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从小习读的理念。亚圣孟子曾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我们应该庆幸,我们天生信仰着父母馈赠的宝贵品质——良知。然而,当我们逐渐迈向社会,我们的“性本善”论,似乎受到了嘲讽。但是,现实中存在的某些丑恶并不能顺理成章地成为动摇这种信仰的理由。
我曾读过对于“良知”的较完整的解释是:“良知,即知耻、知愧、知恩。”我认为一个有情怀有作为的人,无不生活在此“三知”铸就的精神境界里。知耻而后勇,知愧而后进,有良知的人成为社会的“贤人”。翻开沉甸甸的中华历史长卷,不难发现,照耀汗青的名字背后,写满了一个个良知的故事。当勾践卧薪尝胆之时,当廉颇负荆请罪之时,良知的种子悄然嵌入民族的灵魂世界里。
曾几何时,当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掀起道德批判狂潮的时候,我也曾对自己的良知信仰存在困惑。这种单靠自我修炼的形而上的道德,果真能在日益物质化、数字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吗?无数次出现在媒体舆论中的“道德滑坡”四个大字让人心痛,却又让人麻木,我们似乎在不由自主地加入冷漠的人群中去。比起自我反思,我们似乎更善于为自己的冷漠找到各种合理的借口,比如说自我保护。每当这种缺乏良知的事情发生时,总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法制不健全!”然而,我一直认为“道德的归道德,法律的归法律”,法律不能够预测将要发生什么并给予惩罚,但是我们的良知却能永远地让我们远离那些过错,这也正是我们的祖先总结过的“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
前几日的一节英语课更加坚定了我对良知的信仰,尽管它看上去是如此抽象。课堂上我们就“该不该给乞讨者钱币”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认为不该给,因为他们可能干着欺骗善心人的勾当。而老师说出了一句我可能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话:“如果他们真的需要呢?
无私的爱,这才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做的事。”而我们,是否正是这些所谓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呢?而真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否更应该秉承对良知的这份遵从呢?如果一个国家的新生代智商高却冷漠,那么这个国家的凝聚力何在?我们的一举一动都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因而我更加笃信我的信仰,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知耻、知愧、知恩的时候,我们才能把社会建设成为充满幸福感的伊甸园。
12.坚守“心中的绿洲”
2013级新闻学院/晏思思
“选择坚守,选择理想,选择倾听内心的呼唤,才能拥有最饱满的人生。”一位学姐在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毕业典礼上致辞时如是说。她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劝诫学弟学妹们在这个怀疑的时代仍然要保持自己的信仰,不要为了利益把信仰、理想、道德都当成交易的筹码,更不要因为心灰意冷而随波逐流。
一直以来,我对于信仰这个概念都特别模糊,因此也不能判断自己是否真正有信仰。也许我可以说我信仰佛教,宗教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对我的心灵产生了约束和净化作用,但是事实上却并没有给我的行动起到多少引导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换言之:信仰,就是你的信任所在。但与信任不同的是,信仰同时是你的价值所在。或许我更赞成,或者说更理解这种观点。
有时候我们执着的一个地方,甚至是为之笃定的一句话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信仰,只要它能够支撑我们鼓舞我们给我们安全感和力量。
我一直都很信奉的一句话是“任何一件事,只要心甘情愿,总能变得简单”。这句话让我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不管是繁重的学习任务,还是复杂的人际关系,或者是生活中各种棘手的问题和烦恼,我时刻警醒自己,这个本来就应该是我承受的,我愿意去做这些事,愿意去处理这些问题。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更加有动力,支撑着我走了很远的路。所以说,我觉得这就是我的信仰。记得《花田半亩》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总要有一些重量,沉沉坠在心底,才不至于轻至无形”。我觉得这个重量对于我来说就是信仰。
也许我的这个信仰并不如比尔·盖茨“慈善到底”那么伟大,也没有席慕蓉“相信上天安排”那般诗意,但是有这样一句话放在心底,让我在任何时候都能特别踏实,不会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迷失自我。
其实反思自己进入大学这两个月,我确实感到挺迷茫的。课程不多,但是各种要做的事情总是感觉做不完,虽然说我坚持自己的信仰,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都做好,但是做了这些真的有意义吗?
就好像高中的时候,我知道我每天拼命地刷题写试卷是为了我理想的大学,可是现在我不知道自己参加这个社团那个协会这个讲座那个比赛最终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奋斗方向。我知道,这种一味逃避问题、不明方向、盲目坚守信仰的行为,会让我处在一种非常危险的状态。所以我必须尽快停下匆忙的脚步,审视自我,让大学四年的目标明确起来,这样才能为信仰找到扎根的地方。
作为新闻学院的一名学生,我深知新闻人的信仰是“记录社会,唤醒社会良知”,但是这几个字对于目前的我来说实在还过于沉重,期待通过四年的潜心学习和历练,自己能够担得起这份重量。我愿意坚守自己最初的信仰,并为之笃定,从而收获最饱满的人生。
13.让爱永驻国人心中
2011级财政金融学院/杜冉
什么是信仰?我认为,信仰是一个人的终极信服与崇拜,是一个人最本质的行为准则。信仰支撑了人的一切选择、行为,是人做出一切选择、行为的理由。
我的信仰是“爱人”。所谓“爱人”不仅是行为上的,比如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种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由于人与人的精神领域必须借助一定行为才能相互沟通,但“爱人”的过程不一定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因此不是必须借助行为才能完成,所以它可以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有“爱人”的人自己知道,“爱人”也无须对方察觉到,自己心中明白足矣。我愿从心底为他人的失败感到难过,尽管他是我的对手;我愿从心底为他人的成功而高兴,尽管失败的可能是我。我愿在心中同时承担自己和他人的快乐与痛苦,而这快乐和痛苦没有贴上名字的标签,我会认为快乐或痛苦是“我们的”,而不是“你的”或“我的”,我会为“我们的”快乐感到高兴,为“我们的”痛苦而悲伤。
任何信仰都会有它的困惑,比如信仰存在的价值问题。许多人信仰善良、信仰正义、信仰诚实、信仰博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现实的种种丑陋、黑暗会使一个人原本坚定的信仰动摇,似乎许多美好的信仰在现实面前总是那么的软弱无力。究竟是屈服于现实、让信仰随着现实的黑暗而去,还是坚决地维护自己的信仰,逆现实而行,是一个令人困惑纠结的问题。
当然,信仰有困惑并不可怕,它至少可以证明信仰的存在。可怕的是压根儿没有信仰,一个人便可以不受内心的自我约束而为所欲为。而现在的中国似乎缺乏一种普遍的基本的信仰。或许有人说,中国佛教徒众多,寺庙林立,这便是中国人具有信仰的证明,然而我却觉得迷信的成分远大于信仰。许多人自己遇到困难、需要佛祖保佑时心中有佛,而在他人遇到困难急需帮助时,完全把至善至爱的佛抛在脑后。佛教便成为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因而不算是一种信仰。
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一部分人乐于追逐金钱、追逐利益,似乎忘记了心中信仰的坚守。譬如“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体现的是人性的自私与冷漠。长此以往,国人信仰的缺失会使得社会越来越缺少人性的温暖。
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持久动力,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如今,孔子学院远播世界,传播着“仁”、“礼”等思想,感染许多热爱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回头看看咱们自己,又有多少人还记得先贤的人生忠告呢?当然,人可以追求名与利,关键是要取之有道,不能走极端,不能以人性和信仰的缺失作为追求名利的代价。
因此,我们要重新拾起先贤的谆谆教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信仰永驻国人心中。
14.追求真善美
2013级外国语学院/戎晨珊
此刻,我正坐在寝室的桌前,左手旁的手机QQ不断跳动着好友们的头像,台灯的光柔柔地照着。有那么一瞬间,我仿佛置身于柔软的海草波纹中,轻轻拨开舞动的叶片,去寻访自己的心灵深处。
“信仰”是一个高尚的词,它决定着人的前进方向,勾画着未来的蓝图,正因如此,我反而有些茫然了。什么是我笃信的真理?
什么是我追求的目标?什么是我的基本准则?
外婆和妈妈都是信仰佛教的。她们相信有因必有果,善恶终有报。奶奶是信仰基督教的,她坚信人的一生是不断赎罪的过程。当然也有人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怕,大胆、张扬、毫无顾忌。按理说,像我这样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人应该毫不犹豫地说“我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但我很惭愧,因为马克思主义我知之甚少。
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准则,我不甚了解,或者说,我的了解仅仅止于皮毛。我的阅历不过匆匆十几载,怎能大言不惭地说我了解它?
我把信仰理解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宗教信仰,另一部分是人生信仰。这两部分实际上也很难完全割裂开来。很多时候,人们的人生信仰都受到宗教信仰的影响。例如佛教徒的人生信仰大多是行善积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而基督徒则往往认为感恩、宽恕是人生准则。但我在这篇文章中更想讨论的是人生信仰。
我不确定我所写的“追求真善美”是不是一个很空洞的概念。
但我想了很久,只有这个词能完全概括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我自小学以来坚持的,是我的语文老师带给我的启蒙。
每天早晨打开新闻网站,总会有这样那样不尽如人意的事。某种天灾又来了,哪种动物又濒临灭绝了,哪里又有恐怖袭击了,拜金男女又干出哪些出格的事了,小孩子又遭遇社会黑手了……手机的小屏幕就是被撕开的社会阴暗面,赤裸裸地呈现于眼前,各种失望、不满集聚心头。这时,对真善美的追求便犹如黑暗沙漠里一股泛着莹莹光亮的泉水,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它指引着我去关注社会积极向上的一面。西湖景区的志愿者们用烟头摆出“无烟西湖”的字样;重庆垫江县桂溪镇一位丈夫用1183天唤醒植物人妻子;杭州某机场,母亲欲为遇难女儿善后错过航班,飞机滑行五公里为其折返;国庆日,11万人聚集天安门广场等待国旗上升的一刻……
对真善美的追求使我们重新发现社会。即使罪恶每天都在发生,我们也要守住心里的希冀。对真善美的追求更能内化为自身的能量。
它使我们用乐观的态度看待事物,以积极的心态寻求发展。每个人都希望这个世界能变得更美好,更值得自己为之奋斗,那么对真善美的追求便给了世人一个为美好世界奋斗的动力。
我们常说要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国,它的国人怎能没有对真善美的追求?我们常说中国崛起,那么,崛起的除了快速发展的经济,怎能没有一颗强大健康而温柔善良的心?
真善美具有极强的传递性。例如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一位给老人让座的年轻人带来的不仅是老人的舒适,更有对其他乘客的启迪,或许下一次会有更多乘客让座。很多时候,国人缺少的不是做善事的心,而是缺少勇气,怕被人说成“做作”、“作秀”。只有当做善事成为一种习惯,每个人才能毫不犹豫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知道,我们的社会远没有达到这样的境界,因此,才更需要这样一群传递正能量的人。
我愿意成为这样一个人,永远追求真善美,永远传递正能量,让自己的心健康、美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是的,这就是我的信仰,我愿意一辈子为之奋斗的事。
15.从历史中重拾信仰
2011级国学院/鲁鸣柳
人,皆有信仰,或出于宗教,或出于政治,种类繁多、不一而足。
冯天策先生在《信仰简论》中认为:“信仰是统摄、指导其他意识活动、意识形式的精神领袖,是人类意识对自身生存背景、条件、历史和结局的整体审视与全面反映,是人类对自身存在与外界关系的自觉体认与主动调整,是对终极性人生目的的确认与追求,是人类最古老、最繁杂的社会活动和文化现象。”因此,信仰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体现。
我的家人都是虔诚的佛教徒,这种宗教信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可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眼界的开阔,我的信仰经历了一个多元的过程。
在那段时间里,由于我的信仰出于自己对生活的体认和对多种价值体系的吸收,导致我对待一种事情常常会有不同的态度。一件事情从佛家的角度看自然与儒家不同,而一旦结合现实生活就更加使人混乱。现在的我,找不到一个可以一以贯之的稳定的体系,不同信仰间的差异让我困惑。特别是在一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时,我往往不知该选择哪一个角度来看待它。然而随着自己对中国古代原典的阅读,对传统文化了解的深入,我想说,中华之传统即是我的信仰,阳明之学即是我的信仰。
有人认为,当代国人没有信仰。的确,面对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价值多元化的冲击,我们传统建构的儒家价值体系正在日渐衰微。我认为,这和近代以来国人对儒家文化的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有关。中国人向来容易走极端,常常陷入非此即彼的困境,殊不知在两者间所达到完美的平衡才是真理,也就是孔子所言的中庸之道。网络上有两派,一派愤世嫉俗,以抨击政治提倡民主厌恶金钱为口号;一派盲目自信,一副中华帝国天下独尊的面孔。我想,这些现象的产生,根源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对中国历史的不了解,还有眼界的狭隘。因为知识缺失,所以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无法合理解决现有矛盾。因为无法解决矛盾,所以人们不愿直面现实,所以愤怒,所以迷茫。没有信仰的迷茫背后,是对中华文化的不自信,是对自我的不自信。我们中国史上不是没有信仰,只是它遗失了,褪色了,缺少了真正理解它的人。我们守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库,却埋怨财富的稀少。原因无他,因为我们懒得打开宝库的门,或者说,早已忘却开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