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饰身相魏,计破合纵
连横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拆散齐楚联盟,孤立这两个可以与秦国争霸的国家。张仪工作的第一步选择了魏国。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张仪去魏国当了相国。
张仪的计划是让魏国先归附秦国,然后让其他各国仿效魏国的做法。但魏王不听张仪的意见。秦王愤怒之下,派兵攻取了魏国的曲沃、平周两城,同时暗中给张仪更为丰厚的待遇。张仪在魏居留了四年后,一直没有什么业绩,直到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张仪感到机会来了,又劝哀王归秦,哀王还是不听。于是张仪暗中指使秦国攻魏。魏起兵与秦作战,被秦打败。
第二年,齐国又起兵攻打魏国,并在观津战败了魏兵。这时,秦军又来攻打魏国,首先战败了韩申差率领的军队,斩首八万,使各国诸侯为之震惊。张仪心想时机成熟了,于是又劝说魏哀王道:“魏国的土地纵横不满一千里,士兵不到三十万。地势四面平坦,与各国四通八达,没有高山大河的天险。从新郑(韩国都城)到大梁(魏国都城)不过二百多里路,不论战车还是步兵,都不用花多大力气就能到达。魏国南与楚国交界,西与韩国接连,北与赵国靠近,东与齐国连界,四方都要派兵驻守,这样一算,光守卫边境的士兵就要在十万以上。再说魏国的地势,自来就是战场。如果南边与楚交好而东边不与齐国交好,那齐国就会从东面进攻;和东方齐国友好而不和赵国亲善,那赵兵就会从北面进攻;与韩国不和,那韩兵就会攻魏的西面;与楚国不亲,那楚兵就会侵犯魏的南面,这正是人们所说的四分五裂的格局啊!再说各诸侯国之所以合纵结盟,是想求得国家安全、巩固君王地位、增强军队力量、发扬本国声威。虽然现在各合纵国把天下当做一家,彼此结为兄弟,在洹水之滨杀白马立誓为盟,以坚定彼此的意志。但是即使是同一个父母所生的亲兄弟之间,都会发生争夺钱财的事,更何况加入合纵的国家了。照这种形式看来,合纵成功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大王您要是不依附秦国,秦国就会出兵攻打河外,占据卷、衍、燕等地,胁迫卫国,夺取卫国的阳晋,于是赵国不能南下援魏;赵国不能南下,那魏也就不能向北和赵国相呼应;魏国和赵国联络不上的话,那么合纵各国之间的交通就会断绝;这样一来,大王您要保全魏国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现在为大王着想,还不如依附秦国。有了秦国这样强大的靠山,楚国、韩国就不敢轻举妄动;没有了韩国、楚国侵扰的祸患,大王就可以高枕无忧,国家肯定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事情了。”
张仪接着给魏哀王分析:“实际上,秦国最想削弱的国家是楚国,而最能削弱楚国的恰恰是魏国。虽然楚国有民富国大的名声,但实际上却很空虚;它的军队人数虽多,但不能打硬仗。我们调集魏国的全部军队南下攻打楚国,获胜是可以肯定的。楚国一旦被割裂,最有利于我们魏国;楚国一旦衰弱亏损,秦国就会高兴。我们用这种方法既转嫁了灾祸,又安定了国家,确实是一件好事啊。大王如不听取我的意见,等到秦国出兵东向攻魏国,那时就是魏哀王您要想投靠秦国,看来都不大可能了。”
张仪又开始拆主张合纵的人的台,说他们大多话讲得慷慨激昂,却很少有靠得住的。他们不过是希望说动一国国君,换取荣华富贵罢了。所以他们随时随地都在慷慨陈词,宣扬合纵的好处,以图打动一国的君主,实际上为的都是自己!”
道理讲到这里,张仪知道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了。于是,他又对魏哀王说出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道理来——“众人的嘴巴可以使铁熔化,众多的坏话能把骨头销毁。我张仪说了这么多,一定会有人在大王面前讲我张仪的不是的。大王一旦听信了他们的话,就一定会责罚张仪。与其被大王责罚,我张仪不如现在就辞职,现在就离开魏国!”
魏哀王听了张仪的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背弃合纵盟约,通过张仪与秦国结好。张仪一回到秦国,仍然做了秦国的相国。三年后,魏国又背叛秦国重新加入合纵。秦国因此出兵攻魏,夺取了魏国的曲沃城。次年,魏国重又归附秦国。
(二)张仪诳楚
齐楚两国都是强国,并且已经结盟,成为秦国称霸的主要敌人。要打败齐国和楚国,首先必须拆散齐楚同盟。张仪推行弱楚外交,正好迎合秦国战略上的需要。
张仪自告奋勇去离间齐、楚间的关系。传说这与他早年在楚国受令尹昭阳鞭笞的经历有关,似乎不足为信。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张仪后来在秦国担任相国时,踌躇满志,传檄尹昭阳说:“从前我和你饮酒,我没有盗窃你的白璧,你鞭笞我。你善于守护你的国家,我姑且盗窃你们的都城。”张仪为秦取楚城是事实。但是如果他当真受过尹昭阳的侮辱,他岂能轻易放过素有贤名的掌中仇人?春秋战国类似的故事不少,如伍子胥鞭打楚平王的尸首,孙殡断足擒拿庞涓以及范雎受辱索取魏齐的首级等,都是极富戏剧性的例子。
接着再说张仪诳楚的过程。秦惠文王假意免除了张仪的相位,让张仪入楚实施离间计。被秦惠王罢相的张仪,装作满腹委屈、郁郁不得志的样子来到楚国。张仪深知,楚怀王最宠信的权臣是上官大夫靳尚,而靳尚又是贪财好利的小人。于是,张仪一到楚国,便去靳尚处登门拜访,并送去了大量的金银财宝。随后,在靳尚的帮助下,张仪又用同样的方法,买通了楚怀王的其他宠臣,然后才去晋见楚怀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