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信仰,我有一大困惑。人在年轻时拥有自己信仰的人很多,可其中不少人随着社会的打磨而渐渐失去了他们最初的信仰。或者,像一些艺术与思想大家,如凡·高、贝多芬,都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群体。虽然,社会善恶共存,虽然,我应该给自己信仰,去相信并践行善良与正义,可我也不免感到困惑。若干年以后,当我也得面临社会的种种不堪,我还能否坚守今天这份信仰?我是否会嘲笑今天如此幼稚的自己?
不可否认,很多人在现实的压力下屈服,抛开了心中那曾经的信仰。为了生存,为了所爱,为了家人,人们不得不放弃精神家园,毕竟,物质是精神的基础。“房奴”、“车奴”、“孩奴”等等称号被扣在了一群辛勤为生活奔忙的人的头上。过分专注于金钱的追求,信仰缺失成为我们当下一种社会现象。
这既然是一个社会问题,就必然有它的起源。有一本书,叫《北大批判》,作者薛涌教授从书的开始就明确提出“大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曾经的北大学生,他为北大的管理学院能够吸收全国近五分之一的“高考状元”感到悲哀——“这是北大的悲哀,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这更是这些学生的悲哀”。从社会的角度出发,他的“悲哀”是有一定道理的。学生可能不知道什么专业到底如何,但是社会、大学是绝对有责任为其做好指引工作的。倘若社会处在一个浮躁、急功近利的氛围中,相关专业怎么可能不火爆?大学的急功近利和社会的急功近利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波助澜这一社会现状。
引用作者的一段话:“人关心什么,就决定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比如,一个只关心自己下个月工资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会为能否拿到下一张工资单而操心。如果你关心人类命运,社会公正,你就更可能成为社会领袖。”要解决信仰缺失的问题,首先应从教育入手,给学生灌输关心社会的理念,而不是那些“考状元,冲清华、北大”。
社会从来都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万花筒,青年,祖国的未来,我们更需要看清世界的各种美好与丑恶。柴米油盐、衣食住行,蕴藏着一个更大更深沉的生活内涵。无论在哪所大学、无论做什么工作,想清自己的想法,看清自己的路,守住自己的信仰,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改善他人的处境,这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必备功课。这也是我的信仰!
8.重拾信仰
2011级统计学院/廖慧玲
信仰在词条上的定义是这么写的:当信任到了极端地步时,便是信仰。信,信奉;仰,仰慕。而我所理解的信仰,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支柱,是直达灵魂的梵音。
“人活着总得仰望些什么。”找寻人们所仰望的全部,无论是浩瀚之星空或是永存的道德法律,剥去其外在的包装,留下最本质的、最能够冲击我们灵魂的东西,便是信仰。以光比喻,信仰应该是在最深重的绝望中仍不灭的光,无论这光是否微弱,对于黑暗中的人而言都是真真切切的温暖与光明。佛云:“一念三千。”在无限短暂的瞬间,流转的是万般思绪,这便是一个人灵魂深度的体现。
我始终笃定地相信“绝不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天助自助者”,“要有最朴素的生活,最遥远的梦想”,“做最好的自己”,这样的句子,除去辞藻的修饰,也许可以概括为坚持、努力、梦想、完美这四个词。我想,它们便是我的信仰。当然还有“爱”——全世界的共同信仰。信仰是没有对错好坏之分的,全系于人的理解。
我始终在思考的是,每个人都有信仰吗?信仰来源于何方,又是如何成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的呢?而当人们拥有了信仰,行为处事是否必然发生改变?倘若人们都有共同的信仰,是否这个世界只会有一种论调,一种行为方式?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时代演进至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的革新,可是信仰的缺失却成为当今高歌猛进的社会中的杂音,有的甚至认为我们正处于“道德滑坡”的时代。
也有人认为所谓信仰在当今缺少现实意义。人们忙于生存,精神被置于被漠视的地位,“举头三尺有神明”不能够再引起人们对生命的敬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侵蚀着人的灵魂。
老人跌倒了却没有人上前搀扶,小悦悦那个只有两岁却见证了世间冷漠的孩子最终遗憾离世,多重“门”事件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频繁曝光,“牵尸要价”等道德沦丧的事件一次次地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和心灵,吞噬的是这个社会的良知。我们甚至寻不回蛮荒时代的那份纯真与质朴。
但是,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在假恶丑频繁地被曝光后,更多更珍贵的真善美同样感动着人们。有人奋不顾身地救助落水者,有目击者勇敢地为被诬枉者作证,有无数网民的爱心接力和灾后寻人,有第十九个不再冷漠的拾荒老人抱起了小悦悦……温暖和感动正在延续着,对抗着这个世界的阴暗面。灾后重建应急机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就是心理救治,让人们找到生活下去的信念,重拾信心。离开了希望和信仰,没有任何人可以生活下去,就算是被判终身监禁的囚徒,也总还抱有在有生之年能重获哪怕短暂自由的希望,或者期待另一段有别样意义的人生。
我想,重拾信仰,是一项有深远意义的事情。
首先,人们必须意识到自身的局限性,对生命、对事物产生敬畏之心。人不是万能的主,人的行为受限于自然法则和社会法则。
我们应该认识到世界太大,而人作为一种生灵,终究很渺小。有所敬畏,才能读懂万事万物中的深意,才能够仰望那片神圣而深邃的星空。
其次,教育作为精神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手段,我们应该将其向更广更远的方面普及。只有对世界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能够更深层次地进行思考和自省,从而了解所谓道德,所谓信仰,并不是一种浮于纸面的虚无之物,而是有其深刻含义和现实意义的精神寄托。
再者,加大对于真善美的宣传力度,增强政府公信力,严惩假丑恶。我始终认为,信仰是灵魂的产物,不是可以由外物赋予的,应是多种因素潜移默化下产生并不断修正后的产物。因此,当社会所倡导的精神被反复地提及,重复地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样的时代精神便会融入一个人的思想中,进而成为其信仰的一部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有利于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推行,对人们的言行有更好的规范导向作用。对于假丑恶的严惩,可以唤起人们的思考,引起人们的重视。当善被重复强调,恶被严肃处理,恶所能够占据的空间便会越来越小。人们会从思想上认同这种正确积极的社会价值体系,提高对社会的关注度,如此才有利于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以及信仰的自然生发。
我想,若在无数的念想之后,心中回荡的是那样悦耳的梵音,目中所见的是朗月清风,那么,人们的精神世界定因信仰的存在而万般美好。
9.爱即信仰
2011级财政金融学院/刘楠
我认为信仰是信念的升华,是对某物的尊敬和肯定。人们用信仰来约束自己,鼓舞自己,从而克服困难,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身旁。爱就是我的信仰。虽然我不知道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生,有没有资格讨论爱,但是正因如此,我奔跑在追寻爱、给予爱的道路上,爱人爱己,爱国爱世界。爱是一种需要,爱是一种关怀,爱是一种习惯。爱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因为爱,我们愿意诚信对待他人,愿意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愿意为人民、为国家服务与奉献。
我们无法否认爱也有负面的影响,有时爱得太深、太极端、太偏激的危害也是非常大的。这种爱,容易误导人从而使人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像如今有的父母给予孩子沉重的爱,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有的情侣以为非他不可而殉情;有的同学偏爱某科,别的科目都置之不理……这些现象足以引起我们对于如何正确去爱的重视。所以,爱什么,如何爱,如何看待自己的爱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的。
到底如何爱,我想,首先,爱要宽容。宽容是爱的必修课,原谅使得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内心,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现代社会,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很重要的。其次,爱要懂得珍惜和知足。
在这个冷暖自知的年代里,尽管国家越来越富裕,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可是不幸的人还是各有各的不幸。我们都应珍惜并且知足现在拥有的爱和幸福,怀着感恩的心并传递这份爱。再次,爱要广博与专一。作为一名中国人,兼济天下是我们必要的品质,但是对待自己钟爱的事物专一但又不走极端也是很必要的。我们应该把握好博爱与专一的度,善待自己的所爱。
现在是一个强调个性的社会,所以人们的信仰自然也是不同的。在我看来,只要不走极端,信仰什么其实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信仰。有了信仰便有了支撑,有了继续奋斗、继续生活的强大动力。
当下中国,社会信仰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首先,信仰缺失,尤其是精神层面上的。在现实的诱惑与虚浮、钱权交易的干扰下,个人努力与个人价值很难被肯定,这样容易使人找不到方向确定不了信仰。如果人人都没有信仰,就没有追求和约束,那人人为所欲为,社会自然就会乱套。其次,过度的极端信仰。这种信仰容易使人走极端。众所周知,为宗教信仰“走火入魔”的事屡见不鲜,这样的例子时刻提醒我们,拥有正确的、正面的信仰是必不可少的。
正如老师所说的诚信教育,道德诚信引领人们到达高尚价值追求的高度,摆脱纯粹个人利益的局限,进一步完善人格,而具有良好法律诚信和道德诚信的人,一定会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反过来又会促进对法律诚信的认识和贯彻,推动对道德诚信的信仰及坚定追求。其实说到底,诚信、道德、爱与信仰都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一方面,信仰它们是为了更好地把它们用到生活中;另一方面,有了它们,才能更好地践行自己的信仰。
作为一名人民大学的学生,应该加强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坚定自己的信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做一个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10.求真、向善、塑美
2011级法学院/欧启伟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中说:“上帝已死!”讲的是中世纪蒙昧的“上帝”信仰的消逝,渐渐地,西方人形成了科学民主甚至还有宗教的新信仰。那么在中国社会呢?古人说:“敬天命而畏之”,儒生信仰“圣人之道”,在近代民族危机与西学东渐中,自觉的信仰反省与激烈的思想碰撞出:天道、儒圣、西学、马克思主义。它们谁更好?谁更能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右”
与“整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乱,改革开放大潮中出现的诸如天安门前的孔子像立起又倒下,激起一阵尘埃;还有更近一些的“彭宇冤案”和“小悦悦之死”,似乎让人们觉得中国人丧失信仰了。那么,当代中国人究竟该不该有信仰,又该有些怎样的信仰呢?要想说清这个问题,恐怕就得从认识信仰开始!
信仰为何?周国平说:“信仰,就是相信人生中有一种东西,它比自己的生命重要得多,甚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值得为之活着,必要时也值得为之献身。”在我看来,信仰就是仰望你所相信的东西且相信你所仰望的东西。
怎样才算有信仰?是要信佛、信道或信基督吗?真正有信仰不在于你相信佛、上帝、真主或别的什么神,而在于你相信人生应该有崇高的追求,并愿意为之付出一生去追求你所相信的崇高。
信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都能在寻找信仰的路上发现新的信仰或发觉信仰中新的内涵。
曾经年少的我在老师的教导下信仰“马克思主义”,这只是为了信仰而信仰,并没有完全明白其中真正的含义。随着年岁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多,我开始反思我的信仰。
走在寻找人生信仰的路上,我不断地尝试与否定:公平、正义、自由、和谐、科学、生命、奉献……似乎都值得我去信仰,可似乎又都还不够。我开始深思:也许,原本就不需让一个太具体的词语(如“民主”“平等”之类)来限制我们的信仰。于是,我不再纠缠于“这个或那个是否能成为一生信仰”的问题。我认为,只要是朝着真、善、美发展的,都值得我们去相信与仰望。古人克己修身也好,齐家治国也罢,无一不是为着求真、向善和塑美的目标进发。
在我的学习生活中,因为求真,所以诚信。坚守诺言、说到做到、真心待人,一言一行亦是真。因为向善,所以助人。尊老爱幼、批恶扬善、保护自然,点点滴滴就是善。因为塑美,所以努力学习,塑造品格,锻造体格,丰满性格,方方面面皆寻美。
由己及人,再联想到当今中国社会。我们现代人究竟把真善美的信仰丢到哪里去了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精神今天又如何?假文凭,假证件,假专家……似乎除了“作假”是真的以外就都是假的了!古人“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的向善情怀今天又是什么?人情冷漠,见死不救,践踏生命……对人和自然的怜悯之心何处能寻?“充实之为美”的塑美意识在今天是否依然存在,“芙蓉姐姐”、“犀利哥”……美的定义被随意歪曲与恶搞。
环顾四周,信仰缺失,人们无所信也就无所惧,以致出现一些社会问题。
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尚需要做出多方面的努力。但我认为,很重要的一条便是引导人们树立求真、向善和塑美的信仰。求真,追求诚信真实,每个人和每个企业都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就不会有“神医”张悟本、“神道”李一,也不会有“三鹿”、“双汇”这样的食品安全问题,社会才能充满信任感与安全感。向善,心存悲天悯人之意,路见不平一声吼,让小悦悦之死不再发生;爱护自然,关爱生命,让“海豚湾”的悲剧永远成为过去。每个人都“勿以善小而不为”,社会才会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塑美,指内外之美的统一。一方面,明智修德,努力成为心美之人;另一方面,不再去恶搞与八卦,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让人们看到社会真正美的一面。
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盘凤凰。泱泱千载中华,必当有所信仰,才能屹立不倒。望我辈皆是有所信仰之人,塑造真善美之民族!
11.守望良知
2011级法学院/宋柄君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以这样的开头敲醒我们沉睡的心灵。
如今却有人相信: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信仰的年代。的确,我们没有如同基督教般约束众生的宗教教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也日渐化为教科书中的黑白字眼,传统道德似乎经不起经济利益的冲突和挤压,难道真是“信仰死了,我们苍白了”?我们果真没有信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