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500000008

第8章 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8)

科学发展观是实事求是的发展观,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科学发展观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点,准确地分析、抓住了我国现阶段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91〕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是难以想象的。同样,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没有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导。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而不是一个片面的、畸形的、单一的发展过程。科学发展观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作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看待,强调在自由的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兼顾到系统内各个子系统和每一个要素的均衡发展。它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文、生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结果,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推进的结果,是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技能素质全面提高的结果。只有在社会各个系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在人的各项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协调发展的发展观,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严谨而周密的实践思路。正是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在认识和追求自由的实践中,必须要密切注意和充分考虑到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相联系的各种内外因素。不但要使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发展与人自身的各种素质的提高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且还要使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相互衔接、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人、自然、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种良性互动关系包括:发展动力与发展速度的有机协调;发展数量与发展质量的有机协调;发展效益与发展机会的有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协调;个体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有机协调。总之,人对自由的追求决不是盲目的、狭隘的,它必须要有严谨而周密的协调发展的实践思路。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现实蓝本和评价体系。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历来把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当作自己的理想目标。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人存在的真实证明,也是人的尊严的实际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也是在各项实际工作中必须全面贯彻的重要原则。在认识和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要把社会发展目标放在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上;就是要努力提高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始终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就是要切实维护人的各种权益,在想问题、订计划、做决策以及推进、落实各项工作时,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衡量、评价成败、得失的标准体系。

4、和谐社会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在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积极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不失时机的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思想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和谐的优秀特征,又发展了现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目标的现实表现,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必然要求,更是中国人民实现自己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对和谐社会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这种关系,可以做如下分析:

和谐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结果。这是和谐社会提出、实现的物质前提。和谐社会不可能只通过人为的想像就可以提出和实现,它需要有一定坚实且丰富的社会物质基础。经济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稳定、高速、协调的经济发展整个社会必将失去其应有的物质支撑。所以在社会生产力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社会必然要走一条以人为本、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92〕,给人提供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基础。

和谐社会是对社会基本矛盾解决方式的新探索。社会主义不可能消灭矛盾,只能不断得更好地认识矛盾,解决矛盾。从毛泽东同志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到邓小平同志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再到江泽民同志的《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认识、解决方式的积极探索。同样和谐社会也不可能不存在矛盾,相比较过去而言它的矛盾更多、更复杂。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承认矛盾的存在,特别是在利益多元化的今天,要通过不断加强物质利益的满足、政治体制的改革、社会公平的实现、腐败现象的治理等方式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人有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氛围。

和谐社会是当代人共同追求的社会理想。当今,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等的观念深入人心,它们也是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四大社会理念。其中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存在基础,正义是和谐社会的运行起点,民主是和谐社会的发展机制,自由是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这些社会和谐观念,是我国改革开发以来人们面对全球化和文明冲突浪潮不断反思的结果,也是人们主体意识、社会意识、自觉人格、价值判断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和谐社会的内在品质,并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共同的社会和谐理念。

和谐社会奉行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社会发展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还应包括社会本身的发展。因此,社会建设应由过去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建设模式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模式。各子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种社会建设模式,有利于人们从分割状态下的三重人“合三为一”成完整人,即由单纯的依靠政治体制改革而培养起来的民主人、单纯的依靠市场经济建立而培养起来的经济人,单纯的依靠精神文明建设而培养起来的道德人,通过四位一体的社会建设模式最终变成综合素质高、个人能力强的自由人。所以社会建设模式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的转变,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社会运行机制。

和谐社会通过提升社会认同稳定社会秩序。人是具体的现实的,人对利益的追求无可厚非,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存亡的关键。正因如此,市场经济必然会存在个人财产的不等。但是社会主义不应该因个人财产的不等引起极大的社会矛盾,这就需要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对社会利益的分配、占有进行重新布局。这一举措的前提就是大力提升社会认同。在理论上,一个社会社会认同越高,社会秩序就越稳定,社会也因此越能够给每个个体提供平等的选择机会。不仅如此,通过提升社会认同,要让人们认识到和谐社会合理性的存在,并给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一种人生归属感。在实践中,要真正提升社会认同除了进行自由、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改革和建设之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也极为重要,它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防止社会矛盾,化解社会冲突,从而促进社会认同的形成与提高。总之,和谐社会通过提升社会认同稳定社会秩序,使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有了良好的社会实现环境。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

人类社会是整个物质世界当中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态。她的运动是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是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求得解放的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讲的人类实践就是从“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93〕的必然王国解放出来,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王国。

一、共产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王国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形态和最美好的前景。恩格斯对此有这样的描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生存斗争将停止了。于是,人才在一定意义上最终地脱离了动物界,从动物的生存条件进入真正的人的生存条件。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人们自己的社会行为的规律,这些直到现在都如同异己的、统治着人们的自然规律一样而与人们相对立的规律,那时就将被人们熟练地应用起来,因而将服从他们的统治。人们自己的社会结合一直是作为自然界和历史强加于他们的东西而同他们相对立的,现在则变成他们自己的自由行动了。一直统治着历史的客观的异己力量,现在处于人们自己的控制之下了。”那么这样的一个美好前景,究竟使人达到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哪?恩格斯接着说:“只有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只有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在主要的方面和日益增长的程度上达到他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94〕既然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王国是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和必然归宿,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自由有一种科学的全面的理解,这样我们才会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有科学的革命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在论述自由与必然的过程中,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联系,因而它关于自由的观点有其深刻的内涵。具体讲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包括这样三个层面:一是生产解放;二是社会解放;三是思想解放。自由的这三层含义既有它们各自确定的内在界定,又有它们统一的外在表现。只所以如此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因为它既有其深刻的理论基础,又有其严密的逻辑推理。

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将整个物质世界划分为三个部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存在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当她产生以后,她便给自然界赋予了社会意义,所以马克思说:“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95〕思维虽然是一种主观形式,但它的基础是客观物质,是人同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自身实践过程中的产物,它对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人类社会本身以及改造整个客观世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得出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一个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当然,这种统一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其中人类一方面要不断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另一方面还要不断认识和发挥人的潜在能力,而这两者逐渐结合与统一的过程就是人类社会逐渐实现其自身解放与自由的过程。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和使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图改造世界,批判不合理的人类生存状况,实践人类的自由和解放。”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功能来讲,我们可以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划分为彼此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生产解放、社会解放和思想解放这样三个层面。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推理之一。此外,恩格斯还说:“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界”〔97〕这就是说自由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只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思想的解放,人类才有自由。而生产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它们又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中生产解放是社会解放、思想解放的物质前提和基础;社会解放是生产解放、思想解放的有力保障;思想解放则是生产解放、社会解放的精神动力和支持,如取消这三者中的任何一个,都会导致不能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精神实质。这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推理之二。

二、生产解放的含义及其实现

自然界是天然财富的生成和集散地,它的存在与进化为完整的物质世界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可能。在此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又告诉我们,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只有劳动,猿才能变成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形成人的各种社会组织。没有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就要失去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是有这样一种因果关系,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认识到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人及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它从人、人类社会诞生起就开始进行,并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这种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过程是人与自然相互改造与被改造的过程,是一种自然人化过程和人化自然过程的统一。

同类推荐
  •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政策研究与决策咨询:2009~2010

    本书对2009~2010年宁夏的政策调研成果收集整理,汇集成册,以利于资料保存,提供决策咨询。
  •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道德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加强道德建设,可以凝聚党心民心,是形成好的政风民风的关键。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道德建设,既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也是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 官经一日一谈

    官经一日一谈

    盲目创新和泥古不化一样有害。不可事事明察秋毫,洞彻人心深处;不可老于世故,更不要过于圆滑,领导者的才能在于选拔官吏和任用。“赏” 与“罚”是法家治国的“二柄”,以此来调动民心,在一拉一打的过程中,让不法之徒惧于威严不敢造次,君子慎其独也。道德原则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的,在独处无人监督时,或者在细小的问题上,不能放纵自己。依此处世,可无患矣。要想让人拥护和信服,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修养;应该认清自己的性情,损有余而补不足,打造完美的性格;恪守信义是立身处世之道。
  • 论利益与政治

    论利益与政治

    本书运用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改革、稳定和发展的需要出发,研究利益与政治这一人们时刻关注和敏感的问题。本书以利益是主体在实现其需要的活动中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体现的价值,政治是特定社会中各权力主体在以政权为核心的条件下围绕着对利益的权威性调控而结成的一定关系和所展开的活动等基本观点,研究了中西方关于利益与政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利益和政治的本质及其形式,实现利益的活动规律和进行政治的活动规律,利益与政治的基本关系,利益关系与政治格局,利益效用与政治效应,利益秩序与政治控制,政治控制中的权威与服从、民主与集中、权利与义务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 山城论剑:“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电视辩论赛实录

    山城论剑:“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电视辩论赛实录

    本书收录了“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电视辩论赛从初赛、复赛、半决赛到决赛的全部辩论赛。
热门推荐
  •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性心理分析手册

    女人天生就是感情动物,爱情和家庭对于她们有着特殊的意义,而且,现代女性对于婚恋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体验,在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情感世界中,她们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和烦恼。在情感认知方面,她们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 一生:逍遥

    一生:逍遥

    一笑兮,绝色兮。血染兮,独笑兮。谁若听,永世兮。醉卧兮,少年兮。月下兮,等着那,白日里,脱了皮,止了音,入地狱。寒水里,月西去,日东起。
  • 微故事:这里少了一个你

    微故事:这里少了一个你

    看了过于美好的故事开头,那故事的结局又会带给你怎样的惊艳呢人们总是喜欢把故事的开头设置的过于美好,可他们是非想过这样美好的开头需要怎样的结局这里的故事开始惊艳了人心,结局,让你感慨世道带来的无奈。故事不美,只愿让心得到一个安慰。
  • tfboys的爱之旅程

    tfboys的爱之旅程

    讲述了tfboys与韩国当红组合蓝色妖姬成员的爱之旅
  • 点点滴滴,这就是爱

    点点滴滴,这就是爱

    幸福是什么?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是,每天醒来可以看见心爱的人也爱意满满的看着你。
  •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最受欢迎的领导致辞写作技巧及范例

    本书以条目的形式,将各种格式的讲话稿的写作技巧罗列出来,并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同时列举最新最典型最有代表意义的范例。
  • 那年清风拂过青春

    那年清风拂过青春

    你我的青春已散尽,那些年,曾拂过你我的清风是否还在?多年以后,你是否还记得我?是否还记得,你我叛逆不羁的青春?是否还记得,你我痴狂的爱?是否还记得,我们的故事?……
  • 王二的作死笔记

    王二的作死笔记

    一个出生成长在北大荒草甸子深处的小孩,长大后生活在城市,他失去了耕种土地的能力,也没学会可以一辈子在城市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每天重复着简单的工作,十年后,他发现唯一值得骄傲的青春也快没了,没有土地、没有房子、没有青春、没有女朋友、什么都没有。一天夜里,他在出租屋的墙上写了两句话,“男人要是没有养妻活儿的能力,就应该有作死的勇气”第二天,他辞去了工作,开始了一段作死的旅行。
  • 帅富豪的美霸妻

    帅富豪的美霸妻

    紫墨: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性格特别的豪爽,有一个宠上天的哥哥,因为自己的哥哥是将军,所以紫墨的性格特像男生,更是因为从小父母离开自己,才有这性格。笃子燐:一个富家公子,传说中的白马王子,帅气的他和女主紫墨在校园里是一对死对头,在校园里打打闹闹的。很快他就习惯这个古灵精怪的小丫头出现在他的生活里,当他慢慢接近,了解紫墨时,发现她不是想象中那么坚强,她也有脆弱的一面,也要人来疼爱,她慢慢闯进紫墨的生活里,“紫墨,我爱你,我会给你我的一切,不会让你收到伤害……”因为这个男人太过温暖,紫墨放下自己的小男子汉,他们相爱了
  • 幸福似近似远

    幸福似近似远

    幸福。我感觉幸福有时候离我们很近,就在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它就会悄悄地出现在我们身边。有时候我又觉得幸福离我们很远,所以我们去拼搏,去奋斗,去创造,渴望幸福某一天能够来到我们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