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600000062

第62章 窦太后的政治影响

代王刘恒因为长安发生诸吕之乱,被迎入未央宫登基,这就是汉文帝。因为代王后在没进长安的时候就去世了,汉文帝即位几个月后,窦姬的大儿子刘启在刘恒诸子中年龄最大,被立为太子,窦姬也就成了皇后。吕后老太太大概怎么也想不到,原先在身边伺候自己的宫女,后来竟然接替自己,成了长乐宫的主人。我们不清楚窦家女子在吕后身边工作了多少年,但是从她后来的表现看,她从女强人吕后那儿,还真的继承了一些东西。

窦皇后有一个弟弟窦少君,曾经被人掠卖为奴,先后转卖十多家,流落到宜阳山中烧炭。一次山体滑坡事故中,一百多个同伴都遇难,只有他一人幸存。这位窦少君后来到长安和姐姐相认,他的儿子被封为南皮侯。看来,窦猗房大概并不是出身在富贵之家。

窦猗房后来因病失明,是真实的。她的从兄弟的儿子窦婴在平吴楚七国之乱的时候因军功被封为魏其侯,也是真实的。司马迁还记载,窦太后喜欢黄帝、老子的“淡泊无为”的学说,在她的影响下,皇帝、太子和窦家的老少贵族们都不得不读《黄帝》、《老子》书,尊崇黄老之学。她为了维护黄老之学的尊贵地位,让辕固生去和野猪搏斗,可见这位老太太不仅偏执,也是够狠心的。幸亏汉景帝递给这位儒生一件兵器,才使得他免于一死。儒学学者赵绾、王臧被汉武帝看重,进入执政集团上层,然而最后被治罪,被迫自杀,主要责任人也是太皇窦太后。窦猗房晚年成为守旧集团的领袖,在汉王朝从“无为”到“有为”的历史转换过程中,也是一种必然。

刘彻刚刚即位,就尊祖母窦太后为太皇太后,母亲王皇后为皇太后。一个多月之后,封皇太后同母弟田蚡为武安侯,田胜为周阳侯。

不久,汉武帝又任命魏其侯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两位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的亲属都受到重用,一位担任最高行政长官,一位担任最高军事长官。

窦婴和田蚡的任命,可能还是太皇窦太后和王太后的主意,也可能是汉武帝综合平衡两位女性家族长的利益而作出的决定。但是也有汉武帝个人的倾向在起作用,因为我们看到,窦婴和田蚡,都是热心儒学的贵族。

两个外戚家族的代表并列于最高执政集团的最高层,合作管理朝政,这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现象。

窦婴是窦太后从兄的儿子,汉文帝时,曾经做过吴相,后来因病免职。汉景帝即位之后,任管理皇后和太子家事务的詹事。

在太皇窦太后和王太后行使政治权威的日子里,少年汉武帝没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

汉武帝即位之后的第9个月,就颁布了要求臣下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事的著名的诏书。他又亲自策问以古今治道。汉武帝诚恳地表示,他希望知道“大道之要,至论之极”,对于“精心致思”的学者们的指教和启示,愿意“垂听而问”。

儒学著名学者董仲舒在对策中说,秦王朝灭亡以后,其流毒至今未灭,只单凭“法”和“令”而求得国家治理的成功,是不可能的事。他写道:琴瑟的音色不正,声调不和谐,就应当重新装置调整琴弦,予以“更张”,才能够保证演奏的成功。政令推行不顺利,政治形势不理想,也应当重新制定调整法令政策,予以“更化”,才能够保证行政的成功。应当“更张”而不“更张”,虽然有“良工”也不能成功地演奏乐曲。应当“更化”而不“更化”,虽然有“大贤”也不能成功地管理国家。他这里所说的“更张”、“更化”,其内涵,其实深蕴改革的意义。

董仲舒指出,汉得天下以来,常常谋求“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的原因,就是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他强调,要想实现“善治”,就必须在应当“更化”的时候坚定果决地“更化”。他提出“更化”的主张时,特别强调“教化”的作用。他以为要谋求“善治”,一定应当注重文化体制的调整。他说,“教化大行”,则可以实现“天下和洽,万民皆安仁乐谊,各得其宜,动作应礼,从容中道”的境界。这是儒学政治学说提出的理想境界。

从表面上看,董仲舒曾经提出“王者有改制之名,亡变道之实”,“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等,似乎是全面否定变革的。然而,他一方面认为作为政治基本原则的“道”,绝对不可以“变”。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又肯定了“改制”的合理性。他甚至还曾经说:“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也就是说,在某些历史条件下,“其道变”,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理论的核心,是要确定儒学独尊的地位。他提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主张“大一统”,应当成为政治文化的定式。他感叹道,现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于是当政者无法“持一统”,以致法制频繁变更,臣民不知所守。他提出,应当禁绝与孔子之术相异的学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使得民知所从。在他看来,文化的“一统”和政治的“一统”是一致的。而前者,又可以为后者奠定深入人心的统治的根基。

董仲舒的意见得到汉武帝的赞许。他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

当时以“贤良”身份进入上层政治生活的读书人,来自不同的学派,甚至有有遵循当时不受重视的法家和纵横家之学的。丞相卫绾上奏说,“所举贤良,或治申、韩、苏、张之言乱国政者,请皆罢。”指出“贤良”之中有研究申不害、韩非学说的,有研究苏秦、张仪策略的,应当统统取缔。这一建议得到汉武帝的认可。

汉武帝即位初,随着窦婴和田蚡这两位倾向儒学的贵戚担任丞相和太尉,倾向儒学的赵绾被任命为御史大夫,王臧被任命为郎中令。儒学的势力在朝廷中显著上升。赵绾还把他的老师申公介绍到朝廷来。汉武帝会见申公,请教治乱之事。申公已经80多岁,回答道:要天下实现安定,“不至多言”,也就是不要多说话,强调只要力行实践就可以了。当时,汉武帝喜好文词,听到申公“不至多言”的意见,没有作声。他任命申公作太中大夫,参与讨论设明堂以及巡狩、改历、服色等事。

太皇窦太后本来就专好黄老之学,不喜欢儒术。赵绾又建议皇帝行政不必向东宫请示。太皇窦太后于是大怒。她派人私下调查赵绾和王臧违反法制的行为,转告汉武帝,要求惩处。汉武帝不得不将赵绾和王臧下吏查办,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蚡也都被免职。

赵绾和王臧在狱中自杀,申公因病申请免职回乡。

汉武帝进行的这一次权力试探,遭到了严重的挫败。

宋代学者胡寅《论西汉女主之祸》说道:“汉母后豫政临朝,不必少主,虽长君亦然。窦太后好黄老,恶儒士,儒士多不得进。赵绾、王臧欲助上兴制度,则发其奸利寝之。窦婴,兄子也,恶之则除门籍,喜之则为相。”说西汉女主专权,不仅是在天子年幼的情况下,天子成年之后也是同样。窦太后喜好黄老之学,讨厌儒生,儒生于是难以进入上层集团。赵绾和王臧想帮助汉武帝创立新的制度,竟调查举报其违法行为阻碍这种变革。窦婴,是自己兄长的儿子,讨厌他的时候则除去门籍,喜欢他的时候就任用为相。

汉武帝能够大胆地独立地发表见解,作出决策,制定政策,督促落实,都是在太皇窦太后去世之后。

窦太后对朝政特别是对国家指导思想的影响,演出了文景时代“无为”政治的尾声。

同类推荐
  • 国殇汉魂

    国殇汉魂

    这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是一个强大民族可以发出怒吼、为自己的信仰而奋力斗争的时代!战城南,死郭北,征夫南望,将军泪……驰骋沙场的名将大多殁于病榻上,纵横天下的豪侠大抵隐于市井间,史书往往未曾致笔于此,唯有历史,总会默默地记录着他们的余生。英雄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或者说我们正在渐渐远离英雄,这个词正如博物馆里的古物一样,湮没于历史中。是了,我们不再需要英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而士怀必死之心,民无惧敌之意,宿将百战得死,王以血终,此即……国殇!我想写一篇关于英雄的传记,我想写一卷重现时代的史诗……
  • 楚战群雄

    楚战群雄

    华夏全史名臣名将汇聚,这不是召唤文,从一开始,就群英荟萃于东汉末年。这里将还原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再现类似彭城之战3万人战胜56万人的诸多经典战役;见识到顶级智者御局御策天下谋的弹指定乾坤;见证项楚VS李元霸VS项羽VS冉闵VS李存孝这些顶级武将的对垒,心怀天下的主角项楚如何对局天下,用自己的信仰之道,建立炎黄子孙万年不衰的政治体系与民族之魂......总之,这里将还原一个完整的世界。
  • 琉明

    琉明

    琉球奉旨久米村,球国唐荣照汉心。唐家闽人卅六姓,营逐倭人显华威。中道勒回灭后金,兴衰拨乱侍我君。大旆彩错辉环宇,明朝中华永世辉。尚云穿越至明未,大明唯一的海外殖民地——琉球久米村,看其如何带领唐营闽人三十六姓,演绎精彩明末。
  • 三国伐歌

    三国伐歌

    他,心黑手狠,小肚鸡肠,阴损毒辣,视财如命,好色多情。他,穿越三国,为了一个自己的一个士兵而灭了一个军队,为了一个亲人灭了一个诸侯,为了一个女人宁肯选择与整个国家所有人为敌。他,奸诈至极偏又多情,自私至极偏又大义。他叫唐龙,一个混在三国,以不战为名而战,以不称霸为名却偏称霸天下的阴险小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魂断三国之战祸恒乱

    魂断三国之战祸恒乱

    江山乱,烽烟四起,奸雄为祸,贼心四伏。看小人如何得志,战群英斗豪杰,玩弄奸雄于鼓掌。观猥琐小人成长为不世枭雄,平天下安民风,天下归心。
热门推荐
  • exo之双面女王来袭

    exo之双面女王来袭

    “我喜欢你”小鹿腼腆的说,“可是……喜欢我对你没有好处”小鹿坚定的说:“没关系,我就是喜欢你,从刚开始就喜欢你。我以前从不相信一见钟情,一见钟情是不存在的,从遇见你,我相信了一见钟情………………………”
  • 三国之铁骑

    三国之铁骑

    现代精英,意外回到三国时代。铁血有木有?看吧!豪情有木有?向下看!官斗有木有?继续看吧!感情有木有?向下继续看吧!感人的情节有木有啊?哥!你看下就知道了!
  • 三国之轩辕子嗣

    三国之轩辕子嗣

    上古双帝,炎黄宿敌;汉室重生,唯一子嗣。天下纠纷,征战开篇;命运轮回,历史新编。吾以吾血荐轩辕,千军万马纵九州不朽霸业,我的传奇!天敌争斗,我的宿命!我就是轩辕晨,一个微小的商贾斗强悍诸侯!紧跟着我的脚步,让我们一起开始征战四方吧!(ps:小说内容皆为虚拟,切勿当真!)
  • 天使不是神

    天使不是神

    天使——西方神话中的神,本代表着和平与圣洁,但正义的反面,是永恒的暗黑。。。。。。一次意外,叶天羽因为天使之墓一事,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叶言风。本来平凡的他却被认定为救世主,这一切是上天安排好的,还是另一场阴谋?堕天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叶天羽等人就此踏上对抗堕天使的道路,亲情丶友情丶爱情,这些带给他们力量,保卫自己最重要的东西,最珍贵的人。。。。。。
  • 璨若星尘

    璨若星尘

    失忆的少年一次意外中走上了修炼之路,不断重现脑中的记忆碎片,挚友无故的别离,体内不明的极黑之力,这一切...是过往未知的延续还是命运崭新的安排?
  • 殇璃之城

    殇璃之城

    女主角夏殇穿越到南唐与南唐后主结婚,一个是钱塘美女,一个是俊俏皇帝。婚后两人从互相为难到爱之入骨。以为以后可以白头偕老,却不料到周后最后病逝了。这令南唐后主伤心不已。死后的周后回到现代发现原来南唐后主并不曾离开,他就是她的青梅竹马上官璃。后来,上官璃意外死去了,夏殇从此开始了侦探生活。
  • 如霜醉,九千情

    如霜醉,九千情

    “我若成佛,天下无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她一身红衣屹在万山之巅。他等她三千年等不来她一朝回眸。她乃一代妖王,唯我独尊,却独愿为他人一声声师傅叫了三万年;他乃六界战神,横扫千军,攻城万座,却独独攻不下她心。“你心里,可是从来都只有他一人?”她张了张嘴,想说她是爱他的,却终没有说出口。“你从来都不曾回头看看...从来不曾。”万年后,她想,若是当初许他一个答案,就不会一个人孤孤单单至今。“你究竟想要什么?”“我想要的,从来不过是一个你罢了。”昔年相识宫阙若,与君相知桃花谷,画中仙人不似仙,只教轮回念君安。她是夙九千,一世妖王风华绝代,不愿成佛,只愿成魔!
  • 白银心之图

    白银心之图

    “游城,如果你面前有一个按钮,按下去世界就会毁灭,你会怎么办?”“贴上【不能按】的字条,找个不知情的人过来。”“万一他按下去了呢?”“下不为例。”“如果他没按——”“那就换个人再来。”
  • 玄祖尸王

    玄祖尸王

    凡天因为悲剧的人生选择了死亡,却意外的放出了上古四大尸王之一的旱魁,这是什么地方,六界大陆,六界大陆是什么地方,老子怎么变成僵尸了!不过也没事,上一段人生不完美,来到这里,我绝不会让自己再受到那种耻辱。上古,六界,异界的各种秘密等着凡天一一解开。
  • 腹黑仟离夫君太多

    腹黑仟离夫君太多

    上一世,闺蜜和男友的背叛,让她死于男友之下,这一世她成了天悦王朝不受宠的云曦公主,看她怎样翻云覆雨,宫斗之后策马江湖,谁能找到唯一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