,是他12岁的时候。大难当前,人们忽略了他家的地主成分,也顾不得和他家划清界限,他家新盖的茅草房里挤满了人,房檐下也是人,院子里有一棵枣树,一棵槐树,都是新栽的,小小树冠下放满了东西,甚至连猪窝也派上了用场,那只刚刚买回来的小猪仔被拉了出来拴在露天的雨地里,略作清理的猪窝里铺上了麦秸,麦秸上铺一张席子,这对困极累极的“跑洪”人来说,也是一张不错的床铺。玉栋爹妈忙不迭地照应着,一会儿屋里一会儿院子里跑来跑去,非常热情。做饭时,每顿饭都要做三锅以上。若是在他爷爷那时,家里大囤小囤都是粮食,招待这么多人还是绰绰有余的。现在不行了,现在他家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口米缸、一口面缸和一口水缸。第一天熬的粥还能挂上筷子,第二天就稀了许多,第三天就能照出人影了。三天过后,他家的米缸面缸像用水涮过一样干净。这倒不是因为那些逃难人饭量大,而是因为人太多了。其实,逃难的大人们一般能不吃就不吃了,每家只盛一碗或者两碗稀粥分给小孩吃。

陈玉栋从未见到过他家住这么多人,过去在人们眼中像一堆臭狗屎一样的地主家院忽然吃香了,而且把地主家的米面毫不见外地吃了个精光。这给陈玉栋带来了不小的快乐,这是他童年时代为数不多的快乐之一。

洪水来后的第三天傍晚,陈玉栋背着父母偷偷来到村边。洪水已经退去了很多,被水冲过的玉米、高粱东倒西歪,只有极少数秧苗还孤零零地站立着。那棵碗口粗的高高的楝树像村庄的门卫一样安静地守在那里。陈玉栋熟练地爬上树坐在树杈上远望,想看看那个令他向往的、繁华的曾家坝是否安然无恙。

看着眼前的一切,他惊呆了。雨已经停了下来,西边的云彩泛着暗暗的橘红色,难道太阳在不知不觉中来过?明天该不会下雨了吧?如果远处的水面不是肆虐的洪水,如果近处的黄泥不埋没庄稼,那么眼前的景象可以算得上人间难寻的奇景了。陈家湾真的像一艘船,四周是漫无边际的黄乎乎的水,奇怪的是陈家湾并没有比水平面高出许多,它似乎和水面在一个平行线上。可是一公里外的曾家坝却不见了踪影,只能透过水雾看到一些朦胧的树,往日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的房舍罩在了水或水雾中。

“洪水可真厉害啊!难怪人们离开家跑到这里来呢。”陈玉栋一边想着,边从树上下来,可是他的腿软软的,双手也在颤抖,胸中像揣个兔子一样突突乱跳。这时他才意识到,他被看到的一切吓着了,这是他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害怕和恐惧。

大柿树是他回家的必经之路,树下的土湿湿的。天色渐暗,跑洪的人们在树下铺起了床铺,很安静。此时没有人愿意说话,面对洪水带来的灾害,没有人能够阻挡,他们很无奈,很软弱。

陈玉栋绕着柿树转了一圈,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人注意他。他漫无目的地看着这些遭难的人,心中乱乱的,一会儿想想这儿,一会儿又跳到了别处。这里的地面这么湿,他们睡在这里会生病的吧?听说长时间睡在湿地上的人,身上会长痒疙瘩,长痒疙瘩的滋味可不好受;房子被水冲倒,庄稼被水淹,他们回去后住在哪里?吃什么呢?他们会不会像忆苦思甜大会上听到的故事一样,左手拿着破碗,右手拿着打狗棍出去逃荒要饭?想到这里时,他的鼻子酸了一下:“可惜我家太穷了,如果我家富有一些该多好!”他所想象的富有其实就是有很多很多的粮食。他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两个孩子争吵的声音打破了人群的安静。

§§§第3节

在一方草席上,“住”着一个男孩,大约十三四岁,一个女孩大约八九岁,还有一个60多岁的老奶奶。男孩和女孩横着蜷曲在席子上,老奶奶坐在席子的另一角爱怜地看着他俩,并时不时地为他们驱赶蚊子。他们已经在树下生活了三天三夜,又困又饿又憋屈。到了吃晚饭的时候,只听奶奶含着眼泪说:“今天晚上我们不吃晚饭了,都早点睡吧。”早已饥肠辘辘的男孩什么也没说,很懂事地躺下了,女孩的眼里却满是泪水。男孩不满地说:“哭哭哭,你就知道哭!还不快睡觉?!”女孩委屈地看了哥哥一眼,去掉头上戴的蓝色发卡放在席子上,准备睡觉。男孩翻了一下身,脸的一侧压了发卡的一端,发卡另一端翘起来时不轻不重地打在了他的眼皮上,这个小小的意外惹恼了心情不好的男孩,他呼的一下坐了起来,把发卡重重地摔在地上:

“都什么时候了,还戴这破玩意儿?!”

“你!你!你!你敢摔我的发卡?!奶奶,他、他摔我的发卡!”女孩哭了起来。

奶奶嗔怪男孩:“你这哥是怎么当的?怎么能惹妹妹?!”

男孩的火气更高:“你再哭?!你再闹?!恼了我把发卡给你折两截!”

女孩毫不示弱:“你敢!你折一个我看看!”

女孩知道这发卡也是哥哥最喜欢的。拥有一个发卡曾经是她最大的愿望,但是爸爸妈妈却不同意花钱买这样的奢侈品,还是哥哥一分钱一分钱地攒够了买发卡的钱并偷偷买回来送给她。当她拿到梦寐以求的发卡时,她的手在发抖,眼睛里涌着泪花,说:“哥,这个发卡太漂亮了,我要戴它一辈子!”在她看来,一辈子就是最最久远的时间了。而此时哥哥居然说要折断发卡,可见他是吓唬人的,她相信哥哥不会这样做。谁知道男孩的蛮劲上来了,只听“咔”的一声,奶奶还没来得及阻拦,发卡已被他折成了两段!

女孩惊呆了!她拿着被折断的发卡,心痛地大哭起来:“发卡,我的发卡,你赔我发卡,赔我!我的、我的……”又气又急又心疼的女孩顿时哭得背过了气。奶奶急忙掐人中掐虎口,有人端来了热面汤,有人送来了水。一阵手忙脚乱后,女孩的眼睛终于睁开了,但醒后的她仍然伤心地哭着。周围的人开始埋怨男孩子,说他不懂事,好好的发卡折断多可惜。奶奶用指头狠狠地戳在男孩头上,说:“你这个兔孙!越长大你越不听话!”说完,受了惊吓的奶奶也抹起了眼泪。

女孩依旧哭着,不依不饶,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看着这一幕,陈玉栋的腿像被磁铁牢牢吸住,女孩的哭声是他听到的最伤心最心痛的哭声。这一刻,他的心像被锤子重重敲打了一下。他忽然觉得,在他的世界里,原来还有女孩子的存在,尤其有这样的女孩子:潮湿的地面、黑兮兮的草席反而把她和她那白底碎花的上衣衬托得更干净,蓝色的裤子,蓝色的小球鞋,看起来都那么入眼,那么好看。她的辫子很长,发根用一条红头绳扎着,前面能够看到戴发卡的痕迹。他想象着女孩戴发卡的样子,一定很好看。

他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一双像豹子一样愤怒的眼睛早已盯着他,只听女孩哥哥不友好地对他说:

“你看热闹还没看够?你还打算再看一出?!”

“没,没,我没看热闹。”陈玉栋吓了一跳,不知所以地说了一句。

男孩的眼神里流露出懊恼,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他气呼呼地坐在席子一角,不知该如何收场。陈玉栋却没有在意男孩的不友好,他凑上去蹲在男孩面前,说:“我能修好这发卡,你信不信?”

男孩疑惑地看着他,他觉得修好是不可能的。但陈玉栋的话却止住了女孩的哭声,女孩似乎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陈玉栋看了女孩一眼,他忽然觉得自己像做了贼,心惊肉跳、面红耳赤,心里乱乱的。这个小女孩看起来真的很可爱,尤其是她的左眉梢长着一颗芝麻大的黑痣,眉毛动一下,那颗小黑痣也跟着跳动一下。看到这颗黑痣的一刹那,陈玉栋有一种幻觉,这颗黑痣幻化成了一只黑色蝴蝶,在他眼前飞来飞去,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好感觉从他心中一闪而过。

同类推荐
  • 危险关系

    危险关系

    本书为世界经典名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25部长篇小说之一。根据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大片由章子怡、张东健领衔主演。本书故事描述了在法国大革命前短暂的贵族政治,是一部讲述旧时代堕落的作品。《危险关系》是法国作家拉克洛于1782年发表的一部书信体长篇小说。出版后风靡一时,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故事描述了法国大革命前夕上层社会的腐朽政权和人际关系,揭露了统治阶级荒淫无耻、醉生梦死的生活,描绘了几代人堕落、放荡的轨迹。书中讲述的爱情游戏,以及对异性追逐与诱惑的故事,充满了征服与赢得爱情的各种技巧,它蕴涵的丰富寓意堪比古罗马奥维德那本珍贵的典籍《爱经》。
  • 欲罢不能

    欲罢不能

    本书是一本关于职业拳击手成长历程的带有自传体性质的选题,描写了一代人的青春,贯穿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和一个拳击运动员的成长历程。
  • 三杯茶

    三杯茶

    “《三杯茶》是一本堪供借镜反躬自省的好书,我们能为我们的孩子做什么?我们能送给我们的孩子最宝贵的礼物吗?我相信读了《三杯茶》,会让我们深思谦卑反省,“顽廉懦立”。是的,波斯俗谚: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只要我们肯择善固执,“莫忘初衷,善爱善爱。《三杯茶》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三杯茶》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三杯茶》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 江南美人

    江南美人

    小说通过对在外游子回乡几十天所见所闻所历的描述,回忆和现在衔接,想象和现实交织,深刻而又直白地揭示了江南土地上最基层农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本世纪初这三十年的变迁,以及这些变迁对农民、小城镇居民生活、物质、内心、精神的深远影响。
  • 蔷薇求救讯号

    蔷薇求救讯号

    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小说针对15-35岁这个心理尚未全部成熟却有着巨大压力的“自杀高危人群”,通过对他们特殊生活状态的描述,心理活动的构建和剖析,用一个个看似独立平行的故事,向读者展现各个年龄层和不同背景的人群所经历的痛苦、压力和绝望。最后,所有的平行线交融回归,将故事推进到最一个意想不到却又最被渴望到达的结局。小说中自然有因创作需要而夸大的部分,但仍不失一定的代表性,和值得关注引发探讨的社会话题性。
热门推荐
  • 轮回本纪

    轮回本纪

    大道迁衍,末法之殇。仙佛无踪,诸天难觅。破败之中蕴生机,废墟之中寻真相。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著名白话历史演义小说,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描写了西周末年到秦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的璀璨历史,其场面之宏大,跨度之久,事件之复杂,人物之多,描绘之深刻,后世史书只能望其项背。一个个以时间为顺序串联的列国故事,把上起治国、强军、富民之道,下至为人、做事、相处之策兼包并蓄,成为后世评判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榜样,至今依然影响深远。
  • 王爷夫君夜叉王妃要下堂

    王爷夫君夜叉王妃要下堂

    她是地府的夜叉用灵力让本不爱她的人爱了她,谁知道是她破坏了人家的好姻缘!所以她生生死死都死在他和心爱的女人面前,可这第十世时她醒悟了。为了能从回地府,她带着记忆来的下一世,阻止悲剧的再次发生。可是谁知道事情却出了意外,没想到……。
  • 尸体复活了

    尸体复活了

    一个中年男子被杀害,当他儿子要跟他一样被杀的时候,这已经是尸体的中年男人居然活了过来,简称僵尸。
  • 铁血强兵

    铁血强兵

    世间黑白两道分,问鼎天下血染尽。群雄逐鹿大世界,男儿风骨葬柔情。走出秦城的步铮,西归故里,遭遇剧变,无意之中踏上了一条不归的江湖路,天下大势,群雄竞逐,看我无敌征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无边落物悄悄下

    无边落物悄悄下

    这是宠物养成的故事,养成什么?嗯……帝君说了,这只宠物挺称手的,就养成帝后好了!
  • 末世:祸世妖姬

    末世:祸世妖姬

    面对亲人一次次的失踪,一次次的阴谋在自已身边擦肩而过……但是在看清那害死亲人的人,手刃了他,忽然觉得自已已经在不知不觉踏上了山峰的最高点!看着陪自已一路走上来的男人,忽然觉得自已是不是要兑现承诺了呢?看着男人故意露出了雪白诱人的脖子,某女突然觉得牙齿一痒,心想:男人是不是欠调教了!
  • 工作要有好心态

    工作要有好心态

    本书作者从大量的职场人员实际案例中,经过分析,总结出这套保持乐观心态的方法,介绍给大家,希望每个职场人都能够从中受益,永远让快乐的阳光照耀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
  • 异世重生之零界

    异世重生之零界

    刘芒,地球侠盗之徒,身居华夏龙魂,穿越异世“我的心愿是偷遍全零界”且看我是如何(偷遍)称霸异世。
  • 现代人得道路

    现代人得道路

    鬼神传说绵延千年,现实神魔何在?人生碌碌几十载,死后去往何方?神魔泣血,天地破碎,是谁的声音在天边哭泣!神秘再生的任行将踏着传说的足迹,一步步揭开那神秘的面纱。好友群QQ:43095257封面做好了,感谢美工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