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43300000006

第6章 灯谜常见的六大谜体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灯谜既然是文字游戏,当然也得遵循一定的规矩。灯谜有如下两项基本原则。

一、面底不相犯

这就是说,凡是在谜面上出现的文字,绝对不可以在谜底中重复出现。如果谜底中出现了谜面的字眼,灯谜术语叫作“相犯”,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猜灯谜其实就是汉字捉迷藏游戏,面底一相犯,其趣味性就大打折扣,甚至荡然无存。所以,这是灯谜的大忌。对于这种面底相犯的灯谜,内行者准是猜不出的,因为他们不会将谜面上出现的字眼,放进谜底中去思索和考虑。但是,有许多初次接触灯谜的人,由于不清楚这项原则,往往见了谜面上文字,以为抓住了谜底的重要线索,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将谜面上的某个字眼进行组词扩句,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适得其反。猜了老半天,还没挨上边。

二、别解方成谜

什么是灯谜别解?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理清什么是灯谜领域的本义、别义、正解(直解)、狭义别解、广义别解等重要概念。

所谓本义,是指谜底或谜面有关字眼或文句的本来含义。所谓别义,是指与本义不同的含义。但要注意,这本义与别义虽然含义不相同,但它们却又都是共同属于有关字眼或文句本身所包含的固有含义。所谓正解(直解),是指按照本义进行的解释。同理,所谓别解,就是指按照别义进行的解释。换言之,别解就是指与谜底或谜面有关字眼或文句的本来含义(本义)不同的别种解释。

灯谜别解其实包含有广义别解与狭义别解两部分内容。广义别解是求异思维(发散性思维)在灯谜领域的表现方式。对灯谜创作而言,广义别解是成谜基本原则,或曰成谜总体指导思想。其核心内容是:灯谜底面不能以各自的本义进行直接扣合,否则,底面关系就会变成语文范畴的词语解释。也就是说,底面双方必须在至少有一方存在别解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互相扣合。

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刘勰有言:“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意思是说,谜本身的特性,决定了谜面只能用寓意隐晦、迂回曲折的文字来影射或暗喻谜底,从而使猜者感到迷惑。这与灯谜底面不能以各自的本义进行直接扣合的广义别解理念,无疑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勰乃是提出广义别解理念的开山鼻祖,应非谬誉。

所谓狭义别解,则是指包括各种技法和手段在内的成谜具体方法。乍看成谜方法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但由于灯谜创作是建立在汉字义、形、音三要素多变性的基础上的,故高度概括起来,基本上可归纳为会意别解法、借代别解法、拆字别解法、象形别解法、象声别解法及拼音别解法等六大方法,而每个大法门又包含有许多小法门,从而也就使谜苑出现了万紫千红的迷人景象。

如果说,谜面、谜目(有时带有谜格)与谜底是灯谜的表面形式,那么,文字别解则是灯谜的实质内容。下面,我们从两个层面进一步介绍别解与灯谜的密切关系。

(一)别解与灯谜底面文字的关系

汉字是灯谜构成的基本材料,别解与灯谜底面文字的关系,其实就是指别解对灯谜语境中的关键字、关键词及整个文句的影响与作用。

1.别解与底面关键字的关系。指在灯谜语境中以某个或某些关键字作为别解对象,从而通过它们使底面至少有一方的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

如: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四字常言),谜底:为国分忧。面句出自清代台湾著名诗人丘逢甲的《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谜底本义为“为国家分担忧愁”,但谜作者却将“分”字作为别解对象,即不取其“分担”之本义,而取其“分离”之别义,从而使谜底含义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变成“为祖国与台湾分离而忧愁”的意思,从而使面底含义相符,彼此吻合。

2.别解与底面关键词的关系。指在灯谜语境中以某些关键词作为别解对象,从而通过它们使底面至少有一方的含义发生根本性改变。如:木兰不用尚书郎(园艺名词二),谜底:花期,旧土。面句原出北朝民歌《木兰诗》,正是由于谜作者将谜底两个词进行别解处理,即将“花期”由本义“植物开花的时间”,别解为“花木兰期望”;将“旧土”由本义“已经栽种过花卉的泥土”,别解为“故土”;遂使整个谜底的含义变成“花木兰期望回到故乡”,从而道出她为何不想当尚书省侍郎的原因。

3.别解与谜底整个文句的关系。所谓别解与谜底整个文句的关系,实际上就是谜面本义语境与谜底别义语境的关系。有些谜底整个文句,表面看似乎没有什么字眼成为别解对象,其实,由于受到谜面与谜目的约束与限制,即由于谜面专指对象的变化,从而使谜底本义语境发生了改变,生成了另一种含义不同的别义语境。如:向雷锋同志学习(《红灯记》唱词),谜底:做人要做这样的人。谜底本义的“人”是专指像李玉和一样的地下工作者,如今则别指成雷锋,从而得出“做人要做雷锋这样的人”的别义。再如:一枕黄粱再现(成语),谜底:重温旧梦。谜底本义是比喻重新经历或回忆过去的事情。如今则由于面文的规定,从而产生出新的别义:重新做起唐传奇中卢生那个黄粱美梦。

(二)别解与灯谜底面形式的关系

别解与灯谜底面形式的关系,通常有如下三种方式。

1.谜面正解,谜底别解:也就是说,谜面原来的含义无需改变,但谜底须作别解处理,使其原来的含义有所改变。应当说,这是最传统正宗的别解方式。如: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四字金融用语),谜底:央行加息。面句为元代戏剧《西厢记》唱词,是崔莺莺对即将赴京赶考的张生的叮咛话。谜底原意是指中央人民银行决定增加储存利息。由于别解的作用,“央行加息”也就可以看成是:崔莺莺“央”求张生出“行”时,一定要留意多“加”休“息”。“央行加息”在这里竟成为崔莺莺叮咛话的另类简明注释。本谜作者的别解艺术手法运用得如此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绝!

2.谜面别解,谜底正解:即谜底文字含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谜面含义却因施行了别解处理而发生了改变。如:常熟方言(电视连续剧),谜底: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谜面原义是指江苏常熟地区使用的语言,但入谜后别解成为:对于经常来往的熟人方可与其说话。按此推理,反过来说,岂不就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了吗。顺便一提的是,类似这种“谜面别解,谜底正解”的情况,在灯谜中并不常见。

3.面底双别解:指谜面和谜底都不按文字本义而按其别义进行解释,然后,面底在别解基础上互为扣合。如“南京剩女”(五代七言诗句),谜底:宁无一个是男儿。谜底出自五代蜀国后主孟昶的妃子花蕊夫人《亡国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本义是说:堂堂十四万大军未开战就解下战甲,放下武器,难道就没有一个男人了吗?但是,如果将谜底中的“宁”别解为南京市的简称,那么,谜底便可产生出这样的别义:南京市没有一个男人。谜面“南京剩女”本义是指在南京生活,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的大龄未婚现代都市女性。但是,如果将谜面别解成“南京余下的都是女人”,那么,面底含义经过了各自别解处理之后,便可以吻合一致,相互扣合了。一般来说,使用面底双别解的灯谜比较难猜,因为面底均故布疑阵,暗藏机关,无疑增加了寻找破谜线索的难度,使谜底隐蔽得更深。

总而言之,别解是灯谜与生俱来的形影不离的附着体,是灯谜艺术魅力与趣味性的源泉,是灯谜的基本特征与灵魂。别解存在于灯谜制作过程的始终,就像每个人生来就有胎记一样,每一条真正的灯谜,无不打上别解的烙印。一条灯谜若丝毫没有别解,那只能使面底关系沦为语文范畴里的词语解释,无异于一具没有灵魂的躯壳。灯谜正是依赖于自身这种别解性,才能使它与其他东西(包括与之同宗同源的民间谜语)区别开来,才能使它在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清末民初灯谜大师张起南曾在他的经典谜著《橐园春灯话》中鞭辟入里地指出:“盖谜底决无用本义者,若用本义既不成为谜矣。”1978年上海谜家苏纳戈先生首先喊出“别解方成谜”这个言简意赅而又富有真知灼见的响亮口号,其后又得到了郑抒、郑百川、赵首成、江更生、陆滋源、汪永生等名家旗帜鲜明的响应和支持,从而使别解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广为流传。每个初学灯谜的人,都应当认识到:灯谜之树正是由于有别解的浇灌与施肥,方能根深叶茂,生机勃勃,万古长青。这是一条为无数灯谜实践检验和证明了的真理。

同类推荐
  • 姑苏食话

    姑苏食话

    苏州饮食,实在是一个丰厚博大的文化形态,细细道来,当是长篇钜制,作为一本普及性读物,本书只是浅近地作点介绍和描述,有时还稍稍延伸开去,让读者从饮食的角度,能够更多地知道一点苏州文化史上的往事。本书是王稼句先生多年来的随笔心得。
  •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成熟自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玉溪三乡论

    玉溪三乡论

    罗崇敏,男,汉族,1952年12月生,云南江川人,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现任国家督学、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为下乡知青、乡村卫生员、工厂工人、学校教工、党校教员、机关公务员。曾在江川县政府办公室、江川县政府、中共江川县委、中共新平县委、玉溪市委办公室、中共玉溪市直机关工委、玉溪市委、云南民族大学、红河州委、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履职。历任副县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大学党委书记、州委书记、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系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哲学学会、经济学会
  •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

    《人类学的中国大师》汇集了中国现当代著名人类学大师的论著《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对李济、吴泽霖、潘光旦、林惠祥、杨成志、吴文藻、凌纯声、林耀华、费孝通、岑家梧、梁钊韬、李亦园、乔健,以及美藉华人许烺光、张光直和俄国人史禄国等16位人类学大师的学术专著和学术思想进行介绍和评述。《人类学的中国大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类学中国大师们的传世作品相对分散、不集中等现象”,为人类学学者及爱好者搭建了一个“一次性”与诸多中国人类学大师“会面交流”的平台。
  • 红巾军起义

    红巾军起义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红巾军起义》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简明而不失其要地讲述了元朝末年张士诚和方国珍发动红巾起义的全过程,以及朱元璋参加红巾军并建立明朝的始末。
热门推荐
  • 成功法则(智慧生存丛书)

    成功法则(智慧生存丛书)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在撒旦和蛇的引诱下误入歧途,无限的放大自己的欲望,变得任性、懒惰、嫉妒、自私和饕餮,把整个世界折腾的千疮百孔,残破不堪。于是,为了勒紧这匹快速驶向悬崖的马的缰绳,我们必须重新反省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 明季北略

    明季北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孙子兵法叫我们灵活点

    孙子兵法叫我们灵活点

    本书共分十章,主要内容包括:做人一定要灵活点、创业一定要大胆点、用人一定要明智点、团队管理一定要用心点、形象宣传一定要出彩点等。
  • 问心记

    问心记

    人生而空白,无善无恶。学善者从善,学恶者从恶。所以修道之途,有善修,有恶修。善修者成仙成佛,成神成圣。恶修者成魔。朗朗乾坤,茫茫天地,即有人,又有妖,即有鬼,又有怪,各有所出,各有所求。漫漫路,自纷纭。唯坚定己心者,能一走到底,成就大道。
  • 夺命胭脂红

    夺命胭脂红

    良怀市首富被杀,惨遭残暴肢解。警方寻根究底,牵连数条人命。神探两相联手,拨开陈年迷雾。意外的时空跨越,凄怆的夙怨纠葛。本书以刑警身份,从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一起重大刑事案件——8.15惨案从发生、发展、到并案、到侦破的全部过程,通过条分缕析的案情分析和按部就班的侦查布局,逐步揭开交错复杂的故事背景(一场跨越二十年之久的爱恨情仇)。在案情的快速演进中,努力塑造出一个足智多谋的警探人物典型--严笑堂。
  • 强婚厚宠:阎少的小蛮妻

    强婚厚宠:阎少的小蛮妻

    温暖发誓,如果杀人不犯法,阎谨一定死过几万次了。不是说好腹黑冷漠、不近人情的吗?夜夜缠着她,是几个意思?她要反抗!反抗反抗反抗!尼玛!说好的一次呢,说好的一次呢?人与人之间还能不能有点信任基础了?离家出走,必须的!
  •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在所有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关于我们,关于这本书:13岁,相识,同一所初中,隔着一道墙,分在两个班。16岁,读了同一所高中。17岁,相恋。那一年,有我无限的勇气进行无数次的表白。在无数次地被拒绝后,经过三个月的不懈努力,平凡男终于成功和小班花在一起了。18岁,我们上了同一所大学。有了一群共同的可靠又可爱的小伙伴。19岁,我们第一次一起旅行。22岁,我们毕业,在各自的领域里奋斗。25岁,我们结婚。然后,我们去度一个很长的蜜月,在世界的风景里,你负责笑,我负责拍,偶尔会用上三脚架自拍我们的招牌动作。以后老了,即使我不在了,也有满满的回忆可以陪着你。这辈子已经拥有了很多,此时我最想要的,是你可以幸福一辈子。
  • 圣武纪元

    圣武纪元

    修丹的世界,在这里崛起~~~书友群151046618,群内空缺,欢迎加入!
  • 异界仙钰

    异界仙钰

    一个经脉被人抽走的少年,被异界的生灵附体,为了寻找自己的亲人,查询家族被灭的真相,不得不一步步走向强者之路!
  • 方片七

    方片七

    那些嘲笑过我的、恶心过我的、伤害过我爱的人的家伙们,你们最好祈祷别让我有了力量去复仇!可惜,现在,我好像已经有了去复仇的力量!(本人纯种高三狗,目前一周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