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600000062

第62章 窦太后的政治影响

代王刘恒因为长安发生诸吕之乱,被迎入未央宫登基,这就是汉文帝。因为代王后在没进长安的时候就去世了,汉文帝即位几个月后,窦姬的大儿子刘启在刘恒诸子中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就成了皇后。吕后老太太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原先在身边伺候自己的宫女,后来竟然接替自己,成了长乐宫的主人。我们不清楚窦家女子在吕后身边工作了多少年,但是从她后来的表现看,她从女强人吕后那儿,还真的继承了一些东西。

窦皇后有一个弟弟窦少君,曾经被人掠卖为奴,先后转卖十多家,流落到宜阳山中烧炭。一次山体滑坡事故中,一百多个同伴都遇难,只有他一人幸存。这位窦少君后来到长安和姐姐相认,他的儿子被封为南皮侯。看来,窦猗房大概并不是出身在富贵之家。

窦猗房后来因病失明,是真实的。她的从兄弟的儿子窦婴在平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因军功被封为魏其侯,也是真实的。司马迁还记载,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的“淡泊无为”的学说,在她的影响下,皇帝、太子和窦家的老少贵族们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书,尊崇黄老之学。她为了维护黄老之学的尊贵地位,让辕固生去和野猪搏斗,可见这位老太太不仅偏执,也是够狠心的。幸亏汉景帝递给这位儒生一件兵器,才使得他免于一死。儒学学者赵绾、王臧被汉武帝看重,进入执政集团上层,然而最后被治罪,被迫自杀,主要责任人也是太皇窦太后。窦猗房晚年成为守旧集团的领袖,在汉王朝从“无为”到“有为”的历史转换过程中,也是一种必然。

刘彻刚刚即位,就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母亲王皇后为皇太后。一个多月之后,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不久,汉武帝又任命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两位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亲属都受到重用,一位担任最高行政长官,一位担任最高军事长官。

窦婴和田蚡的任命,可能还是太皇窦太后和王太后的主意,也可能是汉武帝综合平衡两位女性家族长的利益而作出的决定。但是也有汉武帝个人的倾向在起作用,因为我们看到,窦婴和田蚡,都是热心儒学的贵族。

两个外戚家族的代表并列于最高执政集团的最高层,合作管理朝政,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现象。

窦婴是窦太后从兄的儿子,汉文帝时,曾经做过吴相,后来因病免职。汉景帝即位之后,任管理皇后和太子家事务的詹事。

在太皇窦太后和王太后行使政治权威的日子里,少年汉武帝没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汉武帝即位之后的第9个月,就颁布了要求臣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事的著名的诏书。他又亲自策问以古今治道。汉武帝诚恳地表示,他希望知道“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对于“精心致思”的学者们的指教和启示,愿意“垂听而问”。

儒学著名学者董仲舒在对策中说,秦王朝灭亡以后,其流毒至今未灭,只单凭“法”和“令”而求得国家治理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事。他写道:琴瑟的音色不正,声调不和谐,就应当重新装置调整琴弦,予以“更张”,才能够保证演奏的成功。政令推行不顺利,政治形势不理想,也应当重新制定调整法令政策,予以“更化”,才能够保证行政的成功。应当“更张”而不“更张”,虽然有“良工”也不能成功地演奏乐曲。应当“更化”而不“更化”,虽然有“大贤”也不能成功地管理国家。他这里所说的“更张”、“更化”,其内涵,其实深蕴改革的意义。

董仲舒指出,汉得天下以来,常常谋求“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的原因,就是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他强调,要想实现“善治”,就必须在应当“更化”的时候坚定果决地“更化”。他提出“更化”的主张时,特别强调“教化”的作用。他以为要谋求“善治”,一定应当注重文化体制的调整。他说,“教化大行”,则可以实现“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的境界。这是儒学政治学说提出的理想境界。

从表面上看,董仲舒曾经提出“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似乎是全面否定变革的。然而,他一方面认为作为政治基本原则的“道”,绝对不可以“变”。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又肯定了“改制”的合理性。他甚至还曾经说:“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也就是说,在某些历史条件下,“其道变”,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核心,是要确定儒学独尊的地位。他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主张“大一统”,应当成为政治文化的定式。他感叹道,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于是当政者无法“持一统”,以致法制频繁变更,臣民不知所守。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孔子之术相异的学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使得民知所从。在他看来,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而前者,又可以为后者奠定深入人心的统治的根基。

董仲舒的意见得到汉武帝的赞许。他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当时以“贤良”身份进入上层政治生活的读书人,来自不同的学派,甚至有有遵循当时不受重视的法家和纵横家之学的。丞相卫绾上奏说,“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指出“贤良”之中有研究申不害、韩非学说的,有研究苏秦、张仪策略的,应当统统取缔。这一建议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汉武帝即位初,随着窦婴和田蚡这两位倾向儒学的贵戚担任丞相和太尉,倾向儒学的赵绾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王臧被任命为郎中令。儒学的势力在朝廷中显著上升。赵绾还把他的老师申公介绍到朝廷来。汉武帝会见申公,请教治乱之事。申公已经80多岁,回答道:要天下实现安定,“不至多言”,也就是不要多说话,强调只要力行实践就可以了。当时,汉武帝喜好文词,听到申公“不至多言”的意见,没有作声。他任命申公作太中大夫,参与讨论设明堂以及巡狩、改历、服色等事。

太皇窦太后本来就专好黄老之学,不喜欢儒术。赵绾又建议皇帝行政不必向东宫请示。太皇窦太后于是大怒。她派人私下调查赵绾和王臧违反法制的行为,转告汉武帝,要求惩处。汉武帝不得不将赵绾和王臧下吏查办,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也都被免职。

赵绾和王臧在狱中自杀,申公因病申请免职回乡。

汉武帝进行的这一次权力试探,遭到了严重的挫败。

宋代学者胡寅《论西汉女主之祸》说道:“汉母后豫政临朝,不必少主,虽长君亦然。窦太后好黄老,恶儒士,儒士多不得进。赵绾、王臧欲助上兴制度,则发其奸利寝之。窦婴,兄子也,恶之则除门籍,喜之则为相。”说西汉女主专权,不仅是在天子年幼的情况下,天子成年之后也是同样。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讨厌儒生,儒生于是难以进入上层集团。赵绾和王臧想帮助汉武帝创立新的制度,竟调查举报其违法行为阻碍这种变革。窦婴,是自己兄长的儿子,讨厌他的时候则除去门籍,喜欢他的时候就任用为相。

汉武帝能够大胆地独立地发表见解,作出决策,制定政策,督促落实,都是在太皇窦太后去世之后。

窦太后对朝政特别是对国家指导思想的影响,演出了文景时代“无为”政治的尾声。

同类推荐
  • 赵文子传

    赵文子传

    《赵氏孤儿》的传奇故事是脍炙人口的,但是传奇终究是传奇,它不是历史的本身。后世人能做的,不是还原历史,只能是接近历史赵武,春秋时期晋国人,赵盾之孙,赵朔之子,于公元前548年到公元前541年任晋国正卿,谥号赵文子。
  • 当年我当差之临阵磨刀

    当年我当差之临阵磨刀

    在现实中作为一名学生的我,买了把高级寿司刀学做寿司。当拿起刀的那个时刻,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前世。前世的我,作为一个官差捕快,在那一个惊心动魄,丰富多彩的年代,一个激情四射,热血向上的年代里和亲密的伙伴们一起为实现各自的目标,释放着我们那充满活力的青春。哪怕前路有再多艰难险阻,也无法阻止我们那颗追逐理想的热血之心。“喂喂,永叔,你那么大年纪了还整天跟着我们这些年轻人干什么?”“少年,我永叔年纪虽大可还是有自己的理想要去实现的哦!”“是成为中老年妇女之友吗?”“呵呵,你难道就不怕我把你的那点破事告诉你那些小相好们吗?”“啊,永叔,我觉得你眉毛的新造型真是太酷了!”
  • 大明乱游记

    大明乱游记

    格子门,宣纸窗,长条枕,青砖地。如此古香古色的房子里,一个短发衬衣的小青年,嘴里叼着根烟头仰头长叹。靠,穿越都被广电神龙给和谐了,怎么还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 商颂之兄弟仇雠

    商颂之兄弟仇雠

    晚商时期,商王武丁征伐四方。九世之乱后,在武丁成为商王之前,围绕王位之争发生了一系列的冷血仇杀。谁会最终成为王位的继承者呢?谁又会在这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中成为大商的王呢?不是穿越、无关重生,没有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和生僻字,只想尽力还原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大时代。
  • 穿越我为皇之乱世战歌

    穿越我为皇之乱世战歌

    只是探险爬山,没成想爬着爬着就被召到了异界……好吧,让劳资当皇帝?劳资不过一学生,何能担此大任?一来就投身战场,真个刺激……但总归,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当一天皇帝,咱该做点啥呢?
热门推荐
  • 逃之妖妖:萌狐宠上天

    逃之妖妖:萌狐宠上天

    当史上最牛掰王爷,最萌小狐妖只不过是因为不小心掉进了他的碗里?当某人偶然知道她是只小狐狐时,竟然舔了舔嘴唇,还两眼冒光?“看上去到是挺肥嫩……”“你你,这只狼!”小狐狐只能气得一蹦三尺,然后撒开丫子逃逃逃!厚颜无耻的某人就会得意地仰天大笑,然后把某只迷路的“糊糊”再次诱拐回家。“啊啊啊啊!我要逃之妖妖!”且看无节操的霸道男主,如何一步步把傻白甜大路痴小狐狐骗回家。“呜呜呜——我有毒,我不好吃……”“没事,我不嫌弃。”某男哈哈大笑然后,趁她不注意,他贴着她的薄唇深情一吻“吃掉你——没道理。”
  • 奇谋鬼才俏军师

    奇谋鬼才俏军师

    “如果在这里的人生是一场赌博,那么对我来说,这场博弈只有赢,没有输。”她是现代研究这段历史最为著名的学者,一朝穿越阴差阳错地成为了他的军师;他是史书上众所皆知的昏主暴君,虽曾一手遮天权倾天下,但却逃不过一败涂地的悲惨结局。为了救他,她不惜一次次施展计谋改变历史,但既定的命运又是否真的能被改变呢?且看绝色军师如何力挽狂澜,叱咤风云,奇谋妙计定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公主中的灰姑娘

    公主中的灰姑娘

    白玉晓只是名校的大学生,到欧阳集团旗下打工也不算委屈了她,可是一旦有了个想过穷苦生活的老板,这日子能让人活么!等等!失散多年的欧阳墨孙女慕容怡萱……来来来,当她白玉晓好欺负!当大胆灰姑娘遇上崇尚普通生活的少爷,是唇枪舌剑,还是甜蜜虐狗?
  • 韩娱之大亨崛起

    韩娱之大亨崛起

    看似一个相似的时间,却有着不一样的娱乐。
  • 女儿悲

    女儿悲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昔年战乱,唐末诗人韩翃怀念乱离之宠妾。故事的主人公杨时云,并未堕入风尘,亦无机缘成为大户人家之妾,但生逢乱世为女人,不如太平之犬,一也。曾经的H城,日寇入侵,丧夫失子的时云再嫁小头目运栋,借运栋之手枪杀曾经欺骗自己的春生,又协助运栋,以下神之名解救被日军俘虏的方军长,最后运栋却死于时云之手。什么样的爱恨情由,让这样一个柔弱女人对自己曾经的男人痛下杀手。
  • 妖里妖妻

    妖里妖妻

    当傲娇的风家家主遇见了腹黑的妖孽时,连着几次挫败。当冷漠无情的傲娇女遇见了迷死人不偿命的暖男妖孽,一切冷酷皆是浮云。当霸气外露的某女遇见了某宠溺达人,一切都是缘分……“其实,我只想做一个安静的孩纸!可不以不要缠着我了咩!”某女献媚的朝某货柔柔道。“是吗?那我只想做一个宠妻达人怎么办?”某男死皮赖脸的说。“我怎么知道?”某女翻了翻白眼,无语望天……本书感谢言士免费小说封面支持,百度搜索“言士封面”第一个就是!
  • 蚕是天下虫

    蚕是天下虫

    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酒醉后干了一件自己都感觉猥琐的事情。这是他玩世不恭的终点,也是一个新的起点。一切似乎都是出乎预料的,但一切又都似乎是合情合理的,剧情曲折跌宕,高潮起伏不断,是大智慧与小聪明的绝妙讽刺。一样的文字,读出不一样的感觉,我不管天地如何轮回,不管世事如何沧桑,时过境迁也好,物是人非罢,我的心中有永不消逝的你。
  • 突破自我缺陷

    突破自我缺陷

    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
  • 大乘五蕴论

    大乘五蕴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寻找失落的记忆

    寻找失落的记忆

    有这么一个时代,你我都想不起来,而他们、她们和它们,却在那个时代里演绎着有关于爱、恨和正义的故事。时间转瞬即逝,其实他们或许就在我们身边,或许现在的我们,也是曾经那个时代里无畏的勇士,而我们的记忆,却被尘封在心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