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lin)对比较优势原理赋予权威解释,他们认为,不同的国家在技术水平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它们的资源禀赋不同,它们将在要素禀赋的基础上获得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并得以密集使用它们拥有的那些丰富要素。它们出口这些产品并进口那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
国际贸易理论中关于产业竞争力的解释,认为规模经济和市场不完善确实对产生竞争优势很重要。还有其他不同于比较优势论的解释,都是建立在技术之上的。例如威尔斯的”技术差距“贸易理论认为,技术水平的不同在决定产业竞争优势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迈克尔·波特的”钻石“理论认为国家竞争优势是指一个国家使其公司或产业在一定的领域创造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一个国家的产业能否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取决于该国的国家竞争优势,而国家竞争优势又是由四组因素决定的: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的和支持性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四组因素结合成一个体系,共同作用决定国家竞争优势。除了这四种因素以外,还有两个重要变量对国家竞争优势产生重要影响,这就是机遇和政府。然而,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决定于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一个产业的竞争优势又决定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因此,民族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也是国家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的方面。产业竞争力的成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为上升阶段,后一个阶段为衰落阶段。
波特五种竞争力理论为,在任何产业里,无论是生产一种产品或是提供一种服务,竞争的起源、过程、结果都源于以下五种竞争力量之中,即是说,一个行业的竞争是由以下五种不同的因素构成的:一是行业内的厂商之间的竞争;二是来自行业外的替代品的攻击;三是新厂商潜在进入的威胁;四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五是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波特的范式也不是完美无缺的。而且,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析的方式也未必一成不变,例如,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体制因素的影响就非常大,很难将其排除排出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视野之外。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赢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突破口,是产业结构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提高产业竞争力。普拉哈德和哈默认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核心,通过对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组织管理等的整合,而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是核心能力、组织能力或战略能力,是能够提供最大战略价值且有别于竞争对手的组织资源的组合,是使企业能够在某一市场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内在能力资源。
六、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是建立在众多经济理论和管理的基础之上,广泛吸取众多理论营养发展起来的新理论。它与供应链、价值链、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分工与专业化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都致力于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构筑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基础。不同学者对产业链的定义不同,但多数认同产业链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同一产业部门或不同产业部门某一行业中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及其相关企业,以产品为纽带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关系,联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链网式企业战略联盟。目前对产业链理论的研究还未系统化,主要有部门产业链理论和区域产业链理论的研究雏形。下面就产业链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综述。
作为研究产业(或企业)整合与竞争的新理论,产业链理论是建立在众多经济理论和管理的基础之上,广泛吸取众多理论营养发展起来的。它与供应链、价值链、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纵向一体化、分工与专业化以及交易费用理论等都致力于建立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构筑了它们之间的共同基础。相比较而言,分工与专业化理论、纵向一体化理论、交易费用和产权理论是经典的经济理论,对于产业链理论提供古典的理论支持;价值链、供应链、战略联盟、产业集群等新兴理论则为产业链提供了现代的理论支持。
1.产权与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可以理解为关于企业之间的,有关产品供应链、价值转化链的费用理论,产业链理论则是与交易费用理论相关的、关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理论。
2.资产专用性理论
资产专用性理论是关于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理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则是与资产专用性理论相关的,在纵向一体化失效时引领企业发展的一种补充和替代。
3.劳动地域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经典的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是研究劳动地域分工和产业专业化,而产业链理论则是体现了在企业(或行业)之间供应链和价值链上的企业分工和专业化。
4.供应链与价值链理论
产业链是建立在价值链和供应链基础上的综合,它不仅从产业(行业)的角度研究企业之间的价值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而且还要分析他们的价值创造、相互关系和组织结构。
5.企业战略联盟理论
战略联盟关注不同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合同契约、合作合资等形式;产业链理论是基于战略联盟,可能涉及技术研发、物资采购、产品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以建立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
6.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合而不同“,产业集群关注的是企业分布的空间位置和聚集程度,是组建和延伸产业链的空间载体;产业链集中关注从供应商、制造商到分销商、零售商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以及由此组成的供应链和价值链结构,是组建产业集群最为重要的功能单元。
一是因为当今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是网络竞争而非单个公司竞争,竞争的赢家都须有较好的网络。二是为了灵捷反应顾客需求。三是因为社会压力(例如环境与就业压力)。四是产业链本身具有突出的优点:产业链提升了竞争与合作两个方面,在不同的范围以及不同的参与者之间,竞争和合作可以共存;能够大大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交易成本(搜索和维持供应商的成本),减少决策成本和交涉成本(降低了价格变动的影响),提高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与分散和随机的市场交易相比,产业链缓和了协作关系中固有的问题,同时又能避免增加纵向一体化的不灵活性以及管理上的复杂性。
产业链是一种建立在价值链理论基础之上的相关企业集合的新型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与一般的供应链不同,它是特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相关企业的集合,并同群聚区内的政府及其他重要相关机构有密切的联系;(2)与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间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从战略供货到核心业务领域内的合作;(3)与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纵向一体化不同,产业链是独立企业间的联合;(4)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联盟在各方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司那样运作。
构建产业链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方面。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已经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游延伸或下游拓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或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销售环节。借鉴机械学中链传动有关理论,对产业链基本特性进入产业链特性包括静态特性、运动特性和动力特性。
产业链的优势组合是长期战略联盟的体现。产业链就是特定企业间长期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取决于相关企业间价值与利益的平衡。产业链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三种机制的共同作用,这三种机制就是: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以及沟通信任机制。
1.竞争定价机制
任何企业都要通过合理定价以期获得必要的竞争优势和尽可能多的收益。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竞价机制是由供需情况决定产品价格。在产业链中,”龙头“企业的产品是卖向外部市场的”终端“产品,首先确定”终端“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水平,并且据此倒推可承受的上游产品价格,然后结合上游产品的计划成本或社会平均先进成本,通过有关方面协商确定上游产品的价格。
同时,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还得要有适当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保证公平。
2.利益调节机制
产业链及其成员企业生产经营的内外环境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在产业链运作过程中,要建立一种利益调节机制,使成员企业的额外贡献或因产业链偶尔运行失衡所遭受的损失得到适当的补偿。这种利益调节机制,可在产业链企业之间通过合约(契约)安排或由成员企业共同的产权纽带单位来决定。
3.沟通信任机制
在产业链运作过程中,要建立一种沟通信任机制,包括成员企业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开放,信息相互公开,适当地彼此深入到对方的价值链管理中去,特别是要让上游企业更多地了解最终产品的生产经营状况,树立”顾客至上“、”成本领先“、”产业链整体效益优先“的经营理念,摈弃各个企业自己只顾本企业的狭隘观念,以共同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竞争定价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沟通信任机制等共同推动下,产业链是可以稳定运行并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产业链是在不断适应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保持稳定的,是开放的。当外部市场出现一个完全可以替代产业链中的某个企业而且价格更具优势时,或成员企业的长期收益低于其长期机会成本时,产业链不排除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在此之前,产业链内的稳定机制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有关企业共同采取必要的措施,这也体现了产业链战略联盟较之一般市场交易关系的优越性。
一、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主体功能定位
重庆1小时经济圈,包括23个区县(其中,都市发达经济圈9个: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渝西经济走廊12个:万盛区、双桥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2个:涪陵区、长寿区),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人口1661.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2386.6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4.8%、59.1%、77.8%,是重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所在地,也是全市乃至西部的通信、交通枢纽。
1.重庆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
工业化、城市化是未来重庆发展的主要动力,依托重庆主城和经济主要聚集地来带动全市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符合重庆的市情。建设重庆1小时经济圈,尤其是加快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突出体现城市经济的集聚优势和辐射能力,才能带动整个重庆的发展,因此重庆1小时经济圈应是重庆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
2.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承载地
重庆要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发挥在西部开发中的带头作用,是中央成立重庆直辖市的题中之意。经济中心是一个”城市经济“的概念,把整个重庆行政区打造为城市经济是不现实的,但现在的主城功能又显然难以承担,只有通过重庆1小时经济圈建设,加快该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别是城市群建设,增强城市经济功能,聚集经济要素,服务渝川黔乃至中国中西部。
3.中国西部的经济增长极
城市群、经济区(圈)的发展已是现在和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成渝经济带是中国西部最有基础和潜力工业化、城市化的区域,成都都市圈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双核“及其之间的城市将构成连绵城市群乃至全国性的大都市区,成为西部经济增长高地。重庆1小时经济圈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现实基础与发展潜力,理应成为核心增长极之一。
4.中国西部的现代物流中心
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其区位、通讯、交通和产业发展优势缺一不可。重庆1小时经济圈处于中西结合部的核心地带,区域内外通讯、交通体系发达,是西部地区唯一集水、陆、空、铁交通于一体的城市,产业较为发达,背靠成渝经济带和长江上游广大腹地,具有建设中国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能力。
初步设想:利用1015年时间,基本形成以重庆主城为特大城市核心,涪陵、江津、合川、永川4个大城市,8个中等城市和众多卫星镇组成的城市群体系。到2010年,1小时经济圈的经济总量达到4600亿4800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达到2000万,城镇化率达到65%。到2020年,经济总量达到17000亿19000亿元左右,常住人口接近250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带动整个重庆及川东北、川东南、黔北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重庆1小时经济圈按城市核心区、城市核心外延区进行功能划分(见图22)。
1.城市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