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93200000013

第13章 隋唐皇后(3)

窦氏如此义形于色,如此痛恨朝代更迭,后来如何又做了李渊的皇后?隋帝受禅即位,大局已定,群雄一一剪灭,四海臣服。在这种情形下,窦氏一个窈窕弱女又能如何?窦氏又到了出阁的年龄,求婚者络绎不绝,窦毅便说:“此女有奇相,见识不凡,何可妄与人?”遂在屏风间画两只孔雀,让求婚者每人射两箭,射中孔雀眼睛的方可成婚。求婚者被一一淘汰,达数十人之多,最后轮到唐高祖李渊,两箭竟各中一目!于是,英雄配美人,窦氏便自认是命,甘心嫁给了李渊。

当时,元贞太后羸老有疾,但却天性严厉,诸姒娣都很敬畏,没人敢去侍疾。窦氏侍奉太后,独慎谨尽孝,时或盈月不释衣履。窦氏做得尽善尽美,宫中上下人等无不钦佩。窦氏还工于篇章规诫,文有雅体,还善于书法,模仿李渊的字迹几可乱真,人不能辨别。

窦氏的政治见识在嫁给李渊以后,又得验证和发挥。当时,李渊在炀帝手下,爱畜善马。窦氏见到以后,便对李渊说:“上性乐此,盍以献?徒留之速罪,无益也。”李渊不听。不久,李渊果然坐谴。“帝(李渊)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李渊经历这些以后,便流着泪对诸子说:“早用而毋言,得此久矣!”

窦氏替李渊生有四个儿子:长子建成,次子世民,三子元霸,四子无吉。窦氏生前没有封为皇后,因为李渊还一直在炀帝的手下。大业年间,她便撒手尘世,死于涿郡,年仅源缘岁。李渊燔得有天下以后,诏窦氏所葬的园地为寿安陵,谥穆。后袝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窦氏在生下的四个儿子中,最宠爱的是次子李世民。李世民生下就有二龙之符,呼称“后于诸子中爱视最笃”。二龙之符的帝象也许是史臣的牵强,但窦氏对李世民爱视最笃恐怕符合事实。因为,李世民玄武门兵变,杀死长兄建成和四弟元吉以后,逼父皇李渊禅位,做了大唐的第二任皇帝。有一次,李世民路过庆善宫,睹物思人,想起了母亲窦氏,便“览观梗欷,顾侍臣曰:腾生于此,今母后永违,育我之德不可报!因号恸,左右皆流涕”。李世民乃享后于正殿。又一日,李世民幸九成宫,梦中看见了母亲,和活着时一样。梦醒以后,李世民潸然泪下。第二天,李世民诏有司大发仓粮,赈济贫瘠,以报窦氏之德。上元中,谥窦氏太穆神皇后。由此可见他们母子情深。

长孙皇后力倡俭约

李世民的皇后是洛阳人长孙氏,是魏拓跋氏的后裔。长孙氏的先人曾任宗室长,因号长孙,此后便为姓。其高祖长孙樨为大丞相、冯翊王。曾祖长孙裕为平原公。祖父长孙兕为左将军。父亲长孙晟字秀,博涉书史,鸷晓兵,为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氏可谓官宦世家。

长孙氏喜好读书,尤爱图传,引古往今来的善恶以自鉴,矜尚礼法。长孙晟的哥哥长孙炽是周时的通道馆学士,听说窦氏曾劝抚突厥女,心中感叹,常对长孙晟说:“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图婚。”于是,长孙晟将女儿嫁给了李世民。

据史书说,长孙氏有吉人异象,“后归宁,舅高士廉妾见大马二丈立后舍外,惧,占之,遇坤之泰。卜者曰:坤顺承天,载物无疆;马、地类也;之泰,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又以辅相天地之宜。繇协归妹,妇人事也。女外尊位,履中而居顺,后妃象也。时隐太子釁阋已构,后内尽孝事高祖,谨承诸妃,消释嫌猜。及帝授甲宫中,后亲尉勉,士皆感奋。寻为皇太子妃,俄为皇后”。

长孙氏天性俭约,日用器服取给则止。她喜欢读书,不论寒暑佳节也不少废。在后宫中与李世民会谈,从不过问朝廷政务。即便李世民问她,她也拒不回答,辞谢说“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再问,就干脆不答。后宫中有人坐罪,长孙氏“必助帝怒请绳沼,俟意解,徐为开治,终不令有冤”。长孙氏还心胸开阔,不与宫人争宠。下嫔生豫章公主不幸夭折,她视如亲人,多方抚慰。即便媵侍宫女患病,她也常常辍所御饮药资之。宫中上下都怀感其仁。

长孙氏的父亲是长孙晟,母亲是隋扬州刺史高敬德女。长孙氏的哥哥长孙无忌,与太宗李世民是布衣之交,以佐命为元功,可以自由出入卧内,李世民拟引以辅政。长孙氏知道以后,坚决不同意。乘间告诉李世民:“委托体紫宫,尊贵已极,不愿私亲更据权于朝。汉之吕、霍,可以为戒。”李世民不听,坚持委长孙无忌为尚书仆射。“后密谕令牢让,帝不获已,乃听。后喜见颜间。”

长孙氏的异母兄弟长孙安业,为人无行。曾父丧,竟逐长孙氏和长孙无忌还外家。长孙氏立为皇后,不计前嫌,长孙安业擢位将军。后来,长孙安业与李孝常等谋反,获罪将诛。长孙皇后叩头谢罪说:“安业罪死无赦。然向遇妾不以慈善知之;今论如法,人必谓妾释憾于兄,无乃为帝累乎!”于是减罪流放越巂。太子承乾乳媪请增东宫什器,长孙氏说:“太子患无德与名,器何请为?”

贞观八年,长孙氏从太宗李世民游幸九成宫,染疾危辍。这时,适闻柴绍等宫中急变。李世民披甲而起,长孙氏也舆疾以从。宫司上前谏止,长孙氏回答说:“上震惊,吾可自安?”病势趋重。太子承乾奏请大赦,讯度道人,祓塞灾会。长孙氏说:“死生有命,非人力所支。若修福可延,吾不为恶;使善无效,我尚何求?且赦令,国中大事,佛、老异方教耳,皆上所不为,岂宜以吾乱天下法?”太子不敢以此进奏,转而告知大臣房玄龄。房玄龄转奏太宗,太宗嗟叹称美。群臣又奏请大赦,以替皇后去灾。太宗准许。长孙氏力争不可。

贞观十年,长孙皇后病情加重,奄奄一息,与太宗诀别,说道:“玄龄久事陛下,预奇计秘谋,非大故,愿勿置也。妾家以恩津进,无德而禄,易以取祸,无属枢柄,以外戚奉朝请足矣!妾生无益于时,死不可以厚葬,愿因山为垅,无起坟,无用棺椁,器以瓦木,约费选终,是妾不见忘也。”长孙氏生前不参与朝政,临终前却顾念重臣,关心政务,还请求太宗纳忠容谏,勿受谗言,省游畋作役,说只有如此,她才能死而无恨。这年六月,长孙氏崩于立政殿,时年猿远岁。

长孙皇后留给后世并为历代所称道的,是她采古代妇人事迹著成的《女则》十篇,并论斥汉代马后不能检抑外家,使与政事,戒车马之侈,从而成祸。书中开本源,恤来事,多所忠戒。长孙氏生前告戒宫人,说写此书“吾以自检,故书无条理,勿令至尊见之”。到长孙氏过世,宫司奉书以闻。太宗为之哀恸,示近臣说,“后此书可用垂后,我岂不通天命而割情乎!顾内失吾良佐,哀不可已已!”谥文德,葬昭陵,因九峻山,以成后志。太宗亲自著表序始末,揭于陵左。上元中,益谥文德圣皇后。

韦皇后祸乱后宫

武则天生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哲、四子李旦、幼女太平公主。武后对四个儿子一点儿也不喜爱,而对幼女娇爱得无以复加。什么原因?原因很简单,是天性似与不似。太子李弘天性仁厚,心肠太软。次子、三子宽厚有余,威猛不足。四子更是近于怯弱。而太平公主则不同,不仅相貌像她,果敢识断也远远超出几个哥哥,因此武后爱这太平公主,只恨她是一个女身。

太子李弘失爱于武则天后,于上元二年五月,猝死于合壁宫。六月,立雍王李贤为太子。李贤虽作《黄台瓜辞》想感悟武后,但还是不为武后所容,由废为庶人继而逼令自杀。三子雍州牧英王李哲旋被立为太子。

李哲原名李显,是高宗李治的第七个儿子。两岁时封周王。圆员岁时徙封英王,授雍州牧,改名李哲。圆源岁即被武后立为太子。李哲在东宫时,选京兆万年人韦氏为妃。韦氏之前,李哲封英王时已聘京兆长安人赵氏为妃。赵氏门第显贵,父亲赵环,母高祖常乐公主。可惜武后不喜欢赵氏,以至将赵氏幽囚内侍省,其父赵环也自定州刺史、驸马都尉贬谪括州。“妃(赵氏)既囚,扃键牢谨,日给饲料。卫者候其突烟数日不出,披户视之,死腐矣。”赵氏死得真是惨不忍睹。

韦氏比起赵氏来说,出自寒门,命运要好得多。赵氏幽囚至死,韦氏得宠。韦氏很有见地,时常提醒宽和恭谨的李哲,要谨慎小心,居安思危,恭敬地侍候太后及其周围的亲信。三年后,高宗李治死,太子李哲灵前即位,武则天为皇太后,总揽朝政。这年李哲已是圆愿岁。韦氏立为皇后。

李哲做了皇帝,想改变被武后所制的朝局,有所作为。他想委韦皇后的父亲韦玄贞为侍中。中书令裴炎固争。李哲急愤之下,言语失了分寸,说:“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此话当然很快就转奏武后。于是,李哲即位不到一个月,如韦皇后曾说过的“后能立你,亦能废你”,果然被废,授庐陵王,先徙均州,后又徙于房州。

李哲骤然间由皇帝被废,不免神思恍惚。他老记着坐废的那一幕:乾元殿首官毕集,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领虎贲千人入宫,排列于大殿两侧,中书侍郎刘袆之宣读太后敕书,废皇上为庐陵王。李哲莫明其妙,叩问武后:“我何罪?”武后回答说:“汝欲以天下与韦玄贞,何得无罪!”

李哲幽于别宫,身边只有韦氏相陪。韦氏温言暖语,宽慰李哲,李哲稍好一些。三个月后,李哲被放逐房州(今湖北房县)。李哲一家只好收拾行装,向房州进发。房州地处武当山,偏僻贫瘠,一切十分闭塞。房州太守又接到令谕,供给只是日常所需,主要是监视他们的日常行动。

李哲过惯了优裕的生活,哪里受得了这个?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韦氏每每加以劝解,用女人的温情给予宽慰。不久,徐敬业以匡复庐陵王为号召,集十万雄兵,在扬州起事。房州便大为惊慌起来。州太守派重兵看守,日夜监视,朝廷急使也时时驰至。

李哲忧心如焚,每有急使驰至,总是面无血色,浑身颤抖,以为死期已到,便要自杀。韦氏则一旁劝解:“祸福何常,早晚等死耳,无遽!”徐敬业反兵平定,李哲一家这才无事。韦氏为防不测,便亲自照料李哲的饮食起居,不让他人插手。李哲很感激,韦氏已替他生下了一子三女,孩子们还年幼,而此时韦氏又有了身孕,这里里外外,都靠她一人操持,李哲没法保持沉默,于是,李哲对天发誓:“一朝见天日,不相制。”就是说,李哲一旦重登帝位,重见天日,韦氏便可以为所欲为。李哲夫妇就这样身处危境,相亲相爱,在房州生活了整整十四年。

圣历元年三月,在狄仁杰的力请下,武则天托言李哲有疾,派使将他们一家召回神州(京都)。太子李旦是李哲之弟,此时,处世淡泊的李旦见哥哥回来,便请求武后,请将太子位还给李哲,武后同意。李哲再次立为太子,长子李重润封邵王,以皇太孙开府置官,韦氏也再次封为太子妃。

当时的朝局韦氏看得很明白,在武后的周围,生杀予夺、控制朝政的主要有四个人:一个是太平公主,得欢宠于武后,为所欲为;次为武后的亲侄武承嗣、武三思,尤其是武三思,英伟美貌,巧言令色,一张三寸不烂之舌很得武后的欢心;再次为武后御前的心腹女官兰台令史上官婉儿,文才秀伟,掌理朝中诏令文书。在这之外,便是武后的求欢男宠,个个都能恃宠进言。于是,韦氏一次次忠告李哲,小心处事,对这些武后周围的宠臣爱女,要恭敬相待。

李哲于是谦恭礼让,与这些人物亲近起来。精明过人的武三思自然巴不得与太子拉笼,这样对自己不论是现在还是日后,都是一份保障,李哲、武三思两家因此来往甚密,进而常常一同内室欢宴,家眷不避。这时,李哲夫妇刚过四十,武三思也是这个年龄。武三思仪表堂堂,极善言辞,很快得到了韦氏的欢心。盛年的韦氏精力旺盛,欲火正炽,正是如狼似虎的年龄,两人自自然然开始了偷情寻欢,进而如漆似胶,相见恨晚。

韦氏也是精明过人的女人。她知道二武在武太后面前举足轻重,她便想到以连姻来巩固李哲的太子地位。于是,经过安排和武后的允准,长女永泰公主嫁武承嗣的儿子武延基,幼女年方十八岁的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的儿子高阳王武崇训。武后一直担心死后李氏宗室会铲灭武氏,这场连姻,使李、武为至亲,当然是再好也不过了。李重润是李哲、韦氏的独子,封为邵王,长得仪容秀伟,天性谦恭,他和妹婿武延基很要好,年龄相似,趣味相投。两人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时不时爱议论朝政,尤其是对于出入宫禁的二张,极为看不顺眼,扬言要将二张杀死。张易之得报以后,马上哭着奏报武后,武后少不了二张的淫乐,哪里能容忍这个?便不问究竟是非,也不管李重润是不是太子的独子,下令将李重润、武延基连同武延基的妻子永泰公主立予扑杀。李哲无可奈何,身为太子,只能眼瞅着自己的儿子、女儿被乱棍杖杀。武承嗣也别无他法,终日只是郁郁寡欢,最后一病不起,撒手西去。

武则天愿园岁了,齿发尽落,还是不减淫欲,离不了张氏兄弟。二张恃宠卖官鬻爵,为所欲为。宰相张柬之和直臣桓彦范、敬辉、袁恕己、崔玄暐等密谋易主,立太子李哲,诛杀二张。先有韦安石、唐休璟密奏太子:“二张恃宠不臣,必将为乱。”接着,二张奉旨侍疾。崔玄暐奏请以太子入侍汤药,禁宫不许异姓人出入。武后不予理睬。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日,宰相张柬之、天官侍郎崔玄暐、中台右丞敬晖、司刑少卿桓彦范、相王司马袁恕已联络羽林将军李多祚、右羽林将军杨元琰、羽林将军李湛、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后让位,拥太子李哲为帝。当时,武后闻变惊起,问道:“乱者谁邪?”宰相张柬之答:“二张谋反,臣等奉太子令诛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闻。称兵宫禁,罪当万死!”太后见太子李哲:“乃汝邪?小于既诛,可还东宫。”桓彦范立即进奏说:“太子安得更归?昔天皇以爱子托陛下,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愿陛下传位太子。”这样,李哲入主帝位。十个月后,武后逝世。

李哲即位,韦氏立为皇后。荐武三思任司空,位同三品。唐休璟为仆射,张柬之、敬晖、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五大功臣加官进爵。张柬之等力荐诛灭诸武,尤其要诛杀武三思。但韦后与武三思奸通,说动李哲,予以重用。武三思乘机又荐举与已私通的兰台令吏上官婉儿。李哲被上官婉儿所动,又爱其文才,便留用她,进而封为昭容,纳入嫔妃行列。

武三思渐渐得势,武氏之势复振。张柬之等五人数请诛杀武氏,李哲不理。武三思遂与韦后进谗李哲,离间五人。李哲慵弱,一味骄纵韦后,竟罢五人政事,封为王,离开京帅。武三思进而控制朝政,令百官复武后旧政,不附者斥罢,为五王所逐者复职。次年,杀五王,武三思权倾朝野。

当时,天下由后宫几位女性支配: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长宁公主、宜城公主、新平公主、定安公主、成安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是武后的女儿,其他几位公主都是李哲的女儿,还有永寿公主早死,永泰公主被武后所杀。韦皇后有李哲当年的誓言作保,能够支配中宗李哲。她处处学习武后,中宗临朝听政,她也垂帘于帝后,参与政事。太平公主是中宗的妹妹,在武后时骄纵淫恣成性,中宗也是惟喏听从。安乐公主最小,也最得宠,所需所要无一不满足。才女上官婉儿封授昭仪,列入嫔御,朝夕陪侍皇帝左右,对朝政极有影响。

同类推荐
  •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理想爱情的歌唱家:屠格列夫传

    本书用优美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记录了这位给世界文学和我国现当代文学以重大影响的世界文豪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带引读者走进他迷人的艺术世界。
  •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全书(第二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 伽利略(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哥白尼伽利略》对哥白尼、伽利略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下)

    《伟大的犹太人》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热门推荐
  •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Further Adventures of La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七奈川上

    七奈川上

    一位家园破灭的绝路少年,遇到了一位海难生还的东瀛女孩。一位痴情的狐族少年,穿越凡世追寻自己转世的王妃。一位西域戎马的少女,不远万里找寻儿时的那个黑眸孩子。一位美丽的倾国倾城的公子,用卑鄙的人生诠释真爱的不平凡。从天山的风雪到凡世的车辙,从东瀛的岸边到钱塘的璇离,你要相信一定会有一个值得你去寻找的人。她可能漂洋过海,可能离落凡尘,可能会冰封千古,但请相信,只要你不放下脚步,那就是你的王妃。在这个白山黑水的空荡人世,在这个庞大空洞的浮躁世界,只要你找到她,你只需要找到她,握住她的手,然后,请相惜,你便是君临天下的王。
  • 恶魔吃货缠上身

    恶魔吃货缠上身

    虽然人和妖已经是和平相处,但并不代表妖和人就可以恋爱。可这件事情却复复连起,还影响到了妖族的生命与妖力。最终妖族还是研发出了特殊的转世续缘法,可惜是狐妖这一族却不能使用!在他还未遇见她前……在爱情和亲情之间,他果断的选择了亲情……因狐妖是不可恋爱,他的奶奶一直问他有没有喜欢的人?!还是已经爱上了!他却对她摆了摆手,说:“我不会喜欢上谁,而且我根本就没有喜欢这个念头,更别说……爱上谁……”在他遇见她后…爱上她后…他顿时明白了什么。在他再次选择爱情和亲情时,他毅然的选择默默的离去……
  • 腐化人性

    腐化人性

    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是天生的恶魔,可是挣扎在末日里,人性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人之初,性本善。没有谁是天生的恶魔,可是挣扎在末日里,人性到底有没有存在的价值?活下去,不许死,这是愿望,亦是奢望。绝境当前,人类无力改变命运,祈求神灵庇护,殊不知,神生于人心,死于人性。当一切恢复原始,没有法律,没有道德,面对人性的考验,你又该如何抉择?而当灾难真正的降临,我们的任务只有一个,那就是——————活下去(本书无疑能)
  • 灵女南昭

    灵女南昭

    南昭命中带煞,未满月就被丢在观庙外。十六年后,父亲强行把她嫁人冲喜。洞房夜,她只见棺材不见人,才知夫君已死!可是,为何次日一睁眼夫君又死而复生?她天命煞星,该众叛亲离,受世人唾弃?唯有他不信这天命,要护她臂下、挡风遮雨。她以为,遇见沈如故,这一生坎坷终于有了个头。后来才发现,如故如故,一切皆如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本草从新

    本草从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魂王破世

    魂王破世

    凌叶,一个天才,十三岁行魂觉醒时失败后沦为他人的笑柄,而后无意中得到大神魔拉夫的魂灵,从此走上他心中的武者路。
  • 渡劫入仙

    渡劫入仙

    久居将军府内一家奴周旭,十余年未有向武,虽心有不愿,一身傲骨,但可惜天意弄人,世俗压迫,未有出息。突闻一日修仙界核心弟子来国都,选骨骼惊奇,能登仙途之人。那一天,周旭被选中了。他单手扇飞了护卫军统领,与四十万远征军君周将军能过上千百招不落败,皇室第一勇将也承认此子之猛,国都第一也。后来,他登上了修仙界……
  • 玉碎星空

    玉碎星空

    拥有最强吞噬血脉,修炼速度如同开挂…觉醒天生五行灵脉,成就魔法驾驭天龙…不是天生的杀戮者,诛神斩魔只为拯救末世!不是注定做救世主,苍茫宇宙只问舍我其谁?遗弃之地走出的炎黄人族小小少年,携末世天龙,拥神秘魔法…在这诸神纷争、诸魔乱舞的疯狂末世,注定不凡…不破不立,不碎不安。何不来与我一起进行末日的狂欢!
  • 若为初识

    若为初识

    相爱真的不难,难得只是相守。你愿用一生守护于我,我亦愿穷其一生相伴于你。只是,经年易逝,逝去的年华里,我们早已忘记要如何去爱。须臾间,只叹一句。你我若为初识,多好。我们仍旧是当年最美丽的模样。你不曾为我失魂落魄。我亦不曾为你寝食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