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800000012

第12章 门罗公园研究所

荣誉感是一种优良的品质,因而只有那些禀性高尚积极向上或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具备。

——爱迪生

(一)

1876年,29岁的爱迪生从纽瓦克市迁居到纽约城外40公里远的门罗公园。在这里,他从事发明实验约10年,一直到1886年。

这个实验地点是父亲塞穆尔选定的,实验室的建筑则是由爱迪生亲自设计的。这里环境优雅,配套设施齐全,非常适合作为研究使用。

爱迪生将这块新的实验基地命名为“门罗公园研究所”。他为这所新设立的研究所配备了大量先进的科学设备,价值达4万美元,并扩充了图书馆。门罗研究所的建立,不仅在爱迪生一生的事业中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在美国历史上也是一个创举。因为这是美国第一个有组织的工业科学研究机构,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

对于研究所及自己的定位,爱迪生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认为,门罗研究所的任务,就是研究人们生活中的实际需要,然后设法研制出满足这种需要的东西来。他相信,研究所可以根据发明新产品而盈利。至于自己,爱迪生做了这样一番自我评价:

“我只是纯粹的发明家。不论是我的研究,还是我的试验,其目的都是为了发明一种具有商业用途的物件。我认为,称我为科学发明家,而不是机械发明师,也许更合适。”

将实验室当成一个商用的专业研究组织,这在当时还属于一个开创性的新鲜事物,因此受到科学家和企业家们的质疑。一方面,科学家对这种过于“唯利是图”的研究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企业家们对以科学发明的方法来发展工业难以置信。

不过,爱迪生根本不在意人们的看法,只要认准了目标,就勇往直前地干下去。一些致力于科学发明的人才也成为爱迪生志同道合的朋友,跟随他一起来到了门罗实验室。其中,有两个人与爱迪生的合作最为默契,一个人英国人巴特勒,他做事细致认真,刚好弥补爱迪生的冲动毛躁,并且总能准确地领会爱迪生的构想,将它转化为详细的图表;另一个是来自瑞士的克鲁西,他心灵手巧,能够根据爱迪生粗略的描述和巴特勒绘制的草图,制作出各种精良的机器和设备。

爱迪生认为,“发明的最佳方法,就是充分网络足智多谋的天才,然后把他们组织起来,完全地去追求他们的目标”。因此,这个研究所后来也成为美国许多大型工业研究机构的前驱,对美国重视实用科学研究传统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

“爱迪生的发明工厂是地地道道的工厂,他打算在工厂里将发明变成大规模的买卖,以满足市场的需要。虽然这个工厂办在一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中,但它的目的不是要成为一个完全的研究所或科学思考的退隐地。正如火炉工厂把能够制造火炉各种部件的工人调集到一起一样,爱迪生是要把能够制造一项发明物不同部件的人调集到了一起。”

在门罗实验室,爱迪生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家长一样,一切都由他说了算。而他所作出的决定,基本上都是根据他的个人兴趣和爱好。这也让他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和项目开发显得有些随心所欲,缺少章法。爱迪生随时都会冒出新的想法,然后让手下人马上去实施,而不是等第一个项目进行完,再开始新的项目。所以,他们常常同时进行好几个项目,有的项目也会最终会因为爱迪生自己失去了兴趣而不了了之。

不过,爱迪生这种随意无拘的个性也影响了整个实验室的氛围。爱迪生的热情、能力,以及他那兴高采烈的精神,时刻都让这个组织的成员处于一种积极的进取状态之中。在工作的时候,大家都很投入;但闲暇时,大家会在一起进行一些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在实验室的一个角落里,摆放着一架风琴,每当工作告一段落,大家就会聚在一起弹琴、唱歌、抽雪茄。

(二)

早在1870年10月,爱迪生就宣称:

“从此以后,每次发明我都要做一份完整的记录。”

来到门罗公园研究所后,爱迪生的这一习惯保留了下来。从发明构思之初到产品模型的制作完成工程,爱迪生都认真地进行记录,有时是简单的几句话,有时是一幅草图,有时是几个公式,形式不拘。

爱迪生还准备了一个有200多页厚的笔记本,不论是与朋友进餐还是闲聊,只要想到一种新的思路,哪怕只是很朦胧的想法,他都会马上拿出笔记本记录下来,并用草图的形式将其简单地表现出来。他的大脑几乎没有停止思考的时候,好像每时每刻都能产生新的创意。有的时候,他一天中会不下十几次地在笔记本上记录新的方案,一个本子往往用不了多久,就被各种线条、图表和字符填满了。

据统计,爱迪生一生中共做了大约3400多本笔记。它们至今都保存在爱迪生国家历史博物馆当中,成为研究爱迪生发明过程的宝贵资料。

在有了自己的研究基地之后,新的发明接踵而来,新的产品也一个接一个地从工厂里被制造出来。其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以前的纽瓦克工厂。

1876年,美国费城举行了百年纪念展览会,展出了近100年来美国的各种发明成果。其中也包括爱迪生的发明成果,但当时并未占有显著的地位。当时参加展览的人们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爱迪生不久以后就发明出了电灯、电话、留声机、电影等等,轰动了整个世界,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以至于爱迪生被尊称为“门罗公园里的魔术师”。

1876年2月,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完成了电话的发明,正式向美国政府申请发明电话机的专利许可证。在同一天,伊莱莎·格雷也完成了这项发明,正式申请专利许可证。而格雷的申请只比贝尔晚了2个小时。

因此,世界上最早申请“以电线传送声音”发明专利权的是贝尔。但是,它的音波极其微弱,必须将它放在耳朵边仔细听,才能听到对方说话,否则就听不清楚。因此,在参加费城发明博览会时,贝尔的电话因为声音太小,大家都认为不过是一个玩具,当时并没有受到重视。

但贝尔并不甘心自己的发明只被当做玩具,为了让电话能在公众中得到推广,他开了好几次演讲会,宣传电话的使用优点。尽管阻力重重,但最终贝尔的努力还是有了效果,电话终于渐渐被人们认可。

1877年,第一份用电话发出的新闻电讯稿被送往美国波士顿的《世界报》,这标志着电话已为公众所认可。

同年,贝尔又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电话从此开始飞速发展。

西方联合公司的威廉·奥顿董事长听说贝尔成立电话公司的消息后,十分不安,他担心自己的电信事业会因此受到贝尔公司的影响而渐渐衰退。因此,他专程到门罗公园找到了爱迪生。

“爱迪生先生,你对贝尔发明的电话有什么意见?”

“我觉得还是不行。如果他能做得更好,那将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认为它并没什么用途。”

“老实说,我今天来拜访您就是为了这件事。爱迪生先生,您知道,贝尔最近成立了一家电话公司,那么他必然也会对电话进行改良,最终发展成为电话事业。一旦电话发达了,对于电信事业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所以,爱迪生先生,我想请您尽快将电话改良成实用的东西,来帮助我的公司渡过难关。拜托您,务必要帮这个忙。”

奥顿非常着急地向爱迪生说了一大堆好话。爱迪生考虑了一下,答应改良电话,但他声明,改良电话的用意与贝尔先生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他是想制造出一些世界上所有人都深感需要的东西,这也是他多年的愿望,所以他很愿意为改良电话而尽力。

(三)

其实早在贝尔向专利局申请电话发明专利时,爱迪生就已经开始留意研究电话技术了,只不过他当时手头项目繁多,没有及时将研究进行下去,所以错失先机。现在既然有人投资支持,再加上爱迪生自己也不甘人后,所以他欣然接受。

爱迪生的研究重点是送话器,当时爱迪生还没什么经验,也没有书本可以参考,因此只能凭自己的想象进行。他觉得,贝尔的电话系统是由人的声音产生必要的电流,因而电流十分微弱;而爱迪生认为,应该将人的声音作为用来开闭控制任意强度电流的阀。另外,贝尔的电话中,导线传送给电话机的只是原有的弱电流;假如电流通过初级线阀时产生的是更强的电流,这样就能使通话的距离从原有的几英里一下子提高到数百英里。

根据这一设想,爱迪生设计制作了一种类似杯状的发送设备,里面有一个半导体的圆扣,两面与铂盘相连,一只固定在膜上的橡胶筒紧靠铂盘,对它产生压力,从而改变半导体圆扣的电阻值。

接下来就是怎样才能让声音传递得更清楚响亮。为解决这一难题,爱迪生进行了无数次实验,相继研制出50多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的送话器。但他始终不满意,还是坚持不懈地寻找新的材料进行实验。

一天晚上,爱迪生像往常一样,在工作台前忙着做实验,没注意到煤油灯的灯油已经所剩无几了。不一会儿,灯就灭了,一缕青烟轻盈地升起,灯罩马上就被熏黑了。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台上,爱迪生愣愣地看着眼前已经熄灭的煤油灯,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然冒了出来:灯罩上的这层炭黑,能不能用在送话器上呢?

爱迪生觉得,这个想法有些异想天开了,但他还是尝试了一下。以往的经验证明,许多实验的成功就是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成功的。

爱迪生小心翼翼地从灯罩上刮下一层炭黑粉末,然后将它涂在小小的圆盘上,再将圆盘装入话筒。结果他惊喜地发现,从话筒中传出来的声音比以往要清晰、响亮好多倍!

爱迪生欣喜若狂,他将这个发明成果命名为碳阻电话送话器,并将其在纽约到费城之间长达100多公里的线路上进行了试验,结果无论是通话距离还是声音的清晰程度,都远远地超过了贝尔的电话。

可以这样说,学术上成功地发明了电话的人是贝尔,而在实用上成功地改良电话的人,是爱迪生。

1877年4月,爱迪生申报了碳阻电话送话器的专利。西方联合公司以10万美元买下了爱迪生的专利权。爱迪生要求公司不要一次性支付给他,而是在专利有效期的17年内分期付款,每年付给他6000美元。

后来,爱迪生解释了自己的这一要求:

“我的雄心比我手中的钱要多得多。我知道,如果这笔钱一次性交给我,我就会一次全部花在实验上,所以我要让自己无法做到这一点,这样,在17年内,我保证在生活上不至于遇到太大的困难。”

不过,由于当时包括贝尔在内的许多科研人员都在致力于电话的研究,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争议纠纷,所以爱迪生的申请也被搁置下来。

(四)

自从用上了爱迪生发明的碳阻送话器,电话事业迅速发展起来。一向称霸通讯业的西方联合公司,借助雄厚的资金大规模地发起了商业攻势,与贝尔电话公司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他们大肆宣传称:

“本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具有最新装置的优等电话设备。”

在很短的时间内,报纸、旅馆、铁路等领域的电话业务都被西方联合公司控制在名下。贝尔电话公司的用户得知这个消息后,都纷纷要求获得同样性能的设备,结果导致贝尔公司四面楚歌。为此,贝尔与爱迪生之间也发生了争执,而且愈演愈烈。

1878年秋,爱迪生的碳阻送话器被送到英国进行试验,并在英国皇家学院进行了表演。在试验时,线路的一端用的是爱迪生的送话器,而另一端的收话器却是贝尔的电磁系统。因此,贝尔在伦敦的代表雷诺兹上校马上提出警告:除非爱迪生今后停止使用贝尔装置,否则将指控他侵犯专利。

爱迪生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表示要设计出一种可以绕过贝尔专利的电话接收机。于是,他立即停止对白炽灯的研究,与全体研究人员一起全力以赴地进行电话技术的攻关。

3个月后,爱迪生便绕过贝尔的电磁系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声音效果更好的收话器。

1879年4月,这种收话器与碳阻送话器一起被送到英国皇家学会表演,结果大获成功。

在这次表演之前,爱迪生就在英国成立了爱迪生电话公司伦敦分公司,与当地的贝尔电话公司唱起了对台戏。两家公司经常为了争取客户而展开白热化的竞争。在伦敦的屋顶上,常常可以看到两家公司的安装工人故意将对方的线路弄出故障;一旦两方相遇,就会如仇人一般,甚至大打出手,惊动警察。

事实上,两家公司当时谁也没有绝对的技术优势。贝尔公司的听筒性能优良,但送话器不行;爱迪生公司的送话器虽然领先,但听筒却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当时双方主要是较量谁的维修工作更佳。

为了占领英国市场,爱迪生对派往英国的技术人员进行了严格的考核。他安装了一座交换台,配备了10台新的电话机。在考核前,他亲自出马,不是截断某部电话的线路,就是把它的部件搞乱,或者让电极变污。他对参加考核的人员说:

“不论是谁,如果能够连续解决10个故障,每个故障平均不超过5分钟,谁就可以马上去伦敦。”

就在爱迪生与贝尔的电话之争进行得如火如荼时,1879年9月,英国邮电大臣约翰·曼纳斯博士突然宣布:个人电话公司必须向政府申请许可证后才能营业。

面对共同的行业危机,爱迪生和贝尔两家公司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定握手言和。1880年6月8日,双方在伦敦的分公司合并为联合电话公司,同时申请了30年的经营许可证。在合并后,爱迪生从公司中获得了3万英镑的股份。联合电话公司的成立,终于让爱迪生与贝尔之间的电话之争宣告结束。

同类推荐
  •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莎士比亚的故事

    本书从莎士比亚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创作出的伟大作品及为世界文学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再现了莎士比亚依靠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登上世界文学宝座的传奇人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伟大的诗人、剧作家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并体会他对理想执著不懈的探索精神。
  • 最是惊艳民国范

    最是惊艳民国范

    民国时期,古老中国根深蒂固的东西依然存在,但民主之风吹进中国,现代社会新元素登上历史舞台,社会在变革中动荡,人们在迷乱中求索,各种思想杂陈,各样异事叠现,各方奇才辈出。其中,有治世之能臣,也有乱世之枭雄;有投笔从戎赴汤蹈火以报国之书生,也有宦海失意后钻进书斋潜心治学之政客……于是乎,中国政治、军事、文化、外交等领域风云际会,好戏连台,惊艳惊悚,沙场官场文场,你方唱罢我登场,使得民国史比以往任何朝代的历史都更有看点。本书发掘民国奇人奇事的耀眼点,述写民国人物与事件的未解之谜,揭示民国知名人物的情感经历,品评民国往事的悲喜结局。
  • 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贞德(名人传记丛书)

    法国东部乡村里一个平凡普通的女孩,穿上男装,骑着战马,娇小瘦弱却也无比坚强。贞德的一生只有短短的20年,可是她在生命最后的4年里,解救了奥尔良城,促成了法国查理七世的加冕。为什么这样一个对法国做出重大贡献的女孩,最后却被巴黎大学神学院以异端罪处以火刑。
  •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史家第一:司马迁

    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他出生于我国西汉时期,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他没有自暴自弃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巨著《史记》。该书不但开创了纪传体的新形式,还被后人奉为“正史之祖”,为中国以及全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史家第一:司马迁》再现了司马迁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司马迁,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精选了毕加索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毕加索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热门推荐
  • 幻想盘古

    幻想盘古

    我,是盘古,很多人都说我死了,人们口口相传歌颂我的伟大,说我大斧一挥开天辟地,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筋脉变成了道路;肌肉变成了农田;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精魂变成了人类····
  • 联邦第四舰队

    联邦第四舰队

    没有功法,没有魔法,也没有YY,只有纯粹的科幻。一副瑰丽的纯科幻太空战史诗。曾几何时,我们看到的科幻小说大多是那些结果严谨没有YY的作品,然而渐渐地市面上的科幻慢慢变成了玄幻,科学幻想被扭曲,科学早已不在,这种不是我们想要的科幻!谨在此,还各位一个真正的纯粹的科幻小说!
  • 种尸人

    种尸人

    都市中频频发生尸体背偷事件,半夜外出,发现人身怪物捕食人类,从而发现尸体背偷的背后事件……从而发现自己不知道的过去……他该怎么办…………是帮人类还是帮同类……
  • 神仙经

    神仙经

    仙魔时代,仙族、魔族为争夺九天圣域背水为阵。三千年后,魔族溃败,群魔分散落于人间,伺机卷土重来。落魄书生张文轩,不爱之乎者也,一心求神问道,誓要在这太平盛世找寻属于自己的神仙道……
  • 重生少女霸天下

    重生少女霸天下

    前世被亲生姐姐所杀,重生后的今世要复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千倍万倍奉还!比运气,谁能比得过她?比天赋,千千万万人败在她脚下!(腹黑机智的她重生后在凤仙大陆上逆袭会发生何事?尽情期待《重生少女霸天下》!)『戌子唯一扣扣号:2064755770』
  • 屠龙之亡瞳末纪

    屠龙之亡瞳末纪

    种族之战,万年烟火,月黑风高,尸堆山高。??圣德223年,人族被一条黑龙屠戮全族,伟大的人族在一夜之间支离破碎,骨肉分离,鲜血洒满了大陆的南边。??人族的帝皇圣德里身负重伤,逃出生天,带领着人族最后的一位王子,来到了精灵之王亚瑟五世的皇都,将王子交给精灵之王后,便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年幼的王子柯利弗德。??十六年后,王子柯利弗德查看了十六年前的人族遗迹,找到了一些极为可疑的地方,并且发现了当时宣战时折断的古剑。??这些代表着什么呢?又能寻找到什么呢?
  • 四世一界

    四世一界

    奥兰世界、艾伦世界、泰尔世界、达兹世界,这四个世界分别为四个宇宙,四世大战后,四大世界中的各个种族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大量的人口与数额巨大的物质,四百年过去了,今非昔比,有的大种族没落,而有的种族,却在这场战争后愤然崛起。
  • 那件红裤衩

    那件红裤衩

    三楼刚搬进来一户人家,小王总是看到一个流浪汉穿着红裤衩,每天都在盯着那户人家
  • 五印传奇

    五印传奇

    从古及今,流传着一个传说,人的力量并不可能无限的强大,因为人类生活的世界极不稳定,当人类强大到一定程度便破坏了世界的平衡,但是当年人界与鬼界的一战,大部分的修炼功法在那一战中被销毁,人类逐渐的走向衰败,再也没有人达到撕裂空间能力,逐渐形成了以麒麟阁、朱雀府、玄武洞三仙门统治人类的局面。
  • 华夏商魂

    华夏商魂

    说史自省,读古明今。商帮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产物,不仅对中国近代商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且对现代中国工商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借鉴古商经营之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解读中国经济历史。为了弘扬先人的创业精神、借鉴古商的经营之道、传承传统的中华文化、解读中国的经济历史,本书从中国春秋至清末的2500年历史、八个朝代、十大商帮中,精选了著名的大富商和理财家,用传记的形式,记述了他们的理财故事、做人之道、人生传奇。一部讲述中国商业,悠久灿烂与曲折辉煌的历史典籍,一幅展现中国商人,博大深厚与智勇坚毅的恢弘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