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6800000008

第8章 评书艺术名家(3)

连丽如是评书大师连阔如最小的女儿,是连派评书的唯一继承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的连丽如进入北京宣武说唱团,跟随父亲连阔如学艺。她学会了长篇评书《三国演义》、《东汉演义》,后来又向李鑫荃学习了新评书《红岩》。第二年九月,年仅18岁的连丽如在天桥书馆登台演出了长篇评书《三国演义》并一炮打响,成为北京的第一个女评书演员,也是我国第一个说《三国演义》的女演员。

连丽如与丈夫贾建国一起整理改编了《朱元璋演义》、《隋唐演义》、《程咬金》、《山岛克敌》等百余万字的评书手稿,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连丽如曾在鞍山召开的“千山书荟”上表演评书《智激周瑜》,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

1985年8月连丽如调入中国煤矿文工团,并随团多次到各地矿区演出。同年,她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了评书《哪吒》和中篇评书《三打祝家庄》。此外,她还主持播讲了大型电视艺术片《听书、看戏、话三国》,被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评为“优秀演播艺术家”。

1986年连丽如为青岛电台录制了中篇评书《山岛克敌》。

从1993年至今,连丽如多次赴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国家表演评书和授课,并为新加坡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电视台录制了包括《聊斋》、《红楼梦》、《水浒传》在内的十几部长篇评书。连丽如是第一个把评书艺术带到国外的艺术家,也是第一个尝试用评书来演播《红楼梦》的人。她播讲的《红楼梦》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的热烈赞誉。1998年,连丽如在马来西亚的五大城市演说《三国演义》,引起轰动,每场演出都是几个小时,场场座无虚席。连丽如使中国的评书艺术在国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我国评书走出国门打开了道路。

2003年起,连丽如开始在北京朝阳区文化馆开设“丽如书场”,每天准时播讲《康熙私访》、《东汉演义》等书目。

连丽如在整理传统评书的同时,不忘在小说与评书之间努力探索一条新路。她第一个改编了金庸先生的名著《鹿鼎记》。连丽如既保留了金庸先生的语言风格,又做到了不失传统评书的特点,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交通台和全国各地电台播出后,听众反响强烈。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丰富和提高语言功力,连丽如又成为全国评书演员中第一个朗诵小说的人。北京文艺台录制播出了她朗诵的《康熙大帝》,当时收听率已经超过了同期的其他评书节目。

连丽如播讲评书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调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艺术上具有语言简练、用词讲究、讲评结合、收放自如的特点。在表、白、评的说口方面,也是亦庄亦谐,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她录制的长篇传统评书《康熙私访》、《三国演义》、《东汉演义》、《大隋唐》、《雍正剑侠图》以及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长篇评书《鹿鼎记》、《智圣东方朔》和系列评书《中华小名家》,充分表现出她驾驭评书的功力。

连丽如的主要作品有《水浒传》、《红楼梦》、《鹿鼎记》、《斩莽剑》、《康熙大帝》、《三国演义》、《康熙私访》、《刘墉传奇》、《智圣东方朔》、《大隋唐》、《东汉演义》等。

(六)刘兰芳

刘兰芳,女,满族,1944年1月11日生于辽宁省辽阳市,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刘兰芳现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副会长,全国妇联八届执委,东南大学兼职教授,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自1979年开始,先后有百余家电台播出她播讲的长篇评书《岳飞传》,轰动全国。代表作品有:《岳飞传》、《杨家将》、《红楼梦》、《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白牡丹行动》、《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等。

刘兰芳的母亲刘茹莲是东北大鼓演员。刘兰芳从小跟母亲学唱东北大鼓。

1959年夏末秋初的一天傍晚,著名评书演员杨呈田来到辽阳茶馆说书。当时茶馆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场内几百名听众,被杨呈田的书所吸引,时而鸦雀无声,时而捧腹大笑。杨呈田的书说到兴头时,忽然注意到墙角处端坐着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正听得入迷。散场后杨呈田打听到这个叫刘兰芳的小姑娘,不但会唱东北大鼓,而且还唱得很有滋味。杨呈田心头一热,第二天找到刘茹莲,说服她把女儿送到鞍山曲艺团学习。在鞍山曲艺团学习期间,刘兰芳拜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赵玉峰为师,专攻长书;后来,又到沈阳市曲艺团向著名东北大鼓老演员霍树棠学习,专唱短段。三个月后,技艺大有长进,16岁便登台表演。

1972年至1976年在鞍山电台播讲《海岛女民兵》、《闪闪的红星》等6部新书。

1979年,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邀请刘兰芳重讲《岳飞传》。《岳飞传》是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在传统长篇评书《精忠说岳》的基础上重新整理后搬上书坛的。脚本内容表现的是南宋抗击金军的爱国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感人事迹。原书有许多迷信色彩和封建思想的糟粕。刘兰芳在改编和说演时,大胆增删,古事今说,使之脱胎换骨,面貌一新。《岳飞传》被鞍山人民广播电台录播后,又相继被几十家省、市电台播出,获得听众的广泛好评。《岳飞传》获全国广播评书一等奖,出版后发行100多万册,多家报刊杂志转载,部分情节被改编成京剧、连环画并灌制唱片。

32年前长篇评书《岳飞传》曾伴随无数人走过了青春岁月。当初刘兰芳讲《岳飞传》还有一段故事。

刘兰芳曾跟老师学过两种《岳飞传》。那时,老师在台上说,她在台下一字一字往下记。两部书听完,她记下了几万字的书道子(故事情节),也深深地被岳飞这位气壮山河的古代英雄所吸引。出徒后,刘兰芳在锦州、鹤岗等地说这部书。她边说边搜集意见,加工整理,补充“书道子”。

她无论春夏秋冬,都能克服各种困难,在艰苦的条件下,刘兰芳用勤奋和毅力完成了《岳飞传》150回,55万字的整理改编工作。

《岳飞传》的播出在国内外取得巨大的反响。随后,刘兰芳又整理改编广播了评书《杨家将》、《包公巧断螃蟹三》、《三打乌龙镇》、《白牡丹行动》、《赵匡胤演义》、《刘金定大战南唐》、《小将岳云》等。

刘兰芳学说评书刻苦认真,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她的评书说演,声音洪亮,气口充足,吐字清晰,干练中透着豪迈,很适合说演英雄人物与征战故事。又因为她早年习唱大鼓书,嗓音受到过良好训练,对音乐的感悟也被自然地带到了评书说演之中。因而其评书说演在听觉上,有一种铿锵起伏的声韵美感,似高山流水,时缓时急。表演动作灵活洒脱,自然大方,干净利落,情节进展快,不“卖关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家喻户晓、特色鲜明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曲艺演员有句“艺诀”,叫“两年胳膊三年腿,十年练不了一张嘴”。曲艺是语言艺术,很讲究“嘴皮子”功夫。为此,刘兰芳常年坚持清晨起来跑步,风雨无阻,然后练“喷口”(嘴皮子),背诵书中的“诗、词、赞、赋”,无论是“刀枪赞”、“拳赞”还是“美人赞”,一套套赋赞都背得滚瓜烂熟。正是这种勤奋,使刘兰芳不断攀向事业的高峰。

单凭一张嘴,一把折扇,一块醒木,刘兰芳说得全国几亿听众心驰神往,为之倾倒。多少年过去了,刘兰芳的魅力依然不减当年,仍然让我们为之痴迷、沉醉。

多年来,刘兰芳在事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81年,刘兰芳表演的评书《岳飞大战金兀术》获全国曲艺优秀节目观摩演出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1986年评书《姑娘万岁》获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三等奖。1987年表演评书《抛彩招亲》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1989年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成果奖”。1991荣获首届全国电台《小说连播》节目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1993年荣获《全国十大评书名家》称号。1997年表演评书《回家》,参加第五届中国艺术节。传略被辑入《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满族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荣获《世界名人证书》,入编《中国优秀专门人才事略大典》。

同类推荐
  •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是中国清代中期活动于扬州地区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或称扬州画派。为罗聘、李方膺、李鱓、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扬州八怪大胆创新之风,不断为后世画家所传承。无论是取材立意,还是构图用笔,都有鲜明的个性。这种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画坛上的创新潮流和人们审美趣味的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连环画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热门推荐
  • 源魔道

    源魔道

    一代魔帝破封而出,兄弟被害,怒屠仙界!圣人出手,不惧,与之一战,削其左臂,最终不敌含恨陨落,红莲业火携其仙魂魄入轮回,且看一代魔界强者如何携兄弟,搂红颜,一步步踏上梦寐以求的巅峰(交流群:215492811)
  • 痞妃

    痞妃

    被其他的混混打死,好死不死,穿越到一个死婴身上。泪奔。为什么,不是大美女,不是清纯妹,偏偏是个小屁孩不管了,我要靠萝莉脸左拥右抱,征服全男人!
  •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终南山蟠龙子肃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龙血神帝

    龙血神帝

    上古蛮荒之时,百族林立,人,妖二族征战不休,陈小龙身具龙族血脉,却被父亲带入凡尘,愿他过平凡人的日子,然而命运使然,无意中喝了山中灵液,开启了修炼之路,他一路披荆斩棘,终成一代神帝!
  • 御剑踏尘

    御剑踏尘

    传说九天之上有神人仙灵,九幽之下亦有阴魂鬼魄。中原大陆的人们,为寻长生不老药,或为习得绝技屹立巅峰,不同的目的,却踏上同样的修仙路。其中,长年跟随义父慕容紫在山上修炼的玄生,奇遇天降灵剑。为见世面,携灵剑下山。御剑行,破红尘,斩妖魔,屠邪灵……
  • 秩序之旅

    秩序之旅

    “大名鼎鼎的“火焰之神战列舰”,主炮能够泯灭一个次元位面。巫师世界侵略其他世界的急先锋。我一秒能消灭10艘。”某大世界主神道。“但是我一秒能生产一千艘,这就是你们为什么败给我们。”德尔说道。
  • 我的名字叫迦南

    我的名字叫迦南

    canan这是我的名字我是一名旅者游荡在世界与世界之间
  • 牛头人刺客的日常

    牛头人刺客的日常

    大学毕业多年的无业游民兼三流写手,为了消遣时间更加不务正业的用闲钱买来了游戏设备,励志要在游戏中找回第二青春……有个比他自己更像小说主角的现充弟弟,有个疑似穿越回来《重生之第一拳师》的好友。抱着寻找女朋友的目的,他将会在游戏跟现实中遇到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呢?卖点:虽然最后是投到了网游区,不过大概会跟普通的网游小说有很多不同之处,略剧情向,慢热(?)
  • 永恒荣耀

    永恒荣耀

    少年逐梦心,破釜沉舟的勇气到头来不过是一个笑话。现实的贫困潦倒,窘迫到了极致的日子,少年的梦该何去何从,握紧了手中一切能握的东西,仍然是不愿放弃……
  • 王俊凯你是我唯一喜欢的人

    王俊凯你是我唯一喜欢的人

    因为爱上你,我懂得珍惜,因为有你世界不再灰暗一一by夏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