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3700000008

第8章 张仪之“破纵连横”(2)

张仪的阴谋,在楚国遭到陈轸与屈原的反对,尤以屈原最力。陈轸和张仪本来都是秦惠王的客卿,均受器重又互相妒忌争宠。其后张仪为相,陈轸被排挤出楚国。陈轸对楚怀王的轻信张仪,很不以为然。他对楚怀王说:“秦之所以看重楚国,是因为齐楚相亲,倘若闭关绝约于齐,楚国必陷于孤立。秦国是个贪夫孤国,怎么能轻易献出六百里商地?张仪返回秦国,肯定将来会负于楚国,这么一来,楚国与北面齐国断交,而生患于秦,那么两国之兵一定都会赶来消灭楚国。”这次张仪来访,同样引起了屈原的警惕。屈原为楚国三大贵族之一。他才智过人,二十来岁便当了左徒高级谏官,一度得到怀王信任。他的政治主张是对内选贤任能、厉行法制,以改变大臣权力太重、分封太众的局面;对外力主联合齐国,合纵对抗秦国。公元前318年,屈原第一次出使齐国,促成了齐国和楚国联盟,五国合纵拒秦。他和陈轸均认为合纵之功不可废弃。可惜楚怀王惑于张仪之说,听不进屈原和陈轸的意见,竟然厚赂张仪、断绝与齐的外交关系,并且派一名使者随张仪进入秦国索要土地。张仪回到咸阳,佯称下车失足受伤,三个月不上朝。一直到齐国因为与楚国绝交转而结好于秦国时,才开始出面接见楚国的使者,表示愿意以个人食邑六里进献于楚怀王,并责怪楚怀王误听六里为六百里,太看轻了秦国的土地。楚怀王闻报后大怒,发兵攻打秦国。秦庶长魏章迎战于月阳河南丹水与浙汇合处,楚国大将屈旬丐战死,损失兵力万余。再战于蓝田(今陕西蓝田县境),又大败。秦国夺取楚国丹阳、汉中两地,设置汉中郡。楚怀王再次受骗失地,悔恨莫及。他命令屈原二次使齐,重修旧好。屈原以他的声望和外交才能,说服齐宣王以抗秦大局为重,重新与楚和好。此时陈轸奉命出使韩国,间道至秦,为秦惠王挽留任用。公元前311年,秦国再次攻打楚国,夺取召陵(今河南堰师县)。秦王遣使赶赴楚国,表示愿归还半个汉中与楚国修好。楚怀王提出只要张仪,不要土地。张仪立即向秦惠王请命前往。他说:“秦强楚弱,臣奉王之节出使楚国,楚国怎么敢加害于我。”而且上官大夫靳尚私受重贿,他买通楚王宠妃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无不听从,所以张仪自信将不辱使命。张仪到达楚国,立即成为阶下囚。靳尚果然以“张仪被拘必将激怒秦王,天下看见楚国没有了秦国这个靠山,必定会轻视楚国”为由,又以“秦王将嫁美女于楚而夺其宠”威胁郑袖,劝说她设法释放张仪,以换取张仪阻止秦王嫁女之举,并得到秦王的支持。楚怀王经不起郑袖迷惑,竟然又接见张仪,还待之以礼。张仪于是大肆吹嘘秦国如何强大,诋毁合纵者的主张是“危亡之术”,都是“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言其利而不言其害”的不良之辈,他们的作为与驱赶羊群去攻打猛虎一样,楚国不与猛虎联盟而和群羊为伴,极为危险。又说“凡是天下的强国,不是秦国就是楚,不是楚国就是秦国,两国竞争,其势不两立”,这等于两虎相搏,获利者将为韩、魏。他建议楚国“举宋而东指,则泅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也”。至于秦、楚,不但是近邻,而且世代相亲。他提议两国交质太子,他愿“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怀王为之心动,打算满足张仪的要求。屈原再次挺身而出,竭力反对。他对怀王说:“之前大王被张仪所欺骗,张仪到了楚国,臣以为大王会杀张仪,现在竟然不忍心杀他,又听从他的邪说,绝对不可以。”楚怀王则认为“答应了张仪而得到黔中地区,是件美事,然后再食言,是不可以的”,最终还是与张仪达成了协议。

公元前278年,秦大将白起攻楚,取郑,将楚先王陵墓焚烧殆尽,秦置南郡固守。楚国从此一蹶不振,国都不得不东迁于陈,即春秋时为楚所灭的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境),丧失了大国地位,两国并立的时代结束了。屈原此时被流放至洞庭湖畔,听闻国都沦陷,痛心绝望,写下《哀郢》名篇:“哀故都之弃捐,宗社之丘墟,人民之离散,顷襄之不能效死以拒秦。”最后写下《惜往日》绝命辞,抱石自沉汨罗江辞世。

张仪的弱楚外交之所以得逞,主要是凭恃秦国强大的实力而采取欺诈蒙骗的手段。屈原的联齐政策之所以再三失败,并非他的外交才能不如张仪,而是与当时形势,尤其是楚国内政腐败有关。司马迁在评论这一历史事件时,一方面颂扬屈原,同时批判楚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所以在内被郑袖迷惑,在外被张仪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军队被打败、土地被掠夺、损失六郡,自己客死秦国,被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知人善任而导致的灾祸啊”。所以,知人善任才能振兴国家,这是多么深刻的历史教训。

张仪诳楚之后,又奉命出使韩、齐、赵、燕、魏,以类似对楚、韩的说法,灭各国志气、长秦国威风,极尽威逼利诱之能事,说服各国连横亲秦。

(三)去楚访韩

张仪从楚国回来后,又顺道去了韩国,因为他熟知各国要害所在,同样能娴熟地运用威逼、利诱两手。张仪对韩襄王说:“韩国地势险恶,生活在山陵之中,生长的五谷不是豆类就是麦子,且一年没有收成,人们连糟糠都吃不上。韩国纵横不到九百里,没有储存两年的粮食。估计大王手下的军队,不足三十万,其中还包括杂役人员在内。除去守卫边界亭堡的兵士外,现成的可供调动的最多不过二十万罢了。秦国的军队有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勇猛的兵士不戴头盔踊跃奔杀、弯弓射敌、持戟冲锋的,多得数不清。秦军战马精良,士兵众多,马的前蹄飞腾、后蹄猛蹬,速度快到前后蹄之间一跃可以跨过三寻的,同样不可胜数。山东六国的军队盔甲齐整地与秦军会战,秦军脱掉盔甲袒臂赤足来迎敌,个个左手提人头,右手挟俘虏。秦兵与山东六国的士兵相比,好比勇士孟贲与懦夫;以重兵相接触,好比力士乌获和婴孩。用孟贲、乌获那样的军队作战,攻打不肯降服的弱国,与把千钧重力直接压在鸟卵上面没什么不同,肯定没有能够幸免的了。各国的君臣们不考虑自己国土的狭小,却去听信宣传合纵的人的甜言蜜语,他们结成朋党,互相吹嘘,个个慷慨激昂地说:‘听了我的主意便可以在天下称强称霸。’像这样不顾及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信一时的谬论,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大王不归附秦国,秦就会发兵占据宜阳,截断韩国的上党地区,再东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之宫、桑林之苑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要是阻塞了成皋,截绝了上党地区,那大王的国土就要被分割了。早归附秦国就安全,不归附秦国就危险。如果制造的是祸端却想要得到福报,计虑粗浅,结怨很深,违背秦国而顺从楚国,要想国家不亡,那是不可能的啊。所以我为大王着想,您还不如为秦国效劳。秦国最大的希望是削弱楚国,而最能削弱楚国的就是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由韩的地势决定的。现在大王向西臣事秦国,进攻楚国,秦王必然高兴。攻打楚国有利于韩国扩大领土,转移了祸患,取悦了秦国,没有比这更好的主意了。”

韩襄王听从了张仪的主意。张仪回秦作了汇报,秦惠王听取张仪归报,甚为赏识,封赐五邑,号武信君。从此张仪更是趾高气扬。

(四)张仪访齐

不久,秦惠王又派遣张仪向东出使齐国。张仪对齐湣王说:“天下的强国没有能比得上齐国的,齐国的大臣百姓尽都富裕安乐。但是为大王出谋划策的人,全都是行的一时之计,不顾及百世的利益。主张合纵的人向大王作宣传,必定会说‘齐国西面有强盛的赵国,南面有韩国与魏国。齐国是个滨海的国家,地广人多,军强兵勇,即使有一百个秦国,也将拿齐国无可奈何’。大王认为这种说法正确,但没有考虑它不合实际。主张合纵的人拉帮结派,没有人不吹嘘合纵的好处。我听说,齐国与鲁国三次交战,鲁国三次获胜,但随着胜利而来的是国家的危亡,虽然有战胜的名声,但带来的是亡国的现实。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齐国强大而鲁国弱小啊!现在的秦国对于齐国,就好比齐国对于鲁国。秦、赵两国在漳水之滨交战,赵军两战两胜;在番吾城下交战,赵军又两次胜过秦军。这四战之后,赵国阵亡的兵士有好几十万,只剩下首都邯郸还得幸存,虽然赵国有战胜的名声,然而国家已残破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秦国强而赵国弱啊!现在秦、楚两国之间嫁女娶妇,成了兄弟国家。韩国献出宜阳,魏国献出河外,赵王到渑池朝见秦王,割让河间来臣事秦国。大王如不归附秦国,秦驱使韩、魏两国进攻齐国南部地带,全部赵国军队渡过清河直奔博关,临淄、即墨两城就不会属于大王所有了。齐国一旦被攻,那时就是想要附秦,也已经不可能了。因此希望大王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吧。”齐王听了直点头,便采纳了张仪的建议。

(五)张仪访赵

张仪离开齐国之后,又直接向西到达赵国,拜见赵王说:“我们国君派我为使臣,向大王进献一条策略。大王为首收罗、率领天下诸侯来对付秦国,使秦兵不敢出函谷关达十五年之久。大王的声威遍播于山东,我们秦国恐惧屈服,整治武器和兵车战马,练习骑射、勤力耕作、积蓄粮食、闭守国门不出,战战兢兢,不敢有轻举妄动,只因为大王您有意和我们过不去。现在依靠大王的督促,秦国已攻占巴蜀、吞并汉中、囊括两周、迁移九鼎,据守白马津渡。秦国虽然偏僻边远,然而内心的愤怒已有很长时间了。眼下秦国有一支破破烂烂的军队驻守在渑池,准备渡过漳水,进占番吾,与赵军在邯郸城下相会,希望在甲子那天会战,以此来重演周武王伐纣的旧事,特别派我作为使臣预先来恭敬地告知大王。总地说来,大王之所以缔结合纵盟约,是因为仗着有苏秦。苏秦用漂亮话迷惑诸侯,颠倒是非,企图倾覆齐国,结果使自己在刑场上被车裂。这样,天下不可能联合为一也就很明显了。如今楚国与秦国结成了兄弟国家,韩国与魏国自称为秦国东边的藩属,齐国向秦献出盛产鱼盐的领土,这就断了赵国的右臂。一个断掉了右臂的人与别人相争,结果可想而知。现在秦王派出三个将军:其中一支军队截断午道,通知齐国派兵渡过清河,驻扎在邯郸的东面;一支军队驻扎在成皋,驱使韩国和魏国的军队驻扎在河外;一支军队驻扎在渑池。这四国结为一体来进攻赵国,赵国被攻破后,它的国土必定会被四国分占。因此我不敢隐瞒这种意图,先给大王通个口信。我替大王着想,你不如与秦王在渑池相会,面对面亲口约定,请他按兵不要进攻。希望大王拿定主意。”

赵王说:“先王在时,奉阳君专权擅势,蒙蔽欺骗先王,独断一切政务,我的生活归师傅安排,没有参与国家的大计。先王去世时,我年龄幼小,做主治国的时间才刚刚开始,内心本来就暗自怀疑,认为一意投入合纵盟约而不依附秦国,不是赵国的长远利益。所以我准备改变主意,割让国土弥补以前的过错,归附秦国。正待安排车马启程时,恰好听到了您的英明指示。”赵王答应了张仪以后,张仪便离开了赵国。

(六)张仪访燕

张仪北行到燕国,对燕昭王说:“大王所亲近的莫过于赵国吧。过去赵襄子曾经让他姐姐嫁给代王作妻。后来他想要吞并代国,邀约代王在句注山的要塞相会。他先令工匠制作了金斗,把金斗的尾部做得很长,使它可以用来袭击别人。赵襄子在与代王饮酒时,悄悄吩咐厨子说:‘趁着酒饮得酣畅高兴的时候,你送去热汤,然后掉转金斗袭击代王。’于是在酒饮到酣畅高兴之时,上热汤了,厨子送上汤勺,随即将金斗倒转过来打死了代王,代王的脑浆流了一地。赵襄子的姐姐听到这个消息,便磨快头上的金簪自刺而死,所以到现在就有了‘摩笄山’这个名称。代王的死因,天下没有不听说的。”

“赵王如此狠毒,连亲戚都不放过,大王您看得很清楚,又怎能把赵王当做可以亲近的人呢?赵国起兵进攻燕国,两次围困了燕的都城要挟大王,迫使大王割让了十座城来谢罪。现在赵王已经到渑池朝见秦王,献上河间一带给秦国。现在大王如不归附秦国,秦国就会发兵到云中、九原,驱使赵国进攻燕国,这样一来,易水、长城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

“再说现在的赵国对于秦国而言,好比秦的一个郡县而已,不敢妄自兴兵打仗。目前大王如依附秦国,秦王必定高兴,赵国又不敢轻举妄动,这样燕国西面有强大的秦国为援,同时南面没有齐国、赵国的侵犯,所以希望大王慎重地考虑这件事情吧。”

燕王说:“我像蛮夷一样处在偏僻地区,虽然是个大男子,但好像一个婴儿,说的话不值得作为正确的意见看待。今天幸承贵宾指教,我愿意西向依附秦国,并献上恒山末端的五座城池。”燕王听从了张仪的意见。连横至此形成。

同类推荐
  • 宁夏历史名人(上)

    宁夏历史名人(上)

    本书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内容,既有宁夏古代历史的总体介绍,又有各个时期不同领域的著名人物,既列举具体事实讲成就,又深刻总结经验谈启示。
  • 岳飞(名人传记丛书)

    岳飞(名人传记丛书)

    他生在乱世,背负收复河山的梦想,带领岳家军驰骋沙场,尽忠报国。一腔热血却壮志难酬,正当壮年,却首奸臣迫害致死。本书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民族英雄岳飞为收复失地、匡复国家而奋斗的精彩人生,让青少年了解岳飞赤胆忠心,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树立学习的榜样。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风雪多瑙河

    风雪多瑙河

    他不是冒险家,却有着冒险家的无惧;他不是侠客,却有着侠客的肝胆;他不是慈善家,却有着慈善家的爱心。这就是欧洲著名侨领张曼新的真实写照。这部长篇传记,运用独具特色的艺术架构和表现手法,浓墨重彩而又生动地再现了九十年代初张曼新挈妇携子勇闯东欧以及他出国前后种种奇特的生活遭际和天方夜谭般的传奇。本书,将带给您一个充满独特情感世界的精神领域!
热门推荐
  • 徒单萧潇

    徒单萧潇

    一朝穿越,红丸被盗,命悬一线,身受重伤。怀胎十月,未婚生子,幽冥临世,有母无父。无尽世界,生死无尽,逆天之路,有你相伴。温文尔雅,宠溺无边,只愿伴你,今生无悔——烟雪幽忠心守护,生死不变,为君战天,为君扫路——刕刀不清不楚,不透不明,你是迷雾,我愿拨开——第一天机恨不早遇,痴心一片,今生今世,我为君尔——药尘君之优秀,君之骄傲,君之睥睨,已得我心——南宫锁屹某女:帅哥似乎很多啊,看来这趟异界之旅不算寂寞。某男(霸道地拥她入怀):你只能看我,你是我的!某童鞋(抱着某萝莉学着他父亲的样子):你只能看我,你是我的!某男女:……
  • 相思可堪回首

    相思可堪回首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或于庙堂,或于江湖前路艰难~往事更不堪回首~
  • 护花侦探

    护花侦探

    萧阳!一个被人贩子拐卖的儿童,二十年后重回都市寻找自己的身世,却不料与各路美女相互纠缠,产生了一段香艳的侦探生活……
  • 先婚厚爱,总裁太强悍

    先婚厚爱,总裁太强悍

    谭小唯,平平凡凡的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咸鱼翻身,成了韩氏集团韩少的妻子。好事来的太突然,谭小唯有点不相信,在见到韩亦辰时,谭小唯口水都快乐流出来了。一场女主死缠烂打的戏开始上演,最终花落谁家?
  • 武林录之大宗师传奇

    武林录之大宗师传奇

    一统江湖,武林称尊,多少人曾为之一生所追求的梦想!齐铠、丁阳,一对难兄难弟如何在武林中崛起,一切尽在大宗师传奇……
  • 楚云飞

    楚云飞

    这是一个现代炎黄人族入侵洪荒天地的故事,切入点是西游洪荒,想看唐僧进入现代世界吗?想看猪八戒在现代吗?来吧,作者君等您……
  • 少校的迷糊小妻

    少校的迷糊小妻

    遇到她他觉得他是幸运的也是倒霉的,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上怕碎,她总能做出一些让他又气又无奈的事。当腹黑少校遇到迷糊小妞嘿嘿。。。。。。
  • 谁的等待湮灭尘埃

    谁的等待湮灭尘埃

    青春,是一本打开了就合不上的书,有时候,我们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就已离去。其实,时光清清浅浅,青春浓浓烈烈,就如你我,在图上的距离很短,但实际距离却很长,貌似挨得很近,中间却隔了一座难以跨越的灯火。夏北川爱顾尘舟,辜负了整个青春,陪伴他已成习惯,习惯了静静的望着他的背影,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为他挡去桃花,习惯了漫长青春中陪伴着他,最终却只换来了他眼底的一抹心疼。若无相欠,怎会相见。顾尘舟用了整个青春但却错爱了一个人,也许他早已看清,早已明白他心底那为她而心疼的幸福......但是,一切的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在青春里,到底谁亏欠了谁,谁错过了谁,到最后都将被时光带走。流年未亡,心却遍地成伤。
  • 轮回不轮回

    轮回不轮回

    主人公本来只想安静的呆萌,却遇到各路野鬼散仙为寻找“太公后人”而尽显逗逼风范。为的到底是什么,一切的因果都缘起千年前的魏征梦斩泾河龙王。。。
  • 盛唐见证:大明宫

    盛唐见证:大明宫

    在大唐几百年的历史洪流中,大明宫始终巍然屹立。王维曾写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足以窥见当时之盛况。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这里曾经充满了后宫的勾心斗角,朝廷的尔虞我诈,也见证了一代代帝王的文才武略,感受到黎民百姓的悲苦与安康。推开大明宫的斑驳城门,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朝代的恢弘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