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管炎的致病菌与子宫内膜炎的相同。正常情况下,子宫颈管处有黏性很强的浓稠黏液,好似一个栓子堵在子宫颈口,可防止细菌侵入,但在下述情况时,这种防御功能即会遭到破坏。
淋球菌附着在颈管内膜上。
消毒不严的子宫颈管内操作(搔刮术或放入避孕器)。
月经、流产、早产、分娩之后。
颈管内或子宫颈口的肿瘤(息肉或癌)。
本病可见白带增多。急性期为脓性白带;慢性期白带呈水样或黏液状,量多。但无力型体质、植物神经功能异常、结核病及重病恢复期等,都可有白带增多,应与炎症引起的白带增多区别。
急性期适宜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治疗一定要坚持到底,否则可转成慢性。慢性期可局部用药,向颈管内或阴道内放入坐药。
15.子宫内膜炎防治措施
引起子宫炎症的细菌除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外,淋球菌和结核杆菌亦为本病致病菌,但引发本病的最大诱因还是分娩及流产,如产褥热等。老年职工发生子宫内膜炎时,脓液不能外流或引流不畅,积在子宫腔里,叫宫腔积脓。
本病有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产褥期或流产后的重症子宫内膜炎,其炎症很容易扩展,并出现高烧、下腹剧痛等急性炎症症状。炎症只限于内膜时,一般没有明显症状,或有短时发烧与轻微下腹痛。
慢性炎症期一般没有月经异常、白带增加等症状,但结核性子宫内膜炎可能有闭经。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形成宫腔积脓后有轻度腹痛,同时有脓性白带。
重症炎症的急性期要绝对保持安静,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在下腹部放冰袋,服用或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经过初步治疗炎症有所减轻时,可逐步转为局部治疗,即阴道内放置药物,下腹部作热气浴、透热法、超短波疗法等,促使炎症吸收。对没有特殊合并症的慢性炎症,如有宫腔积脓,要扩大宫颈管排脓,或插入排脓管等。
16.怎样防治子宫阴道部溃烂
子宫阴道部溃烂,指子宫阴道部发红溃烂。溃烂通常可分成两种:一种是黏膜完全剥落,露出黏膜底部的真性溃烂;另一种是黏膜下组织没有露出,还有一层薄薄的黏膜覆盖在表面上的假性溃烂。后者较为多见。
一般认为,假性溃烂是由于卵巢荷尔蒙(特别是雌激素)作用所造成的,成熟女性大都有这种现象。假性溃烂本身并不是病,所以,若是没有什么自觉症状,或者只是轻微溃烂,无须特别治疗。
但是,溃烂容易引起炎症,出现白带增加,或性交后及排尿时有少量出血时,这时就必须接受治疗。
要区别子宫癌和子宫阴道部溃烂。肉眼是无法分辨出子宫癌初期的症状与溃烂的不同的。因此,只要发现溃烂,一定要接受严密的检查。即使排除癌症,也还要继续定期接受检查,至少半年检查一次,因为溃烂发生的部位,正好也是子宫癌容易发生的地方(易发部位)。
至于子宫阴道部溃烂的治疗,通常是在洗净阴道内之后,使用含有雌激素或是抗生素的阴道栓剂。若溃烂部位很大,则可采用外科切除手术,或是冷冻手术以及镭射手术。
17.卵巢炎的防治方法
卵巢炎大都由输卵管炎发展后波及卵巢所致,很少见单纯性卵巢炎。
有时卵巢表面受炎症侵犯而不能排卵,或发生内分泌紊乱,因而无月经或有阴道出血等。炎症发展到卵巢深部,使组织受到破坏时,卵巢功能即可完全停止。
本症几乎都是两侧卵巢同时发生炎症,治疗比较麻烦。炎症较轻时,用磺胺类药和抗生素可以治愈。重症者经常复发,一般不做手术切除附件。
18.急性盆腔炎怎样防治
急性盆腔炎产生的机理
急性盆腔炎一般是在分娩、流产、宫腔内手术操作消毒不严的情况下,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有时为变形杆菌、肺炎球菌、产气荚膜杆菌)侵入而引起感染所致。
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颈口未很好关闭,加之分娩时早期破膜,产后宫腔内胎盘或胎膜残留,或不完全流产等,致使原来存在于阴道或宫颈管内的病原菌或外界的病原菌侵入后上行感染。
宫腔内手术操作术后感染:未经严格消毒而进行的宫腔操作,如输卵管通液、刮宫手术、放置宫内节育器、碘油造影、颈管治疗,或消毒不严的妇科手术等都可将细菌带入宫腔,发生感染。
经期卫生不良:月经期不卫生或经期性交等,均可将病原菌带入而引起炎症。
继发于盆腔内邻近器官的感染:如阑尾炎、膀胱炎等。
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表现因炎症的轻重程度及范围的大小而有所不同。发病时下腹疼痛,伴发热,病情严重时可出现高热、寒战、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如出现腹膜炎,则有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如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部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有膀胱刺激症状,如尿频,排尿困难,如果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症状,包块位于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例如里急后重、腹泻、排便困难等。
病人呈急性病容,体温高,心率快,腹胀,下腹部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妇科检查,阴道可能充血,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穹窿明显触痛,宫颈红肿触痛,子宫体稍大,触痛,活动受限。子宫的两侧压痛明显,有时可扪及肿块,子宫旁结缔组织炎时,扪到下腹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有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在后穹窿或侧穹窿触及肿块且有波动感。
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象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明显增高。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宫腔分泌物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即可对本病作出明确的诊断。在诊断时应与急性阑尾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异位妊娠、卵巢黄体破裂等症区别开。
急性盆腔炎的治疗
一般支持疗法:半卧位卧床休息,有利于使脓液积聚于子宫直肠陷凹而使炎症局限;饮食为高热量而易消化的半流食,高烧者应予物理降温,同时应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抗生素治疗:应根据细菌培养与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抗生素。一般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病情严重者,需选用广谱抗生素,待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再予更替。应用抗生素应注意联合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剂量要足,同时要注意毒性反应,症状消失后要继续给药2周以巩固疗效,力求彻底治愈。
中医治疗: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用银翘解毒汤加减;若高烧寒战,汗多烦躁,皮下出血,舌红绛,苔黄燥,脉细数者宜用清营汤;若热入心包症见高热不退,身昏谵语,四肢厥冷,脉微而数者,宜用清营汤送服安宫牛黄丸。
手术治疗:对药物治疗不敏感、高烧不退、疑有脓肿形成时,应在大量应用抗生素48~72小时后行手术治疗。
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应行输卵管(卵巢)脓肿切除术。
如脓肿位置低,后穹窿饱满有波动感,后穹窿穿刺证实为脓肿后,可由后穹窿切开排脓,脓汁排尽后,注入抗生素溶液,并置橡皮引流条于切口,以利引流。
如脓肿穿孔破入腹腔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破裂,出现寒战、高热及全腹腹膜炎时,应在输血、补液、纠正休克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下,立即剖腹探查。
急性盆腔炎要力求彻底治愈,在症状消失后继续给药2周以巩固疗效,防止转为慢性。
19.慢性盆腔炎怎样防治
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不易根治,缠绵日久,给女职工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损害。
慢性盆腔炎产生的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