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1600000052

第52章 同车辇与不同车辇:梁孝王地位的变化

梁孝王二十九年,也就是汉景帝七年(前150)的十月,梁孝王入朝。汉景帝特别派遣使者持节,使用皇帝专用的乘舆驷马,在函谷关迎接梁王。朝见之后,梁孝王上疏以与太后的亲密关系,请求留居京师。

梁孝王入宫时,与汉景帝同乘一辇,出行时则与汉景帝同乘一车。他们屡屡一同到野外游猎,射禽兽于上林苑中。梁国侍从之官员如侍中、郎、谒者等,都凭借名籍,可以随便出入天子殿门,与汉王朝的宦官没有差别。

在这一年的十一月,汉景帝废栗太子。窦太后有心以梁孝王为帝位继承人。袁盎等大臣以先帝所立制度为由,否定了以梁孝王为嗣的政议。梁孝王于是向汉景帝辞行,返回梁国。

同年夏四月,汉景帝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梁孝王期求继承帝位的企图彻底破灭。

梁孝王怨恨袁盎及其他否定“传弟”之议的大臣,于是与羊胜、公孙诡等人阴谋派人刺杀袁盎及其他议臣共十余人。有关司法部门追捕凶手而未得时,汉景帝疑心是梁孝王所为。后来经侦讯调查,知道果然是梁孝王指使。于是中央政府频繁派遣使者往梁国调查此案,传讯当事者公孙诡、羊胜等人。公孙诡、羊胜等人藏匿于梁王后宫。朝廷使者严厉责问地方官员,梁相轩丘豹以及内史韩安国进谏梁孝王,梁孝王于是令羊胜、公孙诡皆自杀,然后以尸身转交朝廷,希望以此结案。汉景帝因此对梁孝王心怀怨意。梁孝王恐慌,派韩安国来到长安,通过长公主的关系向太后谢罪,然后得到宽恕。

在汉景帝逐渐息怒之后,梁孝王上书请求朝见。来到函谷关时,茅兰建议梁孝王乘布车,只跟从两骑,悄然入长安,匿居于长公主园中。汉朝廷派遣的使者迎接梁孝王,梁孝王已经入关,车骑都停留在函谷关外,却不知道梁孝王本人所在。太后得知消息,悲泣道:“皇帝杀了我的儿子!”汉景帝于是心中忧伤恐惧。

于是梁孝王来到皇宫阙下请罪,而太后和汉景帝喜出望外,相对哭泣,相亲如故。汉景帝召梁孝王随从官员入关进京。不过,汉景帝内心已经与梁孝王逐渐疏远,不愿再与他同乘车辇了。

关于汉景帝传弟之议以及所引起的谋杀袁盎等事件,《史记·梁孝王世家》禇少孙补述有相当具体的记述。

禇少孙说:臣为郎时,听宫中年长郎吏好事者述说前后经过,我以为梁孝王心生怨望,有为恶之意,原因在于窦太后以爱少子的缘故,希望立梁孝王为太子。诸大臣如果能够像窦婴等人那样及时以严正态度劝止,则不致于发生后来的祸患。汉景帝一次与梁孝王一同侍窦太后宴饮,汉景帝说:“千秋万岁之后传王。”太后喜悦。窦婴在前,以手扶地说道:“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于是汉景帝默然无声。太后心中不悦。过去周成王曾经与年幼之弟立于树下,取一片桐叶递给他,说:“我用此以封汝。”周公听说后,进见道:“天子封地,甚善。”周成王说:“我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周公说:“人主无过举,不当有戏言,言之必行之。”周成王于是只得封小弟以应县。此后,周成王再也不敢有戏言,言必行之。《孝经》说:“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这是圣人言行的原则啊。现今皇帝不应当出好言于梁孝王。梁孝王上有太后之重,骄蹇日久,多次听到汉景帝好言,所谓“千秋万世之后传王”,而实际上却不可能实行。此外,按照汉法,诸侯王朝见天子,凡当四见,凡留居长安不过二十日。而今梁王西朝,往往停留,甚至时近半年。入与人主同辇,出与同车。皇帝予以空洞的承诺而实际不能兑现,致使其出怨言,谋叛逆,这时再产生忧虑,已经来不及了。一般来说,非大贤人,不知退让。现今汉之仪法,朝见贺正月者,常一王与四侯同时朝见,十余岁一至。今梁孝王经常连年入朝见,又久留不去。民间俗语说:“骄子不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所以对于诸侯王应当选择好的师傅,令忠言之士为其相,他们如果敢于直言极谏,则可以避免患害。

据禇少孙记述,梁孝王西入朝,谒窦太后,宴饮欢会,与汉景帝一同侍坐于太后座前,相互亲密交谈。太后对汉景帝说:“我听说,殷道亲亲,周道尊尊,其意义都是一样的。安车大驾,用梁孝王为寄。”汉景帝跪席举身应诺。酒后退下,汉景帝召袁盎等诸大臣通儒学经术者,说:“太后说了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大臣们回答说:“太后这是意欲立梁王为帝太子。”汉景帝仔细询问其中情状,袁盎等人说:“所谓‘殷道亲亲’,立弟。所谓‘周道尊尊’,立子。殷道质,质者法天,亲其所亲,所以立弟。周道文,文者法地,尊者敬也,敬其本始,所以立长子。周朝制度,太子死,立嫡孙。殷朝制度。太子死,立其弟。”汉景帝又问道:“那么,你们的意见是如何呢?”大臣们都说:“方今汉家遵行周朝制度,周朝制度不得立弟,应当立子。所以《春秋》书中对宋宣公有所批评。宋宣公死,不立子而与弟。弟继承君位后死,又反过来传位于兄之子。弟之子则争之,以为我当代父后,即刺杀兄子。以致国家动乱,祸患不绝。所以《春秋》书中说:‘君子大居正,宋国的祸乱,其实是宋宣公引发的。’臣请见太后,说明这一道理。”

袁盎等人入见太后,说道:“太后言欲立梁王,而梁王死后,又希望立谁呢?”太后说:“我当然还是要立帝之子。”袁盎等人举出宋宣公不立正,生祸,祸乱后五世不绝的历史教训,劝说窦太后。太后于是明白了这一道理,让梁孝王回归封国。而梁孝王听说劝止太后的是袁盎等大臣,心生怨望,派人刺杀袁盎。袁盎对刺客说:“我是被称作袁将军的,你可能是认错了人吧?”刺客说:“我要杀的就是你!”于是刺杀袁盎,置剑于其身。办案的官员审视其剑,发现是新近制作的。于是询问长安城中的制剑工匠,工匠回答说:“这剑是梁国郎某人来定作的。”于是案情明白,派使者捕逐犯罪嫌疑人,得知梁孝王计划刺杀的大臣有十余人。司法部门严厉审讯,谋反的迹象多有发现。

窦太后得知这一情形,忧虑不食,日夜啼泣不止。汉景帝内心深为不安,问公卿大臣,大臣们以为应当派遣明晓儒学经术的官吏前往办案,才可以妥善解决。于是遣田叔、吕季主往治之。这两位官员都有通经术、知大礼的声誉。两人从梁国归来,至霸昌厩,取火将在梁国得到的可以证实梁孝王谋反的证词统统烧掉,只是空手来见汉景帝。汉景帝询问案情,他们回答说:“据多方证明,梁王并不知内情。策划谋杀朝廷大臣的,只是梁王幸臣羊胜、公孙诡等人。谨以伏诛死,而梁王无恙也。”汉景帝喜悦,说道:“赶快呈报太后!”太后得知,立刻起身就餐,神情也终于平和。

梁孝王三十五年,也就是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冬季,梁孝王再次入朝。这一次他又上疏请求留居长安,然而汉景帝不予批准。梁孝王归国,意忽忽不乐。不久,北猎良山,有人献牛,牛足出背上,献者可能以为祥瑞,其实只是一种畸形。梁孝王心中恶之,看作不祥之兆。果然,六月中,不幸病热,患病六日就溘然去世。

梁孝王为人慈孝,每闻窦太后患病,总是口不能食,居不安寝,时常希望能够留居长安服侍窦太后。而窦太后也对他特别偏爱。听到梁孝王去世的消息,窦太后情极哀恸,痛哭失声,不思饮食,说:“皇帝果然杀了我的儿子!”

汉景帝内心也不免悲哀,又因窦太后发怒而恐惧,不知所为。于是与长公主相计议,将梁国分为五国,分别封梁孝王的五个儿子为王,又令梁孝王的五个女儿皆食汤沐邑,都得到封地。于是奏报窦太后,窦太后情绪方才逐渐有所缓和,接受了汉景帝的劝慰,开始正常饮食。

同类推荐
  • 大晋孤烟2门阀之路

    大晋孤烟2门阀之路

    《桓温传》东晋,谯国龙亢桓氏靠桓温一人之力,便成长为东晋‘与司马共天下’的第三代门阀。本书将充分展述桓温的门阀之路。真实再现东晋名士风度。全景描绘士族社会的风土人情。
  • 三国之算无遗策

    三国之算无遗策

    如果郭嘉没有英年早逝,那么曹操是否能一统中国?赤壁之战上是否还有美周郎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否还有诸葛亮六出祁山?且看一场智谋上的对局
  • 柿子说历史

    柿子说历史

    这本书是我一直想要做的一本书。我一直想要把复杂难懂的,枯燥无味的历史让它变得生动起来,以便于更多人容易接触和了解历史。于是我想现在着手开始做这件事情。本书采用“史话体”风格”描写历史。里面除了讲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之外,还会描写一些人物形象,是故事更加有趣生动。总之,这本历史书,会很有趣,不会再感觉看起来很乏味枯燥!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浴血皇权

    浴血皇权

    传国玉玺,你争我夺,屡易其主,辗转两千余年,五代十国,销声匿迹,杳无音讯,令人扼腕,终成千古之谜。这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皇权频繁更迭,伦理丧失殆尽。战乱与人祸,投机与背叛、献媚与折腰、屠杀与灭绝……从黄巢入京到赵匡胤建宋,五代十国,浴血的皇权之下,最廉价的是人命,最昂贵的是忠诚!
  • 我是大军师

    我是大军师

    啊啊啊!老子吃个西瓜也能穿越,怎么能这么流氓?虽然来到这里不知道要做什么,可是你们能不能别老来求我当什么狗屁大军师!泡泡亲王府的大小姐,有事没事传播一下大华夏的娱乐项目,闲时还能当当地主呢。这才是最理想的生活。我不要当军师,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Q:不写争霸你搞什么大军师嘛!A:你管我!还有问题吗?没事我先走了……
热门推荐
  • 罪恶力量

    罪恶力量

    恶,无孔不入。罪孽,万劫不复。执着的恶念,凶险的人心。看他一个小人物步步陷入迷局,如何剖开一个个谜团,成为动荡乱世里的一代枭雄。悬疑,谜案……纯属虚构,能力有限,请毋深扒,兴趣之作。
  • 极致生活

    极致生活

    一场闹剧成了李一航命运的转折,无意间,他认识了许多童心未泯的网友,各个以道友相称,就像仙侠故事里一样,虽然感觉很白痴,但是自己与他们聊的却是很欢乐。突然有一天发现,他们竟然真的是传说中的修真者,那他又该如何跟他们相处呢?这里怎么会有一头流泪的猪?什么?你猴哥在我这........
  • 主角就是我

    主角就是我

    一次意外的车祸,幕逸不仅没死,还获得了传说中的主角光环,从此成为了一种名为“主角”的生物。主角,那是万千生灵中最最特殊的生物,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有神奇的主角光环。遇上美女时,暧昧光环会提升彼此的关系;遇上敌人时,弱智光环会降低对手的智商;缺少金钱时,幸运光环又会带给主角财富。
  • 笑傲江湖续之风云再起

    笑傲江湖续之风云再起

    日月神教至高权力信物黑木令重现江湖,闲散隐匿于江湖各地的日月神教教众不约而同向黑木崖聚集,而武林正派人士一片惊恐,当年的五岳剑派人才凋零,已无力和日月神教抗衡,天下即将大乱,令狐冲的女儿无端卷入这场争斗。是谁在处心积虑,是谁在阴谋策划?日月神教死灰复燃,向问天帅神教卷土重来,少林武当已难挡神教大军,令狐冲为爱女重出江湖,独孤九剑再现江湖,辟邪剑谱逆行争锋,一时间又是血雨腥风,到底谁能主宰武林,号令天下?华山无名小卒归落言,邂逅令狐冲爱女令狐烟语,机缘之下习得独孤九剑,对烟语更是一往情深,但是几番周折,真爱却另有他人,当朝皇帝微服江湖,倾心烟语,几乎舍却天下,云南五仙教教主爱徒兰烟嫣聚首黑木崖偶遇归落言,结成欢喜冤家,而归落言未婚妻何丝露自江南而来,伤心绝恋之余投江自尽被日月神教左使者洛锦鲲所救,一路相伴,日久生情,桃谷六仙的唯一爱徒桃一桃秉承六人习性,嬉笑江湖,长江巧遇日月神教右使者司徒俊鹏,暗生情愫...一时间爱恨情仇交织,几段感情难舍难弃,其中不免儿女情长,英雄悲歌,到底谁能真正的笑傲江湖?已经凋零的五岳剑派?重染江湖的日月神教?保守自闭的少林武当?笑傲江湖风云再起!
  • 凌昊天尊

    凌昊天尊

    一个生活在地球上的普通人—凌昊,为救一个横穿马路的小女孩,被车撞飞,穿越来的了异世界....
  • 天女迷踪

    天女迷踪

    几个传承千年的家族,肩负一个不为人知的任务,揭秘短而富饶的隋朝秘史,寻找传说中的护国天女。跟着作者一起探秘都江堰,青城山,古都西安。
  • 天地时门

    天地时门

    现实生活的破碎,让刘浪走上了修道者的道路。可人生的转机过后,却又是一个遍布未知的修道世界。保守的传统修道者,激进的新生修道者,以及疯狂的科学家们掺杂其间。道门世界到底会重现繁盛,还是会彻底衰败?神秘莫测的修道,在科学家眼里又是如何解读?还有最初的修道者去往了何方?古神的战斗遗留下什么?不管是机缘巧合的安排,还是轮回既定的使命。都只待刘浪一路走来,为我们揭开谜团!
  • 重生之全能小职员

    重生之全能小职员

    大清朝太子锋芒毕露,遭遇算计重生于二十一世纪。息事宁人处处忍让在哪一个时代都不是生存之道。“我是艾箫,在我装逼的时候,整个世界都是安静的!”
  • 鼎炼天地

    鼎炼天地

    上古大神风里希打造炼天鼎,炼石补天。数万年后,方白在上古宗门遗址中得到了药王神鼎,兄弟背叛偷袭,让他轮回转世。这一生,他解开药王神鼎的秘密,竟是上古大神留下的炼天鼎。从此,踏上一条不平凡的强者之路!
  • 七月半声

    七月半声

    在上海这个繁花似锦的大城市,悲剧蔓延的更浓烈。熊兜兜因为泆且末的背叛内心逐渐扭曲,她掩藏着内心的疼痛,把所有的爱全部给予同样被那个男人伤得精神抑郁的莫沉。当一切风淡云轻,熊兜兜的闺蜜却被她害死。生与死的相隔,一场无望的流浪蠢蠢欲动。而西澈和安溪的爱情背后所潜藏的“被爱动机”,蒙西馑用肉体挤上上流社会,还有那个“永生永世悲恸”的诅咒。让这些活在岁月里的年轻人,步步惊心,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