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3200000014

第14章 隋唐皇后(4)

中宗李哲就生活在这群放纵淫荡的女人群中,任她们为所欲为,尤其是韦皇后,放纵得无以复加。且不说韦后的父亲韦玄贞追封为上洛王,母亲崔氏追封为妃,韦后自己施帷幔坐殿上,预闻政事,仅一个放纵淫乱,就弄得天下鼎沸,朝野皆知,而中宗李哲竟充耳不闻。

李哲自己终日纵情享乐,不管韦后究竟与谁淫通。他每天欢歌逐舞、斗欢走狗,通宵寻乐。他喜好双陆戏,即十二张骨牌刻十二生肖,胜者依属肖等级计算筹码。韦后和武三思淫通之余,也对此博戏玩乐不疲。有时,韦后与武三思盘踞于胡床之上,互逐胜负,而中宗却视若无睹,不仅不认为是非礼,竟还在一边帮着他们计算筹码。

韦后仅仅一个武三思是无法满足淫欲的,便广召美男子和阳具奇伟者。有一个西域来的和尚,法名慧范,擅左道淫术,被权贵引进后宫,与韦后淫通,韦后极为满意,成为一个固定的面首。后来,美男子日多,秘密进入后宫,韦后一一淫乐。天长日久,秽行便不胫而走,传遍京都。

朝臣只知道韦后与武三思相通,没有想到韦后又这等淫乱。韦氏宗门有一个小官韦月将,耻于宗门有一个这样的淫后,便不顾死活,上书告发武三思私通中宫,要中宗大振乾纲,肃清宫闱,杀死武三思。中宗一听就大动肝火,不但不查问是否属实从而究问,反而不分青红皂白,要将韦月将处死,好在黄门侍郎宋璟谏阻,御史苏珦等从旁劝说,这才使韦月将免于一死。韦后私通一事便公然传播。

武三思及其心腹五狗:兵部尚书宗楚客、将作大将宗晋卿、太府卿纪处讷、鸿胪卿甘元柬、御史中丞周利用阴谋借机打击张柬之五王。中书舍人崔湜投靠武三思,出卖张柬之等。武三思一方面以飞书揭露韦后的丑行,一方面通过儿媳最得中宗宠爱的安乐公主进言中宗,嫁祸于桓彦范四王。这样,朝中实际针锋相对的是两大派:武三思、韦后为首的一派,包括上官婉儿、各公主、朝臣崔湜、郑音、郑普思、叶静能、宗楚客、宗晋卿、纪处讷、甘元柬、周利用、武延秀、武崇训等;张柬之为首五王正直派,包括敬辉、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王同皎等。

两派争斗的结果,武韦派以后宫为基地,左右中宗,大获全胜,张柬之等五王逐出京师,旋一一被杀。五王正直派剪灭以后,便形成了太子与武韦派的斗争,双方为争夺权位也是相持不下。中宗有四个儿子,韦后所生的李重润早已和永泰公主一道被武后杖杀,另三子李重福、李重俊、李重茂都是宫人所生。李重福贬放外州,李重俊立为太子,安乐公主是韦后的小女儿,最得中宗和韦后的宠爱,秀美敏辩,光艳天下,嫁武三思之子武崇训。安乐公主得中宗、韦后、武三思的爱宠,因而无法无天,想取皇太子而代之,立皇太女,继承帝位。

太子当然不能容忍。中宗自洛阳迁回长安的这年,即景龙元年七月,太子李重俊联合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将军李思冲、李承况、独孤袆之、沙叱忠义、成王李千里等,假传中宗密令,调羽林军三百,收捕武三思及其死党。武三思、武崇训及全家老小被杀。安乐公主回到内宫,免于一死。

太子杀死武三思后,分兵守卫皇门、宫门,亲自率李多祚从肃章门而入,进宫搜捕上官婉儿。后宫一片混乱。中宗、韦后、安乐公主手足无措。上官婉儿处变不惊,从容地告诉中宗,从西侧静谧的小路直奔玄武门,那里有宿卫兵驻守;拿御玺令宿卫兵把守武门;再派一位近恃传令兵部尚书宗楚客,这样可以立即平乱。中宗一行于是逃到了玄武门,下令全都宿卫守住门楼,保卫圣驾。

太子率领的羽林军赶到。上官婉儿见太子手下的兵丁不多,便进奏中宗,亲临门楼,宣布太子叛逆,杀叛逆者重赏。中宗采纳这个建议,在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的护卫下走出门楼,手扶栏杆,宣布太子谋反。结果,宿卫兵攻向叛军。太子手下的羽林军倒戈。太子李重俊、将军李多祚被杀。

大乱平息以后,中宗依旧寻欢作乐。韦后、安乐公主更加放纵。韦后口味渐高,专宠那些有才气的美男子。她先后与中书侍郎崔湜、散骑常侍马秦客、光禄卿杨均私通。崔湜风流不羁,与韦后淫通的同时,又巴结上官婉儿,两人眉来眼去,一拍即合。

韦后奢侈淫乱,各公主纷纷仿效,不甘寂寞。太平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接受采邑,各置官属,私树党羽。她们又大修府邸,敲诈盘剥,强征民居。长宁公主在府邸后建造一个人工湖,叫昆明池,穷极奢丽。中宗、韦后一一拜会,到各家游乐宴饮。安乐公主见长宁公主府邸壮丽,奢华无比,自叹不如,回去后便照昆明池辟花园、造水池,穷极奢丽,意在定要胜过昆明池,故名定昆池。

安乐公主奢华游乐与各姐妹争胜,又在淫乱私通上不甘落后。她专好美男子,因看上了小叔子武承嗣的儿子武延秀,便要求嫁给他。中宗、韦后有求必应,答应了她的要求。婚庆之日,宫中喜气洋洋,而宫外的京师城巷,则窃笑传播,舆论大哗。后宫沉浸在荒淫秽乱之中。

后宫秽行甚嚣尘上。中宗一无所知,只顾自己行乐。朝臣和后党便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先是武三思在世时,奏准上韦后号为顺天皇后,亲谒宗庙,赠韦后父韦玄贞上洛郡王。左拾遗贾虚己力谏:“非李氏王者,盟书共弃之。今复国未几,遽私后家,且先朝祸鉴未远,甚可惧也。如令皇后固辞,使天下知后宫谦让,不亦善乎?”中宗不听,韦后也不予理睬。

太子兵败被杀。武三思被诛。兵部尚书宗楚客用事。宗楚客率群臣请加顺天皇后韦氏为翊圣。中宗允可。旋即,宫中盛传有五色云起于皇后韦氏宫。这是说,韦后有圣主之容,可以坐镇天下。中宗昏庸,竟“帝图以示诸朝,因大赦天下,赐百官母、妻封号”。接着,奉迎韦后的朝臣就更加无所顾忌了。

太史迦叶志忠表上《桑条歌》十二篇,进言韦后当受天命临御天下,“昔高祖时,天下歌《桃李》;太宗时,歌《秦王破阵》;高宗歌《堂堂》;天后世,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后今受命,歌《桑条韦》。盖后妃德专蚕桑,共宗庙事也”。志忠如此胆大妄为的举动不仅太平无事,还受赐房第一区,彩七百段。太常少卿郑音还将之被于乐府。“楚客又讽补缺赵延禧离释《桑条》为九十八代,帝大喜。擢延禧谏议大夫。”朝臣如此动议,中宗竟不在乎。上官昭容便以武氏事进说韦后,“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为丁,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母、妻不繇夫、子封者,丧得用鼓吹。数改制度,阴储人望。稍宠树亲属,封拜之”。上官昭容与母以及尚宫贺娄等心腹近幸,多受金钱。韦后又封巫赵陇西夫人,出入禁中,势与上官昭容等。于是政出私门,有钱即可买官,时人谓为斜封官,史载所谓“墨敕斜封出矣”。

中宗郊祀,仅韦后亚献。正月望夜,中宗与韦后“微服过市,彷徉观览,纵宫女出游,皆淫奔不还。国子祭酒叶静能善禁架,常侍马秦客高医,光禄少卿杨均善烹调,皆引入后廷。均、秦客蒸于后,尝丧免,不历旬辄起”。

后宫如此这般,朝臣不能容忍。景龙三年(苑园怨),监察御史崔琬弹劾中书令宗楚客,变乱朝政。宗楚客大怒,当堂门陈忠心,一心为朝廷。中宗不加追问,还命崔、宗二人结拜兄弟和解。朝臣失望,称中宗为和事天子。

次年五月,许州司兵参军燕钦融上书:“皇后淫乱,干预国政,宗族强盛。安乐公主、武延秀(公主后夫),宗楚客图危宗社。”中宗大为惊骇,召燕钦融当面对质。燕饮融一一列举事实,中宗无言以对。宗楚客见事情不好,遂假传圣旨,命武士将燕氏推出宫门打死。中宗怏怏不快,认为韦后所作所为太过分,便有意废掉韦后。

韦后得讯,大为惊恐,于是与安乐公主密计。韦后想学武后临朝。安乐公主觉着母后临朝,自己做皇太女也未尝不可。于是,母女俩在食物中放毒,中宗在神龙殿被毒死,享年缘缘岁。

刘皇后天性宽厚

大唐在宦官的祸毒和藩镇割据的混乱中,奄奄一息。黄巢领雄兵百万扫荡半个中国,攻克长安,大唐的江山七零八落,可谓名存实亡。黄巢覆灭以后,各地藩镇割据,自立为王。藩镇中势力最大的有两支:一是占据河南、山东的梁王朱温,挟天子唐昭宗以令诸侯,野心勃勃,随时取唐而代之;一是据山西的晋王李克用,虽忠于唐室,但唐室名存实亡,不可能对挟天子的梁王朱温效忠。因此,梁、晋互相攻杀,结成死敌。

晋王的正妃刘氏,是代北人氏。李克用封晋王时,刘氏封为秦国夫人。晋王的次妃曹氏,是太原人。刘氏为人明敏,足智多谋,常随晋王出征,但刘氏始终没有生子。晋王生性残暴,对两位妃子却是极为敬爱。曹氏一连给晋王生下了四个儿子:长子李存勖,后为庄宗;次子李存霸,封永王;三子李存渥,封申王;四子李存纪,封雅王。

长子李存勖自小就随父出征,出入战场,多次杀敌立功。稍长以后,擅长骑射,胆识勇力过人,又兼习书史,粗通文义,长于音乐、歌舞、俳优之戏,很得晋王的喜爱。晋王李克用在邢州大败孟方立,还军上党,设酒三垂岗,大宴文武。伶人进奏《百年歌》,唱到垂老之际,声音凄切。当时李存勖在侧,年方五岁。李克用愤然抚须长叹,接着指指李存勖,笑着说:“吾行老矣,此奇儿也,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乎!”

李存勖员员岁时,随父大破王行瑜,随遣使献捷于京师。唐昭宗惊异李存勖的相貌,赐赏鸂鷘巵和翡翠盘,抚着他的后背说:“儿有奇表,后当富贵,无忘予家!”后梁开平二年(怨园愿)正月,李克用死,长子李存勖嗣位晋王于太原,时年圆源岁。

早在晋王李克用夺取沧州、定州,班师晋阳时,李克用手下的爱将袁建丰领着黑骑队在魏州一带抢劫。抢来了一个小女孩,进献曹夫人。小女孩才远岁,姓刘,没有名字,长得清秀可爱。曹夫人很喜欢她,取名金贵,把她留在身边。她就是后来南唐庄宗李存勘的刘皇后。

存勖继为晋王,设计将反对他的叔父李克宁以及父王李克用的几个养子一网打尽,全部扑杀,从而建立了他的威望。接着佯装班师,突袭潞州,大败梁军,获得空前的胜利。连朱温也不得不喟叹,“生子当如是,我那儿子,真如犬豚耳!”

再说存勖的母亲曹氏和正室刘氏。刘氏为人机敏,帮助李克用打天下,屡建功勋。刘氏没有子嗣,天性宽厚,贤而不妒。刘氏常对李克用说,“曹氏相当生贵子,宜善待之”。曹氏封为晋国夫人,生下儿子存勖,由是专宠。存勖继晋王位,对曹氏极为孝顺,救赵、破燕、取魏博,和梁军在河上攻战十余年,无论战事如何紧张,他每年总要抽三四次回来看望母亲。

存勖既有军事天才,也有音乐、歌赋方面的卓异天赋。他对唱歌、戏曲特别爱好,并能自谱自唱。他在继位晋王的次年,一次回晋阳看望母亲,母亲曹氏万分高兴。第二天,曹氏邀正室刘氏一同宴饮,吩咐选几位会唱的女侍助兴,一道在李存勖住处设宴,为儿子洗尘。酒酣耳热,李存勖献唱一曲,歌声雄壮嘹亮,获得满堂喝彩。

几位歌女相继表演,各献其能,轮到了刘金贵。李存勖眼放光彩。此时的刘金贵已经成人,婷婷玉立,清秀文静,长得沉鱼落雁。刘金贵的嗓音也极清脆圆润。唱过以后,她又吹笙、击鼓,表现得完美无缺。李存勖着实被刘氏迷住,不停地夸奖,一双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她。曹氏明白了儿子的心意,酒宴以后,就把刘氏留了下来,赐给了儿子。

在此之前,李存勖攻破夹城梁军,得符道昭的妻子侯氏,据为己有,宠冠后宫,宫中称之为夹寨夫人。李存勖出征,常以侯氏随行。李存勖的正式夫人此时有两位,正室是卫国夫人韩氏,次室为燕国夫人伊氏。韩氏、伊氏都是官宦千金,嫁给李存勖,一直没有子嗣,李存勖对她们感情平平。

李存勖拥有了刘氏以后,当即封为刘美人,单独辟一庭院,供她独处。随后,封刘氏为魏国夫人。不久,刘氏生儿子李继岌。李存勖认为儿子极像自己,大为爱幸。自此刘氏专宠后宫,取侯氏而代之,自下魏博、战河上十余年,一直由刘氏随军侍驾。刘氏足智多谋,又善解人意,体贴入微。李存勖因而离不了她,其他嫔御也因而无由得进。

刘氏的父亲刘叟,黄色须发,名刘奎,以善医卜、卖草药为生,自号刘山人。袁建丰掳掠成安,抢走六岁的刘氏时,刘山人无能为力。后来,刘山人浪迹天涯时,听说自己的女儿已经富贵,独宠后宫,便诣魏宫上谒。李存勖召来袁建丰,问当时抢来刘氏时,刘氏身边还有什么人。袁建丰回答:“臣始得刘氏于成安北坞,时有黄须丈人护之。”

李存勖吩咐刘山人出来,让袁建丰辨认。袁建丰点头说是。然而,此时的刘氏正与其他几位夫人争宠,互相鄙夷对方,以门望相高比附。而这个时候,刘山人出现,显然不合时宜。刘山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突然前来认女,刘氏不免大怒,说:“妾去乡时,略可记忆,妾父不幸死于乱兵。妾时环尸恸哭而去。此田翁安得至此!”刘氏不认自己的父亲,还借机发泄,竟命随从鞭笞刘山人于宫门,直打得他皮开肉绽,含恨而去。

公元怨圆圆年源月,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为唐庄宗。庄宗即位后,想立刘氏为皇后,但正室韩夫人和次室伊夫人名分在刘氏之上,争执不下,此事便搁置。庄宗尊母亲曹氏为皇太后,而以嫡母正室刘氏为皇太妃。太妃刘氏名分在太后之下,刘氏便往曹氏处道谢。曹太后手足无措,面露惭色。刘氏则很从容,坦诚地说:“愿事故儿享国无穷,使吾获没于地以从先君,幸矣,复何言哉!”

同类推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我和爸爸马三立

    我和爸爸马三立

    本书是一部通过马三立女儿、女婿的独特视角,追忆马三立生前事迹的纪实作品。作者希望借此寄托对亲人逝世五周年的深切缅怀,同时为读者提供一个更深入认识和了解大师的机会。
  •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

    《纳训评传》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纳训一生的爱国热情、理想与追求,以及曲折的人生经历、鲜为人知的遭际命运、不寻常的痛苦和欢乐,作了较全面、客观的描述,并对其文学翻译活动和各译本特色,及其在民族教育与中阿文翻译方面所做的贡献作了介绍。纳训,是我国现代译坛上一位卓有成就的阿拉伯文学翻译大家。
  •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

    蒲永平编著的《莎士比亚》内容介绍:莎士比亚的戏剧突破悲剧和喜剧界限,不受三一律束缚,努力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深人探索人物的内心奥秘,从而塑造出了众多性格复杂多样、形象真实生动的人物典型,他的作品将广阔的、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图景展现在大家眼前,并使之以悲喜交融、富于诗意和想象、寓统一于矛盾变化之中,使其既富有人生哲理,又具有批判精神。一起来翻阅《莎士比亚》吧!
  • 杜佑评传

    杜佑评传

    杜佑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思想家,代表作《通典》一书体制宏大、思想深刻,总结过去,反映现实,开辟历史编纂学新途径,在中国古代的国家行政理论,政治制度研究方面取得了杰出的学术成就。《杜佑评传》紧扣唐中叶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时代背景,细致考察、介绍了杜佑一生的经历,他的近六十年的从政生涯和著述生活,在此基础上,对杜佑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学术思想成就及其贡献,做了比较详细的讨论阐述。
热门推荐
  • 天地铜门

    天地铜门

    有人说,他见过一个人通过一扇铜门,横渡浩海而来;有人说,他见过一个人通过一扇铜门,走向了死亡;有人说,他见过一个人通过一扇铜门,面世重生……这是一个关于铜门的故事和传说。铜者,历千年而不腐,承历史之风霜;门者,通天地之玄奥,载万物之盛衰。天地铜门始出,天下为之震荡。乾坤大陆,三方势力,各执一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虚空铜门:铜门上一朵冥界之无名花傲然挺立,妖艳欲滴,又虚无缥缈,世人皆知虚空铜门,却都未曾得一见。世传最为神秘的一尊天地铜门。……
  • 新三国战记

    新三国战记

    魂穿三国,成了关羽的三儿子关索。本以为傍上了一个牛掰老爹,时来运转成了官二代,却没想到一头撞进了魏蜀吴三国联手的大阴谋中。曹操:关羽不死,孤心不安!孙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是一头猛虎,战神!诸葛亮:关羽嚣张跋扈,傲慢无礼,更兼政见不合,每每与某为难,针锋相对,当除之!刘备:云长不死,孤如何称帝!......
  •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土塄上的孩子(高平作家丛书)

    夯者脸上开心的笑容,幽默风趣的夯歌,瞎子富才与高平鼓书,心地善良的父亲母亲……作者用朴实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充满乡土气息的温馨画面。使我们在感受人间真情的同时,也仿佛看到了,作者那颗善良、朴实的心灵。城市化的今天,乡村正远离我们而去。“我确信乡村会永远存在,而且会以一种稳定的姿态坚守着脚下的土地”。多么善良朴实的百灵啊!我深深地为她这份对土地对乡村的执着而感动着。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清明上河,美人江山,开封仅中华半壁。燕赵慷慨,胡笛婉转,捺钵乃帝国皇庭。捺钵王朝描述辽代历史。已经完成的《捺钵王朝》是辽代第五朝皇帝辽景宗的故事。本部写第六朝皇帝辽圣宗。时间是从公元983年至公元1031年。捺钵王朝写的是辽代的历史。作品从辽代中期第五代皇帝辽景宗写起,2016年已经完成。现在开始的是第六代皇帝辽圣宗的故事。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冥婚诡谈

    冥婚诡谈

    嫡姐娇贵,庶姐难缠,我还未及笄就被迫出嫁,喜堂装扮的像灵堂,没有红一色黑,拜堂的夫君是纸人,还能更吓人一点吗,洞房的纸人居然真的动了,被个纸人吃干抹净,还有谱儿没谱儿了?诡异的老管家,满是血腥的灵堂,人鬼不分的神秘夫婿,当我一步步靠近真相,只找到一口棺材和一个没有署名的牌位,当我撬开棺材时一双冰冷的手掐着我的脖子低低的说:“娘子,擅闯禁地者死!”
  • 星舞异界

    星舞异界

    是命运的安排?是天神的作弄?来到新的世界,面对一切未知,我将坚守本心。“我虽弱小,但我必将凌驾于你。”观看磐辰的异界成长之路。
  • 兵王空降

    兵王空降

    诙谐幽默的校园生活,用拳头征服世界,遇强则强,遇战则战,兵王空降。
  • 点墓人

    点墓人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盗墓人俗称土夫子,因阴德亏损而多病。顾多为早亡,然而点墓之人,因入墓只取其一而能多活一段时间!却也只是“一段时间”而已,毕竟阴德有损,阴长而阳消。作为点墓人第七十代单传,林邪却是享年八十六而亡!下面就让我们进入这个关于盗墓,点墓的世界!
  • 重生娱乐圈之我欲为后

    重生娱乐圈之我欲为后

    一朝重生,她上辈子加这辈子的梦想都是影后,她要在娱乐圈混到超一线,不,封神!上一世居然为了一个男人一蹶不振,这一世她要为自己而活。可是……诶?总觉得有什么不对,你这人怎么阴魂不散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