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童年,因为没有痛苦,所以不需要支持自己走下去的信念。直到初中,我从一个郊区的小学来到全市最好的中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像一只丑小鸭一般,落在别人后面。在屡屡受到挫折之后,对未来的迷茫恐惧让我开始思考一些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我下定决心要开始奋斗,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纵然这个过程一定会非常艰难,但有一种信念和危机感在时刻鞭策着我。于是,我开始了迄今为止最勤奋也最漫长的两三年时间。我感到自己每天都在朝向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我的成绩不断上升,一次也没有退步过,我试图不断超越自己。那时,虽然辛苦,但每天都很充实,特别是每次在奋斗了一学期之后有了进步,那种兴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到现在都还能清晰地记得那种感受。
那段时光虽然听起来很单调,但却对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深信努力就会有收获、奋斗能给人带来幸福。
在平常的日子里,也有短暂的快乐,可却很少感到这样难以忘怀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奋斗是幸福的源泉,也成了我的信仰。
可幸福不仅仅如此。爱,是幸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爱,才有幸福。幸福存在于生活的细枝末节中。有时,在一瞬间的思索与灵感之间,就能察觉到它,捕捉到它。我们只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热爱世间万物的心灵。
幸福可以很简单——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是我对幸福的定义,也是我所坚守的信仰。我相信,有了它们,流年便能静好,岁月便能长安。
愿自己能一直这么简单下去,愿自己能拥有一颗澄澈、透明而坚韧的心。
13.以众生为己任
2013级公共管理学院/王一森
信仰,一个让人感到神秘而又崇高的词语,它是信念的深化与升华,更具规范性与组织性。如今,身边总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什么都敢做。那么,我的信仰又在哪里?
纵观我十数年的人生,五岁时我开始识字读书,直到现在读得最多的是历史书,尤其是中国历史。上学期间,我又钟情于语文课堂,尤以古文为最。可以说,我现在读得最多的就是四书五经和二十四史,其次才是国内外的文学着作。深受传统的儒家文化影响,但同时,我又生长在这个社会中。我的信仰是什么?我的信仰便是天下众生。
阳明先生是我极其推崇的一个人。从古代标准来看,他品德高尚,心系苍生;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功勋卓着,历任平叛将军及南方各省总督;着书立说,心学宗师,开一派之先河,是一位集“太上立德,其次立身,其次立言”的贤人。即使在今天,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王守仁(阳明)对我的影响很大。
但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功名利禄,而是为了天下苍生。不论是平叛还是任官,他都避免祸及百姓,一心为百姓谋福利,创立心学,也是希望将自己的思想精华流传下去,让更多的人学习,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即使在人生的低谷,当他被贬在贵州龙场做驿丞时,家徒四壁,没有驿卒,遍布高山和瘴气,但他不顾条件艰苦和民族冲突,毅然为当地山民建房,开设学堂,教人读书识字,可见他的一生都在为天下众生。
从古至今,如同阳明先生的人又何其多哉!从开私学的孔子,到岳阳楼上感慨不已的范仲淹,再到一心为民、刚正不阿的海瑞,“古仁人之心”从未中断,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他们正是中国的脊梁。
或许,他们并不出名,或许只有极少数人能留名于正史中,但是中华民族就是在他们的努力下而顽强生存下来,他们在大多数人沉默时能大声疾呼,奋勇向前,而他们为的却是未曾谋面的人。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纵然思维不灵光,总被人说思想僵化,但他们却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有着一身浩然之气有着打不断的硬骨头!
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以拯救万民为己任。“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他们真正以万民的幸福为己任,当千万生灵在肩又岂会不重,又怎能不努力,怎能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的信仰就是这样。我希望普通人也能生活得更好,不再为温饱发愁,也不再因各种社会问题而担忧。我相信,当我为更多的人考虑时,就会有更为谨慎的行为,当我以天下众生为信仰时,我也会努力在社会中为更多劳苦大众提供我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王朝霸业,千秋后不过是一抔黄土,英雄也有末路,美人亦会迟暮。
宗教不过是万民的枷锁,真正能以天下众生为信仰,才能真正为社会发展而努力。
有些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可他依然活着。以天下众生为信仰,我不悔。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亦不负天下人!
14.多元而别样的人生
2011级法学院/周骊宸
时间磨碾过了历史的车辙,21世纪的帷幕慢慢拉开,迎来了我们这群特别而又普通一代的成长。我们识知宗教,却并不完全认同;我们推崇偶像,却并不完全追捧;我们紧跟时尚,却并不完全沉沦……我们接受一切,却并不愿陷入其中。因为我们的信仰是多元化的交融,也是新时代无信仰的反衬。我们相信自己,相信汗水与勤奋能创造奇迹,相信创意与能力能改变世界,而我却在这股人流中渐行渐远,步入了我的玩偶世界。
我不喜欢言语,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喜欢静静地观察,静观这世界之变幻,总是好奇地自问,或追寻答案,或自我畅想。就在这一步步的探索中,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强大和与众不同,我的视角总有那么一些不同,我的思维总有那么几步跳跃,似乎没有逻辑,却又不无联系。
我不得不承认,信仰的本质是相信其正确,甚至宁愿相信其正确,不在于其是否真实。所以,信仰无所谓真假,有信仰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因为坚持这种信仰才使自己有所追求、有所寄托。信仰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假定。黑格尔说“存在必然合理”,于是,我便渐渐明白自己信仰的合理性,不是偶然,注定是历史的必然。
世界的多元化发展也决定着信仰以枝丫的方式发散开来,我们不需要朝同一个方向盲目奔袭,然后燃烧青春,熬过晚年,最后悲哀地死去。
当大家还沉醉在新世纪带来的福音中时,我们是否注意过自己存在的意义。也许都曾思考过,最终无解,不了了之。但我们不能由此麻木地活着,因为我们特别,我们是这宇宙中为数不多的智慧生物。
从古至今,古圣先贤有过无数的探索。《圣经》中的性恶论认为,人来尘世受磨难,人是群犯罪的、带有肮脏的、劣根的灵魂,这似乎没有根据,但我们也无法否认人的正确性。因为,人带有无法摈弃的自身欲望和本能,人是哭着降临这个世界的,并且大多数是微笑着离开人世的。因为那一刻是幸福的,终于得到解脱与释放了。老人之所以慈祥,是因为他经历了太多,你是否留意过,无论是西方的基督教还是东方的佛教,这些圣人先知们所创之信仰,它们的发源与壮大都是在一个相对闭塞的时空中进行的,而其根本却惊人相似。基督教七宗罪,佛教普度众生,它们共同的追求都在于涤荡人的心灵,却很难改变人所经受的人间烟火的侵蚀,但不能否认可以在精神上实现自我超越。
没有站在高山之巅,你就不会明白在云端的感觉;没有经历过别样的人生,你永远无法理会圣贤与先哲的与众不同。我愿以此生去追寻更高的境遇,哪怕遥远,也愿为之奋斗!
15.母亲
2013级外国语学院/王若曦
我的信仰大多是“偷”来的。因为我不曾深入了解任何一种宗教,全然谈不上信奉与景仰了,所知所得,无非是从他人那儿听来的只言片语,只能比作信仰这棵葱茏古树上的几片单薄叶子。只是这些叶子脉络纹路都不尽相同,轮廓剪裁、气味浓淡都各有特色,唯一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美丽而别致的,收集起来,也大有一番兴味。我只选取其中的一片来叙述,也是仅有的属于自己而不是从他人那摘来的叶子。
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童年时期的派,信奉了很多个宗教。而在他遭受海难时,派的信仰发生了动摇,成年后的派,又形成了坚定虔诚的信仰。我想信仰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形成中不断改变,甚至迷失,直至重构成最终的模样。如果给我的信仰定位,我认为它就处在形成之中不断改变的那个阶段里。所以我的信仰听起来还稚嫩得很。
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并非信仰宗教。因为我学识尚浅,未能深入了解一些思想家,所以我的信仰并非伟人。我的信仰,你一定知道,一定了解,那就是母亲。
人需要信仰,也许是为了寻求心灵的依靠和庇护。新近上映的一部日本动漫,叫《进击的巨人》。它讲述了巨人吞食人类,人类为了保护自己建立起巨大坚厚的墙壁,与外界相隔的故事。在这种情形下,人类之中形成了一个宗教,而教徒的信仰就是墙壁。因此我认为,信仰是起着引导和保护作用的。对此,我认为母亲是最合适不过的。
老实说,我也许会悄悄怀疑上帝的指示(尽管我全然不知这种指示要如何去获得,而且这种指示多半源自于自我暗示),但我从不会怀疑母亲的决定是出于某种偶然(但它可能是错的)。我这样想,确实是因为比起抽象的造物主,母亲是触手可及的。母亲引导我成为一个人,一个能够自己生活,有着基本是非观念、处事方略的人。尽管以母亲为范本,耳濡目染,我的许多方面都与之相似相近,毫无独特自主可言,这却是目前我坚定而认真的信仰所能达到的境界。
如果我在经受着一场磨难,最紧急的问题莫过于:我该怎么办?问上帝,得到的隐僻暗示一定令我不知所措;问母亲,当然不是去问母亲本人:要怎么做才好?而是问自己,母亲是怎么做的呢?
故此,我的信仰,便是母亲了。
16.不忘家乡
2011级马克思主义学院/米庆松
小时候,是那么的天真烂漫,生活在无忧无虑、满眼新奇的环境里,一切都那么的朦胧。太阳、星星,小狗、小草,一切都那么的可亲。现在终于成为一名大学生,成年了,虽还未成熟,但心里至少有了一点追求,我把我这一小点追求提炼为我的信仰。
成年了,上了大学,怀着父母的希冀来到北京;怀着心中的梦想来到人大;揣着家乡的美好回忆来到首都。在我们的升学过程中,父母无疑是付出最多、坚守最长、照顾最全的后盾了。我们披星戴月地奋斗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他们含辛茹苦在另一条战线上守望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我们胜利了,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我们失败了,他们也会笑着和我们一起面对失败。我的父亲,一个勤劳朴实的工人,为了我,他艰辛劳作,日日夜夜,毫无怨言;我的母亲,一个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起早摸黑,料理着我的饮食起居。为了我,她操持起烦琐的家务。双亲的辛劳,我必须报答。于此,我的信仰,即尽快自立,更早地担当作为孩子的责任,尽我最大的努力让父母的心暖暖的。
苦读十年,怀着激情,怀着梦想,来到大学。一年前,迎着朝阳宣誓的时候,怀着满满的期待,天真地以为上了大学,自己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大半。一年后,怀着美好的憧憬踏进大学校园。结果发现,这里并不是天堂,只是换了一个模式的“地狱”。自己的梦想远在天边,遥不可及。为了实现梦想,发现自己渐渐变了。在没有老师的严格督查时,自己就逼着自己奔波于图书馆、自习室,累了,想想梦想,继续奋斗;困了,揉揉双眼,重返书本。在如此宽松的校园里,五彩缤纷的环境中,真的很难想象自己竟然能如此淡然,但自己真的做到了。因为我的信仰是努力奋斗,为自己梦想的实现,准备条件。或许我的梦想能在下一刻前进一大步。因为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高考时,发现自己不仅在拼搏,更像在与命运抗争;现在,感觉形势一点儿也没变,自己仿佛仍旧命悬一线。
唯有继续奋斗。奋斗了,或许我不一定能成功,但若不奋斗,将永远不可能成功。
我的家乡是一个西南边远的民族小城,远离东部,深处内陆,远离平原,位于群山之中。18岁以前,我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一山一水养育了我,家乡的民俗风情滋养了我,是家乡的培养,我才走了出来。当自己乘车离开时,一座座工厂正拔地而起,群山之中立起了种种钢铁巨兽。高三时,我已不认得老家的路了;再回去时,我还能找到路吗?从那里走出来,并不轻松,肩上担着家乡的期待。
重走回去,也很困难,我要做的,是不要忘了家乡的培养,努力奋斗,为自己,也为家乡。不让自己变得麻木,不让自己忘记家乡,这便是我的信仰。
只有奋斗才能一如既往,唯有坚守自己的信仰,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不忘父母,不忘梦想,不忘家乡,我永远的信仰。
17.我爱你,世界
2011级统计学院/柳在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