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2500000041

第41章 参考文献(1)

一 参考文献:

〔1〕转录自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2〕转录自马克思,《马克思历史学笔记》,第1册附录,北京,红旗出版社,1992年,第246页

〔3〕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5页

〔4〕转录自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5〕布可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5页

〔6〕黑格尔,《历史哲学》,北京,三联书店,1956年,第463页

〔7〕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7页

〔8〕同上,第19页

〔9〕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54页

〔10〕同上,第73页

〔11〕约翰·洛克,《政府论》,下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页

〔12〕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13〕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88—289页

〔14〕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136页

〔15〕转录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3页

〔16〕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58页

〔17〕同上,第165页

〔18〕同上,第173页

〔19〕同上,第253页

〔20〕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52页

〔21〕〔22〕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23〕同上,第12—13页

〔24〕罗尔斯,《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02页

〔25〕参见黄皖毅,《如何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黄楠森教授访谈录》,《21世纪哲学创新》,北京,中央翻译出版社,2001年,第568页

〔26〕参见桑志达,《选择的自由和选择的限制》,《中国高等教育》(社会科学理论版),1988年,第5期,第44—45页

〔27〕《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33页

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3〕同上,第120页

〔4〕同上,第131页

〔5〕同上,第120页

〔6〕同上,第12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15页

〔8〕同上,第40页

〔9〕同上,第87页

〔10〕同上,第29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2页

〔12〕同上,第273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1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15〕同上,第67页

〔16〕同上,第16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23 页

〔1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6页

〔19〕同上,第87页

〔20〕辛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自由观的核心》,《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1期,第2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0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页

〔24〕同上,第30页

〔25〕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2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28〕同上,第9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

〔3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31页

〔3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23—22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6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02页

〔3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330页

〔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3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40〕《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454页

〔4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页

〔4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0页

〔43〕同上,第48页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0页

〔45〕同上,第62页

〔46〕同上,第65页

〔47〕同上,第92页

〔48〕〔49〕〔50〕同上,第98页

〔51〕同上,第99页

〔52〕同上,第100页

〔5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4页

〔54〕同上,第36页

〔55〕同上,第37页

〔56〕〔57〕同上,第39页

〔58〕同上,第73页

〔59〕〔60〕〔61〕同上,第42页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17页

〔6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II,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348页

〔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 页

〔66〕〔67〕〔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9页

〔69〕同上,第278页

〔70〕同上,第257页

〔71〕同上,第262页

〔72〕同上,第263页

〔73〕同上,第79页

〔74〕马克思,《资本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 页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76〕同上,第443页

〔77〕王振亚,《社会主义文明结构的人学意蕴》,《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01页

〔7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18—119页

〔7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78—479页

〔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页

〔81〕《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3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77页

〔83〕同上,第273页

〔84〕薛德震,《人的哲学论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10页

〔85〕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3页

〔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63页

〔87〕《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0页

〔8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4—265页

〔8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562页

〔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9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8—19页

〔92〕参见王荣华,童世骏,《多学科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上海,学林出版,2006年,第165—169页

〔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3页

〔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23页

〔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2页

〔96〕王晓东,《实践哲学的本体论范式》,人大复印B1《哲学原理》,2000年,第6期,第16页

〔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54页

〔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8页

〔99〕杨信礼,《实践:社会发展和发展哲学的历史与逻辑起点》,《理论学刊》,1999年,第6期,第52页

〔10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86页

〔10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63页

〔102〕胡承槐,《论马克思的社会解放理论与现代民主政治的构建——兼论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的相互关系》,《哲学研究》,2000年,第10期,第10页

〔103〕《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页

〔10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7页

〔105〕《毛泽东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68页

〔1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2页

〔1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4页

〔108〕《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第228页

〔109〕《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96,297页

〔110〕〔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3页

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页

〔2〕同上,第30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页

〔6〕同上,第169页

〔7〕同上,第368页

〔8〕康渝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学致思理路》,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4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0—31页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6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1页

〔12〕同上,第18页

〔13〕同上,第29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49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3页

〔16〕同上,第82页

〔17〕同上,第50页

〔18〕同上,第16页

〔19〕同上,第48页

〔20〕同上,第18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22〕同上,第127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42页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4页

〔25〕同上,第48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21页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3页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7—89页

〔29〕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174页

〔3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334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4页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2页

〔33〕欧阳康,《哲学研究方法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98页

〔3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 年,第126页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112页

四 参考文献:

〔1〕约翰·密尔,《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67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283—284页

〔3〕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5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67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87页

〔6〕Rawls·john ,‘A Theory of Justice’,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1

〔7〕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69页

〔8〕同上,第364页

〔9〕同上,第471页

〔10〕Rawls·john,‘Justice as Fairness: Political not Metaphysical’,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1985,14/3,245

〔11〕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12〕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第179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1页

〔14〕参见俞可平,《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第6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42页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13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25页

〔18〕同上,第426页

〔19〕同上,第439页

〔20〕郁建兴,《自由主义批评与自由理论的重建——黑格尔政治哲学及其影响》,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24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35页

〔22〕同上,第443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4—15页

〔24〕郁建兴,《自由主义批评与自由理论的重建——黑格尔政治哲学及其影响》,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327页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1页

〔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

〔27〕同上,第230页

〔2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29〕中共中央宣传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北京,学习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30〕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3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29页

同类推荐
  • 治术

    治术

    怎样为官?怎样才能做好官? 本书从《资治通鉴》《史记》《左传》《论语》《孟子》等中华传统典籍中精选了390余则历史故事,旨在为官员提供向历史学习的资料,向历史要观念、要经验、要成果。 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历史比作一面镜子,说它照出了兴衰更迭。其实兴衰不仅是朝代,也包括个人命运。读历史,联系自己,可以达到正衣冠的效果。 本书从威望、奖惩、利用、做势、同盟、控权、无为、经权、决策等9个方面介绍了古代的治政之术。术是一门学问,治政、生活、工作、交往、经营、战争等都离不开术。治术是理政的必要手段,是官员必备的一种能力。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本书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教材。在内容上,全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原著选读三个部分;在体例上,每部分又分为原著选篇、原著选读导读、思考题三大板块。本书可帮助读者从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中学会精读原著,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提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
  •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国家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化战略:中美两国的经验

    城市化是推动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城市化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道路正在发生变轨,即从以往的“以物为中心的城市化”开始走向“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化”。作者综合对比了国家建设背景下的中美两国城市化进程,理出了中国城市化战略基本的历史逻辑或路径,得出了中美两国城市化殊途同归的结论。
  •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各级领导者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培训手册

    本书全面地、系统地阐述了突发事件的性质、特征、类别、应对方法、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别对我国的“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核心框架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和阐述,并借助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演练,其中既有实战经验和教训的科学归纳与总结,也有经典理论、原则、方法和技巧的深入剖析与指导。
  •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

    制度高于一切。制度决定成败和兴衰,制度决定高度和跨度。一个发达而进步的企业必基于一种发达而进步的制度。一个昌明而伟大的国度必基于一种昌明而伟大的制度。一个和谐而文明的社会必基于一种和谐而文明的制度。
热门推荐
  • 帮恋

    帮恋

    帮恋,帮恋,顾名思义,帮助恋爱,这是我的工作。
  • 纨绔千金的千面魔君

    纨绔千金的千面魔君

    曾几何时,某然是如此的正常,自从跟了个无良师父之后,她的人生就与正常分道扬了。“大姐,节操掉了……”“没事,随便捡,节操……多的是……”“这真是我们的女神大人吗?难道传说都是对的”传说中,有一句话叫:俺的眼睛欺骗了俺的心……
  • 杨建文经典散文集

    杨建文经典散文集

    每年度,文坛上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体裁的新作涌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它们之中不乏熠熠生辉的精品,然而,时间的波涛不息,倘若不能及时筛选,并通过书籍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些作品是很容易被新的创作所覆盖和湮没的。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傲娇男神,你别跑

    傲娇男神,你别跑

    十年前他无权无势无财,而她却在一场误会中与他分手,十年后她从英国归来,他变成有权有势身价百亿,更是商业界的神话人物。“把你给我。”“不要。”“跟他分手。”“不要。”“给我生个娃娃。”她忍无可忍,“薄言恩,你能不能再无耻一点。”他唇线一弯,“这是你欠我的,别无选择。”
  • 论鬼神

    论鬼神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神吗?我相信!我叫孟玄星,我有一个异于常人的能力。我能预知人的生死,但我却无法阻止;我能与鬼怪神魔沟通,却不能掌控他们的行为。仿佛一切都早已是上天注定,他和她同时闯入了我的生命中!从八岁的时候亲眼目睹自己的两个好朋友用生命跟自己说再见之后,孟玄星开始把自己孤立起来。直到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学校综合办公大楼发生了一起离奇命案,整个学校变得阴森恐怖至极。两名神秘的不速之客硬生生的闯进了他的生活当中,原本就充满恐怖气息的校园闪现出了一个接着一个不为人知(只有鬼才知道)的秘密……
  • 巫月之坠

    巫月之坠

    这是一个充满魔法的异界大陆,这里有一切玄幻的美妙元素
  • 荀游

    荀游

    一卷周易奇书,一块无缝奇石,铸造了他的一生。卜卦断吉凶,一字知天命。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惩恶扬善,荀游人间。
  • 不安分的小青春

    不安分的小青春

    她受到家庭的压抑,却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在大学,遇到了一个他,命运的齿轮开始变化。她的命运,因为他而改变。他的一句话,让她记忆犹新----爱你一万年,夸张;爱你五千年,无望;爱你一千年,荒唐;爱你一百年,太长;接连爱你五十年,只要我身体健康,这是我的强项!
  • 这条雨路依然没有终点

    这条雨路依然没有终点

    有种傻子,是不到南墙不回头;可是还有种傻帽,是撞死南墙也不回头。米夏就是这种傻帽。她想问安岩:你敢不敢像我一样为爱痴狂?你敢不敢让我跟着你的脚步走天涯?你敢不敢在这个十字路口不转弯?你敢不敢将你的高调张扬到天涯?你敢不敢给我一把一辈子的伞?你敢不敢向明天说ok?很多很多,你到底敢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