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63000000009

第9章 我“梦”故我在(2)

果然,土伦战役和镇压保王党战役,使拿破仑名声大震,法国国民革命政府对拿破仑委以重任。

1797年,他被任命为法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后又率军出征埃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充分显示了青年拿破仑的雄厚实力。

拿破仑纵横驰骋欧洲战场20多年,一生指挥大小会战50多次,赢得35次胜利,创造了资产阶级军事史上的许多奇迹……

拿破仑本身就是奇迹。他的生与死,他的情与爱,他的成与败,都是史诗般的传奇。尽管拿破仑一生崇尚“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梦想,从未退缩,却依旧无法摆脱命运的捉弄,1815年的滑铁卢会战,彻底击垮了这个巨人。“只准成功,不许失败!”成了一个不愿意承认的谎言。

7年后,1821年5月5日,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逝世。1840年12月15日,他的遗体被运回巴黎安葬。

拿破仑曾经说过那句著名的“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曾经指挥过无数次精彩的战斗,他的战争艺术被后人无数次地咀嚼、研读。但是,笃信“只准成功,不许失败”的拿破仑,他的成功与失败,有的时候不能够完全被自己所操纵,而成功与失败的界限,有时候也很难分得清。拿破仑以“失败”结束了生命,属于他的故事与经历,却成就了一个活生生的不朽。

3.“永远不老!”——画家毕加索的梦想

毕加索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

为什么要把他叫做“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呢?这是因为在90岁高龄时,他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画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毕加索长寿,但是即使是垂垂老矣,即使是风烛残年,这个不安分的巨匠依旧保持着活力四射的性格与作风。毕加索就是不肯“老”去。

年轻人总是在探索新鲜事物,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他们热心于试验,欢迎新鲜事物。他们不安于现状,朝气勃勃,从不满足。

相反,老年人总是怕改变,他们知道自己什么最拿手,宁愿把过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制,也不冒失败的风险。

毕加索90岁时,仍然像年轻人一样生活着。不安于现状,不停地画着,寻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现手法来运用他的艺术材料。

大多数画家在创造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后,就不再改变了,特别是当他们的作品受到人们的欣赏时更是这样。随着艺术家的年岁增长,他们的绘画虽然也在变,可是变化不会很大了。而毕加索却像一位终生没有找到他的特殊艺术风格的画家,千方百计寻找完美的手法来表达他那不平静的心灵。

许多个转折点,无数次尝试,但是,世界总是全新的。

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激发了人们的想像力,使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对这些画,人们总会带着疑问——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作出这样的画来?这些画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毕加索梦想着“永远不老”,梦想着源源不绝的艺术灵感与创作欲望时时刻刻都会点燃他的生活,让他能够超越时空,成为永恒。

有梦,才有毕加索。

毕加索的名字,实在是太熟悉了。是他的画让他的名字一点点传遍了整个世界。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成了世人的谈资。

毕加索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风格不同的画,有时他画事物的本来面貌,有时他似乎把所画的事物掰成一块块的,并把碎片向你脸上扔来。他要求着一种权力,不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

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轻时一样。

年轻实在是太重要太重要了。年轻可以有一千一万种可能性。而可能性,是艺术的关键。毕加索这个天生为艺术而生的人,当然知道这个道理。

许多人喜欢谈论毕加索,无论是在他活着的时候,抑或在他告别人世之后。把他当成一个画家,一个长寿的老人,一个永远也安静不下来的追求者,一个让人永远也看不到本色、看不清心质、看不透理想的男人。

他身上首先引人注意的地方就是那双睁大了的眼睛的眼神。美国著名女作家格屈露德·斯特安在毕加索还年轻时就曾提到他那双如饥似渴的眼神,我们现在也可以从毕加索的画像中看到这个眼神。毕加索在1906年给斯特安画了一张像,他是通过自己的记忆画了她的脸的。看过这张画的人对毕加索说:这不像斯特安小姐本人。毕加索总是回答说:太遗憾了,斯特安小姐必须设法使自己长得跟这张画一样才行呢。但是30年之后,斯特安说,在她的画像中,只有毕加索给她画的那张,才把她的真正神貌画出来了。

毕加索作画,不仅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也许就是那么一瞬,却闪烁出人性的灵光与魅力。毕加索敏捷而颖悟,能够在不同的时期都及时地捕捉到最美好的生命特征,并展现给世人。

无须过多的表白,更无须重复与模仿,甚至无须描摹生命的轮廓。毕加索创造了一个世界。

一千个人看《格尔尼卡》就会有一千种想像。不确定,混乱,迷惘,夸张,这一切都涵盖不了毕加索的世界,那是一个人的全部生命的体现。毫无保留,努力向外伸展,让每一个驻足于画前的人都有种战栗的感觉,不仅仅是来自于美,来自于艺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毕加索势不可挡的声音。

毕加索说出了大多数人无法说出的话。大胆,热情,无牵无挂,直白而又天真。就好像是一个纯洁简单的孩子,有一双水样的眼睛。

伟大的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离开人世的时候是91岁。但是,他的天才和他的气度却让后世以对待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的心态来面对他。

毕加索永远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画家。

4.“讲述这样一群人的喜怒哀乐”——作家简·奥斯汀的梦想

玫瑰、乡间小路、醇香的下午茶。等待一封友人的来信,用湖绿色的信封封缄。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做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闲来无事的母亲们谈论着这样的问题,有关女儿,有关缀着蕾丝花边儿的新衣裳,有关五月的乡间舞会。

少女们想着未来,想着聚会,想着今天晚上会不会有什么人出现……

1775—1817年,英国女子简·奥斯汀生活在她的乡间小别墅中。在窗前,写着一个又一个这样的故事。

那个年代的女子,梦想无非是美貌、财富,还有一个理想的丈夫。但是,简·奥斯汀却怀着一个谁也不敢相信的“白日梦”——“告诉其他人有关这个时代的这样一群人的喜怒哀乐。”

简·奥斯汀生于英国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在父母指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和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后又接连发表了《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花园》(1814)和《爱玛》(1815)。《诺桑觉寺》和《劝导》(1818)是在她去世后第二年发表的,并署上了作者真名。

她面对着每一天的生活,她觉得有必要记录下来。告诉其他人有关这个时代的这样一群人的喜怒哀乐。

她的小说(其中包括:《傲慢与偏见》

,《三姐妹》和《Northanger修道院》)获得高度评价,不仅因为这些小说笔调轻灵,语调讽刺、幽默和对英国乡村的描述,而且还因为它们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严重矛盾冲突。

《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着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故事,男主人公富有高贵而且骄傲,代表傲慢;二女儿年轻任性聪明活泼,代表偏见。最后,爱情终于打破了这种傲慢与偏见,小说在结婚典礼中结束。这部作品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小说文风细腻生动,英国乡间的风俗人情跃然纸上,这部社会风情画式的小说不仅在当时吸引着广大的读者,时至今日,仍给读者以独特的艺术享受。

试想在乡间,女性还没有完全的自我醒觉意识的年代里,奥斯汀这样的一个女子,是无法像今天的女性这样凭借自己的才华赢得荣誉与成就的。男性的世界还是一道闭锁而神圣的领地,把有才华的女子拒之门外。奥斯汀也是如此。

但是,梦想是谁也阻止不了的。

《爱玛》像奥斯汀的其他作品一样,情节围绕着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而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的丑陋时尚。《爱玛》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奥斯汀大声地向整个世界疾呼,这里的生活,这里的喜怒哀乐,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生动,富有色彩……

奥斯汀所写均为自己熟知的生活,大都是苏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她描写的生活圈子很小,但她的观察细致入微,构思睿智合理,刻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她的写作风格朴素无华,情节巧妙跌宕,耐人寻味。100多年来,各国读者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

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情故事,但她本人却终身未婚。她于1817年辞世,时年不足42岁。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热爱生活的女子孤独地度过了短暂的一生?种种的猜测中,真正的理由无可考证,但是奥斯汀是幸福的。

毫无疑问,奥斯汀是幸福的。她的笔让许多有情人终成眷属,让每一曲华尔兹的旋律萦绕在许多个绵延的往昔,但是,她始终是一个人。一个人的人生不无缺憾,但是却依旧飘着恬淡的下午茶香,夹杂着幸福的人生况味。

奥斯汀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她的小说把那个年代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了下来,直到今天依然富有生命力。

连同她自己的名字也传遍了整个世界。

5.“换个视角看天下”——传媒人士杨澜的梦想

喜欢她,可能因为当年她在中央电视台的惊鸿一瞥,智慧和美貌完完全全地显露了出来。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女孩,穿着得体的衣裙,长发披在脑后,婉约而大方,观众一下子不知道应该怎样形容她才好。

杨澜是作为一个完美的女孩子出现在电视上的。完美得有那么一点点不真实,电视机前的观众们都想着,有个像杨澜一样的女儿,像杨澜一样的朋友,像杨澜一样的恋人,像杨澜一样的老师,像杨澜一样的姐姐……虽然是各怀心事,但是杨澜几乎是满足了所有人的想像。

这样一个太完美的女孩子,不知道她会为自己选择一个怎样的人生。

但是,女孩子总要长大。杨澜,不能够总是那个长头发,笑起来像春花一般灿烂的杨澜。

主持完《正大综艺》之后,在观众最舍不得她的那一年,她毅然赴美留学,后来转战香港凤凰卫视,人气却一直是长盛不衰,其事业和生活也一直被媒体所关注和追踪。

近来,又不时在媒体上见到杨澜收购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股份”,然后又重组“阳光文化网络电视公司”的消息。难道这位电视女侠,这一回真要选择从商当女老板了?

其实,这个才女只是换个视角看天下而已。换个视角看天下,杨澜的梦想,从未停止过。

《正大综艺》如日中天之时,杨澜转身就去了美国留学,回国之后先到凤凰卫视“叱咤风云”两年时间,又一次激流勇退。但是杨澜仍然还是在干电视本行。有人可能习惯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十年八年,大概觉得这样才算随遇而安,但杨澜认为做人做事业可以挪挪地方。了解和熟悉杨澜个性的人,都嫌她做事太较真太执著。

做电视节目,就是哪里一有事情发生就必须到哪里去,这种职业特点,就决定了杨澜不可能长年安坐在办公室或是老呆在同一个城市的生活方式。

“其实我并没有转行,只是在继续电视主持的同时,又顺其自然走进了另一个新的领域而已。”杨澜自己真正想做的还是媒体和文化。过去单纯做主持人就整天梦想:“要是能让我做制片就太棒了!那样我就能对节目制作有更多的主动控制。”可等真的做了制片人却又发现,其实在制作经费和节目取向上,能供自己发挥的天地仍然非常有限,因此又奢望个人的自由度能再大一点。

还在很早以前,杨澜就特别想由自己制作历史和人物的传记片。后来多走了几个国家却意外发现,国外有很多既做高品位电视文化,又在商业运作上非常成功的例子。比如美国电视的历史频道,它所获得的商业利润甚至远远超过很多综合频道。所以杨澜就不相信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就真的一点没有这种节目的市场和观众需求,而事情定是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或是没找对路径。

所以,与其去争做一个制片人,那还不如自己出来牵头找些志趣相投的合作者,大家聚集在一起去实现自己心里一直追求的事业,同时还要在市场上获得商业上的肯定——这是杨澜近几年考虑得最多的一件事情。而收购上市公司纯属是为做这种文化事业所必须完成的一个前提。

很早以前听说的一件真事,对杨澜一直影响很大:卓别林当年刚在好莱坞拿到他第一笔高片酬时,当时欣喜若狂非常激动。后来就有一个制片人冷静地告诉他,很多人就是这样一步步毁在钱上的。卓别林于是就问:“我怎么知道有多少钱就能毁了我?”于是那个制片人就告诫他:“当你还能理性地支配手里的钱时,就能获得心理上的最大自由,但如果你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花太多的钱时,那就离被金钱毁灭不远了。”

杨澜仍旧是大家所熟知的那个聪明的杨澜,懂得选择的重要性的杨澜。

现在,杨澜觉得自己完全能非常理性地用手里的钱支配将要去做的事业,比如今后几年逐步扩大节目的制作、一步步地提高节目质量、不断加大对海外推广国产电视节目的力度等。至于个人生活,完全没有因为现在有了一个上市公司,一个阳光卫视,就从此变得珠光宝气。

杨澜在一路努力工作之余也不忘热心慈善公益,将第一笔稿酬收入全额捐献给希望工程,因而被选为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常务理事。同年7月,杨澜被选为哥伦比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校董,成为这所美国长春藤名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

1997年7月,杨澜回归电视业,加盟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1998年4月起开播的《百年吒咤风云录》中,杨澜担任主持,引领观众走入过去时光,重温100年来影响历史进程的人和事。

1999年10月离开凤凰卫视中文台,担任阳光文化影视公司董事局主席。

同类推荐
  • 低调为人强势做事

    低调为人强势做事

    本书分十章,告诉读者: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胸襟,是为人的最佳姿态。强势,是一种能力、一种气魄、一种战术、一种技巧、一种策略,是做事的最佳智慧。低调为人和强势做事,两者不但相辅相成,而且互为表里,是为人处世的必修课程。
  •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李嘉诚给年轻人的95个建议

    本书记述了李嘉诚先生在数十年的社会与人生体验中积累而成的精华感悟,内容紧扣当代年轻人的心理、为人处世态度、创业目标等,并以对年轻人的建议与忠告的形式推介给希望找到成功捷径的年轻人。
  •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别让小毛病毁了你

    本书从十六个方面介绍了一些为人处事方面的小毛病的来源和危害,并用生动事例加以阐释,也提出了解决方法。
  • 跨越人生的障碍

    跨越人生的障碍

    本书对怎样培养超常思维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观念,以及一些技巧性的东西,希望对每一位感兴趣的读者能够起到一种启发性的作用。
  • 菜根谭的提醒

    菜根谭的提醒

    本书收录了菜根谭的原文,给出了译文,并结合实例总结了菜根谭的智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提醒。
热门推荐
  • 幸孕天后:老公,轻一点!

    幸孕天后:老公,轻一点!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会娶我并且一辈子爱我陪我,与我生下属于我们的爱情结晶,可当你只与我生下了一个女孩,还未结婚前,你,又去了哪?by—陆颖雪六年后,从一分未有变成亿万富豪总裁,活力四射变为冷酷无情到骨子里。而陆颖雪也变为了国际影后,天后,当红歌星。从撞车后相遇,慕少追妻法典之完美结婚,慕少追妻法典之完美婚礼。每天半晚,慕少爬上天后的床,说:“老婆!我爱你!让我对你用尽天下所有姿势吧!”她对他愤怒的说:“慕奕辰,你无耻!”谁能告诉她,那个冷酷无情到骨子里的男人去哪了???(甜宠文章,喜欢的亲们请跳坑!)
  • 霸君战记

    霸君战记

    天下万国,群雄并起。异族入侵,人族危矣。且看习得异界绝学的华族遗孤黄远,如何在这个武者林立,智者百出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Chastelard

    Chastelar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爱妃嫁到,你是我的女人

    爱妃嫁到,你是我的女人

    少年的你,回眸一笑,只一个眼神,便注定今生我要为你沦陷。少年的一次见面,让她深深地记住了他,而一个人的到来,让她懵懂的心,被自己误会了。
  • 心计女霸道男

    心计女霸道男

    芊雪在学校报到报道没报成不小心撞了一个女生就莫名的被打了一顿从开学第一天复仇计划正式开始........
  • 南国木棉红

    南国木棉红

    日月如梭,能积淀留有的,是真实生命在求索途中的不屈镌刻。细细追思往日的足迹,发现曾经的感动仍然激励着前行的斗志,昔日阳光依旧照亮着心中的黑暗。遂将从前所作之文精选成集,以寄托对“那人那事那心灵”的揣摩和对“我的部队我的塔山”的追忆。
  • 王源我爱你,你是我的整个世界

    王源我爱你,你是我的整个世界

    大家好我是作者晴宝,我是五年级的小学生,有时更得慢或推更请见谅,因为学习有些忙,写的不好的话大家可以指出来我会改的,希望大家喜欢我的作品,谢谢!
  • 锦年青柳

    锦年青柳

    青柳无花,叶与花不用别离,不用遭别离之苦,国槐树,花开最晚,花落最晚,虽美终究还是凋零。青柳望着窗外国槐树这样想着。她从未尝过妈妈的温暖,想象中的爸爸见都没见过,也只有离世的外婆给了她这份唯一的温暖,外婆却不在了,如果有些美好的东西拥有过,终究逝去的话,她宁愿没拥有过。这样省了痛苦,就像付景年,她只想遥远观望。
  • 一世倾城邪魅幽幽女

    一世倾城邪魅幽幽女

    她,一朝穿越,寻找神秘身世,却迷雾重重。废材?孤女?小小废材该如何一步一个脚印,攀上这云海尽头,直达顶峰?丹药?神宠?只不过是手到擒来!他,谜一般的存在,一举一动都宛如图画中的人物,一见误终身。美女?金钱?至宝?都比不过她。许多谜团的背后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敬请期待~
  • 武动星碎

    武动星碎

    他?十三岁父母双亡。他?含泪叫天不公。他?他是谁?——辰尘。让我们看辰尘手持【武修宝典】称霸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