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决不能把这次乘“贝格尔”号的旅行想像为一次纯科学性的旅行。毫无疑问,这次旅行,即使没有达尔文,也一定会提供一些科学的成果,因为这次探险的任务之一是研究和详细勘察南美洲的东西两岸。但是政治和经济任务则是这次航行的基本原因。当时的英国,力求夺取南美洲的市场,力求促使英国的资本渗透到这个洲的各个国家的经济中去。因此,这次探险的所谓科学目的,只不过是英国用来掩盖自己在南美洲进行扩张的一个最方便的假面具而已。达尔文本人与这个“崇高的”政策是毫无关系的,不过乘“贝格尔”号舰的这次旅行,对他来说,则是最终决定他整个未来事业的大事。
这是达尔文的一次“生命之旅”。
达尔文需要学习,需要旅行,需要在旅行中不断学习。
从此以后,达尔文经常在环球旅行中体验从未有过的生活。在长途跋涉的日子里,他的求知欲一天比一天强烈,这个世界创造了那么多的生命、那么多的奇迹,而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所了解的知识又是那么的贫乏。
1858年,特别是1859年,就成了达尔文一生中最光辉的年代。他在乘“贝格尔”号环球旅行时产生的关于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经过20年的深思熟虑和艰苦劳动,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和收集,终于在僻静的唐恩小镇整理成文。这些相当有条理的思想,时而以简略的提纲表述出来,时而以系统的叙述表达出来,时而又以最详尽的著作形式出现,最后则展现在广大公众面前。
《物种起源》一书出版的这一天,不只是在达尔文的个人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这也是19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批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的观点和对人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观点开始转变的一天。这种转变就像哥白尼在16世纪因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实现的转变一样。然而在此以前,为捍卫达尔文主义这一进化论学说,曾不得不进行了10年的尖锐斗争,在10年的斗争过程中,达尔文的思想以及达尔文本人,曾经不断地受到攻击,这些攻击常常是粗暴的、恶毒的和不公正的。
达尔文为人一向很温和,甚至对自己的对手也十分彬彬有礼,他那部不断出现新的版本和译本的出色著作《物种起源》不知不觉地、不声不响地击败了各个对手,说服了那些动摇分子,在越来越多的无私地寻找真理的人们中间,为自己争得了许多朋友和信仰者。
是达尔文打开了世界的窗,让人们开始了解生命的本原与真相,让生命的历史逐渐原原本本地呈现在全人类的面前。
9.“永不停下来”——苹果电脑创始人乔布斯的梦想
“硅谷狂人”这个诨号,对于乔布斯来说,实在是算不了什么。
乔布斯是个由养父母抚育大的孤儿。1955年2月24日出生于旧金山。小时候淘气、聪明,又好动。1961年,担任汽车贷款业务员的老乔布斯,因工作需要,举家搬到地处硅谷的山景镇。从此,乔布斯就生活在这个充斥着世界上最新科学技术与最先进管理知识的环境之中。
刚满10岁的乔布斯迷上了一样东西:电子。这个小东西似乎对他有无限的吸引力。他家左邻右舍都是惠普电子公司的工程师,在周末休假时人人都手持烙铁与显示器在钻研。
邻居赖瑞工程师见这小家伙聪明好学,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这是个专门为年轻工程师举办的聚会,每星期二晚上在公司的餐厅中举行。
就在一次聚会中,12岁的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那天晚上,俱乐部展示了一种新式桌上型电脑,让大家打着玩。乔布斯一边玩,一边想自己要有这么一台电脑该多好呀!这一梦想成了他日后在硅谷闯荡的强大动力。
在上初中时,乔布斯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与比他年长5岁的渥兹尼克见面。渥兹尼克是学校电子俱乐部的会长,上小学时制作的一组电脑周边设备曾获旧金山地区科学博览会一等奖,可谓是个天生的电子设计师。乔布斯与他一见如故,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两人成为好朋友。
8年后,正是这对黄金搭档创办了苹果电脑公司。
乔布斯知道自己是离不开电子了,永远也停不下来了。
刚上高中,乔布斯便经渥兹尼克介绍加入了学校电子俱乐部。高二时,他利用课余时间到一家名为哈尔德克的电子商店打工。不久,他把各种电子零组件的价格都熟记在心中,成了一位电子零组件的定价专家。渥兹尼克经常到这家商店买电子零件,并亲手装配了第一部自创电脑。
1972年,年仅17岁的乔布斯考上了俄勒冈州的瑞德学院。
大学毕业后,乔布斯又回到硅谷,在华纳利电子公司上班。这时,渥兹尼克在惠普公司担任桌上型电脑部门的工程师。
两个老朋友一起参加了“土产电脑俱乐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自己装一台电脑。就是这个强烈的愿望,使他们推出了价廉物美的个人电脑。
1976年初,两个年轻人决定成立自己的公司。乔布斯卖掉了福特汽车,渥兹尼克卖掉了心爱的惠普65型计算器,好不容易筹措到1300美元,这家小公司就在乔布斯的车库里开张了。
那一年乔布斯仅21岁,渥兹尼克26岁。
为公司取个什么名字?乔布斯绞尽脑汁,想了几十个名字,都不满意。一天,他出席朋友聚会,吃水果餐,望着那鲜嫩的苹果,他猛然来了灵感:苹果,这可是全世界人都爱吃的水果;自己过去访问印度时,得了肠炎,一度全靠吃苹果维持生命,苹果与自己有缘!如果把苹果与电脑放在一起,肯定会对公众产生一种有趣的诱惑力和神秘的吸引力。自己的公司如果以“苹果”为名字,在电话簿上苹果(Apple)这个词按字母顺序就可排在华纳利(Atari)公司的前面,这样在激烈的微电脑竞争中,自己公司便先胜其他公司一筹。于是,“苹果”电脑公司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电脑公司以1300美元起家,资金显然严重不足。怎么办,他们先在一个博览会上以20美元一台的价格买到了新推出的6502微处理器,然后乔布斯以如簧之舌说动在华纳利公司工作的印刷电路板专家,凭老交情以特惠价制作电路板,他们又从各自公司搞来一些电子元件,便由渥兹尼克设计,在乔布斯车库里干了起来。
不久,苹果公司第一台自制的微电脑在“土产电脑俱乐部”展示了。乔布斯将这一部电脑命名为“苹果1号”,表示以后还有更多“子孙”出来。“苹果1号”以独树一帜的风格立刻受到朋友们的欢迎。
“渥兹尼克与我创立了苹果电脑,因为我们都希望拥有一台个人电脑,不仅是因为买不起眼下市场的大型电脑,而且也因为不实用。我们需要一台像福斯金龟车式的个人电脑。我们的苹果1号就是这样的个人电脑,其功能足以供家庭使用。让我们都拥有一台这样的个人电脑吧。”
尽管朋友们都对苹果1号赞不绝口,但却没有人买它。
但有一个人却看中了苹果1号,他就是在电脑旋风中创办第一家电脑零售店的泰瑞尔。他在俱乐部看到苹果1号后,认为它日后一定大有作为,就对乔布斯说:“咱们目标一致,以后一定要常联系呀!”这是句客套话,谁知第二天乔布斯就找上门了。泰瑞尔是个胸有大志的人,他的理想是开电脑连锁店。他见乔布斯盯得紧,就爽快地答应他买50台,每台500美元,货到后立刻付现金。
乔布斯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他立刻去打电话,把喜讯告诉渥兹尼克。这可是他们第一批订单啊!装配一台苹果电脑的成本约250美元,卖给泰瑞尔500美元一台,这真是一笔挺不错的生意。
这个突如其来的生意改变了一切。装配场所太小,乔布斯就把刚出嫁的妹妹的卧房作为苹果电脑公司的办公室、仓库和装配场。无钱购买零件,乔布斯就不眠不休地在硅谷穿梭,试图找到一家愿意赊欠的供应厂商。在碰了许多次钉子后,乔布斯终于说动了一位名叫牛顿的电子器件商,同意以30天的期限无息赊给苹果公司2万美元的器件。于是,渥兹尼克、乔布斯及其妹妹便没日没夜地加工、装配,在这20多天里,乔布斯家及车库里的灯光几乎昼夜通明。终于,在赊账后的第29天,他们将装好的50台电脑中的最后一批卖给了商店,同时也如数还清了赊欠款,净赚12500美元。
第一笔生意的成功使乔布斯和渥兹尼克备受鼓舞。几天以后,乔布斯就开着他父亲的车子去兜揽生意了。到这一年年底,公司卖出苹果1号电脑150台,销售额达95000美元,其中半数为利润,显示出个人电脑这一行前景极其乐观。
乔布斯马不停蹄地工作着,也许前面的人生还显得不是那么轮廓清晰,但是,停不下来的乔布斯就是想让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都“旋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