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7500000023

第23章 韩寒是个“革命家”?

昨天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编辑给我打电话说,因为是作家协会(Writers Association)会员,所以请我就韩寒和某作协某主席骂战写点东西。所以才知道韩寒又和“作协的人”干上了,“作协的人”具体指什么人,反正不包括作协会员,我的理解是作协的人指的是在作协工作的人或担任职位的人,所以我不是作协的人,对他们之间的事一无所知,也就不便“写点东西”。今天又看到媒体仍在热炒这件事,所以上来说几句话,目的不是参战,而是给我这个几乎要荒废了的博客增添一些生气。

对韩寒和某作协某主席之争的来龙去脉我不太清楚,不过我发现骂韩寒或被骂均能得到实惠,那个作协的主席这几天走红网络,以前就不知道文坛上还有这么一个人,居然还是某省的作协的主席。作家骂战我是见过几回的,大家都义无反顾地撕破了脸皮,气焰嚣张其间的乖异与混乱,令人瞠目结舌,仿佛文坛上没有什么君子和绅士,而作家各个都挥舞着沙包大的拳头左右开攻,真是高潮迭起,几个因骂成名,以骂得利的作家瞬间变成了打手、流氓和暴徒。作协主席为什么要骂韩寒?韩寒为什么要骂作协和作协主席?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利益的目的。他们彼此都有“市场价值”,可以互惠互利的,所以你来我往之下也不失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自我推销的手段。

抛开“目的论”不谈,郑先生们为什么要在参加起点文学网的大赛时说韩寒的话,有意无意总之是说了。韩寒听了心里不舒坦,自然要反击的,因为你是作协主席,给你个面子和你骂。韩寒的不服从和反叛是符合我们时代多数年轻人的心理的,好一个伶牙俐齿不知迎合了多少叛逆派的心理,与他骂战得不到便宜。在叛逆派的心理,韩寒是“革命家”的形象,他革过中国教育的命,革过中国文化的命,现在他要革中国作协的命,这种不服从和反叛的精神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因为只有不服从旧体制与传统留下来的迂腐,不屈服那些足以窒息新思想的权威,人类才能不断得到进步和发展。

我们时代的文学简直是满目疮痍,作家队伍中有匪气、流气、邪气、俗气的作家并不鲜见。我们时代的一些作家还保留着旧文人的许多坏习气,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许多玩物丧志不思进取的东西,偏偏就看不到现代性的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中国的作家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就变得不负责任,太过于自由和放纵,没有任何纪律性可言,他们不作分析只下判断,那种我行我素式的和孤傲和放任真得不像是一个成熟的作家的表现。附庸风雅时俨然像个绅士,骂起仗来也无异于流氓,决然没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没有清醒的边界意识,试想一个作家协会的主席竟然玩这种妄下雌黄的话语游戏,真是不可思议。

今年是奥运年,再继续下去就变成了“骂人年”。今年是中国喜庆的一年也是不幸的一年,天灾和人祸并驾齐驱,几乎所有的大事都发生在这一年,按理说这是一个最容易出现大作家和大作品的一年,可是为何没有出现?就是因为我们的作家缺乏对痛苦、对现实的关注,而更多地停留在享乐、物质、欲望等狭隘的个人体验的层面上,缺乏对重要问题的关注。每个人都变得无比的现实,作家也不再为自己的心灵负责,他们要的是畅销,要的是利润,要的是那些没有内涵的名望。

都说韩寒看不起作协,我以为未必。这和作协可能没大关系,他可能是看不起那些享受着“作协”赋予的荣誉的那些人。这就另当别论了,谁看不起都谁是双向的,你看不起我,我还看不起你呢,谁比谁也高级不到哪里去,也好不到哪里去,每个人看物视人的角度都不用,想法也迥然,这个说多了也没意思。我是中国作协会员,我觉得作协还是有好处的,至少每隔几年它就会召集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信息互通有无,有时候会收到作协免费寄来的书或者活动邀请函,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收到纪念品,如此说来,作协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作协是没什么了不起,但想加入作协也绝非易事,有些真正的作家不愿意加入作协,但也有很多真正的作家选择加入了作协,说作协是好是坏本来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它再好也不过是个社会团体,再不好也是一个社会团体。作协就是作协,作协管不了市场,也得服从市场;作协管不了出版机构,还得屈服于出版机构,作协不是一个权利机构,它影响不了人们的生活,它也改变不了什么。中国没用的协会很多,也不单只有作协,所以一个写手总咬着作协不放,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

韩寒骂作协主席还是作协主席骂韩寒,都是当下比较常见的一种“狗咬狗”的文学现象,他们彼此排斥不相兼容。作协主席拥有一些微不足道的世俗的权利,而韩寒虽然没有任何世俗权利,但他享受着巨大的声望资源,是具有市场号召力的人,所以他拥有文学的权利,这种文学的权利已被成功地转化为市场权利和媒体权利,这要比作协主席那点可怜的世俗的权利实在的多。谁要和他较上劲,就会引起媒体的关注,自然也就在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他们不咬就没有文学作品问世,一旦咬了就很快会有作品问世,这也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作家喜欢随意“骂人”的原因。

我是支持也是喜欢韩寒的,这么大一点人,却经常和一些文坛上的老家伙一招一式地过,却也经常把文坛搅成一潭浑水,这就是事实。

2008年9月26日于北京

同类推荐
  • 汉魏六朝诗鉴赏

    汉魏六朝诗鉴赏

    该书选收了汉、魏、晋、南北朝及隋代诗歌九百余篇,力图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文学发展的角度,鉴赏、评价这一时期绚丽多姿的作品及其光辉艺术成就,帮助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
  •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美得令人心醉的宋词(《古典文学观止》丛书)

    本书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宋词爱好者而编辑的宋词选本,是新时代的宋词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尤其注意对一些习焉不察的字标注正确读音,纠正长久以来的误读,对于字典和教科书里注错的读音更是简略说明了古音正读的来龙去脉。
  • 日出东南隅

    日出东南隅

    本书内容简介:古老的吴越文化,一个永不枯竭、情趣无穷的话题,在演绎数千年、翻新几百遍之后,似乎变成了平淡无味的老生常谈。然而于无声中听惊雷,历史散文丛书“吴越风流”以其朴实的乡情、丰富的知识、深刻的哲理和流畅的文笔,独辟蹊径,更上层楼,为吴越文化带来了一股新风。
  •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叫一声老乡好沉重

    《经典中国书系·新世纪散文随笔精品文库·乡土卷:叫一声老乡好沉重》主要内容包括:卖白菜、父亲的树、土地、莱山之夜、家在瓦窑堡、那些天,吃饭不要钱、空中农家院、一块土地、村庄笔记、返乡记、农具的眼睛、老水车旁的风景、逛巴扎、磨坊目击记、我的大年我的洞房等。
  • 边缘人

    边缘人

    “当初在确定书名之前,颇费了些脑筋,某天在去新村玩,路过宜宾农校门口时,突然想到边缘一词,“边缘人”就立即出现在我脑中,当即我就兴奋不已,将它作为我这个专集的名字。
热门推荐
  • 青春青春
  • 虚无一念

    虚无一念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趋吉要避凶。传说自创世神创世以来,自洪荒太古至远古、、、、、、可世间又是否拥有传说及神明,命运又是谁主宰:万族林立,百家争鸣。一个不会任何武技的少年又是否可以把握自己的命运。从一个盗贼忽然之间达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这究竟是命运的捉弄,还是他人的安排,自己是生亦是死、、、、、、
  • 异世军师

    异世军师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冷血杀手。爱人背叛,一代天骄葬身火海。当她再次睁眼,重生古代,雪山上,再次执剑,冷眼看天下。
  • 特殊法师

    特殊法师

    1000年前的奥术帝国突然毁灭,中间出现了近两百年的历史空白,一个偶得奥术器材的法师学徒,走上了不一样的魔法之路。。
  • 一剑笑生死

    一剑笑生死

    新书仙侠《城市之大圣重生》家仇,天下争霸。谈笑间,一剑定生死。天净沙·剑一剑笑指西东,几番生死从容,对酒当歌似醉。人生如梦,不归人在天涯。(已完本)新书《魔法疯暴》,求支持。
  • 狂命逃生之冷血杀手

    狂命逃生之冷血杀手

    他是杀手,他的手上沾满了无数人临终前绝望的血,一次背叛,让他进入监狱,不久之后,他出来发生的事情,改变了他,改变了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 恍恍三年

    恍恍三年

    恍恍二十载,文武无一成。若为问路何在,须从笔下寻。
  • 成蹊

    成蹊

    家境殷实的许子骁在酒吧认识了女孩成蹊,一次偶遇解围让许子骁发现女孩是聋子……在一次次的遇见里,许子骁对成蹊产生了莫名了情愫,当真相被众人揭破,当催眠师让他陷入沉寂,他会遗忘吗?
  •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我们好像在哪见过

    生命中的每一段光阴都不可磨灭。记忆里的那些片段,如今变成了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那些拥抱我们的人,给了我们温暖。那些放弃我们的人,教会了我们成长。流浪之后,我们得到了一份安定。安定之后,我们却又选择了继续颠沛流离。或许,在某一天的清晨,你从床上醒来,想起了一个深藏于心的故事。故事里,有美好,有遗憾,有喜悦,有悲伤。看似纷杂凌乱,但是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当你辗转失眠时,当你需要安慰时,当你等待列车时,当你赖床慵懒时,当你饭后困顿时,应该都能找到一个适合阅读的故事。
  • 封妖册

    封妖册

    一位普通的少年,在某一天自己身边发生了件奇怪的事件,事后一位老者给了他一本书的封皮,名曰“封妖册”,之后他便踏上了旅程,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奇异事件,让他对这个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在这个常人看似普通的世界,还有这好多不为人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