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来成全你的幸福——小仲马《茶花女》
“即使我活不了多久,
那也会比你爱我的时间长一些。
她活着的时候是一个罪人,
但她将像一个基督徒那样死去。”
《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影响之深之广是不言而喻的。不仅如此,这部作品还有许多话剧版本,这些都使得它深受读者的喜爱。
小说的主人公玛格丽特是当时巴黎一个非常高贵的妓女。她的日常生活令她窒息,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气,也使得她逐渐地失去了生命力。活着对她来说是种痛苦,生活死命地将她推向地狱;活着对她来说就像是在地狱里挣扎一般,她撕心裂肺地呼唤,然而始终没有人能听到她的召唤。
在现实中,她只能戴着伪善的面具去应付社会中的人和事,而这个伪善虚伪的面具又给她带来更多的痛苦,丝毫不能减轻她心头的负担。此时的生活对她来说是每天的机械活动,每天都只能被局限在麻木的生活之路上行走。生活对她来说已经是燃点不起半团火,剩下的只有乏味和空虚。在这种丝毫不能引起她兴趣的环境中,她是否曾经努力摆脱这种生活呢?相信她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也曾呼唤过新生活的到来。然而,对于一个女性来说,要在一个始终存在着偏见的社会中觅得生活之所需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
作为一个女人,当她最需要情人的呵护和情人的理解的时候,所谓的“情人”却只是冲着她的肉体而来,丝毫对她的心灵不感兴趣,不管她的内心受到过多大的伤害,所谓的“情人”面对这一切都是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所以,即使过着奢华富裕的生活,玛格丽特却始终得不到内心所真正需要的快乐和幸福。她的心在一天天地衰老,而身体健康也一天不如一天,临近崩溃的边缘。
阿尔芒的出现打破了玛格丽特惯有的生活,唤醒了她心头的感情欲望。阿尔芒的真爱给了她关怀,就仿佛是治疗心伤的良药。善感多情的她抵挡不住阿尔芒的热烈追求,投入了情人的怀抱,其情形就如同是小女孩投入母亲柔情的怀抱中一般。她枯萎的心灵开始得到了灌溉,阿尔芒是她情感的寄托方向,阿尔芒就是她的一切。
两个不同世界的人相爱其实就是一种悲剧,相爱之时,两人都是快乐的、甜蜜的,生活对热恋中的他们来说是美满的。此时的玛格丽特忘记了过去,她只想着一心做好阿尔芒的情人,而且坚信,就算是再苦再累的生活都打不倒他们。
然而阿尔芒的父亲一席有情有理的狠心话将一段纯真的爱情彻底终止。玛格丽特在此时意识到以前所犯下的罪过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弥补,她必须为自己的心灵赎罪。她的心开始向宗教皈依,以便使自己摆脱悔恨和内疚的折磨。她的脑海中出现了舍弃自己的幸福而去拯救他人的想法,这种高尚的念头改变了她。她要用清洁的圣水来洗去肉体上的肮脏。
她决定重操旧业以便使阿尔芒恨她,然后就会放弃她,离她而去。此时的她必定作过剧烈的思想斗争:是不顾一切地继续爱阿尔芒,还是该让阿尔芒离她而去?她最终还是选择了要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救赎,而代价便是离开情人,因为妓女本来就是被世人所不齿的。
用欺骗的手段来使心爱的情人放弃自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以泪洗面和郁郁寡欢当然在所难免。阿尔芒最终还是离开了,而玛格丽特也最终重返了地狱。她的身体虚弱,本应该静心保养的,然而她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阿尔芒在感情上对她所进行的报复打垮了她,最终令她崩溃。重病把她折磨得不像样,昔日的光彩一去不复返。当她健康时,许多男人会围着她转,然而一旦到她危难时,无人去理会她,这便是残酷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离世前夕,她在心里强烈地呼唤着阿尔芒,希望能在有生之日再见他一面,然而她的愿望并未能实现。一切的罪过已在此时被赎清了,而她也将会带着圣洁的心离开人世。她死得很坦然,只是充满惆怅,一种不能和心爱的情人双栖双飞的惆怅,一种不能死在情人怀中的惆怅。她的罪过被她用心灵的皈依而赎清,然而换来的却是这样残忍的结局。这种为赎罪而付出的代价值得吗?是否超出了?而这超出的部分会得到回报吗?一切的答案只有玛格丽特有权利去回答。她为赎罪所付出的代价是一种凡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失去情人的悲凉、情人误解的失意,以及生命的结束,这些就是她为洗礼所付出的。
玛格丽特的一生是短暂的一生,一路走来崎岖坎坷。朝朝暮暮的风花雪月最终都化作被人遗忘的尘土。生前门庭若市,拜访她、追求她的男人数不胜数,然而,她逝世后,坟头只有一位真心情人所献上的鲜花和孤零零地落下的眼泪。一直伴随着她的普律当丝——普通妓女的代表,也只是为了从她身上捞一笔,在她身患重病之时,便对她不屑一顾。生时的荣华富贵带不进收藏遗骸的棺材,昔日的光芒留不住往日的欢欣与惬意。生与死的哲理在平淡中被阐述出来,通过对比深化了主题。
2.灵魂的哲学与诗——司汤达《红与黑》
“我的幸福,值得我本人去争取的,我今天的生活,绝不是我昨天的生活的冷淡的抄袭。我决不是被我的同阶级的人审判。在审判席上,我没有看到一个富有的农民,而只是一些令人气愤的资产阶级的人。”
《红与黑》散发的巨大魅力远不止限于它描绘的爱情,小说中的爱情不是抽象的,它是政治、时代漩涡里的爱情,是与复杂错综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联系在一起的;爱情心理学中蕴含的是深邃的社会内涵。司汤达在普通爱情故事基础上,颇费匠心地抹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时代色彩,从一个简单的刑事案件资料中,展示出掀起人物内心波澜的当代法国社会,塑造出了那个时代环境下产生出的典型人物性格,揭示了一代青年的命运。小说因此被称为是一部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政治小说。
《红与黑》正如其副标题“1830年纪事”,是一部描写法国七月革命前夕,在统治者剧烈交替的变动年代中,一位平民青年野心膨胀与破灭的悲剧。通常,人们都以为书名中的“红”是象征拿破仑时代的军服,“黑”是王朝复辟年代的僧侣黑衣;也有人认为,红是德·瑞那夫人的鲜血,黑是玛特尔的丧服。红与黑是象征赌盘上的黑点、红点,而轮盘则象征人生的游戏。
小说的主人公于连,不满于木匠的工作,决心要干一番伟业。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虔诚的教徒——因为这是王朝复辟年代唯一留给平民的职业。去市长家当家庭教师是于连踏入社会的第一步,出于对市长的报复心理和试练自己胆量的冒险心态,于连和市长夫人之间产生了暧昧关系。于连为了获得对她的控制权,便主动诱惑市长夫人,向她表示自己的爱情。结果德·瑞那夫人迷上了这位面色苍白的小伙子,对他一往情深。
事情败露后,于连进入贝桑松神学院,既而又随比拉尔院长来到巴黎,成为德·拉莫尔侯爵的秘书。凭借自己的聪明,他不仅受到了侯爵的赏识,而且还赢得了侯爵小姐的芳心。开始,于连并不喜欢侯爵小姐玛特尔,因为她太清高傲慢,但一想到她会把上流社会生活带给自己时,他便热烈地追求起她来。玛特尔也知道于连出身低微,但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她叛逆地偏偏去爱一个社会地位同自己悬殊的人。为了考验于连的胆量,玛特尔要于连在明亮的月光下用梯子爬到她的房间去,于连果真照样做了,当晚她就委身于他。在于连同她过了两夜后,玛特尔断定与一位秘书相爱有辱她的身份。她的高傲对于连简直是莫大的侮辱,自尊心受到刺激的于连于是打算控制她,进而控制她的家族。二人秘密结婚后,德·拉莫尔侯爵虽对这门婚事暴跳如雷,但也无可奈何,于连也因此得到了骑士称号、中尉军衔和年收入二万零六百法郎的庄园。
但好景不长,这时,侯爵接到德·瑞那夫人的来信,她向侯爵披露了自己与于连的关系。侯爵立即拒绝了于连同女儿的婚事。于连得知这一消息,恼羞成怒,在教堂向正在祷告的德·瑞那夫人连发两枪,他也因此被捕。于连在公审时,当众宣布他不企求任何人的恩赐,并对法庭审判提出抗议。而并未被子弹打死的德·瑞那夫人的爱情又重新被于连的举动激起了——她不顾一切地前去保监。于连这才知道,德·瑞那夫人写给侯爵的那封信,是由听她忏悔的教士起草并强迫她写的,于是两人和好如初。但德·瑞那夫人很快被其丈夫召回家,于连又一无所有,最终被送上了断头台,最后由玛特尔将他的头收去埋葬。德·瑞那夫人虽未去参加葬礼,但在于连死后的第三天,她抱吻着自己的孩子,也离开了人间。
于连的野心膨胀过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线索,但是女人,同样在于连的生活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德·瑞那夫人的房间,于连想:“我一定要在这个女人身上得手,那样如果有一天我发迹了,有人指责我干过家庭教师这样下等的职业,我就可以告诉他,是爱情把我抛到这个职位上的。”但是于连也像一个哲学家一样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脑中挥之不去的是当一个拿破仑般的英雄。
故事构造得极巧妙。当于连步入仕途时,他用尽心机去获取德·瑞那夫人的心,并想用此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价值,可到最后他才明白德·瑞那夫人才是他的一生至爱。而玛特尔小姐只是在开始主动追求他的时候曾使他感到神魂颠倒。当玛特尔最终确认自己爱上于连的时候,临死之前的于连却说只有德·瑞那夫人才会真心待他的孩子。
在于连的不断攀升过程中少不了女人们的帮助,可是在最后让他摔倒的,也是女人。但他对德·瑞那夫人的爱,特别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不能不让人感动。也正是由于这份真挚的感情,才让德·瑞那夫人有勇气在心爱的于连死去之后追随他而去。她也算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因为她得到了真爱,尽管是以结束彼此的生命为代价的。
3.越过爱情,看见春暖花开——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做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正如她自己所说,是在两寸象牙上的精细雕刻,它是奥斯丁的代表作。这部反映婚姻问题的小说是作者所有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一部,也是她本人最喜欢的作品。作品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其社会风情画似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直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简·奥斯丁是第一个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平凡事的小说家,她在英国小说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傲慢与偏见》这部作品没有磅礴的气势,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但就是这种简单、精致,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奥斯丁短暂的一生几乎都是在英国的乡间度过的,也许就是周围朴素、宁静的氛围孕育了她淡然的气质;但不能因为她没有丰富的经历,就对她的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有所怀疑。读过《傲慢与偏见》的人一定会为她细腻、敏锐的情感所折服。在写《傲慢与偏见》时,她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虽然她的确很少接触“外界”,但思想存在,想象存在,这一切的存在就足够了。
作品中描写了傲慢的单身青年达西与有偏见的二小姐伊丽莎白、富裕的单身贵族彬格莱与贤淑的大小姐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小说围绕班奈特家中几位待嫁女孩婚姻问题展开,描写了各种不同的婚姻和在婚姻门外门里穿梭的人们。作者用犀利的笔触向人们表明,中产阶级婚姻的实质多数是金钱交易与利益的结合。
《傲慢与偏见》中的所谓“傲慢”就是指出身富贵、教养颇高、眼光锐利的青年达西的个性弱点,而所谓“偏见”是指出身中产阶级、教养颇好、机智聪明的伊丽莎白小姐的精神弱点。一个眼光锐利,一个机智聪明,都属于人中之杰,但却难免因人性的弱点而纠缠。
达西出身贵族,而伊丽莎白则出生在一个较富有的普通人家里,他们相识在达西的朋友彬格莱的避暑山庄里。一开始,达西就爱上了美丽、聪明的伊丽莎白,可是,伊丽莎白并不喜欢达西,甚至厌恶达西。因为伊丽莎白一开始就对达西有偏见,所以,只能说达西先生在单相思。后来,在伊丽莎白的表哥家里,只有达西和伊丽莎白的时候,达西向伊丽莎白表白心迹。伊丽莎白虽然拒绝了达西,但是她发现,自己以前一直错怪了达西先生,很是愧疚。不久,伊丽莎白发现自己爱上了达西,故事的结局也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本书中似乎只有两种人:聪明的和愚蠢的,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当然骗子韦翰除外。韦翰利用了自己巧妙的奉承能力以及一副“讨人喜欢”的仪表,迷住了伊丽莎白,不停地中伤达西。最可笑的是尽管他的话里充满破绽,可聪明过人的伊丽莎白虽能与彬格莱小姐辩驳,与咖苔琳夫人顶撞,却还是被韦翰牵着鼻子走。而整部小说,之所以吸引人,完全是因为它轻松幽默的格调。伊丽莎白的嘲笑讽刺,正将那些自视绅士、淑女的贵族的本来面目暴露无遗。而伊丽莎白的父亲班奈特先生竟然以嘲笑太太、女儿为家庭快乐,幸哉?不幸哉?
在英国BBC评选对女性影响最大、曾改变女性世界观的文学作品活动中,《傲慢与偏见》名列榜首。尽管它写于19世纪,内容是关于二百多年以前女性的爱情生活,却对今天的女性也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这本书可以改变你对自己性别的看法,让你觉得作为一个女人非常愉快。”这部小说成为当时知识女性非常喜欢阅读的作品,对于帮助女人形成健康和进步的爱情观起了积极的作用。不论是18世纪,还是21世纪的现在,有多少女子只是为了寻找一个归宿,只是需要一个不愁吃穿的储藏室而结婚,而与男方之间根本没有爱情。但伊丽莎白却说:“没有爱情的婚姻绝不会幸福!”她和达西始终生活在幸福之中。所谓门第、金钱、地位,这些都不重要,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充满爱情的婚姻呢?希望你从书中找到白头偕老的秘诀。
4.我爱你,与你无关——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我求你,听我谈自己一刻钟,别厌倦,我爱了你一辈子也没有厌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