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32800000006

第6章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

《资治通鉴》全书294卷,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30卷。《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以警示后人。

(一)旨在“资治”的政治史

从《资治通鉴》的名称上,可以看出“资治”当代的用心。最初曾送在神宗面前的书并不叫《资治通鉴》,而是《历代君臣事迹》。“历代”二字尽管含有“贯通”之义,但根本宗旨隐而不露。经过宋神宗“赐名”,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不仅贯通古今、古为今用,而且“资治”二字首当其冲,格外醒目。“资”是提供的意思;“治”是管理;“通”则是纵贯古今;“鉴”是镜子。所谓“资治通鉴”就是一面旨在提供古今治国方略的镜子。

司马光从“资治”出发,以探求历史上“治乱之迹”为宗旨,专取“关国家盛衰,系民生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的历史事实入史。所以,《资治通鉴》的内容主要是政治通史,目的是为封建统治者提供长治久安的经验教训。

1.写上层

这里所说的“上层”,自然是指封建统治集团,也就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书中尤其重视为君之道,用大量篇幅记载中国历史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贤明政治,详细描述乱国之君丧权辱国、涂炭生灵的经过,其历史评论也都是在“国之治乱,尽在人君”的观点。他把历史上的君主分为创业、守成、陵夷、中兴、乱亡五类。创业之君,如汉高祖、汉光武、隋文帝、唐太宗等。守成之君,如汉文帝和汉景帝。中兴之君,如汉宣帝。至于“习于宴安,乐于怠惰,人之忠邪,混而不分,事之得失,置而不察,苟取目前之佚,不思永远之患”,使“祖考之业”日趋颓下的陵夷之君(《历年图序》),像西汉的元帝、成帝,东汉的桓帝、灵帝,都属于这一类。在司马光看来,最坏的是那些乱亡之君,他们“心不入德义,性不受法制,舍道以趣恶,弃礼以纵欲,谗谄者用,正直者诛,荒淫无厌,刑杀无度,神怒不顾,民怨不知”(《历年图序》),像秦二世、陈后主和隋炀帝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对于乱亡之君,《资治通鉴》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谴责,以为后世君主的鉴戒。由于“治”是国家兴盛的前提,但凡帝王之“治”,也就格外引起重视。在司马光看来,皇帝首先应当善于选贤任能,不如此,社稷便不能长治久安。司马光在《齐武帝永明十一年》中写道:“人君之于其国,譬犹一身,视远如视迩,在境如在庭,举贤才以任百官,修政事以利百姓,则封域之内无不能其所矣!”这里司马光实际上是在告诫君主贤人和国家的关系,如同躯体的各个部分,看远处犹如看近处,在边疆犹如在朝廷,只有推荐有德有才的贤能之士充任各种官职,修明政治,为百姓谋求福利,那么自己的疆界内的百姓才能各得其所,社会变得稳定有序。

由于“乱”是国家“衰亡”的温床,所以,但凡古代帝王之“乱为”,司马光也往往尽量揭露出来。目的是告诫本朝统治者,江山社稷,得之甚难而失之甚易的道理。为此,他尖锐地揭露和批判封建社会统治集团最高层的黑暗、腐朽和罪恶行径,使得历史上一大批皇帝被剥掉了“神圣”的外衣,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如秦二世的残暴、汉灵帝的放纵、晋惠帝的愚蠢、南朝诸帝的贪欲、隋炀帝的荒淫、后晋主的无耻等等。

《资治通鉴》即使对历史上杰出的英武之君,也并不因为他们曾经有过重大贡献而讳言他们的过失。对“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如此,对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如此,对“贞观之治”的明君唐太宗也如此。

2.写下层

所谓“下层”,自然主要是指以广大农民为主体的封建社会的最底层。由于他们是主要的被统治者,又是社会的大多数,他们的人心向背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政权的巩固,所以,司马光明确把“生民休戚”列入著述宗旨。正是在这一既定思想指导下,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在《资治通鉴》中几乎成了“生民休戚”的主线。不论是秦末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还是继之而来的汉末、隋末、唐末的农民战争,往往成为当时记事的中心。诸如起义背景、经过、规模、影响和结局,都一一呈现,所写文字几乎占当时所有叙事篇幅的一半左右。

司马光反映农民起义时,有关农民起义军声势及影响的内容,往往是据实直书。例如,写秦末农民大起义,“秋,七月,阳城人陈胜、阳夏人吴广起兵于蕲”。写他们“攻大泽乡,拔之;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 、 、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当是时,诸郡县苦秦法,多杀长史以应涉”。陈胜“又令汝阴人邓宗徇九江郡。当此之时,楚兵数千人为聚者不可胜数”(《通鉴》卷七)。

司马光不但如实地反映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进展情况,而且以隐含同情的笔调比较客观地揭示出起义的原因和背景。在司马光看来,农民起义的爆发,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民众因饥荒年代的缺衣少食,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二是由于统治者过分地剥削、压迫而不体恤民众。由于司马光一贯坚持这种观点,因而,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对垒的封建社会中,也就为后人勾勒出一幅官逼民反,民不能不反,孰是孰非,自有后人评说的历史草图。

众所周知,农民阶级是封建社会中的被压迫阶级,由于不堪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自秦代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后,中国历史上曾经爆发了大大小小数百次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司马光对此进行了比较客观的记述。诚然,在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阶级斗争中,作为封建史家的司马光,没有也不可能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分析和看待问题。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要为北宋王朝提供前车之鉴,为帝王敲响历史警钟,以便未雨绸缪而及早采取对策。但是,客观上却反映了农民起义、农民战争的真实情况,比较真实地揭示了历代治乱兴衰的情形,也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比较可靠的文献资料。

3.写战争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是政治斗争的最高表现形式。《资治通鉴》记述了古代以来各式各样的战争,有发生于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有发生于封建统治者内部的争权夺利的战争;也有发生于民族之间的民族战争。

《资治通鉴》中揭示了大量的统治集团之间的战争,对战争的描述也很生动。凡是重大的战役,对战争的起因、战局的分析,战事的过程及其影响,都有详细记载。如秦赵长平之战、三国赤壁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

司马光还特别留意反映上层统治者因“内乱”而爆发的战争,如发生于西汉景帝时期以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发生于西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发生于南朝梁武帝时期的“侯景之乱”等等。记述最为详尽的当属爆发于唐玄宗时期的“安史之乱”。《资治通鉴》如此重视封建统治内部战争,主要是源于以下的思想认识:内部战乱有动摇、甚至摧毁整个国家的危险。通过反映有关战乱的前因后果,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从正面总结经验教训,为封建统治者开出警惕、应付的药方;二是可以从反面晓以利害,警告那些谋乱者,如若执意“逆天而行”,必将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资治通鉴》中,也记述了古代以来许多民族战争。司马光在这方面比较强调国家统一,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凡是维护统一或爱国参战者,就颂扬;反之,就揭露和抨击。

(二)蕴有“唯物”的哲学史

《资治通鉴》无论是在记述古代的各种灾异及宗教方面,还是在阴阳五行以及某些天人关系问题上,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蕴涵的朴素唯物主义的哲学观。

一是有关怪异现象。司马光本着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的精神,一向反对“阴阳家立邪说以惑众,为世患”(《传家集》卷六十五)。对于怪诞不经而又“强附时事”的资料往往不信其说,例如五星之变、五行灾异等,大多删而不录。有关日食、月食、彗星、地震等自然现象的记载,往往剔除其迷信色彩,将天象与人事分离开来。《资治通鉴》中也记述方士,但也是别有用意,或在行文中以“自言”“诳人”之类的字眼暴露其骗人伎俩,或索性直接评论,揭穿这些人原本就是“诡诞之士,奇邪之术”。

二是有关佛、道宗教。尽管在《资治通鉴》中也有关于佛教和道教事迹的记载,但作者的基本原则是既不相信佛教,也不相信道教。司马光一向认为,“释老之教,无益治世,而聚匿游惰,耗蠹良民,此明识所共知”(《传家集》卷二十六)。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早在记述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司马光就尖锐批评它“善为宏阔胜大之言,以劝诱愚俗”(《通鉴》卷四十五)。作者还通过一系列史实揭露了佛教、道教的危害。

三是有关正闰之说。所谓“正闰说”,从表面上看,是有关封建王朝的正统与僭伪的学说,而究其本原,就是阴阳家五德终始说——也称“五德转移说”,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鼓吹的学说。主要是说水、火、木、金、土物质的德性相生相克,而周而复始,以此附会王朝兴替的原因。例如夏、商、周三朝的递嬗,是由于火(周)克金(商),金克木(夏)。由此虚构出一个唯心的历史循环论。考察古代,夏、商、周时期并不曾有什么“正统”问题。战国时代,为了给新兴的地主阶级统一政权制造神学根据,阴阳家邹衍便抛出了“五德终始说”。从此,折中说法便在特定环境下日渐传播开来。司马光对正闰说一贯持反对态度,而且运用科学的史学观点廓清了愚弄后人的“正闰说”的神学迷雾,可以说,司马光的史学观点着实高人一筹。

四是有关天人关系。由于司马光一向以孔子的“不语怪、力、乱、神”为信条,所以对古代以来的天命论持怀疑和批判态度。在分析刘邦建汉原因时,司马光指出,“高祖奋布衣,提三尺剑,八年而成帝业,其收功之速如是,何哉?惟其知人善使而已。故高祖自谓:‘镇国家、抚百姓,不如萧何;运筹策、决成败,不如子房;战必胜、攻必取,不如韩信。三人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天下。’韩信亦曰:‘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斯言尽之矣”(《稽古录》卷十二)。司马光论述西汉的兴起,竟然一字不提“天道”,倒是一再地强调“人杰”在建功立业中的决定性作用,他在这些地方的“轻天重人”的天人观,表现得再清楚不过了。

此外,司马光因不同意正史中大肆宣扬的“君权神授”的理论,故而常常以各种形式剥掉帝王们所谓“神仙”下凡、天赐“龙种”的外衣,从而,不是把他们当成“神”,首先是作为“人”来反映。于是,出现在《资治通鉴》中的皇帝们有功,有过,甚至有丑行,有罪恶,并不是特别“神圣”。司马光这样不虚美、不隐恶地反映历史,尽管其目的仍在于为皇朝提供鉴戒,但客观上为后人提供了一些相对可信的资料,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类推荐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
  •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浓缩的历史.中华成语故事

    本书精心选取了几十个今天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以平易生动的文字将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力求将故事性、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从这些历史故事中,体味古人生命的优美与悲怆,感知中国历史的曲折与辉煌。
  •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原野短语:风吹哪页读哪页

    本书收有“信仰”、“孩子与音乐”、“词语”、“动物·昆虫以及心地”、“男女或情事”、“蒙古的”、“文艺方面”等短语。
  •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荣辱利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唐诗万象:唐朝风情面面观

    本书从唐人尚诗、盛世风趣、仕进多途、文士风流、佛道盛行、女性风采和开放兼容等七大方面,较系统构筑了唐代社会的文明画卷,并且通过对相关唐诗的研读来展示这一文明。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逃妃

    穿越之逃妃

    原以为可以重生救父,谁知却被邪神骗去一个历史上没有记载的朝代——北翊国,更悲催的是她魂穿后的处境堪比灰姑娘:不但有两个嫉妒成性的坏姐姐,还有两个恶毒的后母,是名副其实的小庶女,刘思琪欲哭无泪。好不容易可以飞上枝头变凤凰,谁知夫君竟然是北翊国的国君,不甘嫁给暴君的她,毅然上演了古代版的皇妃逃婚记,成为北翊历史上第一个敢对君王说不的女子。阴霾笼罩下的北翊,是否会让纯白的灵魂堕落,爱与恨的逆转,是否会磨灭最初的坚持?一切冥冥中自有天意。********************************************************************从三千宠爱到独宠一人,这是一个魂穿少女利用预知能力改变暴君的故事,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武林奇英传

    武林奇英传

    河洛游戏《武林群侠传》的同人作品,许昌从只会三脚猫功夫成为一代大侠,会尽正邪两道英豪的故事
  • 凌天无双

    凌天无双

    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他的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
  • 妖惑③:邪龙君

    妖惑③:邪龙君

    这女人不但要替他医治眼睛,还主动要求成为他的美娇娘?!天底下哪有这款便宜的事!不过呢,她闻起来很香、摸起来感觉也不错,他其实也挺乐意答应她的说……一桩突发的血案刺激他恢复了视力,也恢复了记忆,可是他却失去了原本平静的生活,再也不是原来的温柔相公……
  • 英雄联盟不服来战

    英雄联盟不服来战

    讲述的是英雄联盟,英雄的背景故事。想要了解便来看一下。
  • 天行健之商业帝国

    天行健之商业帝国

    普通的少年、外星系的传承,这样的组合如何打造一个商业的帝国来改变世界。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当厚德载物。
  • 上古之劫

    上古之劫

    本书是讲述上古时期历史人物,也有虚幻的部分。主要讲述了一个青年的生长过程和他的遭遇,不幸,以五帝的纵向发展做为辅线,又添加一些虚幻的情节。
  • 北斗帝尊黑袍

    北斗帝尊黑袍

    那一年,苦命少年为求仙路舍身忘命徒手攀爬通天峰...又一年,无敌的天庭之主聚天庭气运于一身逆天飞仙,天劫至,天庭崩,天帝陨,徒留万古悲名...这一年,平凡少年川页偶获奇异玉牌,从此开启了他的飞仙之旅...
  • 眼病二首

    眼病二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三生魂殇

    三生魂殇

    打酒醒后她第一个念头就是自己昨晚干的是什么事啊太丢人了,活了头几百年第一次告白临末被人家皱皱眉二话不说就赶走了,幸好没传开不然太丢人了嘤嘤嘤....哪知道偏就惹上了这个记仇的主儿,愣是追了她三生,连地府都不放过,咳咳咳这神君约莫是报复心太重了点吧......精彩片段"神君大人,您歇歇吧,我知道错了放过我吧?""您看上次纯粹是个意外.....您就行行好别追了行不,都到冥府了...“某女气喘吁吁趴倒在跌跌撞撞的祥云上,用平生最狗腿的眼光盯着眼前神祗般高大的人物。某神祗沉默......再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