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看见丽江古城是眼睛的艳遇,而看见玉龙雪山则是心灵的艳遇。传说中的“一米阳光”真的可以带来永恒的爱情?雪山下的古城,是一个神秘民族的“世外桃源”,可是古城从不筑城墙,它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防御设施?
雪山都具有遗世独立的品格,玉龙雪山却似乎有更多红尘的眷恋。遍地白雪,遍地鲜花,石缝中零星生长着雪莲,湖边开着可以让鱼酣醉的杜鹃花,风从山的方向吹来,有冰雪的味道和花的芬芳。
玉龙雪山属于横断山脉,十三座雪峰,披云戴雪,拔地而起,是北半球靠赤道最近的冰川雪峰。
一座雪山,是一个神;一座古城,是一个神秘民族的“世外桃源”;一条茶马古道,在雪山下的古城里有个驿站。雪山、古城、纳西族、茶马古道,每一个词都足够诱惑世人了,可是这四个词在玉龙雪山下融合在一起了,使这座天生丽质的雪山更加的神秘,更加的扑朔迷离。
玉龙雪山真的是爱情的天堂?传说中的“一米阳光”真的可以带来永恒的爱情?玉龙雪山那绝美的绿雪因何而绿?丽江古城为何从不筑城墙?只属于老东巴的东巴文字有什么深藏的秘密?纳西女人“披星戴月”的背后有什么久远的历史?
看见丽江古城是眼睛的艳遇,看见玉龙雪山是心灵的艳遇,玉龙雪山是丽江的玫瑰,冰川雪水在丽江城里绕街走巷,流淌着的是玫瑰的花瓣。而那些神秘难解的谜团,也飘荡在这最柔情的水面上,诱惑着全世界的眼睛和心灵。
◎玉龙绿雪因何而绿
冰老天荒,天地间一片宁静,一种震撼心田的美淡淡地从远方的雪峰飘来,那就是玉龙绿雪的光彩。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西北处,与哈巴雪山对峙,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奔腾其间。玉龙雪山被纳西族称为“波石欧鲁”,意思就是白沙中的银色山岩,因为玉龙雪山的岩性主要为石灰岩与玄武岩,黑白分明,又称为“黑白雪山”。当地人把玉龙雪山分为黑雪山、白雪山、绿雪山,而玉龙绿雪,就在绿雪山上。
世上的雪原本是白色的,玉龙雪山为什么会出现绿色的雪呢?绿雪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奇景呢?据说绿雪是美得令人目瞪口呆的雪,是雪中的最美,是玉龙雪山的极致之景。那么,玉龙雪山真的有绿雪吗?
藏族人把雪分为两种,一种叫“喀”,是阳光一照就可以融化的雪,另一种叫“唝”,是亘古不化的雪。据说绿雪是“唝”,它在大片白雪与黑石间异常醒目,闪烁着一种莹莹的绿色,出奇地清高神秘,是一种世外之美。
台湾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霖灿的书斋就叫“绿雪斋”,玉龙绿雪是他的最爱,他认为绿雪是玉龙雪世界的极品,他认为奇艳的绿雪是神话世界中才能有的景色。他认为无法传达这种对玉龙绿雪的梦幻般的感受,再三地思虑之后,只得到一个可算近似的比喻:“新出土的商周古鼎上常常会有一种斑斓的铜绿色,这一种绿色和绿雪的绿有点相似,我们应该试想,一块白玉的矛头埋在地下两三千年后便也会发生白玉上的绿色,那再于最近被发掘出来,试想那条白玉绿戈就有点近似这座小雪峰了……”他死前将一缕白发从台湾寄出,嘱托友人将白发埋在玉龙雪山,他最大的愿望就是生活在玉龙雪山下,但是生前没能达成愿望,所以希望死后灵魂可以居住在玉龙雪山。
在玉龙雪山苍茫的大小雪峰中,靠北一端有座小峰叫“绿雪奇峰”,这就是李霖灿所说的那座有青铜或者玉石的斑驳绿色的小雪峰,这就是传说中的玉龙绿雪。“绿雪奇峰”为丽江著名的“玉龙十二景”之一。那么雪是因何而绿的呢?是雪本身就是绿的,还是雪上的生物是绿色的?据说西藏的红雪是因为雪上有一种藻类,那么玉龙的雪究竟是因何而绿的呢?
清代纳西诗人木正源说,绿雪也许是因为雪山下临金沙江,是水汽形成的绿雪,像是蓊郁的苔影,也像是绿草的痕迹。但是他又说雪不断地下,这里的雪却也不会变白,一直是发着幽幽的绿光。所以他也很疑惑,究竟雪是因为什么而呈现绿色的?
清代丽江诗人马子云在嘉庆戊寅年八月二十九的《玉龙山记》中写道:“雪,有古有新,古雪千古不化,新雪四时所积。旋积旋消。新雪积,古雪无增,新雪消,古雪无减。”绿雪是古雪,那么这样神奇的绿雪真的形成于千万年前?
有人认为看到“绿雪”,是因为视觉的错觉;有人认为这座雪峰上表面有大量细小的绿藻,使得白雪呈现绿色;还有人认为雪峰上生长着绿色的植物,所以使雪呈现绿色。到底玉龙的雪是因何而绿的呢?至今还没有答案,因为雪山虽不高,却危不可攀,从1964年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十七支登山队试图攀登,却都以失败告终。所以玉龙雪山主峰扇子陡的积雪自洪荒以来从没被人类触摸过,被称为“太古雪”。变幻莫测的雪山,不时风起云涌,不时漫天舞雪,不时光芒万丈,让人恍若隔世。雪山毕竟是雪山,总有人不能到之处,看来雪山再柔情也会留下一些玄机的。而被称为龙的地方也总是变幻莫测、云遮雾罩,使人难以窥见其真貌。
玉龙绿雪就那么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美着,有缘看见,却无缘接近,无法探究。
◎秘境中的王国为何从不筑城墙
丽江名字的由来与金沙江有关,金沙江在历史上曾经被叫做丽水,丽江城里的水来自于玉龙雪山,最后汇入金沙江,丽江由此而得名。
丽江古城是迷人的、神秘的,古城幽雅而又完整地保留了它的古风,古城是西南秘境里深藏着的绝美的天堂,看到它的第一眼一定会有一种惊艳的感觉,所以有人说“艳遇丽江”。古城在许多人的向往里,就如心底深处潜藏的梦。没到过的,单是“丽江”二字就足以对他构成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去过的,则永远无法忘怀那古色古香的古城古镇里的古老的神秘。
古城美得让人惊诧,然而更让人惊诧的是,几百年来从没有修过城墙,一个王城怎么可能没有城墙呢?难道这里没有外敌侵犯?还是古城另有更神奇的防御系统?深藏于群山真的能保证丽江的安全吗?
一个美丽的地方自有它美丽的原因,一个因为水而美丽的古城自有它源源不绝的水的渊源。不大的地方,几十条水流,纵横交错的水系,古城依水而建,人家依水而居,街道依傍于交错的水道,不大的古城却有着354座大大小小的桥。水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不断流淌,渗入了每一户人家的生活,没有人知道丽江到底有多少条流水。在西南的群山间能有那么一座美丽绝伦的水城,当地人相信这是玉龙雪山护佑的,雪山站在古城的北边佑护着古城,碧水滢滢纵横着。而其他的东、西、南三面都是滔滔的金沙江,江山环抱,成为古城的天然屏障。有人说金沙江和玉龙雪山就是古城的城墙,所以古城就不用再筑城墙了。
还有人认为丽江古城的土司姓木,“木”字围起来成为“困”字,不吉利,统治者怎么能被困住呢?所以丽江就不筑城墙了。真的是这样的吗?
丽江古城由大研古城、束河古镇和白沙民居建筑群组成。大研、束河和白沙的发展都和木氏土司有极大的关系,古城的美丽除了玉龙雪山的护佑,古道的滋养,还来自于木氏几百年的经营。
木氏的先祖是来源于青海的古羌人,他们于公元618年南迁到丽江后,就一直居住在玉龙雪山南麓的白沙一带,直到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时,当时的木氏先祖的首领是阿宗阿良,他带着丽江纳西族将士到刺巴(奉联)渡口去迎接忽必烈,并随同蒙军征服了大理国和吐蕃。1258年,忽必烈设置了丽江军民宣抚司,阿宗阿良成为首任丽江宣抚司,从这时起开始有了丽江这个名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木氏二十一代祖先阿甲阿得归附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赐他姓“木”,意思就是“朱”下面的人,阿甲阿得便开始启用皇帝给的“木”姓,叫“木得”。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木得把府邸正式南迁到狮子山麓,大研古城的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历史从此开始了。木氏与朝廷的关系一直比较融洽,在朝廷的支持下,其势力一度拓展到西藏、四川,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为丽江的统治者,木氏的利益就是整个丽江的利益。所以看来这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解释了,也是目前最通行的解释了。可是如果不修城墙就不能存活的话,那么木氏先祖也不会顾忌是否吉利了吧。所以古城不修城墙一定还有另外的原因,那么,会是什么样的原因呢?
有人说丽江是一个介于现实生活和神圣天国的中间驿站。而它确实也是一个驿站,它是在马铃声中繁荣美丽起来的。丽江是茶马古道滇藏线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古道穿透历史,穿过深山老林,越过平坝村寨,是古城的经济命脉。
那时候,古城的市场上充斥着各地来的马帮,马帮们从各个方向、各条道路汇聚到这里,又从这里散布到各个地方去,所以古城的中心不是木府,而是四方街。据记载,到抗日战争时期,丽江往来于川、滇、藏、印度做生意的大小商户有1200多家,当时每年往来丽江的马帮约有25000驮之多。也由此,丽江一年两度的骡马大会热闹非凡,丽江也因此赢得了“花马国”的美誉,“花”,纳西语的意思是“好的”。大部分的丽江人都在从事与马帮相关的行业,马帮为丽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也是古城开放文化的来源。所以有人相信古城不筑城墙和马帮有某种内在的联系。
据说明朝以前,丽江的中心在束河,束河古镇距古城4公里,束河是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当年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就提到了束河,据说束河有座青龙桥,青龙桥就像绳子一样把三条河流捆扎起来,所以得名束河。束河是古城的清水源头,水质清冽,水草干净极了,在雪水的柔波里招摇。束河安静,走在水边,似乎可以听到鱼儿和鸟儿聊天。据说束河的样子就是丽江没有成为文化遗产以前的样子,四公里的距离就能回到过去的时光。从古城走到束河,再从束河走到古城,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只是,当木土司把府邸从白沙迁到距束河不远的大研时就逐渐结束了束河的中心地位。大研古城也是一个以四方街为中心的开放格局,所以人们认为古城没有修筑城墙是因为马帮的原因。
古城的魅力也在于深藏于群山间和深藏中的开放。冰澈的水、宁静的街道、户户院里的花草、披星戴月的纳西女子,晒太阳的老人,让你相信尘世间也可以有如此美丽的生活,历史、岁月、沧桑与美丽完美汇聚,汇聚在一个没有城墙的古城里。
来到丽江和没到丽江的人都在疑惑着、猜测着古城的城墙问题,却至今也没有定论。只有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和日复一日的流动在古城之中。
◎“游舞”之谜
“游舞”,游且舞,多么浪漫而美妙的词,然而它并不是一种舞蹈,它是一种死亡的方式,一种死亡的代称。“游舞”是纳西族的殉情之死,“游舞”就是为爱而选择死亡,为爱而选择放弃生命。是谁赋予死亡如此美丽的代称?愿意用生命来成全爱情的人历代都会有,但是在丽江,为爱而选择死亡是整个纳西民族的共识,这样的共识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般人不会听到东巴的《鲁般鲁饶》,《鲁般鲁饶》记载的就是纳西族第一个为情而死的故事。据说那曲子哀伤得连雪山都会低头,鸟儿都会撞岩。
《鲁般鲁饶》讲述的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美丽的纳西女子开美久命金和青年朱补羽勒盘深深相爱,却遭到男方父母的极力反对,伤心绝望中开美久命金殉情而死。朱补羽勒盘冲破重重阻挠赶来之时,和心爱的人已是阴阳两隔。悲痛之中他燃起熊熊大火,抱着情人的尸体跳入火海,双双化为灰烬……这是纳西传说中最早游舞的一对恋人。开美久命金死后化成“凤”之神,指引着失意的情人们步入她营造的天堂,这个天堂面朝雪山,春暖花开。这就是无比美好的玉龙第三国,传说中介于人间和天堂之间的世外乐园,没有人世间的半点尘垢。据《东巴经》记载,玉龙第三国的情人们永远相守,永远年轻,那里的爱情是永恒的。一个为情而死的故事被纳西族以音乐的形式世代相传,这也是极为特别的。
据纳西老人说:最多时曾有十六对情侣同时慷慨殉情,一起跳下悬崖。解放后的第一任县长李刚也是“游舞”而死的。
光绪年版的《续云南通志》记载:丽江的未婚男女,有婚恋自由的传统,如果一对有情人不能结合在一起,他们宁愿选择死在一起。他们会穿上为婚礼而准备的新冠服,然后爬到玉龙雪山的一个山峰之上,尽情唱歌,尽情宴饮,然后“雍容就死”,手拉手,把衣服也连接在一起,一起跳下山崖,“粉身碎骨,肝脑涂地,固所愿也”。纳西人的情死同一般性的自杀是不同的,它意味深长地宣告了另一种生活的全新开始。
民国《中甸县志》记载:纳西族男女最重恋爱,每因婚姻不称己意,辄于婚嫁之前,男女相偕入山,唱歌,然后自杀。